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測序領域群雄爭霸啟示:笑到最後的才是贏家

紅刊財經 粽哥2025

醫藥生物領域中下一代基因測序行業是未來十大改變人類科技之一,在未來具有很大的投資前景。基因測序是一種新型基因檢測技術,能夠從血液或唾液中分析測定基因全序列,預測罹患多種疾病的可能性,如癌症或白血病,基因測序在海外被譽為評估目前已知遺傳疾病最好的技術。作為尖端科技,基因測序相關產品和技術已經由實驗室研究演變到臨床使用,未來消費級基因測序市場也將擁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基因測序領域群雄爭霸啟示:笑到最後的才是贏家

━━━━━

基因測序領域中游市場競爭激烈

目前,我國的基因測序產業鏈已經初步形成,但是由於我們的上游技術實力比較薄弱,短期內還難以打破國外寡頭的壟斷格局,加上上游的基因測序儀和配套試劑是整個產業鏈當中技術壁壘最高的部分,所以當下我國主要處於技術壁壘較小、進入門檻較低的中下游競爭市場。

基因測序產業鏈主要分為上游測序設備和耗材、中游測序服務以及下游測序應用三個環節。

基因測序領域群雄爭霸啟示:笑到最後的才是贏家

從全球市場來看,基因測序上游市場一直被擁有技術優勢的歐美企業壟斷。其中,Illumina公司就佔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而國內企業在基因測序上游環節的競爭力整體則比較弱,截至2019年9月份,僅有8家公司的11個基因測序儀產品通過了CFDA認證,其中A股龍頭公司華大基因就佔據了6個。

而中游產業方面,企業只需要通過購買基因測序儀,再對服務人員進行相應培訓就可以對所測數據進行解讀,所以誕生了很多企業,導致市場競爭非常激烈。這類型的公司主要集中在深圳的華大基因,北京的貝瑞基因,廣州的達安基因、金域醫學等一線城市。下游市場則是基因測序應用領域,比如人體基因組方面,可以應用在生殖生育、腫瘤診治;基礎研究方面,新藥研發、基礎醫學研究等。就像大家熟悉的羊水穿刺和NIPT(無創產前檢測手段)就是專門針對孕產婦的治療手段。

━━━━━

主要基因測序公司經營業績與盈利能力分析

截至2019年10月18日,A股目前總共有48家基因測序的相關概念股,但是實際上剔除比如*ST榮聯(計算機應用行業)、湯臣倍健(食品加工行業)這些只是通過控股公司來謀求多元化發展,甚至只是為了炒作概念的公司之後,真正以基因測序為主業的主要有以下16只個股:

基因測序領域群雄爭霸啟示:笑到最後的才是贏家

通過了解行業裡市值排名靠前的公司進行分析,就能夠知道整個行業的發展概況。本文將選取總市值排名前十的基因測序公司過去五年來的變化加以解讀。

先來看下這10家公司從2014-2018年以來的財報數據對比。

基因測序領域群雄爭霸啟示:笑到最後的才是贏家

基因測序領域群雄爭霸啟示:笑到最後的才是贏家

首先來看下上面兩圖的總營收和增速數據對比,我們來看一下數據幅度變動比較大的個股:

1、總營收最多的是迪安診斷,2018年總營收為69.67億元,過去五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39.16%,公司從2015年開始,就以高速增長的絕對優勢佔據第一位的位置;

2、原本2018年總營收有望繼續保持第二位的國際醫學(20.39億元),營收增速卻急劇下滑49.8%,被一直保持穩健增長的金域醫學(45.25億元)、邁克生物(26.85億元)和華大基因(25.36億元)超越,過去五年金域醫學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9.74%,第二位對比第一位相差比較大;

3、2018年總營收最低的是艾德生物,只有4.39億元,按照2014年的營業收入1.07億元,雖然總市值只有114億元,但是過去五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卻高達32.62%,營收增速相對還是很快的。而其餘幾家公司雖有小幅度的波動,但總體則保持比較平穩的增長。

基因測序領域群雄爭霸啟示:笑到最後的才是贏家

基因測序領域群雄爭霸啟示:笑到最後的才是贏家

我們再來看下這10家公司過去幾年淨利潤和增速的對比:

