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販、月嫂、醫生……張家口這些人,火了

一城一池,一方沃土。

一朝一夕,努力追夢。

張垣大地因歷史而厚重,

張垣風貌因改革而精彩,

張垣精神因奮進而閃耀,

張垣人民因時代而不凡。


攤販、月嫂、醫生……張家口這些人,火了


張家口,

她獨特的魅力歷久彌新,

吸引著愈來愈多的外來人口

奮鬥、落戶、紮根、追夢。

“新”“舊”碰撞,

“新”“舊”交融,

“新”“舊”共生。

“張家口新市民”,

成為這群人共同的身份和標籤。


他們或是攤販,或是月嫂,

或是醫生,或是創業者……

他們是一群我們不曾瞭解的陌生人,

他們又都是我們熟悉的身邊人。

他們成為城市新的力量,

用青春和熱血點燃城市的激情;

他們成為城市新的血液,

用勤勞和智慧加速城市的脈動;

他們成為城市新的象徵,

用熱愛和奉獻描繪城市的色彩。

新時代車輪滾滾向前,

新時代新風撲面而來,

這就是張垣新市民,

融入建設美麗張垣的又一支生力軍!

李菁晶:跨越 220 公里的兩個“家”

220公里很遠嗎?她說,很遠,那是北京到張家口的距離,開車得三個小時,要過幾座山,穿過多個隧道,一路向西北。

220公里很遠嗎?她說,很近,那是從家到家的距離,總不回去家裡人會念叨,自己心裡也時常惦記。

兩年半的時間長嗎?她說,很長,900多個日夜, 幾乎每天都要忙到很晚,體重降了二十多斤,還操心。


攤販、月嫂、醫生……張家口這些人,火了


兩年半的時間長嗎?她說,很短,280多次出診,每次診室門口都是裡外三層的病人,總覺得還能再多看幾個,才安心。

初來時,她哭了一場,那是因為孤獨,對家人的思念;離別時,她又哭了一場,那是心懷不捨,對家的眷戀。 如今,只要時間允許,她還會跨越220公里,在家與家之間奔波,為的,是兌現當初許下的承諾……


攤販、月嫂、醫生……張家口這些人,火了


■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見

2018 2018北京天壇醫院 (張家口)腦科中心神經科學冬季論壇”上,市第一醫院特別為時任北京天壇醫院(張家口)腦科中心執行主任李菁晶製作了一部名為《時光不老,我們不散》的短片。 當過往的一幕幕奮鬥歷程重新呈現在眼前,當屏幕上閃現出腦科中心“家人”們的溫馨祝福時,李菁晶再也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淚如雨下……

2015年7月31日, 市第一醫院與北京天壇醫院正式合作成立北京天壇醫院(張家口)腦科中心。8月,李菁晶揹著行囊,踏上了前往張家口的列車。臨別前,剛剛軍訓回來的兒子哭著挽著她的胳膊,央求著她不要去那麼遙遠陌生的城市。作為母親,李菁晶淚流滿面,想趕緊完成一年的任期,回家陪伴兒子。

初創的腦科中心,一切都要從零開始,沒有北京天壇醫院那樣細緻的分科,缺少血管病、眩暈、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等方面的診療人才,甚至連最基礎的檢查設備都不完備……即便加緊時間工作,當一年任期即將結束時,李菁晶發現自己還是有許多設想沒有完成。因此,當她得知中心上下強烈希望她再留一年時,一口便答應了下來。

很快, 在她的帶領下, 腦科中心神內科門診住院量明顯提升, 新增記憶門診、 眩暈門診等多種診療服務項目, 組織了神經科學年會、 神經科論壇等一系列權威學術活動, 中心的相關學科診療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受到了張家口及周邊地區越來越多患者的讚許和認可……可她覺得還不夠,於是第二年任期結束後,主動申請,任期又延長了半年。

轉眼,終於還是到了分別的時刻,想想與自己朝夕奮戰了兩年多的“戰友”們,想想那些守在診室門外的病人,沒有即將見到兒子的喜悅,她的心中反而有些不捨。

“菁晶主任,常回家看看,我們永遠是你的家人! ”祝福的話語猶在耳畔,李菁晶提著行囊打開車門,將身體探進車裡,又收了回來。 抬頭回望著腦科中心的大樓,她在心裡默唸:“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見。我一定還會回來看你們! ”


