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小学生家长,你是如何看待家委会的?

丽铭当下


我从孩子学校有了家委会之后我就一直担任班级家委会和校家委会的工作,而且由于孩子学校很重视家委会的工作,所以也有了很多跟其他学校学习、考察、交流的机会。

关于“家委会”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很多新闻报道大都是负面的,这点其实跟整个网络上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评价时非常相似的——明明生活中有很多优秀的教师是那么的认真负责且成绩斐然,但是无人问津,却要承受着个别不称职教师行为所带来的种种负面评价。

同样的,家委会亦是如此。

网络上的报道,和一些吐槽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家委会成员真的是毫无底线,成为了学校违规行为的“帮手”,例如在乱收费这点,在给老师送礼这点,在购买各种各样东西上等等,我们看到了一些家委会成员表现的丑恶一面。

但是这能否定那些辛辛苦苦为了孩子们而各种付出的家委会的工作吗?

说别人就算了,就说说我孩子班的家委会吧。

我可以很负责人的说,我孩子班的家委会每一位成员都是为了孩子们而加入的家委会,在这里没有人会为了个人利益而去牺牲他人利益、去讨好老师或者学校什么的。

对孩子有力的要求、活动,我们尽量去落实、完成;如果我们认为是不合理的,也会提前做好协调沟通。

我举一个例子来说说我们班家委会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就行了——无论是哪位家长,无论是他们对哪位老师或者家长或者孩子有什么样的意见、不满,除了直接由老师过问的之外,只要这件事情是他们先有这个意识的就一定会先来找家委会。

例如有家长对老师的一些要求不满意,家长不会直接去群里说去,而是会找到家委会来反映问题,家委会落实后必定会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这几年来我遇到过好多次这种事情了,没有一件是不能解决的。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我们幸运的遇到了讲道理的家长和讲道理的老师,否则遇到那种不讲道理的,相信处理起来也会很麻烦的。

家委会的工作很简单也很麻烦,简单的是其实很多时候并没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做,麻烦的是有些时候你可能必须得去花一一些自己的时间去为孩子们服务,这点看似简单,但是对于那些压根就没有这个心而只是为了来占便宜的人来说是很难的事情。

我可以明确的说,家委会成员的孩子会受到一些所谓的“特殊照顾”是事实。

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孩子没那个能力老师给你机会你就能抓住了?

而且别把家委会看的那么重要,随便的各种领导的要求远比家委会的面子要大你信不信?

其实不过就是有些人因为羡慕嫉妒恨导致的心理扭曲而想象出来的罢了!

最后我要提一个问题:家委会到底是干什么的?

我看很多人都提到了“桥梁”,没错,这是家委会的一个“功能”而已,说“服务孩子”、“协助老师”、“配合学校”等等都是场面话。

我举一个例子:

如果一个班的家委会自行乱收费给班级搞什么事情或者活动,结果被家长举报了,请问你觉得学校是否要承担责任?

答案是:学校要承担责任!

因为学校对于家委会有管理的责任。

即便是这个事情学校根本不知情,仅仅是这个班自己的行为,那么学校也一样要承担责任。

想想就行了,教育局如何去处罚以为家长?

所以,朋友们,不要看不起家委会也不要觉得家委会有多么厉害,它实际上就是一个由学校领导的一个家长组织而已,它的运转如何很多时候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个是学校,二是班主任,三是家委会成员。

离了学校、老师的支持,都白扯,而内部如果意见不同意或者意见有偏颇也会出问题。

国家要求必须成立家委会,那么在这个前提下,那些对价会有不满的家长们,你们是否能够做的更好?若果能,我觉得你们可以争取去做做,而不是只会各种指责——与其用键盘来争辩,不如用自己的行为去改变。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回答这个问题,我想我有足够的经验。

家委会的存在,不仅十分有必要,而且可以在家校合作当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是笑狼生,我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深圳义工,我是小区的业委会主任,我是儿子初中班级的家委会副主任,我是女儿小学班级的家委会主任,儿子读小学时我也是家委会成员。

回答问题之前我也简单看了一下之前的几条解答,我认为个别的回答过于阴暗。

一,民主集中制是已经被证明有效的。

无论是国家还是集团公司,无论是民企还是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以及各种企事业单位,都存在有不同形式不同职能的委员会。

学校也有校委会,班级有家委会,为什么会有人会认为家委会没有必要存在呢?

二,家委会的成员都是热心家长。

成熟的成年人都会很清楚,集体的事情最难办。

然而,动动嘴皮子去指责别人,却是那么的简单

难道这就是我们国家个体类体育项目成绩好过集体类运动成绩的原因?