1、從圖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國際醫學的淨利潤從2017年的1.95億元一躍增加到2018年21.84億元,同比增長1022.8%,變動巨大,這是因為公司2018年3月以33.6億賣出了零售資產開元商業,對業績影響較大,如果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母淨利潤為-3434.6萬元,同比降低117%。好在公司至此結束雙主業狀態,一心一意集中發力純醫療業務,說明國際醫學的管理層這兩年做出了重要的、也是最明智的戰略決策。

2、達安基因在2017年經歷了淨利潤增速為-18.97%,2018年增速達到17.51%,經歷了“過山車”的走勢。2017年淨利潤減少的原因是控股子公司達瑞生物、中山生物營業收入較2016年同期減少所致,去年的淨利潤增加則是因為原控股子公司雲康健康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不再納入合併報表範圍帶來的公允價值變動影響。公司2018年11月15日公告稱“全資子公司達安科技將收購廣州基金所持有的達安健康產業基金(2015年由達安基因、達安科技與廣州基金三方共同設立)39.60%的全部股權。”根據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8年11月15日,達安健康產業基金對外投資項目達31個,被投企業分佈在健康產業鏈上下游。但很顯然,通過最近幾年的財報數據來看,收購的公司的經營效果並不理想,反而導致母公司的業績下滑,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3、作為“龍頭”之一的華大基因由於2018年各項業務都同比增長,使得總營收從2017年的20.96元增加到2018年的25.36億元,同比增長21.04%。但是最近幾年的營收增速總體穩健,但淨利有所下滑。這主要是因為公司近年來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根據其2019年半年報顯示,研發投入總金額為15,212.83萬元,同比增長51.63%,佔營業收入比例為11.78%。

可以看出,研發投入深固護城河是華大基因的決心,不過對於研發投入成果轉化,還值得觀望。華大基因在各業務板塊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突破。例如,在生育健康方面,公司基於高通量測序的CNV-seq檢測(基因組拷貝數變異檢測),採用35M reads超大測序數據量,相比低數據量而言,可帶來更準確的檢測結果。在腫瘤防控方面,華大基因自主研發的BRCA1/2基因突變檢測試劑盒已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名單,處於臨床試驗階段,肺癌組織試劑盒已取得國家藥監局頒發的Ⅲ類醫療器械註冊證。在感染防控方面,病原數據庫已進一步升級,覆蓋細菌、真菌、病毒及寄生蟲等10,000餘個物種;在多組學大數據服務與合成業務方面,公司代謝全譜分析,可對整個代謝物組進行定量研究。

4、另外一家最近三年淨利潤增速放緩的公司是迪安診斷,雖然公司的總營收是10家公司裡面最高的,但是歷年的淨利潤卻低於總營收排名第四位的華大基因,只能屈居第二位。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由於最近幾年的淨利潤增速下滑,2018年增速降到了11.16%,這也是因為公司受新疆元鼎和浙江韓諾商譽減值7000-8000萬影響所致。可見,迪安診斷受累於外延式擴張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5、艾德生物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增速這幾年也是保持下滑的狀態,主要也是因為期間費用同比有所上升,加上產品毛利率下降,都是影響業績的重要因素。

6、貝瑞基因近三年的淨利潤增速下滑。一直以來,貝瑞基因在市值和業績都屈居行業第二的位置,但2019年上半年情況發生變化:貝瑞基因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大增七成,達到2.51億元。

貝瑞基因一直堅持基因檢測技術的臨床轉化,不僅在國內NIPT市場上穩穩佔據領頭羊的地位,近年在腫瘤早診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貝瑞基因通過成員企業和瑞基因與國家肝癌科學中心、廣州南方醫院聯合開展萬人隊列早診早篩前瞻性臨床研究,經過一年半的時間,在今年九月份宣佈其階段性結果:較現有診斷金標準可以提前6-12個月篩查出極早期肝癌患者,顯示出了優異的預警篩查性能。對於搶佔千億級的腫瘤基因檢測市場,展示出強勁的競爭力。另外,貝瑞基因與illumina專門針對中國臨床聯合開發的CN500測序儀,適用範圍變更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成為市場上為數不多的、可以在臨床開展遺傳病、腫瘤等多項疾病檢測的通用型測序平臺。根據2019年上半年貝瑞基因公佈的數據,國內已有超過100家醫療機構使用該平臺。