攤販、月嫂、醫生……張家口這些人,火了


■歸來,是因為心中的不捨

經過在腦科中心兩年多的歷練,回到北京後,李菁晶負責起了北京天壇醫院管理病房的工作。 工作更忙了,可她的心裡還是會時不時惦記那群遠在兩百多公里外的“家裡人”。

“家裡人”也想她。 時不時發個消息,偶爾打個電話,聊的是病人,心裡卻是剪不斷的情誼。

2018年底, 實在放不下“家裡人”,李菁晶主動撥通了市第一醫院院長喬春友的電話:“如果有可能, 我想利用休息時間, 每月回去出幾次門診。 ”

很快,消息傳遍了腦科中心,兄弟姐妹們趕緊把她原來住過的房間和診室收拾好,生怕她回來待著不習慣。

當汽車再一次駛進張家口收費站,李菁晶特意搖下車窗,深吸一口窗外的空氣———她說,她喜歡這帶著草香的氣息,那是家的味道!

“李主任,我一早就過來了,終於等到您了!”40歲的李先生是李菁晶的老病號,由於患高顱壓性頭痛,李菁晶幫助他聯繫到北京天壇醫院進行了手術。 一大早,他早早出了家門,專門守在神經內科診室門口,為的就是想讓李菁晶再為他做下複診。

“想去北京找您,又怕找不到您,總算把您盼回來了。 ”坐在診桌前,李先生的臉上笑容滿滿。

“放心吧,你恢復得不錯。以後我抽空就會回來,有事隨時可以來找我。 ”

“李主任, 您還記得我嗎? ”李先生剛出門,又一位患者笑著走了進來……

每次出診,16個號, 李菁晶幾乎都會遇到幾個這樣熟絡的病人,說是複診看病,有時更像是老朋友間的一場小聚。

“這也是張家口特別吸引我的地方, 這裡的人特質樸,特別能記著你的好。 ”李菁晶笑著說, 遇到不放心的患者,她有時也會抽空主動打電話詢問對方的情況:“我存了許多病人的電話和微信,他們也有我的,需要的時候彼此聯繫一下,這種感覺挺好。”

■相遇,就是最好的安排

從任職期滿離開至今,已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可腦科中心上下都覺得,“李主任”好像一直也沒有離開過。

也有人不理解:“你都離開那麼久了,還三天兩頭的來回跑,圖什麼啊?

“說不清楚,反正過一段不回去我就惦記。 ”李菁晶說,她自己也說不清楚原因。

7月27日,腦科中心舉行2019神經科學夏季論壇,李菁晶得知消息,二話不說驅車赴張:“家裡有喜事, 我必須得去。 ”

2019年醫師節前夕,李菁晶收到腦科中心的邀請,請她出席醫院舉辦的主題慶祝活動, 李菁晶絲毫沒有猶豫答應了下來。 當天,李菁晶與北京天壇醫院專家、曾在腦科中心掛職的邸飛、周筠等人一道,共同登臺進行了歌曲聯唱。

“其實我不會唱歌,平時跟朋友們出去玩,都躲在一旁,生怕他們讓我表演節目。 ”李菁晶笑著說。

“那為啥這次就願意? ”

“回家了嘛! 大家就圖個高興,只要開心就好。 ”說著,李菁晶笑得更燦爛了。

相遇, 就是最好的安排。李菁晶說,在張家口工作和生活的這兩年多的時光,給她留下了太多的美好回憶,因此她早已把這裡當作了自己的又一個家。

藉助京張醫療合作的契機,如今,北京天壇醫院(張家口)腦科中心正在積極推進神經內、外科的亞專業分科工作。李菁晶說,作為北京天壇醫院的醫生、腦科中心的“家裡人”,她希望能夠充分利用自己的經驗和診療能力,幫助腦科中心儘快實現上述目標。 同時,她也將積極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努力為推進兩院之間的深入合作貢獻自己的力量。(記者:胡程利 通訊員:穆星月)

