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箭射死了李建成,為何還要砍下他的頭顱?

歷史一書生


玄武門之變是唐朝一個巨大的轉折點,這次事件讓本不是太子的李世民最終成為了大唐第二位皇帝,而太子李建成卻死在了玄武門。



大家對李世民的印象大都是禮賢下士、與人和善,要不然他身邊也不會聚集那麼多的人才。但這次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為什麼射殺了李建成還要砍下他的頭顱呢?請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李世民能力出眾,惹太子忌憚

李淵自太原起兵,基本上是李世民領兵征戰,而李世民極善籠絡人心,多次禮賢下士,他的身邊越來越多人才為他效命,可以說李唐的大部分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

義寧二年(618年)農曆五月,李淵接受其擁立的隋恭帝的禪讓(被逼無奈),繼而稱帝,建立唐朝。李淵繼位之後,冊封李建成為太子,李世民為秦王。儘管如此,李建成仍然不敢掉以輕心,他知道自己只要一天沒有真正當上皇帝,就有可能會被李世民搶走這個太子之位。


李淵稱帝初期並沒有完全平定各方勢力,仍有王世充、竇建德等勢力,李淵便派李世民前去平定,而李建成身為太子則留守長安幫助李淵處理一些國事,但李建成卻意識到如果李世民平定了天下,那他的聲望一定會壓過自己的,於是趁李世民打仗的時候多次向李淵說李世民的壞話。

待到李世民終於打敗竇建德、王世充等勢力,徹底平定天下後,李世民功名日盛,李世民的功績竟然讓李淵封無可封,於是誕生了“天策上將”,位列諸王之上(僅在皇帝和太子之下)。

李建成更加心慌了,李建成知道李世民終不肯屈為人臣,隨即聯合李元吉,一起排擠李世民,而李淵優柔寡斷,不直接解決兩個兒子之間的爭鬥,也加速李建成和李世民最終兄弟相殘。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一不做二不休

李建成眼見李世民勢力漸漸坐大,很是擔心自己的地位,李元吉獻策說不如將李世民直接秘密處死,李建成雖然恨李世民,但心地還沒那麼壞,趕緊制止了李元吉,讓李元吉想其他的辦法。

當李世民知道李建成準備搞自己之後,立刻採取了行動,先是向李淵揭發李建成和李元吉跟後宮嬪妃淫亂,暗中策反了皇宮守衛。

於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領尉遲恭、高士廉等人在玄武門附近埋下伏兵,等待李建成和李元吉入朝。李建成不知情況,到了玄武門附近察覺不對,果然看見李世民在等他,李元吉想要射殺李世民,但沒有射中,反而讓李世民射殺了李建成,後李元吉也被尉遲恭射殺。



後車騎將軍馮立、副護軍薛萬徹和左車騎謝叔方得知李建成被困玄武門,立刻率領精兵兩千人趕到玄武門,李世民抵擋不住,最終尉遲恭砍下李建成頭顱,提給馮立看,馮立的人馬頓失戰心,迅速潰散。

李世民擔心李淵為此事處罰自己,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率領尉遲恭等人前去逼宮。李淵看見李世民,就明白了大勢已去,再加上尉遲恭等人氣勢洶洶,李淵只好封李世民為太子,之後李淵禪位給李世民,正式掌權,李世民即位之後,下令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所有的兒子。



至此小編認為李世民砍下李建成的頭顱的原因如下:

一、李世民本就野心勃勃是個狠人,既然做了,就要做到底,既然射殺了李建成,乾脆砍下頭顱樹立威信,也做給李淵看(我連自己的兄弟都下得去手,你不要逼我)。

二、當時馮立的人馬眾多,所謂擒賊先擒王,直接砍下李建成的頭顱,讓馮立等人明白大勢已去,自然潰散。

三、尉遲恭與李建成曾有私怨,正好趁這個機會報仇,一雪前恥。

四、李世民不確定李建成是否真的死了(萬一沒斷氣可能會被治好),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砍下頭顱,神仙也救不了。

通過玄武門之變,我們就可以瞭解到李世民其實是一個野心勃勃,心狠手辣的角色。為了帝位不擇手段,不惜兄弟相殘。

果然最是無情帝王家!


