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间不到一年,为何历史对他的评价那么高?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第四个皇帝,是朱棣的长子。永乐二十二年朱棣驾崩后朱高炽于同年九月继承皇位,但仅仅过去九个月就于次年五月驾崩了,年仅47岁。至于为何如此短寿,大致是因为他身体肥胖,体质虚弱,一些肥胖能引起的疾病肯定得了不少。不过虽然朱高炽在位时间一年都不到,可史书对他的评价却颇高,就连庙号都上的是“仁宗”,这是非常难得的。那为何朱高炽能受历史如此的好评呢?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间不到一年,为何历史对他的评价那么高?

实际上朱高炽的成就不应只从他继位后算,就像朱元璋的太子朱标一样,朱高炽也是在做太子时就被朝臣所称赞的,除了体态肥胖、身体不好的缺点外,实属完美。朱高炽生于洪武十一年,由于其天性成稳,喜好读书,深得祖父朱元璋的喜爱。洪武二十八年时朱高炽就被立为世子。不过虽然朱元璋喜欢这个孙子,可朱棣却不喜欢这么一个体态肥胖、喜静厌动的儿子。对朱棣来说,各方面都与自己相像的次子朱高煦才是令他满意的儿子。后来朱棣起兵靖难,就把次子带在身边随其征战,留朱高炽坐守大本营北平(今北京)。

在战场上朱棣好几次都陷于危难之中,都是朱高煦在关键时刻赶来救下自己,朱棣也就对朱高煦说了句“勉之,世子多疾”鼓励他。这句话表明朱棣确实更看好朱高煦,可谁让朱高炽是嫡长子呢,天生的继承人。而坐镇北平的朱高炽也就在这时发挥了自己的才能。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间不到一年,为何历史对他的评价那么高?

在朱高炽镇守北平时建文帝就派出大将李景隆率大军前来攻打,而且软硬兼施修书一封给朱高炽,以封王为诱饵诱其投降。朱高炽虽然只有一万守军,却丝毫不惧。先是将这封书信直接交给在外征战的朱棣,以表明自己绝无投降之意的决心,接着又积极与部下讨论,虚心采纳意见,与李景隆斗智斗勇。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北平守住了,李景隆撤军了。这功劳在那帮文臣心中是很大的,要知道如果大本营丢了,那在外征战的士兵势必军心大乱,那后果不堪设想。可见朱高炽对朱棣夺取皇位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间不到一年,为何历史对他的评价那么高?

朱棣成功登基后就开始考虑立储之事,虽然他确实不喜欢朱高炽,但朱高炽镇守北平的功劳又被他看在眼里,加上朱高炽嫡长子的身份,最终朱棣还是将朱高炽立为太子,这让朱高煦十分不满。朱高煦在后来多次进谗言说太子失德,朱高炽监国时又说他未能完成皇命。朱高炽对这位屡次污蔑自己的弟弟也没有怀恨在心,还在朱高煦因做了些违法乱纪的事惹朱棣大怒后为他求情,真可谓是以德报怨了,朱棣对此也是十分满意。当然朱高炽能够坐稳太子之位并最终登基与朱棣喜欢他的嫡长子朱瞻基脱不了关系。若把朱高炽废了,那朱瞻基就没有机会继承皇位了。其实历史上这种隔代亲的例子还有很多,就像朱元璋喜爱朱允炆、康熙帝喜爱乾隆帝等。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间不到一年,为何历史对他的评价那么高?

朱高炽登基后一改朱棣当政时的严苛法令,而是大力推行儒家思想,任用贤能,奖励百官进言,为政十分仁慈。这使得当时的朝廷十分开放清明,官员敢于提意见,皇帝也乐于听意见,好一出君官同乐的场景。朱高炽不仅废除了永乐年间的严苛政策,他还对建文帝的旧臣进行赦免或平凡,实有明君之范。

当然明朝的对外扩张也在朱高炽手中悄然停止了,他不再像朱棣一样用兵频繁,而是注重农业,大力发展生产,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休养生息。虽然朱高炽很快就驾崩了,但他为“仁宣之治”开了个好头。终其一生,主要成就只有两件,就是靖难之役中坚守北平、在位时期为“仁宣之治”奠定基础,不过能够做到这两件事,也够历史称赞了。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间不到一年,为何历史对他的评价那么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