席滿鋒夫婦:進城刷房 30 載靠“用心”二字”

30年前, 席滿鋒和妻子離開了土地,來到城市成為了農民工群體的一員。在用雙手和汗水改變自己命運的同時,他們也逐漸褪去羞澀,主動拉近與城市的距離。 時代在進步,如今城市正以開放、包容的態度,去誠心接納這些昔日的邊緣人。與席滿鋒夫婦一樣的農民工也在這樣的氛圍中,享受福祉,獲得尊嚴,成為城市的“新市民”。


攤販、月嫂、醫生……張家口這些人,火了


用心擦亮招牌

無論寒暑, 席滿鋒和妻子郝建麗總是早上6點起床,簡單洗漱後,套上附著著白色塗料的工作服,便匆匆走出家門。 雖然很想念親手蒸的饅頭配上芥菜絲兒的味道,但眼下正是刷房旺季, 時間已被排得滿滿當當,想吃頓順口的早點並不容易。

妻子就近去買燒餅, 席滿鋒則走到自家的小轎車前,打開後備箱, 清點著當天所用的工具。5年前,為了能將業務拓展得更遠,夫妻倆狠了狠心,花10萬元添置了這輛斯柯達轎車。自此,車的後備箱就成了他們移動的“工具箱”,不用來回倒騰,倒也省去了不少麻煩。開車到達刷房地點後, 夫妻倆取下攪拌機、毛刷、塑料桶等,草草吃了幾口燒餅, 便開始了忙碌的一天。

刷房並不是一項技術含量很高的活計,無非鏟牆皮、刷牆固、掛網、打膩子、打磨、刷塗料或乳膠漆這幾道工序。 而席滿鋒和妻子卻在這個門檻不高且從業者眾多的行當裡幹出了名堂, 除了仰仗多年沉澱的手藝外,還靠“用心”二字。


攤販、月嫂、醫生……張家口這些人,火了


家裝行業幹久了, 很多行內人只需打量房屋的面積,觀察牆面是否平整, 就能估摸出需要多少袋石膏粉, 多少桶牆固。 但對於一些高層住宅樓的二次結構牆,由於質量原因,粉刷後易出現裂縫, 即便返工也難修補的情況, 卻鮮有人去琢磨。雖然這並非手藝問題,但席滿鋒和妻子卻不想因為這道淺淺的瑕疵被僱主誤解,影響到自己的口碑。經過反覆嘗試,夫妻倆終於發現在打膩子時加入一種粘合劑, 就可以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夫妻倆將這種方法運用在預製板樓房, 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行內通常只在鏟牆皮後刷一遍牆固, 但夫妻倆為了增加牆面附著力,總是在掛網後再刷一遍。 還曾有僱主為省錢, 要求他們只打一遍膩子粉, 但這必然影響到牆面的平整度, 實誠的夫妻倆實在看不過眼,於是自己出料,按部就班地將房屋粉刷一新。 驗收時, 僱主得知情況後頗為感動,不僅補了錢,還將他們推薦給了很多親朋好友。多年來,就是靠著這份認真負責, 讓夫妻倆贏得了僱主們的信任, 在引來很多回頭客的同時, 也擦亮了自己的招牌。

攤販、月嫂、醫生……張家口這些人,火了

不久前, 席滿鋒還特意購買了紅外線水平儀、噴塗機、打磨機等設備。 多年的經驗在先進儀器的輔助下, 讓夫妻倆幹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適應新的環境

幹活兒時,席滿鋒和妻子的午飯會吃得儘量簡單些,為的就是省出時間來, 能將紙箱鋪於地上小憩一會兒。4年前,席滿鋒得了肺膿腫。 那場病過後, 夫妻倆才意識到常年辛苦的勞作已透支了健康。 於是此後打磨牆面時,夫妻倆有意識地戴上防塵口罩來過濾粉塵,也開始注重勞逸結合,適當午休解解乏累。

