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身心疲惫不想工作了,有一套房,现金200万,如何理财才能养老?

路已被走到沙漠


51岁退休

51岁,的确是身心疲惫的状态,如果还是拼体力的工作,实在是干不动了。

不过,51岁就退休,多数情况下退休的生活不宽裕,而能宽裕的人,他恐怕还未必身心疲惫,比如某些老板或高级经理。

先看退休未来需要

1,生活费

我认为,一对普通退休夫妻的生活,大概每年需要4w~5w。当然这要看那个城市,我是按二线城市算的,如果是一线城市,费用要高点,三线城市要低点,这个参数只能你自己具体来调整。

以下也是一样,默认用二线城市的费用水平推算。

2,请保姆的费用

我觉得到了70岁,最迟75岁,就有很多事情需要人帮忙了,请人帮忙需要费用。将来保姆的工资,其实就是市场劳动力的平均水平。当下平均水平是8w/年(每周5个白天)

如果进养老院,一对夫妇的费用也差不多是这个数,(约10w)。

3,医疗费,及其他意外的备用金


现在医疗费用太贵了,而且将来也看不到好转的迹象。如果经常上医院,很快就能超越当年的生活费,如果大病住院,开销更大。而退休人员最大的风险就是健康。

一般人的健康,大概在45~55岁时,是一个坎,很多人发现了老年病迹象,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肩周炎、痔疮、胃病等等,这个比例有1/3~1/2左右。然后有个平缓期,大概到65岁~75岁前后开始,很多人又有各种问题暴露出来,这次是大面积的,恐怕没问题的仅1/5~1/4。过了80岁以后,各种问题都有了,就是没问题的人,身体也逐渐衰弱。

假设日常医疗费用一对夫妇,每年65岁前需要1w元/年,65岁后每年需要2w元/年。大病住院恐怕要按一次20w算,假设夫妇身体还算好,在夫妇生命后期每人有2~3次住院,则一共需要20w*5次=100w

意外备用金,假设也与住院差不多,也算20w,就算1次吧。

4,以此用excel估算

这样用上面数据看,如果活到90岁,需要550w。所以,200w存款不太够啊。

时间的因素

人生有多久呢?国家统计的人均寿命是75岁,但这是上次人口普查的结果,而且包含了车祸等意外死亡的数据。现在人的寿命延长了,我所在小区里,就有好几个90岁以上的老人。我们自己考虑的养老计划,还是要算到90岁吧?

51岁到90岁,有40年时间跨度,时间很长,会有什么变化呢?

1,货币贬值

这个速度不好估计,过去我们的经济发展很快,带来货币贬值速度也很快。但今后,经济发展不会那么快了,可是货币贬值的逻辑也变了,经济好货币贬值率不高,经济不好反而要用贬值来刺激经济。

国际上发达国家的贬值速度大约是-2%~-4%,前些年人民币的贬值超过-6%。我想,今后人民币的贬值速度在-4%~-6%之间,暂时用-5.5%计算。

2,社会平均消费水平上升

这些年货币贬值,但人们的生活还是上升的,这个速度每人自己感觉吧,我认为可以用3%来算。如果你的生活费用计划不考虑这个因素,你就会慢慢从你是社会阶层下滑。

3,老龄化带来服务费用暴涨

工业产品越来越便宜,但人工服务的费用越来越高,前者是因为科技进步和自动化,后者是因为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但是,退休老人对产品的欲望越来越少,而对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

国外,蓝领白领工资收入相差不大,发达国家普通人年收入差不多是4.5w美元(美国稍高,接近6w美元)。所以,工资水平是上涨的,将来我国早晚与国际接轨,实际上北上深杭相当一些人的收入已经与国际接轨。

工资接轨的速度不快,但20年后,我想我国人工工资应该已经接轨了。所以,保姆的费用就是4.5w美元/年,即30w人民币/年,不是8w/年。其他服务费用差不多,比如护士、司机、导游、法律顾问等等。

4,理财的威力也不小

上面看到了,时间的因素造成各种费用上升是长期性的,但那个200w的存款也可以理财啊,理财的利率应该能超越货币贬值的,而复利是世上第八大奇迹不是吗?