三,家委会可以让老师们更高效的教学。

我们必须清楚,老师不仅有教学任务,还有学校的行政工作。

班级上四五十个孩子也不是那么让人省心的。很多人会头大孩子在家里的表现,那有没有想过老师在班级里要头大几十个学生的表现呢?

四,无论何时何地,总是不会缺少阴谋论的。

总会有一些阴暗的心理,产生若干阴暗的想法。

比如认为进了家委会,老师就会特别照顾的想法

我想说的是,烂泥是扶不上墙的。别说家委成员家里的烂泥扶不上墙,就算是市长省长家里的烂泥也是扶不上墙的。

又比如还会有人认为家委会可以通过收班费来赚钱。

我个人真的很难理解,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又不是在修高速公路。

五,因咽废食是错误的行为。

人无完人,我从不否认,热心也会办错事。

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以积极的态度去修正,以热心的态度去参与。

这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


笑狼生


没有家委会你们天天去各种文具店,商场,淘宝给孩子买各种学习用品去吧,说实话没人愿意干这玩意,我姑娘班的买任何东西都是透明化的,你们谁买的便宜谁就买,假如买本书,淘宝20我认识人18那就我去买,个人认为家委会有必要存在,至少不会为了买一样东西跑几个小时,我就是你们愿意花多少钱就花多少钱,不找我就行,他们也很辛苦,每次买东西都是10几20几块的,没事给点补助也很正常


娇娇创始人


家务会的成立,初衷是好的,我们孩子学校家委会是班主任鼓励成立的家长团体,管理班上的杂事,有些地方确实是帮孩子们解决了一些问题。比如说这次去济南研学,家委会就起了很大的作用,收费,结帐,学生的安全,事务巨细,方方面面都考虑地非常周到,跑前跑后,及时把孩子们在外地的情况,发到班级群里,让家长们放心,并且帮助班主任作了很多工作,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我觉得它也有弊端:比如说提出搞金钱奖励,每个人交几百,然后按孩子的成绩发钱,说是自愿交钱,却挨个挨个催没有交钱的家长。

再比如对于如何处理某件事情,一般来说就是家委会几个家长聚在一起讨论决定,宣布结果的时候,口口声声是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后讨论决定,实际上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对此,我个人很反感,家长群里还有太多家长互相攀比,道德绑架他人,向老师谄媚,以及将自己的霸权思想企图强加给他人.....,而家委会是干什么的呢?就我目前的观察和了解,家委会主要做两件事:第一,商议如何给老师送礼,且如何摊派给其他家长;第二,商议如何配合学校,开展一些给学校唱赞歌的小活动。真正为家长群体发声,向学校和老师提建议的家委会真的太少了。

在此情况下,我建议,组建一个新群,且主动将家长们拉入这个群,建议大家除了学校作业和孩子学校表现以外的事,在没有老师和孩子的纯粹家长群里交流,一是避免大群里不停的说话,将老师的要求和作业刷掉,而是避免孩子们过早的受到这类社会风气所感染。真正让家委会发挥其积极有效的正能量。为孩子们的发展起保驾护航的引导作用。


妞妈教育心得


家委会已经成了腐败的温床,学校老师借家委会干一些违规、获利的事,拿家委会当防火墙,规避上级的查处。而家委会的家长借着帮老师、学校当挡箭牌,而让老师对自己的孩子特殊照顾,打破班里的公平。双方互相利用。长此以往,老师学校会在腐败、违规的路上越走越远,甚至违法。而家委会的孩子成了班里的特殊人物,班里的学习风气没了,不比学习比家长,让孩子们从小就在一个不公平的环境长大,非家委会的孩子失去很多学生时期活动的机会,对其一生都受影响。因此当家委会成为双方相互利用的桥梁,已经证明是失败的


啊就过


作为曾经的学生家长和家委会成员,谈谈我看法。

家委会作为学校和家长之间联系的一个重要桥梁,有着非常重要的沟通作用。

尤其是在目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成长越来越重视、对学校和老师要求越来越高的大环境下,家委会可以将家长的期望和要求,快捷的反馈给校方。

作为学校,也可以通过家委会,及时将校方在教学管理、孩子教育等问题上的要求和举措传递给家长。

如果能好好的利用家委会这一联络媒介,无论对学校还是对家长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遗憾的是,现实中,感觉家委会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甚至有时会发生异化。

有些学校,将校方不便于出面表态或采取的措施,通过家委会,以家委会的名义发不出来,从而避免主管部门的监督和追责。

比如,有时学校要收取一些上不得台面的费用,就让家委会发出号召,让家长自愿捐款。名为自愿,实际上很多家长并不愿意,或者心有不满。但是,因为不是学校直接通知捐款,家委会代表的是家长,看上去和学校无关,家长想投诉也找不着责任方。主管部门也乐得省心省力。