在外人眼中,席滿鋒和妻子著實不易。 但因曾品嚐過年輕時的苦,而今他們反倒覺得很甜。

席滿鋒和妻子都是張北縣大河鄉南溝村人。 作為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一年到頭辛勤勞作,只盼莊稼能有個好收成。 但天公卻不作美,接連幾年的乾旱,讓這個新組建的家庭已經捉襟見肘。上世紀80年代末,為還虧空,二人無奈之下不得不來到市裡打工。 論種莜麥,夫妻倆是把好手;但來到城市,他們卻感到無處施展。 為了生存,夫妻倆開啟了四處打零工賺錢的日子。

那時正處於憑票供應年代的尾聲。 由於夫妻倆都不是市民,沒有糧票,只能返回老家去背糧。 席滿鋒至今還記得,早上乘長途汽車到達縣城後,需另外倒車到南溝村,往往到家天色已擦黑,第二天再馬不停蹄地趕回來。 如此一來,耽誤兩天的工錢不說,還搭上了來回的車票錢,這讓本就拮据的夫妻倆日子過得更加緊巴。

在這個陌生的城市裡,除了“吃”上的不便利,在其他方面, 夫妻倆也著實適應了一番。 因為穿著土氣並帶有濃重的鄉音, 妻子曾一度感到自卑,羞於與外人說話。 最讓夫妻倆犯難的還是出行。 為節省房租,夫妻倆一直租住在城鄉結合部。 雖然十幾平方米的平房裡只容得下一張大床, 但畢竟是個擋風遮雨的容身之所。而由於位置偏遠, 不論颳風下雨, 每天步行去市裡打工卻讓正值壯年的夫妻倆感到吃不消。“那時確實苦,但也沒退路,再心酸也得扛著。 用現在一句歌詞概括就是 ‘停下腳步就輸了全部’。”對於這段記憶,而今喜歡唱歌的郝建麗每每回想起來,眼裡仍噙著淚水。

成為城市一員

1995年,席滿鋒和妻子在逆境中迎來了轉機。 那一年,大女兒年滿7歲,已到了上學的年紀。 為了讓孩子享受到與城市同齡人一樣的教育, 夫妻倆決定將孩子從老家接到身邊上學。而開學第一天,當給女兒繳納完各項費用後, 夫妻倆卻倍感壓力。 因為女兒的戶口仍在老家, 每學期需多繳納200元借讀費。 這讓他們突然意識到,僅靠打零工,顯然難以滿足日後的開銷。考慮再三後,夫妻倆最終選擇了單幹。

席滿鋒曾在施工隊裡做過一段粉刷工, 因此他和妻子開始嘗試家裝行業。當時,在通橋橋頭自發地形成了一個勞務市場。 很多農民工都會聚集到此蹲點攬活。 席滿鋒和妻子便也效仿著,早早趕到那裡等候。靠著勤學肯幹, 他們很快融入到了這支勞務大軍, 並熟悉了刷房的要領。 隨著夫妻倆得到越來越多僱主的認可, 二人在這個行當裡總算站穩了腳跟。

依靠良好的口碑, 僱夫妻倆刷房的人越來越多, 收入也有了保障。 2007年,夫妻倆拿出積攢的4萬元, 又向親戚籌借了2萬元, 在市裡買了一套小平米的二手房, 結束了一家人將近20年的租房生活。從居無定所的農民工到城市的常住居民, 這種角色的轉變讓夫妻倆踏實了許多。隨後,小女兒上學時再沒繳納多餘的費用,讓夫妻倆第一次感覺到被這座城市所接納。

隨著時代變遷, 如今席滿鋒和妻子早已淡忘了自己農民工的身份, 也沒有了剛進城那會兒“身在異鄉為異客”的尷尬。51歲的郝建麗已連續3年參加了社區組織的免費體檢。夫妻倆參加了“新農合”後,席滿鋒在附屬醫院治療肺膿腫期間,3萬多元的醫藥費報銷了將近一半。而他們的兩個女兒業已成長為城市建設的中堅力量。

