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水平最高的一首七律,無一生僻字卻出神入化,至今無人超越

秋天是登高的季節,無數文人墨客登臨遠眺,留下膾炙人口的詩詞。

例如李白的《秋登謝朓北樓》“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辛棄疾的《登建康賞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

在這些登高詩詞中,最經典的當屬杜甫的《登高》

他在人生最艱難的時候,寫下大唐最牛的一首七律,被譽為古今第一。

全文如下: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水平最高的一首七律,無一生僻字卻出神入化,至今無人超越

關於杜甫,我們也知道,堪稱唐朝最“悲苦”的詩人。

他出身官宦世家,青年時也曾有過一段瀟灑的漫遊日子,“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他年少的壯志凌雲。

後來家道中落,又屢試不第的他,困守長安,受盡白眼,“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然而這還不是最糟糕的,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原本杜甫和妻兒在鄜州的羌村(陝西)避難,後來他聽聞唐肅宗在靈武繼位,便想著前去投奔。

不料路上竟被叛軍擄走,押至長安。

幸而當時他聲名不顯,半年後便逃出長安,“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便是此時所寫。

杜甫水平最高的一首七律,無一生僻字卻出神入化,至今無人超越

逃脫後的他也曾短暫地追隨唐肅宗,被任命為“左拾遺”,後世稱他為“杜拾遺”便是因為這個官職。

不久他因對時政的不滿,便辭去了職務,帶著家人,一路漂泊,幾經輾轉才到了四川成都。

在嚴武等好友的幫助下,建立了浣花草堂,這才過了幾年安生日子。

公元765年,曾資助他的好友高適、嚴武等人相繼去世,再次陷入窘境的杜甫離開了成都,天涯漂泊。

767年的秋天,56歲的杜甫一路漂泊,來到了夔州。

那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眺望遠方,眼中所見秋景蕭瑟非常,再聯想到自己飄零的身世,一時百感交集,於是便有了這首千古絕唱。

這首詩堪稱杜甫水平最高的一首七律,無一生僻字卻出神入化,至今無人超越。

杜甫水平最高的一首七律,無一生僻字卻出神入化,至今無人超越

詩歌首聯便以風、天、猿嘯、渚、沙、鳥飛等意象,營造了一幅悽清的秋景圖:天高雲淡,秋風獵獵,耳邊不斷迴旋著悽切悲涼的猿猴聲;他將目光由高處轉向遠處的沙汀小洲,只見飛鳥在荒無人煙的渚沙中飛旋盤桓。

這裡一個“急”、一個“哀”無形中便引領著讀者進入了一種憂傷的情境,而這也奠定了全文“悲傷”的感情基調。

更值得注意的是,一般律詩的頷聯、頸聯都講究對仗,但是杜甫這首詩的第一聯便是千古絕對。

“風急天高”對“渚清沙白”,“猿嘯哀”對“鳥飛回”,有聲有色,動靜結合,將夔州的秋景,詩人的心情描寫到了極致。

而這兩句不僅是上下對,還是句中對,“風急”對“天高”,“渚清”對“沙白”,這十四字無一虛設,一字難改,就像起二句對舉之中仍復用韻,格奇而變”。

杜甫水平最高的一首七律,無一生僻字卻出神入化,至今無人超越

接著的頷聯寫的是夔州獨特典型的秋天特徵,他仰望著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落葉,俯視著奔騰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心中惆悵到了極點。

夔州城雄踞瞿塘峽口,而白帝城地勢高峻,所以詩人在白帝城登高遠望,三峽之景盡收眼底。

杜甫的《秋興八首》寫的也是夔州的獨特秋景,“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這裡的“無邊”、“不盡”寫的不僅是落葉和流水,更是他那難以排遣的愁苦之情的真實寫照。

而“蕭蕭”、“滾滾”這樣的擬聲詞,不僅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夔州秋景的淒涼,無形中也傳達出了詩人天涯漂泊、孤苦無依的愁苦,以及時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憤懣。

後世對這兩句也是讚不絕口,《後村詩話》曾言“不用故事,自然高妙”。

杜甫水平最高的一首七律,無一生僻字卻出神入化,至今無人超越

頸聯和尾聯四句由景入情,淋漓盡致地展現了詩人的淒涼窘境和苦悶心情。

悲秋本就令人傷感,而詩人又是離家萬里,天涯漂泊,一種羈旅他鄉的愁思油然而生。

當時的他還體弱多病,在這樣的狀況下,拖著殘軀登上高臺,心中的愁苦可想而知。

歷盡了艱難困苦的他,頭也白了,身體也垮了,然壯志卻未酬,潦倒窮苦,灰心喪志的他,又不得不暫停了消愁的“酒”。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或是借酒消愁,或是單純嗜酒,古代文人就沒有不喝酒的,杜甫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當時的他疾病纏身,不得不戒酒,愁苦之情就更難以排遣了。

詩人結尾連用“艱難苦恨”四字,將他的愁腸百結、愁緒萬千寫到了極致,真是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杜甫水平最高的一首七律,無一生僻字卻出神入化,至今無人超越

全詩籠罩著一種“悲”的氣氛,即使穿越千年,仍能令人潸然淚下。

而這首詩最成功之處不僅是詩人的寫景抒情,還在於其藝術手法,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後來明朝的胡應麟在《詩藪》曾說:“此詩自當為古今七律第一”。

不知你認為這首詩能否當得起“古今七律第一”的稱號呢?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