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省棋王”—周德裕

周德裕(1900~1949),江苏扬州人,上海棋坛的象棋名家。幼时,得其父周焕文教授,萃诸家之长,棋艺全面。由于周父是名手,少年周德裕启蒙点亦高。周德裕胞弟德广也喜爱弈棋,还有师弟窦国柱,常来周家学棋,这使启蒙阶段的周德裕可以整日磨砺。在少年阶段,周德裕就读过其父拥有的《橘中秘》、《梅花谱》、《百局象棋谱》等书,为此,各种开局法、各种残局定式的基础均好。周德裕的父亲业医,又是“淮扬三杰”之一。周德裕曾读过约五年私塾,也从父学过医。所有这些,使周德裕成为职业棋人后,较一般江湖棋手高了一个文化层次。

周德裕的棋艺达到名手水平后,其父周焕文支持他去邻近的镇江、南京、常州、苏州、上海、杭州等地弈游。在南京,除了和名手万启有基本持平外,对邓春林等也有小胜;在杭州和冯楣蒸、吴之谦等对弈也小胜;只有在上海对励志英、林弈仙等一批一流名手的弈绩略为逊色。但他得到锻炼和提高了棋艺,总的来说取得胜多负少的成绩,使江南棋界都知道周焕文有个极富棋才的儿子,周德裕的棋名开始传开了。

“七省棋王”—周德裕

周德裕学棋阶段的结束,是以向“慢国手”张锦荣挑战,取得净胜14局的战绩为标志。张是民国初年崛起扬州棋坛的名棋手,曾两次战胜周焕文,使周焕文愤而离开扬州。德裕成长后,矢志要为父亲报仇。后多次向张锦荣挑战,并取得战70局,净胜14局的战果,使棋名更著。周德裕成名后主要活动在上海和香港,因为这两地代表了华东和华南的最高水平,且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又有多处弈棋表演场所,是职业棋人谋生的理想之地。

周约于1925年前落脚申城,在上海他向各路名手作了挑战,和连学正、林弈仙、邵次明、李武尚、窦国柱、罗天扬。万启有、邵春林、吴淞亭、方绍钦、雷海山等各地名手较过艺,虽互有胜负,但以周的胜局为多,“扬州三剑客”中以周德裕为主将,华东地区以周德裕为第一主力的看法基本形成。为此,在谢侠逊成立“象棋司令部”时,委任周德裕为“陆军前敌总指挥”,另一些名手大都委为“军长”。这就引起了华南象棋界的微词,认为没有交流过棋艺,怎能断定华南只两个“军长”?适逢香港华南象棋会成立,欲举行盛大棋赛,以倡导棋风。于是,经过曾展鸿的联系,一场由华南象棋会和万国象棋会(设在上海)牵头的区际大赛,终于在香港展开。周德裕和林弈仙代表华东队出征华南(在香港比赛),1930年秋,华南方面的选手是李庆全和冯敬如。正式比赛期间,周和李庆全同获10分而并列第一。按原议还将由周、李续赛以定锦标属谁,但华南方面见好就收,力主平分锦标,华东方面为了求稳,也就同意了。比赛中周虽未胜李庆全,但他的棋艺却被华南棋界公认为五战全能。从周、李的第二局来看(第一局和,华南方实现了对周以和棋为主的意图),周突出妙手,如石破天惊,打破了李的“铜墙铁壁”,形成胜势,但是临杀时周错移一只炮,结果成和。从这里可看出周技艺很高。不过,这次大战也展现了华南队的雄厚实力。1931年2月,华北象棋队到沪,华东、华北的区际象棋大赛正式开战。周德裕首战赵文宣,以二胜一负一和的成绩领先于赵。次战又以二胜二和的战绩压倒张德魁,独得12分,较并列第二名的赵文宣和万启有高出3分,而获得冠军。因周德裕和万启有代表江、浙两省,华北队的赵文宣和张德魁代表吉、黑、直、鲁、冀五省,为此,周荣获“七省棋王”的桂冠。这是旧中国时地域最广、声势最大的一次比赛,是周德裕从扬州崛起、征战上海后的棋事高峰。

周德裕在上海取得的棋艺成就,引起了华南方面的重视。其时,香港华南象棋会的李善卿先生,为了罗致人才,邀请周去港执教,不但月俸十分可观,而且十分符合周德裕的愿望,因为周在华东、华北大战中,已经横扫了北方的选手,但尚未和南方的棋手较过艺。于是周德裕应邀南下,这是周第一欢去南方征战。 周在华南期间,和黄松轩的对局最引人注目因为黄松轩是“四大天王”之首。周、黄共弈了二十局棋,时为百余天,公开赛的成绩不相上下,若加上言明不公开胜负的三局,黄多胜了一局。这并不证明黄艺高于周,但说明华南棋手的水平不弱于华东。周的棋艺比较全面,开局、中局、残局都有极深的功底。开局方面,各种盘面,多种变化都熟悉。中局方面,周以常出奇着制胜而使人害怕。残局方面,周对各种定式都了解且不说,他运用马炮之力,一兵之微,都有深功夫。故华南方面认为他是个难以取胜的对手。周的胜率高。他战胜过华东的众多名手,包括张锦荣、万启有、罗天杨、林弈仙等,对华北赵文宣和张德魁也是胜多负少。对华南方面的黄、李(庆全)虽然说旗鼓相当,但黄、李的棋迹,地域仅限华南,棋龄又较短,影响远远不及周。周在弈访南洋时,战绩大大好于谢侠逊,是使海外华人棋手心服口服的一位高手。 民国31年回沪,染上毒瘾。周是聪明人,抽鸦片之害,不会不知,但还是挡不住它有提神醒脑的诱惑而拍上了。其原因当然和当时香港可公开抽鸦片有关,又因为他知道张锦荣之所以曾称雄扬州棋坛,气败过其父周焕文,靠的是两件武器,一为抽鸦片提神,二是故意放慢弈子的时间,让对方动气而出浮躁之着。周抽上鸦片后,虽然解决了一时,但害了一生。如果不是鸦片,棋友们帮他填饱肚皮的大有人在。可是,鸦片花费大,一般棋友帮不起。最后周生活贫困,衣食无着,至解放前夕,贫病交加。周德裕所在的时代虽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却也是乱世。英雄可能注定要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一代棋杰周德裕也应了此种宿命。他于1949年5月饿死于上海街头,悄然离世,结束了他传奇的人生,终年49岁。时值上海解放还有三天。一代棋王最终的结局,让人感到痛心,也给棋界留下无限惋惜……

“七省棋王”—周德裕

周德裕曾主编香港《华字日报》象棋专栏,著有《象戏勾玄》、《象弈讲义》等,对先手中炮攻后手屏风马,有精辟见解。

上海万安平先生有诗赞曰:

五战全才巧运筹, 华南高手战歌讴。

才思灵动传佳局, 七省棋王誉九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