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的揚州,從古走到今

自打盤古開天地,地球上有了揚州這個地方,揚州人也就走了2500年。

目前,僅就揚州市區百十來萬人口,在城市經濟排行榜上,目前也只會放在三線四線;但是就揚州的生活品質和文化品位,那絕對屬於一線城市。最近,我在市區隨處可以看到2500年城慶的主題宣傳口號:

“古與今的問候,詩與畫的揚州”。“千年揚州千年夢,一城詩畫一城情”......

那麼,揚州人從古走到今,是怎麼個走法呢?

2500年的揚州,從古走到今

文昌路是穿越老城區的一條主街,現今是市區東西向的通衢大道。沿途就分佈有唐代的木蘭院石塔、唐代銀杏、宋代的仙鶴寺、明代的文昌閣、四方亭,清代的鹽運使司衙門、汪氏鹽商故居等各個朝代的名勝古蹟。

2500年過去,我看到揚州人從古走到今,也從今天再走向未來......

2500年的揚州,從古走到今

2500年過去,揚州城裡還出美人嘛?

答案是肯定的。

只不過,21世紀的揚州美女已經不僅僅一個漂亮就能夠描繪的。她們內外兼修,素質提升。既溫文爾雅,又灑脫幹練。這不,她們行進在時代的大道上,更加風姿綽約,更加耐人尋味了!

2500年的揚州,從古走到今

古老精緻、婉約秀美的揚州城。

2500年的揚州,從古走到今

夜深了,24橋的那一輪皎月還悠悠地晃盪在盛唐的歷史的長河裡,21世紀繁華的揚州夜晚,淫雨霏霏浸潤著文昌路的闌珊燈火,汽車大燈耀眼的白光映射出電動車的滾滾銀輪,人們回家的腳步匆匆,彷彿是倦鳥歸巢的那份急切,也帶著一份溫暖與輕鬆......

2500年的揚州,從古走到今

生命如詩,歲月如歌。

2500年來,各式各樣的人在這個城市生活。從文昌路走過的有平頭百姓,也有一世梟雄。這個城市幾度繁盛,也幾度衰落。長江大河,潮起潮落;歷史演進,朝代更迭,帝王將相你方唱罷我登場,揚州人已經看得太多太多。

大富大貴擁有過了,一貧如洗遭遇過了;響噹噹的世界名城當過了,再度崛起的計劃努力過了。只是那種歷經滄桑的寵辱不驚,只是那種永遠的自強不息,既懷揣一份光榮與夢想,又用博大與淡定去面對一切,這就是從古走到今的揚州人。

來自四面八方的揚州人,就這樣匯入生活的洪流,每個人走向理想的彼岸.....

2500年的揚州,從古走到今

文昌閣是揚州老城交通樞紐的標誌物,更是千年深厚文化底蘊的極好佐證。

2500年的揚州,從古走到今

揚州有久遠的歷史,揚州有太多太多的故事。

外地客看揚州,咀嚼那些唐詩宋詞,品嚐淮揚美食,總有云裡霧裡的感覺,總難以一下子看透......

2500年的揚州,從古走到今

唐宋元明清,從古走到今。

“揚一益二”是流傳千年的漢唐過去時;“富甲天下”也是膾炙人口的大清鹽商傳奇;不過,古人酒後吐狂言的“騎鶴下揚州”,已在航班落地的轟鳴聲中兌現了;“瓜州京口間的水”也被一橋飛架高速通過了;“銷金窩子”裡的“水包皮皮包水”作為一種假日美食休閒文化被保留下來;揚州人認為:獅子頭和大煮乾絲在自家廚房裡文火烹製,才更接地氣,更具有人間煙火的那份醇厚滋味。

揚州的美食美景不能天天享受,風和日麗也要行色匆匆去上班。

往事越千年。揚州人早已懂得:要讓活在詩畫裡的揚州更美,其營養需要全體揚州人提供。“煙花三月”的詩情畫意與早出晚歸、掙錢養家並不矛盾。城市的每一份榮耀都來自市民的點滴付出,物質的有力支撐本來就是一切精神享受的基礎。

2500年的揚州,從古走到今

1000多年的唐代銀杏,春季枝繁葉茂,生機勃勃,催人奮進;秋季滿樹金葉,累累碩果,給人喜悅。

2500年的揚州,從古走到今

古與今的問候,詩與畫的揚州。

千年後的揚州,應該是心平氣和的了。

地理位置雖處蘇中,但同樣具有濃郁的蘇南都市風情;高樓不多,很少堵車,商業繁華時尚元素卻一點也不遜色;規劃建設得當,新城老街各得其所,城市既功能完善,也保持浩蕩千年古風;既有淮揚美食地方物產的獨特享受,也有豐厚歷史文化的靈魂滋養,這種人居生活的幸福感,在同類城市之中當屬獨領風騷的了。

手機隨便拍一張揚州的靚照,候車的間隙微信傳送給遠方的親友----我正在揚州的文昌路上!

2500年的揚州,從古走到今

大步流星,揚州人走進新時代,對於未來他們究竟會有什麼樣的期盼呢?

2500年過去,揚州已經從浮華的唐詩宋詞裡迴歸平常的現實。同時,揚州人又從厚重的歷史底蘊裡提煉出新的願景,秉承古韻今輝,腳踏實地,面向未來,揚州人充滿豪情,

高瞻遠矚,任重而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