子夏君


射死李建成的是李世民,砍下李建成頭的是尉遲敬德。

李世民射李建成一箭封喉,隨後對李元吉連發三箭,結果全部射空。隨後李元吉撥馬便逃,李世民窮追不捨,結果李世民被樹枝掛落馬下,李元吉見狀急忙下馬搶奪李世民的弓箭,想用弓弦將李世民勒死。正在千鈞一髮的時刻,尉遲敬德及時趕到,並大喝一聲,李元吉起身上馬打算逃跑,尉遲敬德飛馬上前,結過了李元吉的性命。

此時,東宮猛將薛萬徹率領二千多長林軍殺到玄武門,李世民的八百死士抵擋不住,開始節節敗退。眼看形勢即將逆轉,尉遲敬德手起刀落將李建成人頭砍下,並飛跑上城樓高聲斷喝:“太子人頭在此,凡是反抗者格殺勿論!”於是太子黨的長林軍一鬨而散。

那麼為什麼,尉遲敬德要將李建成的人頭砍下呢?道理很簡單,有兩個原因:

  1. 擒賊先擒王,如果殺了李建成,東宮勢力就等於群龍無首,因此東宮的人也就認清形勢,不再做無謂的犧牲,因為李建成一死,對於他們來說反抗已經沒有了意義。而當時雙方正處於混戰之中,李建成是死是活,無人知曉,所以尉遲敬德此舉是扭轉乾坤的點睛之筆,也是克敵制勝的關鍵。果然,當眾人看到李建成的人頭時,都成了洩了氣的皮球。
  2. 玄武門之變時,李世民實力並不佔優,而他的取勝靠的是出奇不意,攻其不備。而且李建成事先早有防備,當東宮人馬傾巢而出的時候,李世的那點實力就顯得相形見絀了。而東宮薛萬徹一路上殺紅了眼,馬上就要率兵攻入秦王府。情急之下尉遲敬德砍下李建成的人頭嚇退東宮,然後在李世民的授意下挾持李淵,討要兵權,控制局勢。

從李世民三箭未中李元吉和事後在李淵面前失控的情緒以看出,當時的李世民已經慌了神,精神高度緊張,並處於崩潰邊緣。所以他不可能親手將大哥的人頭砍下來,然後再從容淡定的跑上城樓喊話,而這麼血腥暴力的事情只有大老黑尉遲敬德才能完成。

感謝朋友們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一箭射死李建成,砍掉李建成的頭顱,這都不叫事,李世民還斬草除根,滅了自己的十個親侄子,逼迫老爹李淵退位,並把弟媳婦楊氏納入宮中,成為自己的寵妃!

但這一切,都事出有因,不可以簡單的善惡好壞論斷,皇位爭奪就是如此血腥。

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

李淵太原起兵後,藉助天下大亂的形勢很快發展壯大,他手下謀臣如雲,猛將如雨,因此成為隋末群雄中實力最強的一個,完全可以統一天下,開創盛世。

在大唐崛起的過程中,除了李淵的個人能力外,李淵的三個兒子發揮了重要作用。

老大李建成、老二李世民、老三李元吉,每個人都強悍,但論起綜合實力還是李世民更勝一籌,尤其是軍事能力明顯高人一等,可以說在大唐壯大立下首功。

按照傳統慣例,皇帝李淵把嫡長子李建成立為皇太子,但李世民的野心、實力、聲望完全不在李建成之下,甚至更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就使得兩人產生了深刻矛盾。

李建成擔心李世民對自己的太子之位造成威脅,而事實上李世民已經造成了嚴重威脅,所以對李世民處處提防,甚至欲除之而後快;李世民則相反,他擔心李建成會對自己羨慕嫉妒恨,找機會把自己幹掉,而他對皇位也十分心動。

李建成和李世民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因為這不是個人恩怨,而是圍繞皇位這一根本利益的爭奪,是真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生死之爭,就看誰更心狠手辣。

玄武門之變的突然發生

李建成為首的太子黨,與李世民為首的秦王黨,明爭暗鬥,人盡皆知,李淵也心知肚明,但他一方面認為有自己這個老子在,能壓住場面,另一方面也想讓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鞏固自己的皇帝之位,算盤打得很精明,不愧老奸巨猾。

但李淵想不到,形勢急轉直下,李世民先發制人,發動了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帶著一幫心腹埋伏在玄武門,李建成和李元吉卻毫無防備,連個手下都沒帶,等他們發現事情不對,準備逃跑時,已經來不及了。