如果买国债,或者货币基金,大概年收益3.6%左右,将来随着货币贬值速度放缓,它们可能会下滑。其他理财方式也差不多,我们不细谈了,暂时按当下理财利率水平讨论。

国债、货币基金,r=3.6%

债券基金、银行理财,r =5.4%

信托,r=8%

股票基金,r=12%

炒股:长线稳健策略,r=16%

5,依据前面的时间参数调整后的推算

如果你现在51岁退休,老夫妻俩过普通生活水平,寿命到90岁,则这个200w存款需要做到年化11.3%的理财水平,那么到90岁刚好钱花光。

长线理财年化12%不是很难,但必须走股票基金的道路了。而对于退休人员来说,风险有点大,尤其是75岁以后,智力反应可能跟不上市场变化,更不适合选择中高风险理财。

从风险管理角度,退休人员的理财利率最多能到2倍国债利率,也就是7.2%,而在70~75岁智力退化后,只能走1倍国债利率的道路。

假设还是用股票基金理财,但从71岁开始,放弃股票基金,只做国债,那么要求夫妇俩每年一共有8w左右的退休金。如果没有退休金怎么办呢?可能我们需要象日本老人一样,夫妻俩也做点寿司店之类的小买卖


海螺008


很多人的思路都是建议题主把200万存起来,靠利息来生活。那我就要反问一句了,光靠利息来生活,那200万本金是打算留给下一代的吗?我的观点是,题主应该把200万也考虑在内,当做自己的养老金。

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这样来安排:让自己在生命静止的那一刻,200万现金也正好花完。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5岁,那么我们就先规划未来25年的生活。如果我福寿齐天,活过75岁,那就把房子卖出去,带着钱住进养老院。

我父亲、母亲今年都是55岁,跟你的岁数差不多。他们跟我一起在郑州生活。我算了下,包括他们的日常开支,和我在他们身上的开支,一年大概是10万元左右。

三万块的吃喝拉撒,三万块的衣食住行,三万块的各种医药,还有一万块的孙子礼物。广州的开支多半比郑州要高一些。所以我们姑且把一年的开支算作12万元。


接下来我就要计算一下,200万现金,每年花12万,要花25年,200万的平均年收益率应该达到多少。大家对这样的题目是不是有点熟悉,没错!它与房贷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贷款200万,贷款期限25年,月供为1万元,求贷款利率是多少。利用等额本息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以后发现,年利率只需要达到3.43%即可。

这样来看的话,市面上大多数理财产品,尤其是保本的理财,还有大部分存款产品,只要存够三年以上,达到这个利率都不困难。

如果选择三年期大额存单(最高4.2625%)、五年期国债(最高4.27%),还能让自己每月的可用资金再加大一千多块钱。

总结:

这样来看的话,题主不应该将重点放在如何理财能让自己的老年生活无忧无虑,而应该将重点放在如何规划接下来的日常开支上。老两口平均一年12万的开支,在不用考虑房子的情况下,大概率是够的,多少人的养老金都没有这么多。只要你愿意使用本金,老年生活是会很滋润的。不要考虑通货膨胀,毕竟还有房子为自己托底。

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有道理,不妨关注我,银行研究僧。


银行研究僧


理财 衣服化妆品都不买 只维持 生活必需品 保洁品 我47了 18岁工作 特累 辞职不干了 特理解支持你 我原来爱买东西 不存钱 挣的也少 今年刚明白 多余的不要 家里也干净 还省钱 在家 消费也少 风雷雨雪 咱不用赶车 内心平静 看看书 听听音乐 养养宠物 种种花 刚工作 就当了先进 不是不上进 享受生活 得自己明白了 才能开心 祝快乐


甜新10


这位51岁的大哥确实是牛人,我们要先为他点赞。为什么?一套广州的住房,加上现金200万,总市值估计900万以上,等于是工作30年,平均每年净赚30万,水平太高了!哪怕是剔除房产升值的因素,平均每年也净赚15万以上,想想30年前工资有多低,你也不得不佩服。反正比我强。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51岁就退休养老,早了些,浪费你的本事了。我觉得可以考虑先半退休,降低工作强度,但仍做一些工作,就当散散心啊。每年收入下来一些也没关系,工作赚的钱当零花钱,其他的开支我们从理财中去获取。下面,我们就来谈理财的问题。

