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霜:一代名伶,美貌無雙,一生多次遭人陷害,最終英年早逝

英雄枯骨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這是對當代戲子藝人的狀況描述,當時放眼幾十年前,戲子伶人被稱為下九流。除了內心真的喜歡這一行業,大部分投身到影視行業的人多為家庭所迫,在生活的威逼之下開始了這看似明媚的生活。

檯面上,他們為藝術拼命,藝術也讓他們宛若新生,驚鴻舞動、流光溢彩。臺下卻要寄人籬下,處處受人擺佈,常常不得不委屈求全,向權勢低頭,甚至淪為達官貴人的玩物。白玉霜就是這樣一個女子。

白玉霜是我國評劇的創始人,她擅長於苦戲,她的《秦香蓮》字正腔圓,一經唱誦,就獲得大眾一致好評。為何白玉霜演繹苦戲如此逼真 除了她過人的天賦之外,還與她的個人經歷息息相關。她也是出生於貧苦人家的女兒,從小跟著父親李景春一起演戲。父親是唱老生的,沒有自己固定的戲班。

白玉霜:一代名伶,美貌無雙,一生多次遭人陷害,最終英年早逝

她從小在評劇的耳融目染下長大,某次的表演被師傅孫鳳鳴看中,隨有所欠缺,卻也是個可塑之才。孫師傅將她帶在身邊,教她正確的唱腔唱法,僅僅十二歲,她就已經登上舞臺為大眾表演。再到後來,自家兄弟因為書讀不下去了,便回到家中拉起了二胡,因為哥哥會拉二胡,白玉霜會唱,於是就再叫來一些小演員,自己組了個班,到處登臺演出。

白玉霜是一個十分刻苦好學的人,除了每月初一、十五不開嗓練聲之外,其他時間不論寒暑都在約定的時間內帶領自家班子的成員練聲。因為她本身所會的戲曲不多人,但因為粗通三熟,所以快板書、葷段子的柔和也讓她的表演跟加有了興趣,被觀眾所喜愛。

但是白玉霜是一個十分好學的人,她的目標遠不至此,她想將評劇發揚光大,而不是隻能做難登大雅之堂的小流戲曲。於是她請來專業的導演幫他們排戲,同時又要求演員在登臺時記住臺詞,以彌補評劇登臺忘臺詞,隨便嘮幾句就含糊過去的弊端,她對待舞臺效果十分嚴苛,稍有不慎之處都會嚴令整改。

白玉霜:一代名伶,美貌無雙,一生多次遭人陷害,最終英年早逝

她演戲可以做到全身心的投入,並且要求戲班全體人員,上場即投入,誰要是誤了場,一定要在祖師爺牌位前點香認罪,如果再有一次,就要處罰。因為她的堅持,評劇得到很大的改觀,不再如以往的粗俗,而到了如今更是成為中國五大戲種之一。

白玉霜的一生都奉獻給了評劇,同時她又不畏強權,被捕入獄也絲毫無懼。在被確診患上癌症之後,她仍堅持上臺表演,也演繹了她人生中的最後一部戲《紡棉花》,這是由禁戲《閨房勸婿》改變而成。

未登臺時的她顫顫巍巍,怕風怕雨,可是一到舞臺之上,她彷彿就變了一個人,足以見得她的戲曲的全神貫注和熱愛。一曲終了,她的病理爆發,血流滿了一腿。這次之後,世間再無白玉霜,但世人卻記住了這個將評劇推上巔峰的偉大女子,這個好學、勤奮,為戲曲奉獻了一生的女子。

白玉霜:一代名伶,美貌無雙,一生多次遭人陷害,最終英年早逝

當一個人有了熱愛之事之後,世間其他雜事都再與她無關。喜愛之事會給予她無窮的力量,讓她得以克服任何困難,同時也可以逼迫自己去認真、仔細的完成一件事,讓它塑造自己,而後成就自己。生活就是這樣,你珍惜的,必定也會對你倍感珍惜,你放不下的,也會給你更多的難以放下,熱愛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它會讓你成長,讓你快樂。

參考文獻:

《中國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