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大批工廠企業外遷帶來什麼後果?

元池喜


如果上海市大批工廠企業外遷,將使得這個國際性都市,發生結構性的變化有利有弊。好處在於城市人口減少,交通壓力減輕;壞處在於影響上海市民的就業。

除此之外,針對中低端上海市民的服務業因此受到影響,從而抬高整個服務餐飲業的價格。但是,上海的房價上漲趨勢將得到扭轉;因此不同的上海階層,不同的利益群體,對於上海大批企業外遷,具有不同的利益認知。

作為上海“土著”市民,因為樓市不斷攀升受到的經濟壓力是顯而易見的;因此站在他們的角度上,自然希望上海市大批工廠企業外遷。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利弊各顯,沒有完美及理想化的事情。

上海市大批工廠企業外遷,將帶來上海城市產業鏈削弱的後果。製造業受到巨大影響之後,整個服務業將因此受到拖累;城市中低端群體的就業出現問題。因為城市邁向國際金融中心之後,唯有高學歷群體,才能在上海立足;唯創新型人才,才能被高科技企業所僱傭。

如果上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成為高科技企業的搖籃,那麼將完全改變目前“老上海”的城市結構。 樓市PK就業,這就是上海市大批工廠企業外遷帶來的懸念。


插圖選自網絡,侵權必刪。歡迎批評指正!


陸燕青


個人觀點,不服對噴,本人已經做了快10年的快遞和物流了,今年的快遞停了,實在是做不下去,前幾年的快遞員就特麼不好找,今年就更別說了,反正包吃包住6000沒人幹,我估計明年至少得上到7000,我的好多客戶從靜安搬到閘北,再從閘北搬到奉賢,然後特麼的去無錫了,做快遞和物流的我這些低端人口是要向外走,上海這裡的成本實在特麼太高了,掙的錢差不多,在無錫也能5.6千,但是無錫它至少消費低是不是,好多大型公司搬走的後果就是,人越來越難找,留下來的工資也是肯定高的嚇人,不是說別的,什麼建築工人,修橋補路的,估計一個月沒1.5人家不幹,不相信就慢慢看,我感覺以後的工人的工資會比小白領高,而且不要覺得人走了是好事,城市發展少不了人口,人越多這個城市才能發展迅猛,人都走了還特麼發展個屁啊,上海人是每家都有幾套房子,人都麼了,租給誰?外地人口從15年就慢慢走了,等到2030年,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上海本地人要麼賣房子移民,要麼也得乾點什麼苦力了,畢竟沒人了麼


山雨欲來曉風滿樓然止於饒指之柔


我在浦東外環線外開了家機械加工廠,生產工藝要求比較高的加工產品,百分之百出口海外市場。廠房現在全拆了,員工也散一部份了。作為上海市區本地人,真不知道以後的路怎麼走,去外地辦廠,除了人把生疏外,家人老老小小都在上海,真離不開。上海辦企業太難了。


50734927266


上海把低端產業外遷,把一些外地人一同都遷出去了,還有一些道路兩邊小門市拆的拆,搬的搬。又走一批外地人,看上去整潔飄亮了。總感覺生活有點不方便了。我也是外地人,也不知道能在上海還能漂多久。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呆不下去了,什麼地方來還回什麼地方去。


騎著蝸牛逛街18


上海這些年的大批企業外遷是確實存在的情況。如果製造業呈現空心化的局面,也許若干年後就能顯現出來後果。

前兩年上海一直在搞拆違,把許多不合環保、消防、安檢條件的企業趕出了上海。就像我們做服裝工廠的同行,可以說一大部分在那次的拆違行動中被迫外遷。很多人說上海是要騰籠換鳥,要把不適合在上海發展的那些中低端傳統產業淘汰出去,引進那些高端製造業。但這種一刀切的行動,確實也會讓人擔心起製造業空心化的危害。

其實當年發達國家也走過這樣的路線。當年歐美那些國家也是製造業發展遇到利潤瓶頸,英美均選擇了讓製造業空心化,轉而扶植利潤更高的金融業。現在看看上海讓那些製造業外遷,大力發展金融業,跟當年英美選擇的道路好像差不多。英美國家當年也是沒有辦法維持製造業的利潤,也沒有提高製造業技術創新的耐心,總認為搞製造業不如依靠金融來錢來得快。所以他們國內的製造業開始向外轉移就成了不可避免的趨勢。

英國的金融業本來一直很發達,可美國的金融業自從開始越來越脫離支持製造業的趨勢以來,金融業雖然有很大的發展,但美國製造業的空心化卻越來越嚴重,讓美國成為了只靠金融業的一個虛弱的巨人,每次的經濟危機好像都與美國的金融業脫離不了干係。

而歐洲的德國,則利用精密、高效的生產堅守制造業。其實現在我們很多人都知道德國製造業的精密、效率都是其他國家難以比擬的,德國在製造業領域裡所獲取利潤也一直是比較高的。而且發展到現在德國的經濟實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國人心中對上海製造還是很有好感,很多上海老字號的產品還是深入人心的,對於上海現在蓬勃發展的金融業來說,個人認為一定不能走英美拋棄製造業,走自身膨脹的道路。上海應該是利用好金融業,用金融業來支持製造業,以發展上海的製造業,讓上海製造再續輝煌。

我是裁縫方師傅,希望我的分享能給您帶來幫助!