因为提问者没有交代,假设不考虑家庭的因素,只针对一个51岁的人来设计理财方案。

首先是房产部分。一个人住一套房,是否有必要,我觉得可以商榷。从理财角度,有两个处理办法:一是把这套房用于出租,另租一套设施完备、环境较好小房子,这样可以在每月房租上形成收入,估摸着算2000元吧,一年收入就是2.4万元。二是把这套房出售,另外购买一个更小面积的房子,这样必然出现一个差价,然后把这笔房款差价用于购买银行理财,由于目前住房租金回报明显低于银行理财,从理论上来说,每年增加的收入会高于第一个方案,就算是3万元吧。

其次是现金部分。建议将200万现金细分成三个部分:一是120万即60%用于购买低风险的银行理财或银行大额存单,年化基本上在4%水平上,年收益是4.8万元。二是40万即20%的部分用于实业性的投资,这一块既是考虑到收入,也是考虑到对你个人资源和能力的一种再利用,相信你自己或者你的朋友中肯定有一些比较靠谱的创业项目,拿出几十万去参与一下,就当风险投资,也有个朋友圈平时活动一下,亏了对你影响也不大,成功了就是一个惊喜,这一块我们保守估计,年化收益是8%,相当于年收益3.2万元。三是40万即20%的部分用于购买社保及商业性保险,假设年交3万元可以交十几年,而平时则存在货币基金类产品中,也相当于一笔备用金;这笔钱的效益体现在十多年后,折算回来的话,一般也相当于年化6%以上的水平,那就是2.4万元。三个部分合计,年收益约10.4万元。

总结来看,每年理财收益大约是13万元,我觉得完全可以支持你的“早退”生活了,考虑一下吧。


沉默的投资者


朋友们好!

51岁,有一套房,现金200万,想理财养老。200万可以产生不少利息了,足够可以比较节俭的养老花销了,但是如果想过品质生活,还是需要继续赚钱的。下面来分析一下。

200万元安全理财利息

200万元如果进行较为安全的理财,那么每年也是可以获得不少利息的。现在比较安全的理财产品有储蓄式国债,大额存单,民营银行新型存款。

现在的储蓄式国债,3年期年利率为4%,5年期为4.27%。如果是银行发行的大额存单,大型银行200万起购的3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为4.125%,中小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年利率可以达到4.2625%。

现在民营银行发行的新型存款产品利率较高,现在有一款5年期产品,年利率可以达到5.5%。还有一款5年期产品,年利率为5.2%,可以按月付息。

如果是养老的话,可以选择按月付息的5年期民营银行存款,年利率达到了5.2%,每年可以获得利息为10.4万元,每个月可以获得8666.7元。

200万元投资股市可能获得的收益

如果你对于股市非常熟悉,而且已经有成熟的股市投资经验,那么也可以投资股市。投资股市可以坚持价值投资,可以坚持长期持有,这样能够尽量降低风险,能够获得较为稳健的收益。

考虑到养老的需求,可以坚持价值投资的选股策略,多研究一下股市中的高分红绩优股。比如四大银行的股票,现在股价比净资产还低不少,每年分红率在4.5%左右,而且每年净资产还能够增值10%左右,净资产的增长也能够带动股价的上涨。

如果是投资200万,长期持有四大行股票10年以上。每年可以获得分红为4.5%,也就是每年可以获得9万元的分红,而且还可以打新股,只要中签,就能够盈利一些。还有就是每年净资产上涨也可以带动股价稍微上涨一些,股价上涨也就意味着资产的增值。

从上述分析来看,投资四大行股票,不仅能够每年获得分红9万元左右,而且随着净资产的上涨,股价也能够上涨。这样平时生活可以使用分红的钱,而股票资产的升值,也将为今后的生活打下更好的基础。

收益足够节俭的生活

200万投资比较安全的理财产品,或者是投资股市高分红绩优股,每年都可以获得9万元左右的利息收入,折合每个月在7500元左右。

这样的收入,只要是自己比较节俭,能够自己做饭,尽量减少外出吃饭,那么在广州也能够过上比较好点的生活了。

当然了,这样的收入绝对不能奢侈消费的,随便买点奢侈品,或者是到六星级酒店大吃大喝一两顿,可能钱就花完了。

当然了,如果你想过上更好的品质生活,比如还想去国外看看,还想到国内一些地方转转,还想体验一下更好的生活,那么可能这个利息就不够了,可能就需要继续努力赚到更多的钱才能够实现的。


综上所述,一套房子,200万现金,如果想过比较节俭的养老生活,那么可以研究一下安全的理财产品,也可以研究一下股市高分红绩优股,都是可以实现比较节俭的养老生活的。如果你还想过更好的品质生活,那么只能是继续赚更多的钱了。


如果您喜欢我的观点,欢迎您关注我,也欢迎您加入我的免费投资圈子,可以进一步交流。欢迎大家多多评论,点赞,关注!