閒暇時,夫婦倆還會開車回老家“背糧”,因為席滿鋒總覺得細糧吃不飽, 還是老家的黑莜麵、山藥魚頂事。每當回到南溝村, 二人就會去老房歇歇腳。回想起30年前為生計發愁的窘迫,53歲的席滿鋒不免會感慨一番。 可也正是那時迫於無奈的離開, 才有了今天不同於鄉土氣息的生活。 對於當時的抉擇, 夫妻倆倒也從未後悔過……(記者:趙曉剛)

王佔梅:由農民成為白金牌月嫂”

【核心提示】

從一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婦,到一名優秀的白金牌月嫂,王佔梅用了5年時間。 她憑著踏實肯幹、吃苦耐勞、勤學鑽研,5年間共照顧了40多個寶寶,在我市月嫂行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客戶的認可。 環境的改變,身份的變化,觀念的轉變,為王佔梅的人生帶來了無限的可能,讓她收穫了未曾想到的幸福。 一路走來,王佔梅每一步都心懷熱愛,充滿汗水,而也正是這一步步的酸甜苦辣,讓她融入了城市新生活。


攤販、月嫂、醫生……張家口這些人,火了


機遇,如願成為一名月嫂

一個人的命運從來沒有定數,不邁出腳步,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王佔梅就是這樣一個不認命的人。

王佔梅是沽源縣閃電河村人,土生土長的農民,一家人以種地為生,辛辛苦苦一年收入不了多少錢。2012年,王佔梅邁出了第一步,走出村莊來到市區打工。 2015年是她人生的轉折點。 一次偶然機會,她在電視上看到一個節目正在介紹月嫂的職業,看到月嫂的工作自己都很熟悉,而且門檻不高,收入不菲,她頓時被吸引了, 越看心裡越癢癢。“我喜歡小孩,又帶過小孩,做飯、做活都不賴,月嫂的工作我也可以幹。”王佔梅心想。第二天,她便找人打聽市區的月嫂培訓機構,當天就報了名。

攤販、月嫂、醫生……張家口這些人,火了

王佔梅很快進入了培訓。當時培訓總共33天, 培訓課程包括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兩部分。 王佔梅高中文化,悟性高還勤奮,技術掌握得又快又好, 經常受到老師的表揚,結業時成為了優秀學員。

王佔梅是個要強的人,那時,她對自己說:“既然走出了第一步,就沒有回頭路。 要幹就好好幹。 ”在培訓結束後的第二天,公司就安排她正式上崗了, 去照顧一個42天大的寶寶。王佔梅雖然對自己有信心,但第一次上手說不緊張是假的。 與客戶見面溝通時,客戶得知王佔梅是第一次上崗,給予了她極大的理解。這對於王佔梅來說是莫大的支持和鼓勵。 她回憶,第一天給寶寶洗澡的時候, 心裡有些敲鼓,為了保險起見,她在浴盆裡放得水少一些,再加上過程中寶寶也配合,第一次洗澡很順利地完成了。 擔心消除了,王佔梅有了底氣, 迅速進入了狀態。給孩子餵奶、洗衣服、換尿布、做撫觸等等,王佔梅將所學的一一運用到了實際當中,手法毫不生疏。 兩個月下來,客戶非常滿意,至今雙方都保持著聯繫。

就這樣, 王佔梅滿懷信心,穩紮穩打地開啟了自己的月嫂生涯。


攤販、月嫂、醫生……張家口這些人,火了


用心,3年晉升為白金牌

月嫂以月子護理為主,專業照顧產婦與新生兒,工作時長為26天。王佔梅說,作為一名優秀的月嫂,必須要了解產婦、新生兒的特點,掌握相關的護理知識,考取高級母嬰護理師證、催乳師證、小兒推拿證、營養配餐證、產後康復證等證書。而這些王佔梅通過幾年的實踐和學習都拿下了。由於好評率高,她用不到3年的時間就從一級月嫂晉升為了白金牌月嫂。