根據史書記載,李世民率人在後面追趕李建成、李元吉哥倆,李元吉先是馬上回頭,張弓搭箭,射向李世民,但由於心慌害怕,連射三箭都偏了。

這就不怪李世民了,人家接下來的舉動就是正當防衛。李世民心理素質和射術好得多,他拉弓射箭,一箭就射死了李建成。

可李元吉還沒死,李世民也很倒黴,他的馬心理素質很差,受到驚嚇,帶著李世民跑進了附近一處樹林,一尥蹶子,把李世民扔到地上,爬不起來了。

李元吉趁機追趕過來,搶過李世民的弓,準備把李世民勒死。

李世民不愧命硬,危急時刻,尉遲恭拍馬趕到,一箭射死了李元吉。

玄武門之變的後續

幹掉李建成、李元吉只是玄武門之變完成了一半,而李建成的太子黨此時已經得到消息,名將薛萬徹等人立刻集合精銳人馬兩千多人,猛烈攻打玄武門。

此時,李世民的人手不足,全靠張公謹等人奮戰,才能頂堪堪住進攻,但眼看就要撐不住,而且薛萬徹還擂鼓吶喊,宣稱進攻守備空虛的秦王府,直搗李世民的老巢。

關鍵時刻,尉遲恭又出現了。

這一回,尉遲恭割下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腦袋,站在城頭把兩顆血淋淋的人頭展示給薛萬徹等人,太子黨的人馬一看主子全掛了,自己再拼命也沒用,於是頓失戰心,各自潰散。
接下來的故事就簡單了,李世民做了三件事:

1,斬草除根,殺掉李建成、李元吉的十個兒子,也就是自己的十個親侄子,並把他們全部從皇族宗室中除籍。

2,把李建成、李元吉的大小老婆們等女眷,全部充入後宮,其中齊王李元吉的妃子楊氏因為國色天香,得到李世民格外寵愛,甚至為李世民生下一個兒子。

3,逼迫老爹李淵立自己為皇太子,自己“甘心情願”退居二線,不久後又正式把皇位“甘心情願”禪讓給李世民。

綜上所述,李世民幹掉李建成、李元吉兄弟倆並割下他們的頭顱,一方面是直接幹掉競爭對手,另一方面則是殺雞儆猴,確保了皇位順利到手。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大唐的半數江山可以說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李淵當初也曾許下承諾,讓李世民繼太子之位,可真正等到李淵做皇帝后,他又反悔了,他認為應該由皇長子來做太子較為合適,李世民心裡是一百個不高興。


李建成雖然是太子,但他的聲望遠不及李世民高,這就導致了李建成不安心,李世民不甘心,使得兩人的矛盾越來越尖銳。

由於李世民常年在外帶兵打仗,其手下聚集了許多的強兵猛將,謀士眾多,這對李建成來說是一個極大的威脅,只有扳倒李世民,自己的太子位乃至今後的皇位才能穩固,要想扳倒李世民,就必須把李世民身邊的人調走,當然了他自己是無權調動的,只能依靠父親李淵來解決。


李淵對李世民也是有所忌憚的,時時也在提防著他,也不希望他威脅到太子李建成,對於李建成的請求他也是樂於助人,把李世民手下的許多大將都調走了,當把李世民的得力參謀房玄齡和杜如晦都調走之後,李世民就有點不樂意了,心想你下手也太狠了吧,這是要把我的翅膀全折斷啊。
此時李世民的大舅哥長孫無忌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他告誡李世民要儘快動手,若是李世民再不動手,就有可能被李建成吃掉。

李世民也覺得有理,於是就指派尉遲敬德和長孫無忌偷偷的把調到地方的房玄齡和杜如晦都找了回來,共同商議如何除掉李建成。

經過周密的研判,大家一致認為玄武門是除掉李建成的最佳地點。


這天,李世民向父親李淵告發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與後宮的妃嬪有染,李淵心想給老子帶綠帽子了,他是勃然大怒,下令讓李建成、李元吉明天進宮與李世民對質。
李世民買通了玄武門的幾個守將,然後李世民帶著尉遲敬德和長孫無忌等九個對他最忠心的將領埋伏在玄武門附近,只等李建成的到來。

李建成和李元吉得知父親知道了他們勾引後媽的事,都恨死李世民了,都想早日除掉這個心頭之患,於是他們騎著高頭大馬直奔皇宮而去。


去往皇宮必經玄武門,當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來到玄武門時,發現有點不對勁兒,城門特別安靜,而去那些熟悉的守兵都不見了,都是新面孔。

