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水道,綠色行動,南京長江段美顏的祕密在這兒


彙集了祖國南北諸多水系的長江蜿蜒流到南京時,腰身已變得十分粗壯。五湖四海的船舶經過南京,從江面眺望它的繁華,是另一番壯美。夕陽下,水面反射出金子般的光線,讓整個城市因水而靈動,像在呼吸一般。此情此景不禁聯想到曾經的“金陵”之名源自江上使船人對它異口同聲的褒獎與讚歎。

長江收納了百川,也收納了百川的船舶,它們來來往往穿梭這座大城,不免為其留下垃圾。由於長江上下游經濟都在騰飛,過往船舶數量實在龐大,不難想象長江上的船舶治汙工程漫長而艱鉅。更重要的是,長江在江蘇段供3100萬人生活用水,長江水質關係著健康生計,江上治汙工程不容絲毫懈怠。

南京江心洲北側。

為此,江蘇海事局早已成立了船舶汙染防治組,推行運作“一零兩全”“四個免費”管理機制。即“靠港和錨泊期間船舶汙染物向長江零排放,全部接收船舶產生的垃圾,使航行期間汙物排放全達標。內河船舶生活汙水和垃圾免費,內河船舶免費水上交通和錨泊”。很明顯,這樣的做法成本很高,也體現了治理的決心,長江母親河必須好起來。

從南京江心洲乘坐一艘快艇,順流而下,穿過南京長江大橋、南汊大橋,來到八卦洲附近,在液體化工儲運碼頭停靠,看到了港船舶洗艙水、生活汙水、生活垃圾接收轉運設施。大小粗細的管道密密麻麻,與船舶在此對接,汙水細緻分類,轉運至安全地帶分解。其全過程錯綜複雜,如同人體的泌尿系統。此站2017年建成使用,到現在,接收轉運船舶洗艙水超過2000噸。


排汙管道準備接受船舶廢水。

可以把這些高運營成本的轉運設施比作城市繁華區的公共廁所,它解決了船舶自古以來隨地大小便的傳統。文明治理由此邁出第一步,成效立竿見影。

“免費收集”是一個方向,“減少排汙”是另一個方向。船上的生活廢水主要來自廚房和廁所,為此推行在船上使用油水分離器,讓廢水變成可達到排放的淨水。廁所沖水馬桶經過改良,變成烘乾馬桶,它使排洩物乾燥,並壓縮成小小的一團,每隔一個月才清理一次。

不僅是江水治汙,來往船舶所產生的廢氣、噪音也在治理範疇。儘管燒煤的蒸汽機時代已過,可是船舶電力系統用燃油發電仍然帶來噪音和黑煙。清潔能源必須在水路運輸上發生功效,於是像高速公路上的充電樁功能在水路應運而生,名曰“綠色港口”。它的存在減少了船舶在港柴油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高效防控船舶靠港期間的大氣汙染。

南京港龍潭集裝箱碼頭

當然,以上這些措施似乎已經盡善盡美,但是仍不能做到完全杜絕。對於體型十分龐大貨輪來說,停靠、駛出一次消耗巨大,或許不肯僅僅為丟一次垃圾停下來。這就好比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的大卡車,打開車窗扔垃圾,遠比把車停到垃圾站扔容易得多。而對所有船舶做到時時盤查監控難度很大,要知道平均每天經過長江南京段的船舶多達3000多艘。於是這需要轉運垃圾廢水的站點附帶一些其他功能。

針對這種現象,長江江面終於有了像高速公路上類似休息站的綠色航運綜合服務區。服務區不僅有燃油供應、維修保養、垃圾接收、便利購物功能,還具備船員驛站、智能快遞、岸電供水、政務服務、水上醫療服務功能。這是迄今為止全國長江、內河服務功能最多、最全的水上綠色航運綜合服務區。


長江匯興隆洲服務區,大船正在停靠。

從空中俯瞰,服務區像浮在江面上的長龍。技術要求它周邊必須是深水,體型要足夠長,兩側都能停駐多艘大船。登上服務區參觀下,發現它由 3條80米長的躉船、1條130米長的躉船和1條75米長、13米寬的環保接收躉船組成,加上連接5船的通行棧橋,總長度超過500米,相當於兩艘“遼寧號”的長度。

再打個比方。如果一艘從武漢開過來的船要去上海卸貨,而船上的工作人員要去南京辦事或遊玩,可以選擇從服務區登陸。等船在上海卸完貨物,折回武漢的時候,又可以約好在服務區登船。在服務區,船員可手機購物,服務區沒有的物品可利用服務區的無人機送貨到船;APP預約,船上垃圾、汙水免費回收……長江上首座綠色綜合服務區實在太神奇。


服務區內的超市。

生活在陸地上,對江上的事情幾乎一無所知,當我們漫步長江邊,欣賞落日,為長江魄麗景色著迷時,可曾想到背後有這麼一群不辭辛勞的治江人為之奉獻著智慧和汗水。當然,保護長江優美是整個人類的自救行為,低碳環保,留住青山綠水,每個人都應盡到一份責任。

江心洲遠眺南京城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