睿思天下


51岁,不想工作,以200万现金理财作为养老的基础是否可行?这要具体分析。

假设题主是一二线城市,家庭偏紧的综合生活成本在月开支5-6000,没有房贷支出,养老金要到65岁退休之后开始领取,也就是要保持每月依靠这200万现金理财获得8000元左右的可持续收入。每月8000元,就是年化要达到10万左右,按照200万现金来看,就要达到5%以上的年化回报。换算成月回报要达到4.2%左右。从这个简单的推理来看,应该没有问题,按照目前理财产品的评论收益率在4.1-4.5%基本能够满足题主的需求。

而如果题主在三四线城市,则这个需求被完全满足的概率就会大幅上升,假设三四线城市的月生活开支降到4000-5000元,维持到65岁退休可以领取养老金。则压力更加小。

那么,回过头来看,追逐的这个要求,在一二线城市,可以将200万中的100万,用于购买四大行的“理财产品”,另外100万用于购买四大行的股票。这个组合,总体的年化收益构成:

100万理财年化收益回报为4-4.5万,而100万投资四大行股票的年化收益为10%左右(历史数据证明完全可行)为10万左右。合计收益为14万。

而如果作为三四线城市,可以有两个选择,第一是完全保守的选项,第二是完全激进的选项。完全保守的选项即全部购买四大行的理财产品,获取年化4-4.5%的收益获得8-9万年化收益;完全激进的选项就是全部购买四大行的股票获取年化10%以上的即20万左右的收益回报。这两个选项都足以覆盖题主的生活开支需求。

上述两者的前提都是预留8-10万的一年生活开支。


屠龙刀fei0598


首先,你已经有了一套房子,有了房子就有了养老的资本,至少住是不用愁了。

其次,现金200万。养老的钱做投资,第一要务是稳定。而从稳定的角度来说,银行最合适。200万现金,可以分为4个部分,各50万。为什么这么分?因为50万以下的存款有国家保障,哪怕银行破产了,都会强制赔付。

按照目前比较火的民营银行的活期及定期利率4-5%左右来计算,200万,一年的利息是80000-100000,评论一个月7000—9000左右,我想如果没有大的支出的话,应该足够花了,而且生活条件应该也相当不错了。

再次,如果你没有保险,我建议55周岁之前买份医疗大病保险。保费的支出一年大概在3-4千左右,但是一旦得了大病,基本上都能100%报销。而年龄越大,这种保险就显得相当重要。

最后,用力享受不用工作,每月还有7000以上"工资"的美妙生活吧。你可以把年轻时没有玩过的,来不及玩的,没时间玩的,统统都体验一番。好好计划下,到祖国各地走一走。世界这么大,该是时候去看看了。人生若没有体验过想吃就吃,想玩就玩的时光,那该多么遗憾。

开始潇洒人生吧,真是有一丝羡慕ing...


会跳高的猪


51岁,有房有现金200万,有社保,无儿女之支出,个人认为提前“退休"完全没问题。

第一:存银行。到这个年纪且不想继续劳累,200万现金就是保命钱,不要也不需要进行激进式的投资理财,就保守点,分散存在几家银行,再购点国债。建议存款多存三年~五年定存,留点小额钱款做生活费,可放入支付宝的余额宝和微信的零钱通中。粗估年利息7.6万以上,月被动收入6300元,稍高于平均工资,若没有儿女或儿女不拖累,当然可理解够生活。

第二:继续交纳社保。可先办理失业,两年可用失业金交社保;若暂办不了失业,可满56岁时想办法办失业,两年后可继续办高龄失业至退休。按低额交纳社保,60岁退休最少应有养老金3000元,很多老人就指着这点养老金生活呢,你比众人还多200万本金。