李建成知道情況不對,調轉馬頭就想轉身離去。


李世民見李建成想溜,於是搭弓上箭,大喊一聲“哪裡去?”射向了太子李建成,李世民可是個神箭手,箭無虛發,一箭正中李建成的要害之處,八九不離十是死了。

李元吉一見這情勢,猛抽馬鞭,疾馳而去,李世民是連發三箭均為射中,就和尉遲敬德追趕過去。


李元吉在前面落荒而逃,李世民在後面緊追不捨,心裡一直盤算著如何置他於死地,稍不留神就被茂密的樹枝給伴了下來,李元吉見李世民掉下馬來,心想看我不收拾你,他策馬回來,跳下馬,走向李世民,想一劍刺死李世民替大哥李建成報仇。

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尉遲敬德趕了過來,尉遲敬德那可是李元吉的剋星,李元吉嚇得想溜,被尉遲敬德一刀就把腦袋給砍了下來。


由於打鬥動靜較大,引來了其他的侍衛隊伍,這其中也包括太子李建成的幾百侍衛,他們一見自己的主子被殺,都發瘋似的圍著李世民他們,形勢非常危急。

只是這緊要關頭,尉遲敬德砍下了李建成的人頭高高舉起,他大聲說“李建成已經死了,這是他們李家的事,與爾等無關”。


既然李建成已經死了,秦王李世民贏了,那他就是未來的皇帝了,不能為了一個死人去冒犯天威,那都不會有好果子吃的,於是都繳槍投降,尉遲敬德的機智成功的化解了一場危機。

李世民射死了李建成,還砍下了他的腦袋,雖說下手夠狠的,但這也是無奈之舉,所謂擒賊先擒王,只要李建成死後,東宮必定群龍無首,這樣就不能威脅到李世民了,當時正是混亂之時,李建成的衛隊是遠遠大於只帶了少數親信的李世民,寡不敵眾,後果不堪設想,尉遲敬德當機立斷,當眾砍掉李建成的頭顱,其目的就是震懾敵人,當眾人看到死掉的李建成,都放棄了廝殺。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其實並不佔優勢,而且李建成有所防備,李世民必須快速解決問題,如果拖長時間對他非常不利,尉遲敬德及時砍掉李建成的頭顱,瓦解了太子黨手下的抵抗意志,迅速控制了局面,才使得李世民轉危為安。






遺產君


話說當年李世民為秦王之時,野心極大,不願只做個王爺,而是一步登上天子位,成為大唐帝王。李世民麾下一眾大員也擁護秦王發動政變,除掉太子李建成,於是乎,著名的玄武門之變發生了。

其實在此之前,李淵已經覺察有些異樣,有人奏報皇上,秦地分野之上有“太白”出現,太白即金星,有史記載“太白見秦分”,太白星的出現讓李淵十分不安,於是命人喚來李世民,給他一番暗示,並有剝奪李世民一切權利的打算。

李世民急中生智,在父皇面前說出太子李建成與齊王李元吉與父皇妃子苟合之事。李淵聽罷,龍顏大怒,準備第二天讓太子等人與李世民當堂對質。

這一來,便給了李世民機會,李世民回去之後,意識到再不起兵,自己的封地丟了是小,而性命丟了是大。於是決定豪賭一把,連夜率領少數親信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進入玄武門之後,與李建成等人爭鬥一處,太子府的人陸續趕到,競相往裡衝。張公瑾拼死關上城門,暫時阻擋住太子府的人馬。

就在太子府人馬開始攻打城門之時,李世民砍下已被射殺的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頭顱,提頭站在城樓之上,高喝:“太子被誅,齊王以死,爾等還要造次嗎?”