裁縫方師傅


任何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有不一樣的階段。以上海為例,大量製造業外遷不是良幣驅逐劣幣。而是政府的一刀切。當時很多盈利的企業被迫遷移到江蘇。中低端製造業走了,高端製造業沒有進來,這就形成了製造空檔,稅收就業都是問題。東京城市群有著日本最發達的製造業。城市的活力在人口,人口的就業靠製造。最簡單的道理。當然可以製造業升級成為高端製造,或者金融中心,金融中心是要有政策支持的,不是國內定的政策,而是美元的貨幣政策。香港作為亞洲的金融中心才區區幾百萬人口。上海2400萬人口全靠金融和服務是支撐不了的。2019年上海在北上廣深裡GDP增速墊底5.8%左右。就是最好的詮釋。各個區縣小金庫都用上了,勉強達標。明年坐等吃屎。


霽月001


上海還有名牌產品嗎?因為製造業都遷移到外省市去了。留著是一座城市有人說上海市是搞大金融產業,有人說上海市是搞房地產業,等等。……最終倒黴的是一線 產業工人,大批工人下崗,過日子用手指扳來掐去,生活質量影響一個家庭。這是上海市的創舉,下崗工人進入小區看家護院幹保衛。拿最低工資,4日二班12時工作制。


50778


沒有了工廠,就沒有了經濟基礎。工廠就像海洋裡的浮游植物,整個海洋依靠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提供最基礎的能量,沒有了浮游植物,海洋將會變得沒有生命。

工廠是經濟的最基礎支柱,工廠製造財富,容納勞動力,工廠對外銷售產品就像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能量,工廠對外銷售可以獲得財富,這是最基礎的財富來源,一旦工廠沒有了,整個城市就會變成空中樓閣,再也不能吸收外部的財富,只能分配內部存量的財富,持續的內耗會是內部財富越來越少。

對比深圳與上海就可以發現2018年經濟數據,上海雖然GDP總額高於深圳,但是深圳的工業比上海強。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樣的感覺,深圳經濟活力比上海強,工業是最明顯的。

再看深圳與上海的GDP增速對比。上海第二產業增速只有1.8%,而深圳則達到了9.3%,這個增速是上海的5倍多。

工業會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第三產業是建立在工業的基礎上,脫離工業,第三產業就是內部的高度消耗。

現在提起製造業的大公司,上海是找不到的,深圳就有,比如立訊、大族、比亞迪、邁瑞、華為,這些新興行業的製造業大公司在深圳,上海大型的只有老工業。工廠外遷,結果就是人才往其他地方流動,不利於城市的發展。


西格瑪的化學


上海市大批工廠企業外遷帶來什麼後果?

千萬不要以為,上海企業外遷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上海企業外遷,最根本的目的是推動上海產業轉型升級,讓上海這個經濟中心,能夠煥發出新的青春,而不是要削弱上海的力量,讓上海發展速度慢下來。

要知道,上海的經濟總量快要被深圳超越了,而且,上海的產業結構,已經比深圳差不少。以傳統產業為主的上海,必須脫胎換骨,以更多新興產業、新興企業替代傳統產業、傳統企業,保持自己的競爭優勢。一旦被深圳超過,並沒有其他辦法把老大的位置奪回來,那上海這個經濟中心、國際大都市的位置也難保,長三角龍頭城市的影響也會削弱。

比較令人擔心的是,上海企業外遷,可能會在短期內對居民就業帶來一定影響。特別是普通居民,就業能力不是很強,傳統產業搬走了,他們也難以接手新技能。因此,加快居民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的培訓,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轉型期繞不過的坎。


譚浩俊


市場需要的是引導,而不是設計未來。砸再多的錢也沒用。一味追求高端,中低端沒有,高端之是空中樓閣。第三產業是服務於第一產業和第一產業的,單純發展第三產業服務於誰,工廠攆到蘇州崑山,研發中心會在上海市?試產和看樣品不方便,而且上海市房價和消費又貴,發工資又能在上海市銀行,工廠物流快遞又會走上海,洋山港不屬於上海市,海外貿易路過上海,而不在上海市,電腦,軟件公司,互聯網公司都在深圳,上海該反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