再比如,现在严禁学校违规补课。有的学校就让家委会以家委会的名义,向家长收取费用,在外租场地,请老师培训,其实请的都是孩子学校的老师。如果有人投诉,主管部门追查起来,学校也可以是家长自发组织培训的名义逃避追责。

以我自己为例,孩子上小学时,因为孩子成绩不错,加上工作原因和学校联系比较多,孩子班主任就请我加入了学校家委会。有一次,学校想组织家长捐款,在开家长会之前,先和我打招呼,希望我能在会上表态愿意捐款。却不过情面我答应了,家长会上,我按照校方意见表了态,其实我内心对此是排斥的。发言结束走回座位时,听到有家长低声嘀咕表示不满,弄得我很不好意思。自那以后,我就有意识地回避了校方的类似要求。

我认为,家委会本来是个好东东。如果善于发挥它的作用,就可以有效的架起家校之间的沟通桥梁,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学校只是将其作为摆设乃至作为学校不便于操作的一些举措的变相工具,就不仅起不到家委会应有的作用,还会引发家长对家委会的不满和反感,从而引发家校矛盾。

金石君,先后在教育和媒体行业工作多年,乐与各位分享教育理念,交流生活观点。


株洲的金石


在我们这边的18县县城来看,小学里面的家长委员会,大概是在2017年左右,出现了一些萌芽,随着时间的发展,大多数学校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但实际上,家长委员会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只是随着学校的一些发展,一些学校不能从事的工作慢慢的转嫁给家长委员会。

大约从2018年开始的时候,学校里面正定校服的工作,由家长委员会自行完成。内容大致包括家长委员会自己和。做衣服的供货商商谈,做衣服的样式,价格标准,以及更详细的任何一个细节。

这只是一方面的问题,学校每年为了完成上级的一些检查工作,通常也会组织家长召开一些会议,一方面,这些参与家长委员会的家长,在我们这边来看,几乎是社会中用老百姓来讲的,有头有脸的人居多。

这本身也是一个正常现象,我们可以考虑到的就是这样的状态,学校许多工作比如说组织学生到某一个单位去学习,去搞社会活动,如果没有那种有权利的家长来辅助的话,学校怎么能够联系上呢,所以这是一个正常的存在。

我们这边的家长委员会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孩子在放学的过程中,帮助老师,看护孩子,避免万一出现的社会不良现象,同时,低年级阶段的家长委员会会组织家长,分批次帮助孩子,做好教室内的文化建设等。

当然家长委员会通常也会和家长发生冲突。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这个问题一定存在,所以把它看淡就可以了。

我个人觉得家长委员会还是一个正面形象的存在。


宜城老师


没必要成立家委员,基本上有家委会的班级就是老师的挡箭牌,乱收班费乱支出。有的班一个月就支出班费一万,有的班半学期500元的班费,没有班委会老师敢乱收乱支吗?


花开花落182098067


在这秋高气爽的天气,很高兴给大家分享我对这个问题看法,在这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那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关于这个问题。

家委会本来是个好东东。如果善于它的作用,就可以有效的架起家校之间的沟通桥梁,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学校只是将其作为摆设乃至作为学校不便于操作的一些举措的变相工具,就不仅起不到家委会应有的作用,还会引发家长对家委会的不满和方案,从而引发家校矛盾。

在下面优质内容我为大家分享,首先我分享下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也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和快乐,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家委会作为学校和家长之间联系的一个重要桥梁,有着非常重要的沟通作用。

尤其是在目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成长越来越重视、对学校和老师要求越来越高的大环境下,家委会可以将家长的期望和要求,快捷的反馈给校方。作为学校,也可以通过家委会,及时将校方在教学管理、孩子教育等问题上的要求和举措传递给家长。

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我的真实想法与观点,同时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于分享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与看法,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走进这话题。

我在这里,发自内心真诚的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拥有身体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最后欢迎大家关于这个问题畅所欲言,有喜欢我的记得关注下哦,每天为大家分享与解答我的想法与见解哦。



刘Sir的现代教育观


作为嗯初中生的作为那个学生的家长,应该积极的对待家长委员,因为家长委员会,她继是啊,家长一个沟通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一个桥梁,又是那家长家长直接沟通的一个重要渠道

作为家长应积极的,有能力和有时间的话,应该主动的投身到家长委员会的工作当中,做好家长和学校沟通以及学校的工作和学生的任务,一些基本的了解工作

才能算家长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中做到自己的一些合理的工作,让自己的孩子学习更好和让自己更明白学校的一些事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