城下眾人一看,方知太子以死,皇帝家中的事自己再摻和容易反累其身,於是停止攻打,願意追隨秦王陛下。

當夜,李淵被軟禁,最終鬱鬱而終,李世民順利登基大寶,開創貞觀之治,讓大唐進入繁榮鼎盛之氣象。

當然,這件事情並非正史記載,而出自於後世作品之中,孰真孰假,也只有當時參與過玄武門之變的人才清楚。


大獅


如果說李世民射死李建成,是為自己奪皇位開闢了道路,那麼砍下太子頭顱的舉動,則是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要知道,李世民在玄武門殺兄誅弟後,很快遭到了太子和齊王親信的圍攻,而斬下太子頭顱,則是告知城外士兵,秦王已然大獲全勝,是一種威懾。

李淵的幾位嫡子,都是人中翹楚,為唐王朝的建立和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李淵稱帝后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次子李世民為秦王,四子李元吉為齊王,追封三子李玄霸為衛懷王。不過,當時李世民的功勞最大,手下又云集了一班驍勇善戰的將領,使得他不甘於眼見李建成繼承皇位,而太子和齊王則聯手打壓李世民。如此一來,唐初的奪嫡之爭便一觸即發了。

公元626年六月初三,李世民入宮面見李淵,稱太子和齊王要對自己不利。聽聞此事後,李淵下旨讓李建成和李元吉第二天入宮,打算親自審問裁斷。

結果,李世民買通玄武門守衛,帶著長孫無忌、尉遲恭等人,率兵埋伏於玄武門,等太子和齊王經過時,突然發難。此戰中,李世民親手射殺了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也被尉遲恭等人誅殺。消息傳出後,太子親信領兵直攻玄武門,要為太子報仇:

翊衛車騎將軍馮翊馮立聞建成死,嘆曰:"豈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難乎!"乃與副護軍薛萬徹、屈咥直府左車騎萬年謝叔方帥東宮、齊府精兵二千馳趣玄武門。

當時,太子和齊王雖死,但他們的親信還調集了兩千精兵,前來攻打玄武門。由於玄武門易守難攻,這夥軍隊便打算轉而攻打秦王府。結果,雙方相持不下,東宮和齊王府的人馬,便準備去攻打秦王府,而這時,尉遲恭斬下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頭顱:

守門兵與萬徹等力戰良久,萬徹鼓譟欲攻秦府,將士大懼;尉遲敬德持建成、元吉首示之,宮府兵遂潰,萬徹與數十騎亡入終南山。

李世民一方眼見形勢危急,一時間難以取勝,甚至可能造成更大的損失,因而“大懼”。關鍵時刻,尉遲恭斬下了太子和齊王首級,以此來告訴這些士兵,他們的主子已經被殺。當這士兵們見大勢已去,便就此潰散了。

就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不是尉遲恭急中生智,以太子與齊王的頭顱喝退前來複仇的軍士,或許後果難以想象。可以說,玄武門之變中最大的困難,不是誅殺李建成和李元吉,而是如何“善後”,避免引發報復。而李建成的頭顱,便起到了關鍵作用。


史海爛柯人


唐太宗李世民能夠登上皇位是因為他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在玄武門內埋伏下人馬將當時的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殺死。

並且讓尉遲敬德將李建成和齊王的人頭拿給了李淵,李淵無奈之下將李世民立為太子,不久李淵宣佈退位,將皇位禪讓給了李世民,自己跑到後宮當起了太上皇。

李世民在發動玄武門之變的時候,已經將太子李建成殺死了,為什麼還要把李建成的頭顱割下來?

原因應該有兩點:

1、作為憑證,比較方便。

李世民要派尉遲敬德到皇宮去向李淵“逼宮”,告訴李淵,太子和齊王謀反已將被殺。這個需要提供憑證,口說無憑。為了讓李淵承認李世民的太子地位,如果把李建成的屍體抬進皇宮,太不方便了。所以要割下首級,帶著方便。

2、威懾太子和齊王的人馬。

李世民在發動玄武門之變的時候,情形非常緊急,太子東宮的人和齊王的人已經聞訊趕來,尉遲敬德手起刀落將太子的頭割下,拋到太子的人的面前。大喝一聲,太子謀逆已死。太子的人一看,主子都死了,還給誰賣命呀!於是就各自逃命去了。


逝去即歷史


這個問題蒼茫大地來回答,我先帶朋友們回顧一下玄武門之變的經過。

李淵建唐初年的悲劇原因就在於最大功臣是自己的兒子,難以處置,所謂虎毒不食子,朱元璋再像屠夫,終其一朝,只見他殺功臣,沒見他殺兒子。



客觀地說李唐開國,最大的功臣是建成和世民。建成因是太子、他承擔著留守大本營的重任,無法在戰場上去縱橫馳聘,所以平定天下的功勞大都由文武全才的世民立了,世民橫掃天下,手下聚集了一大群的文臣武將,如秦瓊、尉遲恭、長孫無忌、侯君集、段志玄、房玄齡、杜如晦…世民已封秦王、尚書令、天策上將,秦王府就是小朝廷。