7、淨利潤下滑速度最為嚴重的是安科生物,雖然2018年營收有所增加,但是淨利潤下滑,而且增速下降到僅有5.25%。這是因為公司第四季度因重組人生長激素、重組人干擾素等基因工程藥物的銷售業績急劇下滑,導致短期內影響了高毛利產品的收入增速,而且,為了擴大產能以及推動單抗藥物產業化項目的進程,公司將一棟舊廠房推倒重建,造成資產處置損失2500萬元左右,從而影響了淨利潤的增長。

這也充分的說明了安科生物的經營管理和銷售策略出現了問題,同時也可以看到公司為了謀求業績的增長而“忍痛割愛”,以追求長遠的利益。

十家基因測序企業中,最近三年淨利潤增速比較穩定的是萬孚生物。它是國內POCT(快速診斷試劑、快速檢測儀器等)的龍頭公司,是行業內技術平臺佈局最完善,產品種類最豐富的公司之一,多年以慢病管理、基層醫療、危急重症為重點發展領域。目前,公司積極從醫用市場向家用市場探索。

近年來國內POCT領域受益於分級診療制度對基層醫療市場的拉動,醫院臨床科室對於檢測項目精細化需求的帶動,以及以“胸痛中心”為代表的“五大中心”的建設,POCT細分領域的增速超過25%,遠高於IVD行業的增速。萬孚作為POCT的國內龍頭公司,增速明顯超過POCT領域的平均水平。

基因測序領域群雄爭霸啟示:笑到最後的才是贏家

而從十家公司過去五年的資產負債率來看,目前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負債率最高的是迪安診斷,其次為金域醫學、達安基因和邁克生物,而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的負債率最低的分別是艾德生物、貝瑞基因、華大基因、安科生物、萬孚生物和國際醫學。

結合前面的數據可以看出,迪安診斷負債率多年居高不下,連續五年資產負債率保持在55%左右,主要是因為公司走的是比較“激進”的外延式擴張戰略,這幾年收購了不少公司,但是看財報數據可以發現公司在2018年就受到了8000萬元商譽減值的影響,導致了公司沒有賺到太多利潤,所以負債率沒有明顯的下降。

其次負債率排名第二的金域醫學從2014年開始負債率就呈現下降的態勢,說明公司的償債能力還是比較好的,但是相對於同行來說,連續五年保持在50%左右的負債率還是很高的。排名第三的達安基因的負債率也是多年維持在40%左右,同樣比較高,這也是因為公司在2015年成立的達安健康產業基金四年以來投資了30多個項目有關,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資金來維持的。而邁克生物則是從2015年開始負債率就逐年增加,也是10家企業裡增速最快的。很顯然,公司從2015年5月28日上市之後把募集到的資金大量的投入到併購、研發等項目方面,同時也增加了很多財務壓力。

公司資產負債率低,而且最近幾年連續下降的是艾德生物、國際醫學和貝瑞基因。其中2017年上市的艾德生物是目前十家企業裡負債率最低的,2018年僅有7.57%。

從圖中可以明顯的看出,2014-2016年之間貝瑞基因曾經是行業裡負債率最高的公司,最高達79%的負債率,但是2017年急速下降到13.61%,2018年更是降到了10.82%。導致貝瑞基因這兩年出現償債能力突然增強的原因是,2017年8月公司完成重大資產重組成功上市,加上最近兩年公司的業績快速增加,特別是2018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65億元,同比增長122.37%,現金流量淨額佔營業利潤的比例為54.20%,賺錢能力很好。從償債能力指標上看,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分別高達6.02和5.11,現金比率達1.88,可以說公司已經不存在償債的風險了。

負債率的高低有好、壞之分,需要投資者理性看待,不能一概而論。負債率高不一定代表著公司就一定經營不好,相反,公司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或者遇到某個技術瓶頸的時候,能夠通過收購好的標的公司,反而會給公司帶來不錯的收益。而同樣,負債率低不一定就代表公司經營很好,如果公司不通過融資手段來進行擴張,加大公司的生產力,不想辦法來謀求提升業績,只是安於現狀的話,這也不利於公司做大做強。所以關鍵就在於負債的用途是否正確,是否達到收益遠遠大於短期負債的影響,是否有利於公司的正常發展,這些都是判斷公司負債率的高低是否具有價值的因素。

比如迪安診斷和達安基因,從目前的財報數據來看,這幾年通過負債來進行外壓式擴張,不斷的收購兼併公司,不但沒能給企業帶來豐厚業績,而且還需要母公司不斷“輸血”才能維持經營,這樣導致公司業績不升反降的高負債率融資手段就值得商榷了。而公司更應該注重內生性增長,努力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只有把賺錢能力提上去,才能不斷降低負債率,公司的現金流才能得到充足的運用。否則,“拆東牆補西牆”的方法無異於“飲鴆止渴”,不利於公司的長遠發展。

接下來,我們來看下這10家基因測序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何?

