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晋县亭子头村的来历

宁晋县城东南不远有个亭子头村。这个村儿的形成和曹鼐状元还有一定的关系。

微读 | 宁晋县亭子头村的来历

王李庄曹家生了个小孩,起名叫曹鼐,这小孩一生下来就水灵精神。读书识字儿那个聪明劲儿可真是天下少有,家里人识得的那几个字儿,他不到三岁就都全学会了。那时候村儿里没有学堂,曹家只好把曹鼐送到洨河北边儿读私塾。农家的孩子都泼辣,曹鼐生在河边,从小就会凫水。他到河北边儿上学不让家里送,都是自己顶着书包凫水过去。不久,河边儿来了个白胡子老头儿要背他过河。曹鼐不忍心让老头儿背,就说:“老爷爷,我自个儿能凫水,怎能叫老爷爷您背呢?”白胡子老头儿说:“小少爷,这河里的水什么时候涨,什么时候落;什么地方深,什么地方浅,你可不知道,我可知道。再说,你可不能出事儿!你要出了事,我老头儿可担当不起!你就听我老头的劝,还是让我背你过河吧。”曹鼐犟不过老头儿,只好让老头儿背他。

微读 | 宁晋县亭子头村的来历

过了几天,曹鼐觉得挺不好意思,就又对白胡子老头儿说:“老爷爷,你背只能背我一个人,要是能修个桥,哪怕是草桥呢,让大伙都能过该多好啊!”白胡子老头儿说:“你的心真好,我看能不能修成。”第二天曹鼐去上学,一看洨河上搭了座草桥,桥头还有个草亭子。白胡子老头儿坐在草亭里看着曹鼐走过草桥去上学。

微读 | 宁晋县亭子头村的来历

曹鼐好学好问,有问题爱刨根问底儿,成绩可比别的学生突出。过了几年,老师对他说:“曹鼐,我的学问都掏给你了,你要想往高处学,我给你介绍几个名人,你去找他们求知识去吧。”曹鼐按老师指点的名人,逐个儿去拜师求教,没几年曹鼐已是满腹经纶,才华出众。大比之年,曹鼐进京赶考得了个头名状元。

微读 | 宁晋县亭子头村的来历

曹鼐高中,不忘乡里,心里还惦记着洨河上那座草桥。后来他回家把那座草桥拆了,修成了石木桥,题名“永济桥”。那座草亭也盖成红柱绿瓦汉白玉栏杆的“迎辉亭”。

微读 | 宁晋县亭子头村的来历

自从曹鼐修了桥,盖了亭,河里的鱼也多了,蟹也多了,打鱼的,捉蟹的人很多,永济桥畔成了水路码头。亭子旁边店铺瓦舍连成一片,车水马龙非常热闹。客商行人相问到哪儿发财?都说是亭子头那边。叫来叫去,约定俗成,这个村儿啊就叫成亭子头了。

选 自《宁晋风物》

靳锡钊 访考整理

微读 | 宁晋县亭子头村的来历

诵 读丨谷宁波

音 频丨周丽娜

责 编丨耿晓聪 崔 烁

编 审丨张 括

微读 | 宁晋县亭子头村的来历微读 | 宁晋县亭子头村的来历
微读 | 宁晋县亭子头村的来历微读 | 宁晋县亭子头村的来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