李淵遇到這種大功臣兒子,腦袋有巴斗大,戰時要用他,平時又懼他。作為無奈的父親他見建成、世民兄弟勢同水火,準備派世民到陝東道行臺任上,駐洛陽,陝州以東歸世民統轄,讓他用天子旌旗,仿漢梁孝王故事。他原以為世民會心滿意足赴任,誰知李世民賴在京城死活不肯走。

建成、老四齊王元吉商量,如世民赴洛陽,形同分裂國家,放虎歸山,不如困世民於長安,於是說動李淵收回陳旨。李大、李二各懷鬼胎。



建成、元吉採用先砍枝幹、再刨根的文的策略收拾李世民。正好突厥鬱射設率幾萬騎兵入侵,建成薦元吉掛帥,李淵令元吉率李藝、張瑾等救烏城,元吉趁機讓唐王手下猛將尉遲敬德、程知節、段志玄、秦叔寶等隨行,同時挑選秦王府精銳戰士充實部隊。

李世民的情報戰、策反戰搞得風生水起,太子宮率更丞王晊找秦王告密,長孫無忌、尉遲恭勸秦王下手,秦王早有此意。

於是施連環計,六月初三,金星又在白天出現在上空,上下午都見到,大臣傅奕說世民當有天下,李淵將奏章交給世民,世民密告建成、元吉在後宮同張婕妤、尹德妃亂倫,並且說老大、老四要殺他為王世充、竇建德報仇。李淵中計,答應第二天審問他們,囑世民早朝參見。

初四日,世民在玄武門守將常何的配合下,帶長孫無忌等入宮,兵伏玄武門,張婕妤密告建成,元吉多了份警覺,說應部署東宮和齊王府的軍隊,推病不朝,靜觀其變。建成以為長安是自己的老巢,連玄武門的守將常何都是自己心腹,無後顧之憂,應去朝見。於是老大、老四直奔玄武門。

當他們來到臨湖殿,情知有變,調轉馬頭準備逃回去,世民叫住他們,元吉拉弓射世民,竟拉兩三次拉不開弓,世民心狠手辣,一箭射死老大,尉遲恭率七十名騎兵趕到,親隨射元吉於馬下,世民的馬跑到樹林下,被樹枝絆住爬不起來,元吉奪弓想扼死世民,尉遲飛馬趕到,大聲叱責,元吉曾被尉遲三次空手奪槊,元吉恐尉遲後遺症發作,想逃進武德殿。尉遲邊追邊射殺死了他。世民犯罪集團原以為大功告成,誰知東宮車騎將軍馮立和薛萬徹、謝叔方率東宮、齊王府精兵二千人奔赴玄武門死戰。張公瑾力大獨自關門抵禦他們,敬君弘率皇宮衛隊迎戰,敬君弘戰死。薛萬徹揚言要攻秦王府,秦王府將士恐懼。危急時刻,尉遲恭拎著建成、元吉人頭給東宮、齊王府兵士看,東宮、齊王府士兵潰散,馮立、薛萬徹逃到深山荒野。

尉遲恭又頂盔貫甲去逼宮,尉遲對坐著船在海池裡的李淵直言:太子、齊王已被殺,臣來護駕。皇帝近臣裴寂、蕭瑀、陳叔達嚇得尿了褲子,李淵見勢不妙,封世民為太子,李世民上演了跪吮父老的嘔心戲,正式掌權。世民執政,殺死建成、元吉的所有兒子。

砍下建成、元吉頭的妙用:

一、秦王玄武門之變,偷襲得手,但建成、元吉手下實力遠勝秦王玄武門叛亂實力。寡不敵眾之時,世民、尉遲恭正好借建成、元吉的頭動搖他們的軍心。

如馮立、薛萬徹玩命一搏,很有可能秦王等人隨建成、元吉兄弟三人一起歸天。

二、世民讓尉遲恭入宮,借大哥、四弟的人頭,正好殺雞儆猴,唬住老爹李淵,逼宮交權。

三尉遲恭和建成、元吉有不共戴天之仇,正好砍頭洩憤。

當年,建成見尉遲驃悍,化重金收買不成,派殺手刺殺又不成,在李淵駕前誣告尉遲謀反。尉遲在獄中受盡酷刑,世民力保,才被放了出來。他們仇深似海,尉遲恭砍下他們腦袋示眾,正好發洩一下仇恨。