基因測序領域群雄爭霸啟示:笑到最後的才是贏家

基因測序領域群雄爭霸啟示:笑到最後的才是贏家

從上面兩圖可以看出2014-2018年這十家公司的銷售淨利率和毛利率的數據對比:

1、艾德生物的淨利率和毛利率都是行業裡最高的,淨利率是從2015年開始就快速提升,最近三年淨利率維持在28%左右,銷售毛利率則保持在92%左右,可見產品的賺錢能力有多強,所以也使得公司的負債率是行業裡最低的。

2、排名第二的是安科生物,淨利率從2014-2017年都是逐年增加,但是2018年有所下降,但也保持在20%左右的水平,主要是銷售毛利率這幾年一直平穩增長,從2014年的71%提升到了2018年的80%,說明公司的產品競爭力在增強。

3、排名第三的是萬孚生物,雖然目前淨利率和毛利率數據靠前,最近五年毛利率維持在60%以上,但是從2015年開始增速有所下滑,如果公司不改變這一現狀,很可能會被超越。從兩圖中可以看出,其中幅度變化最大的是貝瑞基因,這跟負債率的變化是一樣的,原因也是因為2017年重組上市之後,導致公司的財報數據變化比較大。

4、而低於毛利率行業平均水平(54.8%,2018年)的公司分別有邁克生物(51.8%,2018年)、達安基因(41.61%,2018)、金域醫學(38.83%,2018)、迪安診斷(34.04%,2018)和國際醫學。其中淨利率最低的是達安基因,多年維持在6%左右,但毛利率也能保持在42%左右;而毛利率最低的是國際醫學,2018年只有22%,淨利率卻高達110%,而往年則只有5%左右,這是因為公司去年出售了開元商業的資產所致。

基因測序領域群雄爭霸啟示:笑到最後的才是贏家

接著,我們來看下他們過去五年的淨資產收益率情況,總體來看,數據並不太理想。其中能夠多年保持上漲的只有貝瑞基因,但這是因為處於2017年上市前後,所以變動幅度大也是正常的。而除了達安基因從2015年就開始連續下滑之外,其餘的個股都保持了平穩的狀態。

━━━━━

業績穩定成長成為高溢價的保障

整體來看,賺錢能力最強,多年業績增速比較穩定的是艾德生物,雖然總市值只有114億元,但是其靜態市盈率和市淨率卻分別高達90倍和13.93倍,估值處於行業上等水平。

一個是因為公司是2017年8月份上市的新股,受到主力資金的“青睞”;二是公司的業績增長比較好,所以很符合市場對“題材股”的炒作。公司股價也自上市以來,短短兩年時間漲幅就高達777%(前復權)。

其次,盈利能力比較好的是萬孚生物,總市值182億元,靜態市盈率也高達59.24倍,也是處於行業上等水平,最近五年毛利率維持在60%以上。作為國內POCT的龍頭公司,萬孚生物於2015年6月30日上市,也是屬於次新股行列,最近四年多股價漲幅也高達968%,配合公司業績的增長也理應享受到主力資金給它這麼高估值、高漲幅的待遇。

邁克生物和金域醫學大部分的數據相對比較平穩,唯獨資產負債率都相對比較高,特別是邁克生物從2016年開始就不斷攀升,而金域醫學則一直維持在50%左右的水平居高不下。如果這兩家公司得不到高速的增長,儘快為企業賺到錢的話,負債率就會繼續加重,將不利於公司的發展。而其餘的幾家公司,這幾年變化都比較大,大部分數據都是“過山車”式或者連續下滑的走勢,不利於對公司投資價值的準確把控,需要針對個股進行專門研究才能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此外,那些以往擁有上游技術能力的昔日龍頭公司,目前看在短期內業績也並不理想。

所以在群雄爭霸的基因測序行業裡,那些過去五年來各項數據都相對比較靚麗、穩定的公司更值得關注。因為如果只是從一兩年的數據就做出投資判斷的話,投資虧損的概率就會比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