第三:社保不只是退休金事宜,更重要的是医疗保险。

若你没有交纳过社保或社保断档,那就麻烦了。若你只有200万现金没有社保,考虑到货币贬值和老年人巨额医疗负担,你活到八十岁后恐难维持。若如此赶紧参加新农合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第四:题目中妻子儿女没交待,我按常理推测,你妻子应是已退休或快退休,虽只有二三千的退休金,但生活能自给自足,不要你操心。儿女方面应只生一个女儿,且女儿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你自认为结婚花费是男方事,也就不拿出来说了。若有个男孩,再累再烦也不敢想提前退休了,200万只怕不够他结婚费用。唉,可怜生男孩家庭。不过说句题外话,现大多独生子女,女儿将来也得养家,女儿结婚生子女方也得帮衬一下。只要精打细算,你提前退休中也能给予女儿一点补贴,因有空闲时间,帮着带外孙也不错。

羡慕并恭喜你能提前“退休"啦!


宁浔老张6801


现中华大地真是活力四射,每个人都在拼命赚钱,所有人的投资理财都很专业,但人一生的生活规划在我看来懂得人很少很少,按中国人的人均寿命讲,一般人可以活到80,算60退休,也就是50-80还有30年,但根据国情和个人现状,真正有生存质量的有价值的大概就是在40-60之间吧,要合理利用现有资产产生合理的收益并高质量的消耗掉这些钱才是正确的理财观,一味追求只赚不花,到头了人没了钱没花完,真是人生最大的悲剧,老一辈子辛苦一辈子到头一场病回到解放前的案例太多了。这就是只赚钱不花钱的下场。所以,我的建议,把资产按30年来规划,头10年50-60,生活质量要高,好好利用有现金流的优势提高生活质量,该买买该玩玩,投资理财要以被动收入为主,收益可以越来越低,可以放弃工作或换轻松的工作来换取高质量的生活。这个年龄段都不懂得享受的人,这辈子不会有幸福,60-70可以考虑套现房产,不要留给子女们,可以抵押给银行以房养老(那个时候估计以房养老也成熟了),这个年龄段大部分人的生活质量是急剧下降了的,各种疾病开始滋扰生活,再往后70-80,能活到那个时候再说,还想这么远干吗,本人也是50出头。


zone2


养老,可以居家,可以社区,可以养老机构,而养老机构又可分为保险养老机构和政府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

保险养老机构有个优点,就是寿险保险公司不倒闭,因而保险养老机构的运作有保证。政府的也可以考虑,不过就是需要排长队,等不起。民营的也可以,风险点就是一旦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我们的养老就会大打折扣,到了养老的年纪折腾不起时间和精力。

刚才说的养老种类和特点,再说一下您个人的财产,200万现金和房产。首先我要问您一个问题,是否想过百年之后剩余资金和不动产您想留给谁?就是遗产如何分配,分配结果是否清晰?这种结果是不是您想要的结果?如果不是,那您怎么规划现有资产?哪种方式可以解决您百年之后财富的精准传承问题?

先说一下房子吧,改革开放几十年,现在的房产已经不会做为国家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了,那就是说房产增值就会机会渺茫,物价上涨房价不一定随着上涨,还有房产税呼之欲出,拿北京来说,一套1000万的别墅,按照2%~5%的税率征收,每年需要缴纳20~50万,这对于持有房产的业主来说会是一个不小的压力,而且我们国家正在酝酿遗产税,参照国外的税率,美国会高达60%,那这一套房子在未来的传承上会有非常高的成本600万,现在来看,未来持有房产不是一个最佳选择,或者会增加很高的持有和传承成本。

再来说200万,银行已有新规,存款保底50万,超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一旦银行倒闭破产,那么银行只能保证给储户50万元,况且银行利率是下行趋势,日本是负利率,欧洲是零利率,我们国家也是按照发达国家趋势在走。

是否会有一个工具,可以规避解决以上问题呢?答案是肯定的,有,是什么,保险理财,选择哪一个类保险产品?为什么选择这类产品?

首先人寿保险公司不倒闭不破产,保险法有明文规定,可以查询保险法,有法理依据。

其次,保险公司有保底利率,且复利计息,长期复利收益也很可观。

再者,可以指定受益人,精准传承,事前规划,不是事后打遗产官司。

最后我要说,搁到保险公司的钱,会日积月累越来越多,而且可以随时支取按照自己需求,不取的话就按照复利计息滚存,最后可以传承给受益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