蒼茫大地顧煒斌


在唐朝的歷史上發生過一次巨大的事變,那就是玄武門之變,李世民隨父親李淵東征西討的打下了唐朝的江山以後,李世明深得民心,功高蓋主。但是古代有一個非常限制人的一個制度就是皇位的嫡長子繼承製,而李世民身為李淵的第二個兒子,所以基本上是與皇位無緣,理所當然的太子之位落到了大皇子李建成的身上,李世民如果想要得到這個皇位的唯一的辦法就是造反,武裝奪取政權。李世民也如此的去做:


玄武門兵變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是一箭封喉射死了李建成,但是並沒有砍下他的頭顱,而真正砍下李建臣頭顱的人乃是尉遲恭。當時的李世民在玄武門秘密的安排了八百死士,打了李建成的一個出其不意。後來就在李建成的太子府的官兵前來護駕的時候,尉遲恭立馬飛快的跑去了死去的李建成的身邊並砍下了李建成的頭顱,大喝一聲:“太子的人頭在此!”但是抵抗著格殺勿論,嚇得很多的士兵都落荒而逃。

尉遲恭砍下李建成頭的原因

首先自古就有擒賊先擒王的道理,只有李建成被抓或者死了才能擾亂軍心,是太子府的那些士兵大亂從而幫助李世民更好的取勝。當時太子府的士兵是後來趕到的,所以李建成是死是活他們並不知情,這時候的尉遲恭砍下李建成的頭顱就是為了更加明確的告訴大家李建成已經死了,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敵方大軍自然是軍心渙散,不攻自破。

其次李世民在打下唐朝的江山以後他的手上是沒有軍權的,他發動玄武門之變也只是暗中的集結了800死士,李建成在玄武門遭受李世民的伏擊之後,太子宮的人立馬就帶兵進攻了李世民的秦王府,而尉遲恭這麼做也做到了一個敲山震虎的作用,讓他們停止了攻打秦王府。



所謂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李世民成為皇帝是歷史的必然結果,心狠手辣的李世民在這方面還是遠遠的超過了李建成的。


司徒歷史


關於李世民一手發動的玄武門之變,歷來為人們所關注。

在這一場兄弟相殘的政變中,李世民不僅僅前手殺死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其部下尉遲敬德還殺死了其弟弟李元吉。

那麼,李世民在這次政變中為什麼還要砍下哥哥(還有李元吉)的頭顱呢?其實也不難解釋:他需要這兩個頭顱來壓制李建成的軍隊。

李世民與李建成的儲君之爭,實際上開始的非常早。因為李世民在整個唐朝建立的過程中立下的功勳遠遠大於太子李建成,所以李世民一度擔任天策上將,位置在諸王之上,與身居太子的李建成幾乎是分庭抗禮。

李世民掃平王世充消滅竇建德的過程中,在洛陽積累的大量的實力,實際上掌握了唐朝整個關東地區的軍事指揮權。與此同時,他的兄長李建成也沒閒著。李建成為了對抗李世民,也秘密的組織了和擴編了自己的東宮軍隊。
根據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制度,當時的太子李建成可以擁有東宮軍隊,人數甚至可以上萬人,號稱長林兵。李世民雖然掌握兵權,但是在長安地區他無法調集如此眾多的軍隊對抗李建成的大軍。他能調集的只有秦王府的親兵,且人數不多。

所以在玄武門之變時,李世民在玄武門殺死李建成之後,就砍下了他的頭顱。當時李建成的長林兵正在攻打秦王府,形勢非常危急。眼看李世民的大本營就要被一鍋端之時,李建成的頭顱出現,長林兵立刻失去了作戰的理由,一鬨而散,秦王府才轉危為安。

應該說砍下李建成頭顱這一舉動在當時不是李世民出於殘忍洩憤的考慮,而是現實因素佔據主導。畢竟玄武門之變時,騎術高超的李世民在追逐李元吉的時候,還曾落馬,摔在地。可見親手殺死當初一起艱苦創業的哥哥,對他內心的觸動還是很大的。


之後李世民之所以努力做個好皇帝,很可能也是因為這份觸動和潛意識的補償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