看到的是榮譽,看不到的卻是不為人知的艱辛。王佔梅形容自己的工作是一個“24小時”待命的工作。 孩子的哭聲就是命令, 哪怕自己在熟睡,也得爬起來立刻趕到孩子身邊。 在一次入戶工作時,遇到的新生兒寶寶覺少、總睡不踏實,還愛哭鬧,從晚上11點到凌晨6點, 中途要醒四五次, 王佔梅就跟著起四五次,換尿布、餵奶,哄孩子,每次下來都得折騰半個來小時。每當孩子快天亮睡實了,王佔梅的睡意也沒了,她就起床開始張羅早飯。 白天,王佔梅要給產婦做3頓正餐, 每餐菜、 肉、湯、粥、主食搭配著來,期間穿插3頓加餐, 補充營養和能量;要洗衣服、洗尿布;要給孩子洗澡做撫觸, 哄孩子玩,每天像個陀螺一樣忙, 不敢懈怠。一個月下來,王佔梅瘦了,腰病犯了,頭也疼了。 她調理了半個多月才又繼續接活兒。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育兒越來越科學化,月嫂的職責不僅要照顧好產婦和孩子,還要給產婦和家人傳授一些科學的育兒理念和技巧,讓他們一直受益。 ”每當在自己的努力下,產婦和家人收穫了科學的育兒知識,把孩子照顧得更好了,王佔梅都特別有成就感。

有一次,王佔梅來到客戶家,看到家裡小寶寶雙手戴著小手套。 一問才得知,原來是家裡老人不讓給孩子剪指甲,但又擔心寶寶撓破臉才這樣做的。 王佔梅便和老人溝通,告訴她新生兒對世界的探索是從手開始的,他們抓、摸都是一個必經的過程,是一種很正常的探索階段。如果孩子的觸感得不到充分的刺激,會影響孩子的整體發育。在王佔梅細心地開導下,老人轉變了觀念, 讓王佔梅給孩子剪了指甲,摘掉了小手套。

收穫,5年照顧40多個寶寶

8月23日, 是王佔梅最近上崗的最後一天。上午9點半,小寶寶睡著覺,她順手拿起兩件寶寶換洗下的衣服來到衛生間洗乾淨。 晾好衣服,她問產婦:“閨女,中午想吃點兒啥?姨給你做。”“我想吃您做的蔥油餅和燉鯽魚。今兒再吃一頓下次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吃上呢。”產婦打趣地說。“好說,姨教你。以後有啥想吃的微信上問我。 ”王佔梅笑著回應。 說罷,她從冰箱裡拿出食材進了廚房。洗魚、切菜、和麵、搭配,王佔梅手腳麻利、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以前在村裡做飯簡單,有啥吃啥,也不講究營養搭配,菜品配色。自從當了月嫂, 做飯花樣多了,學了不少這方面的知識。 ”王佔梅樂滋滋地說,“給產婦做飯要學會變通,根據她們的身體狀況、 體質和口味來做,她們吃好了, 身體恢復得快,奶水好,孩子也跟著受益。 ”

正是憑著寬厚的為人和過硬的業務,王佔梅收穫了很多好評,不少客戶都自發為她送來錦旗以表感謝。 每當這時,王佔梅都無比感激客戶對自己的信任和鼓勵,苦和累化成了向前的動力。 “我看著一個個小生命出生,在我的照顧下一天天健康成長, 特別滿足。 ”王佔梅說只要看到孩子純真的臉就感覺自己很年輕。

起初入行的兩年, 一年365天,王佔梅300天都在崗位上, 即便現在受身體所限,她一年也能工作八九個月,過年過節顧不上回家是常有的事。 去年臘月二十八,她正趕上出戶,算是和丈夫、兒子過了一個團圓年。可等到大年初四,她又背起行囊開始了新一輪的工作。

至今,王佔梅在這個行業幹了5年, 照顧了40多個新生兒寶寶,已經從一位農婦蛻變成了一位白金牌月嫂。

回首過往,王佔梅很慶幸當初自己邁出了那一步。從農民變成市民,她撐起了全家的大部分開支, 自己開闊了眼界, 找到了新的奮鬥方向,收穫了更多的感動和幸福。(記者:韓潔)

唐凱:把戶口遷到張家口的清華博士

從一名優秀的清華博士到橋東區工業路街道辦事處主任,唐凱在張家口這個蘊含著勃勃生機的奧運城市中實現著自己的價值。他將戶口遷到張家口,新的身份,新的崗位,新的追求,新的人生價值,他為張家口的發展奉獻著青春和汗水。


