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邪伤人的临床表现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十九。(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因於暑,汗,煩則喘喝,靜則多言,體若燔炭,汗出而散。”——《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

原文是:“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这段话有一些词需要大家理解一下,第一个就是“烦则喘喝”,“喘”指的是呼吸困难,咳喘的意思,“喝”是指的因为喘促而发出的一种声音。“体若燔炭”的“燔炭”是指的燃烧着的炭,表示非常热的意思。这句话连起来讲是因为感受到了暑邪和火邪——两者特别类似,风、寒、暑、湿、燥、火,关于火有两类邪,一个是暑一个是火,这两个邪都伤身体。感受到了暑邪之后,所表现出来的症状第一个是汗出,第二就是烦躁,就是喘促、气短,而且喝喝有声。(今日头条 )如果暑热之邪内攻影响到了神明,哪里主神明呢?心主神明。影响到了神明之后身体虽然不烦躁,但会出现多言多语,“静则多言”,这种表现。身体热的就像炙热的炭火一样,这个时候必须出汗,热才能消退。这段经文讲的就是因为暑热之邪伤身体,暑热之邪大多数出现于夏季,有的时候秋初也有。暑热之邪,是一方面有湿,另外一方面还有热,这里的热通常指的都是内热。这种热邪伤人第一个表现就是出汗。第二的表现是烦,第三个表现是喘喝。

我分别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因为这是分为层次,热也分为气分的热,血分的热,还有内脏的热。气在卫分,邪热炽盛,热气迫及到达心,“心主脉”,所以心烦。心和肺都属于上焦,“肺乃心之盖”,所以,肺热了之后就烦而喘喝,这是热邪伤及到心肺了。张介宾注解:“若其静者,亦不免于多言,盖热邪伤阴,精神内乱,故言无伦次也。”热邪久了之后伤及阴分,阴分一伤了之后,精神内乱,语无伦次。这指的是热邪沿着心脉往里走,伤及神明。伤及神明之后,就容易出现精神内乱,语无伦次,叫做“静则多言”。这时候,“体若燔炭”,身体热的就好像烤红的炭火一样,特别热,怎么解决这种问题呢?叫做“汗出而散”,通过出汗把这种热邪给散出去。临床上我们就会观察到很多这种情况,到了夏天之后,因为中了热邪,容易出汗,而且心烦。

现在临床遇到的实热多还是虚弱多呢?实际上是虚热特别多。为什么虚会产生热呢?大家注意,人体分阴阳,这个阳多了之后,浑身热,是燥热。阴多了之后,浑身就安静,甚至是寒。阴分要是虚了之后,阳显得就多,实际上阳并没有多,只是显得多,显得多了之后,就会出现虚火。

虚火的表现,有的是舌尖红,有的是口舌生疮,有的是眼睛发红,再有就是今天我们学到了这段,就是烦。烦的同时还口渴,还喘,喜欢喝凉水,这都是伤及阴液,伤及肺阴出现的情况。平时这个人没那么多话,但是这种热邪一旦伤阴之后,这人话多,他静不下来。我们在临床上也会遇到这样的人,就是特别喜欢说话,脾气还特别急,别人说话的时候还喜欢打断。这都是虚火,安静不下来,这人说一段话还没说完,他又开启说另外一段话。

临床上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患者,就是他问你第一个问题,比如说,“彭大夫,我为什么最近失眠?”我在这儿详详细细跟他讲为什么,刚讲到一半还没讲完的时候,他又开始问,“彭大夫,最近这个腰有点酸,怎么回事?”然后又开始给他讲腰酸,腰酸还没讲完的时候,他说,“最近膝盖有点疼,怎么回事?”又开始讲膝盖。(今日头条 )于是你会发现这个人思维也特别跳跃,一件事没干完就干第二件事,第二件事儿没干完,就干第三件事。我这三件事给他讲了五分钟,快要讲完的时候,他又翻回头来说刚才那个第一件事,他说还没听明白,于是你再翻回头给他讲第一件事,为什么失眠。这种人就是燥火性格,为什么会这样的?因为他阴虚,沉不住气。他烦,这样的人很喜欢生气,因为他急,生完气之后还特别容易后悔。这就是因为热气伤及身体,这是虚火造成的。以后,我们会详细讲内热型的体质,虚火、实火都是什么表现,今天不赘述。(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三十九。(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