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職業高手最多能算多少步棋?

沉默是金7233


經常有棋友提這樣的問題,就是覺得職業棋手的計算一定是相當精深。

關於這個問題,棋界泰斗胡榮華曾經回答過這個問題:我只要能算對一步就行!

是啊,胡司令的這個回答相當好,如果你的計算方向錯誤,那麼你計算的再遠又有什麼用呢?

以我自己為例,我算業餘中的中上水平吧,象圖1中的十來步的連殺,基本也就幾分鐘可以看出來,並不是說我可以算到十幾步,而是在比較簡單的連殺盤面,屬於直線型,沒有太多的分支,所以計算到十來步並不困難。但是你不能只看深度而不看廣度


再看圖2,相對難一點,裡面的分支就比較多了,而當你計算到能得子時,可能會發現對方還有其它反棄子取勢的手段,紅可能還得不償失。所以還要把每個變化後面的盤面,進行對比,才能選擇出較優的變化。如果每一步5個分支,可能兩個回合就要算625個分支!隨著步數的增加,這是相當可怕的!所以象棋軟件也不是窮舉算法,要減枝,不然電腦也算不了。


所以我覺得職業高手比業餘高手高的不僅是計算的深度和廣度,其實更是有加大的中局理解和判斷力,豐富的經驗可以讓他們並不需要計算的多麼深遠,2006年61歲的“胡司令”在全國象棋排位賽中仍能獲得冠軍,這麼大的年齡,靠的當然不只是計算力了。

綜上,我覺得在非常複雜的盤面時,職業高手甚至也可能找不到最佳的下一手。


象棋開中殘


局面簡單專業棋手算二十步都不算多。

佈局現在已成體系,更多是選擇什麼樣的盤面,納入到自己熟悉的體系肯定有好處,如果實力明顯高對手一籌的,會考慮選擇雙方都陌生的體系,另外,棋手也會根據自己風格來定,比如王天一和許銀川,一個精於算度一個穩健有餘,選擇肯定不同。

中局考驗的是棋手的審局能力,對局勢判斷如果錯誤,怎麼計算都難以達到自己滿意的。在選擇策略決定好了,根據局面需要有廣度和深度的計算,深度也就是題主所說的算多少步。

廣度不是靠窮盡法去拓展,各種步法都去計算那是電腦,人腦是基於經驗和判斷,選擇其中幾種最有效的行棋思路去深度計算。這也是職業棋手產生差距的地方,除了棋藝跟人的狀態也非常有關係。像王天一與電腦下法能達到七八層相似,更多是人家審局能力和思路嚴謹。每次看王特主播,他口頭禪是這樣我會好點這樣局面不會差,可見一斑。

殘局有定式,例勝例和,這對專業棋手就是基本功。也不是說專業棋手就一碗水端平了,要不會有魔叔,鬼魅殘功的報道了,知其然後知其所以然,理解得深了,自然水平就好,佈局也一樣,在於棋手理解的深度和廣度。

總之,對於專業棋手,一般局面算度在十五回合以上是正常的,複雜局面不會低於十回合,除非變化分支太多太雜。




暫不落伍


一般的職業棋手能算深度12+,五路變化以上的,都算相當厲害的了!

如果到了特級大師的層面,就不單純看算棋的深度,廣度的能力了,還有對佈局的理解,一點點的差異對於結局都有很大的影響!


貪玩象棋


算多少步不重要,重要的是算的正確,如果第一步就算錯了,後面就都是扯蛋了。

正確是很難的,要不然就不會輸棋。輸棋的都是算錯了,誰都輸過棋,所以誰都算錯過,大師特師也不例外。

所以這個問題沒有意義。


靈臺清塵


假如你指的是佈局初期的定式各種套路之類的下法,那1秒鐘看多少部都有可能。因為他們長期的研究這些東西,佈局初期怎麼下出現什麼樣的結果是他們平時研究的課題早已爛熟於心。

中後盤的話,一步棋算多少部以後完全取決於比賽時間。假如是快棋,其實是算不了多少的,但是他們的棋的感覺很好,下的多了,一個局部行不行基本上看一眼就有一種感覺了。

假如是慢棋就不一定了,上個世紀圍棋慢棋盛行的時候,職業棋手一步棋思考一兩個小時一點也不罕見,在這麼長度的時間他們要考慮多少東西難以想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