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头复养当心一场空,利润背后潜藏致命风险

复养、扩产无疑是近来生猪养殖圈的热门话题。复养大潮正在崛起,但

如何避免再次中招,复养猪场如何做好防控工作,除了生物安全,还有哪些关键问题被忽略?正典生物市场部总监张小刚与养猪信息网分享了他的见解。

蒙头复养当心一场空,利润背后潜藏致命风险

(右:正典生物市场部总监张小刚 左:养猪信息网主编彭智毅)

01

猪价起“飞”,是否要抓紧复养扩产?

当前猪价节节攀升,不断突破历史高点,养猪市场犹如一个热手香饽饽。猪场养户不免会被“高利润”吸引,徘徊在复养的边缘。

张小刚认为,复养除了看到利润,更需警惕背后的风险。

一方面,这一轮猪价确实是起飞了,但在国家的管控下,没人能确定猪价最终能飞多高飞多久,需要理性判断评估行情预期。

另一方面,在非瘟压力下,对于一些没有技术、设备、管理能力等的猪场,承担的风险更高,需更加谨慎,切勿盲目复养,避免进入“第二轮甚至第三轮中招”。

对此,张小刚呼吁,无论是有猪还是没猪准备复养的养户,都需理性养猪,务必评估好市场行情与思考好养猪工作的重点。

02

理性养猪,把该干的干了,该做的做好!

“这一年里大家听到了太多关于防非生物安全防控的措施,但实际上有很多猪场已经有太多该做的工作没有落实甚至是已经不会做了。”张小刚指出。

近期不断地有客户交流表示已经有很长的时间没有认认真真的做过寄生虫的预防工作,想要咨询完善的寄生虫防控方案,更是希望能有团队进行工作指导。

针对猪场“杀虫”方案,张小刚从两方面进行了分享。

01

虫媒防控,谨防苍蝇的“第二春”!

张小刚提醒,国庆之后,北方气温逐渐降温变冷,但猪舍内部温度依旧保持在20来度,这会吸引短距离的苍蝇集中飞入温暖适宜的猪舍内,易造成猪场内苍蝇的第2个高峰期,可谓是苍蝇的第二春。如果外围有非瘟病毒感染的猪场,苍蝇可作为机械性传播媒介,加大了病毒传入的风险。

这种情况在炎热夏季,突然的暴雨或是台风天后也会偶尔出现。突然的温差变化,室外气温降低,室内气温适宜,苍蝇更容易进入猪舍。对此,需要加强杀灭“成蝇”的工作。

针对非瘟的杀虫防控,正典生物推出“防非杀虫三剑客”。其中,杀虫方案升级优化,从被动式等待转化为主动出击。以往被动式杀虫,将“营章克”浸泡悬挂在墙上等待苍蝇上钩;而现在根据实验与临床验证进行调整,将“营章克”兑水,直接喷洒在苍蝇喜欢攀爬的地方,比如窗户、玻璃、墙面上进行击杀。

对于幼虫的驱杀,可以使用“虫蝇净”。由于蝇蛆并不是生活在粪便表面,而是藏匿在粪便向下2-3公分处。张小刚指出,实验验证使用效果方案为:加入饲料>加入饮水>兑水喷在粪便上。加入饲料通过粪便排出效果最好,饮水由于操作问题容易遗漏且饮水量不均,兑水喷在粪便上不易渗透杀除隐藏粪便深部幼虫,效果会大打折扣。

02

把猪养好,猪群体内外杀虫更重要!

非洲猪瘟的背景下,大家更多关注如何防控,很多人忽略、遗漏甚至放弃了关注猪群的体质健康,比如定期驱虫、营养度、健康度等。张小刚指出,近来有一些猪场老板表示“目前稳住了,现在就想要把猪养好,把猪养大”等想法与需求。

对此,张小刚呼吁,做好非洲猪瘟防控的同时,需关注猪群的健康状态,尤其要做好种猪群的驱虫工作。

一方面,可以避免场地受到寄生虫的污染。另一方面,防非复产当前最重要的工作还是“保种”,如果种猪病恹恹,质量差,也会影响复产的进程。保护种猪群的健康,提高品质对将来全面复产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他建议,种猪体内驱虫,一年4次。主要依据猪群体内寄生虫的生活史来推荐,争取每次都将寄生虫驱杀在幼虫期,让其没有继续成熟,繁殖后代的能力。目前,正典生物的“虫力黑”结合了黄显会、翁亚彪等专家的研发成果,利用“威囊分子”技术,过胃肠溶,降低了阿苯达唑的毒性,增强了使用效果。

种猪体表驱虫,推荐一年3-4次。体表驱虫与体内驱虫功效不同,不能省略其一,需结合互补。体表驱虫可以通过喷“诗满净”(透皮吸收)等方式进行。

肉猪生长周期短,需重点关注体内驱虫。结合当前肉猪养殖的平均日龄与寄生虫的生活史推荐,建议在60日龄和120日龄各做一次,可以充分驱杀猪群体内寄生虫,提高饲料报酬和生长速度,同时有足够停药期保障食品消费安全。

03

非瘟防控,过犹不及

防非复产,消毒剂是必不可少的利器。当前,养户使用消毒剂的流程、频率也是各有差异。

对此,张小刚建议:

第一,养殖场户应理性选择消毒剂,无需盲目崇拜,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开支。

第二,科学选择消毒剂。用于接触人或猪体的,尽量选择碘类制剂。首先,安全、环保;其次,非洲猪瘟病毒会造成猪体口腔粘膜损伤,若带猪消毒或是饮水中使用碘类消毒剂可对粘膜损伤起到一定修复作用,组建良好的生理屏障。

第三、消毒剂的用量、频率无需过度。

如何评估消毒效果?他认为,消毒效果更多的还是以“检测”为依据。

张小刚指出,目前有部分中小型猪场存在不注重检测的问题,宁愿花大量资金购买消毒剂,却不愿意投入检测成本。相反,一些大集团公司就会通过检测来评估工作效果。其实通过检测评估,可以验证防控方案是否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工作量与节约防控成本。对此,他建议猪场可以建设基础的检测体系。

人员管理同样也不能过“紧”。张小刚认为:要回归“人性化”管理。比如人员的休假、生活状态等都应合理调整。除此之外,在非瘟一年的封闭环境下,猪场员工尤其是技术人员、骨干、场长等会与外界出现脱节现象。对此,他建议提供外出学习机会,接受专业的培训以及新的理念与技术。猪场人员水平上升,猪场整体水平才能提高。

非瘟已经过去一年,大家都需要回顾理性,回归科学。生物安全很重要,但生猪健康是否才是“根本”?关注如何把“猪”养好也是为抗非复产提供了思路及方案。

原标题:张小刚:理性复养,关注如何把“猪”养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