海口這座有百年曆史的古宅,昔日輝煌,如今破敗不堪令人噓唏

穿行在海口府城這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千年古城,往往會有些意外的發現,吳氏民居就是這次無意之行的收穫。

遇見

金花村,位於海口府城社區內,海南四大文化古村之一。當吳氏民居在金花村一個小巷子的拐角處突然出現在我眼前時,我就認定它會是一座有故事的古宅,外觀氣派、典雅,外牆浮雕圖案精美,別緻的建築風格流露出濃濃的年代滄桑感,藏匿在一片現代建築當中尤為醒目,門前花草樹木掩映更是增添了一絲神秘感。

海口這座有百年曆史的古宅,昔日輝煌,如今破敗不堪令人噓唏

吳氏民居

吳氏民居建於1910年,佔地面積900平方米,為三進四合院式土木結構,瓊北傳統民居融入南洋建築風格,由拱形大門、前殿、正殿和東西廊廡組成,均為抬梁結構,單簷硬山式筒板布瓦頂。主體建築規模龐大、佈局合理,盡顯古樸典雅氣質。據說吳氏民居是當時海府地區最大的私家花園之一,在土地革命時期還扮演一個重要角色,是中共瓊山縣委所在地。為目前海南現存不多、典型的清末建築,已被列為“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海口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海口這座有百年曆史的古宅,昔日輝煌,如今破敗不堪令人噓唏

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走近古宅,厚重的木質大門,上方是拱形門造型,挑高的門廳中央有一扇木質屏風,站在門口無法直接看到院內的環境,屋頂上的鏤空格柵精雕細刻,看的出主人對生活質量的要求和態度。

海口這座有百年曆史的古宅,昔日輝煌,如今破敗不堪令人噓唏

大門

海口這座有百年曆史的古宅,昔日輝煌,如今破敗不堪令人噓唏

大門屏風背面小院

吸引

繞過屏風,走進院子那一刻我被一股古樸厚重的氣氛包圍。站在屏風背後,視線能毫無遮擋的穿過前殿看到正殿,有點庭院深深的感覺,寬敞的空間讓我感受到當年海府最大的私家花園的龐大氣勢。

前殿開間16米,進深12米;正殿開間15米,進深13米;東西廊廡開間33米,進深4.5米,每一棟建築雖歷經百年風雨,破敗如垂暮之年的老人,卻依然能看出當年何等輝煌,在百年前能建造如此規模的豪宅,可見主人當時的經濟實力雄厚。

海口這座有百年曆史的古宅,昔日輝煌,如今破敗不堪令人噓唏

依稀能辯出當年輝煌的模樣

海口這座有百年曆史的古宅,昔日輝煌,如今破敗不堪令人噓唏

破舊的前殿

最吸引我的是每一棟建築的浮雕彩繪,大門上的牆面因受多年風雨侵襲,淺黃色的圖案已有些許變色發黑,牆體還長出藤枝,正門上方牆面上是傳統吉祥圖案,鶴、鹿、鳥及花卉等,中間一個掛飾模樣的物件圖案中間是“吳宅”二字,圖案雕刻精美細緻,顯得恢弘大氣。

海口這座有百年曆史的古宅,昔日輝煌,如今破敗不堪令人噓唏

牆體的浮雕彩繪保存完好

海口這座有百年曆史的古宅,昔日輝煌,如今破敗不堪令人噓唏

牆體的浮雕彩繪保存完好

建築裡的門窗、牆體同樣設計拱門造型,輔以花和各種圖案裝飾,端莊大氣。

海口這座有百年曆史的古宅,昔日輝煌,如今破敗不堪令人噓唏

門窗上的圖案

讓我讚歎不已的是古宅裡的門、房梁、屏風、神龕、房間隔板、柱等木頭大多保存的非常好,在海口這個空氣溼度非常大的地區保存百年不受影響。

我在院子裡前後轉了一圈,從房屋的建造規模和裝修、裝飾,能深深感受到主人在建造這座房屋時對設計、用材、裝修不但花費了大量的財力物力,更是傾注了自己的感情。

海口這座有百年曆史的古宅,昔日輝煌,如今破敗不堪令人噓唏

正殿神龕

海口這座有百年曆史的古宅,昔日輝煌,如今破敗不堪令人噓唏

鏤空格柵

破敗

然而,這座對於研究海南清末建築和瓊崖革命鬥爭史具有一定歷史意義的古宅現狀卻令人痛心。

整座古宅用破敗不堪來形容一點都不誇張,每一棟建築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壞和殘缺,屋頂破碎的瓦片,猶如老人的牙齒殘缺不全;潮溼發黑、出現裂縫的牆體是歲月刻畫的痕跡;斑駁剝落的牆面裸露出牆磚,像被歲月磨去了往日炫麗的色彩,隱約透出一股淡淡的憂傷。

海口這座有百年曆史的古宅,昔日輝煌,如今破敗不堪令人噓唏

斑駁的牆體

破損最嚴重的是前殿走廊長滿青苔的廊柱,已經斷裂傾斜,被兩根木頭勉強支撐著,眼看就快承受不住暴風雨的襲擊,時刻面臨坍塌的可能。

海口這座有百年曆史的古宅,昔日輝煌,如今破敗不堪令人噓唏

開裂傾斜的柱子

院子裡凌亂堆放著大量看似用作根雕的木頭,雜亂無章的電線隨意垂掛在屋簷下,更像一座廢棄的房屋,眼前的一切很難讓人與當年最大的私家花園聯繫起來。

海口這座有百年曆史的古宅,昔日輝煌,如今破敗不堪令人噓唏

堆放木頭的院子

正殿一側的廂房有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具,看起來是有人居住,不知道是不是守護著古宅的吳氏後人,我在院子裡並沒有找到任何人,也就不得而知了。

海口這座有百年曆史的古宅,昔日輝煌,如今破敗不堪令人噓唏

有人居住的廂房

站在空曠的院子裡,環視這百年前建造,見證了吳氏家族興榮衰敗的古宅,被現代建築包圍著更顯低矮、破舊,感覺分外沉寂凝重。偌大的庭院長期缺乏人氣,四處籠罩著孤獨的氣息,古宅默默的注視著周圍環境的萬千變化,灰黑的磚瓦似乎在無聲訴說著曾經的輝煌,卻又面對無可奈何的現狀。

惋惜

看著這座已被歲月褪去了光鮮色彩,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古宅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房,感到十分痛惜,不知飽經滄桑的吳氏民居還能在風雨中堅持多久。

海口這座有百年曆史的古宅,昔日輝煌,如今破敗不堪令人噓唏

破損嚴重的牆體

雖然吳氏民居已被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卻沒有得到相應保護措施,阻止古宅遭受更多破壞,長期缺少修繕管理加快古宅老化的速度。

古建築是文化精神的載體,可以盛載文化的靈魂,這種載體一旦消失,就永遠不能再現,那時悔已晚矣。

後記

關於吳氏民居,我獲得的信息非常少,僅從古宅裡掛著的一個相框內照片上註明的文字獲得極少的信息,或許是一些不便說明的原因,對於古宅的歷史沒有過多描述,我通過網絡搜尋也沒能獲取更多資料。

海口這座有百年曆史的古宅,昔日輝煌,如今破敗不堪令人噓唏

古宅裡的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