攤販、月嫂、醫生……張家口這些人,火了


清華才子的家國情懷

見到唐凱是在工業路街道辦事處的主任辦公室裡, 辦公室陳設簡單, 辦公桌上擺放著兩張照片, 一張是李克強總理在清華大學建校105週年之際與優秀學生的合影, 另一張則是唐凱和愛人的婚紗照。唐凱很健談, 說話爽快, 臉上總是帶著笑容, 透著東北人的爽朗。

工科男博士、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專業、 從事前沿領域的研究、 取得豐碩學術成果、 發表 5 篇 SCI 論文……還未從清華畢業, 唐凱就知道憑藉自己出色的表現和條件, 待遇優厚、 發展廣闊的就業機會肯定很多。國家教育部考試中心、深圳某知名央企、 知名高校任教……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這位從松花江邊走來的樸實小夥, 卻放棄北上廣深, 來到陌生的張家口, 選擇從基層做起。

攤販、月嫂、醫生……張家口這些人,火了

從清華博士到一名服務基層的選調生, 這樣的角色與身份的轉換, 在3年多前初到張家口時, 身邊人很難理解。幾乎見到的人都會問他同樣的問題:為什麼來張家口基層工作?唐凱總是笑笑, 不語。但他的日記上卻這樣寫著:“我依然記得入學教育時, 清華大學老師說的兩句話:‘知識是有責任屬性的’‘清華人是一定要思考國家未來的’。” 看到這兩句話, 彷彿明白了他的選擇是必然的, 不是一時衝動, 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人生決定。他說:“19 歲加入中國共產黨,29歲博士畢業, 這10年間,我享受到了國家最好的公共教育資源, 接受了黨的教育, 當我在思考自己未來時, 懷著一份家國情懷, 我毫不猶豫地選擇成為一名選調生, 堅定地選擇河北、 選擇基層。” 這就是唐凱這位新時代中國青年的遠大理想。


攤販、月嫂、醫生……張家口這些人,火了


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2006 年,歷經高考,唐凱從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木蘭縣考入北京理工大學, 成為生命學院生物工程專業的一名本科學生。2012年, 唐凱以專業成績第一名的優勢從眾多優秀學子中脫穎而出, 被保送至清華大學直接攻讀博士生物學專業。“在清華園, 除了每天跟數據、 基因、 試劑、 試驗打交道, 我能為祖國做什麼?” 這是唐凱在緊張高壓的忙碌之後常常思索的問題。

2015 年,中共河北省委組織部和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組織 “北大 (清華)英才入冀計劃”。尚在攻讀博士學位的唐凱報名參加了, 39名被選入 “英才入冀計劃” 的碩士、 博士中, 只有3名同學選擇了遠離省會的城市。當時, 北京攜手張家口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 是機遇更是挑戰。“我想到張家口去!我要到基層中去!” 唐凱這樣要求道,“那裡更需要我!”

2016年,唐凱遠離了北京的老師同學, 告別了妻子和父母, 帶著簡單的行李, 隻身一人來到了張家口。經組織徵求意見, 唐凱被分配到橋東區姚家莊鎮掛職副鎮長, 負責計生、 低保等民生工作。

摸排清查農村低保戶成為他的工作重點, 唐凱和工作人員訪民情做工作。大家對 “高材生” 的態度從最初的質疑到後來的信任。隨後, 他又被分派負責西榆林村拆遷工作。拆遷工作任務重, 時間緊, 情況錯綜複雜, 樁樁件件涉及民生。唐凱和同事一起穿過齊腰深的野草, 在苗圃中一棵一棵地去測量果樹直徑, 一遍又一遍地核算土地面積和計算地上物補償金額;他的鞋底沾滿泥土, 臉上卻沐浴陽光。

在基層, 他盡情體味生活中的細枝末節, 不斷探究生活的真實。在一次徵地工作中,兩家農戶曾於十幾年前私下更換過耕地, 但沒有更換土地證和宅基地證, 私下籤訂的協議也弄丟了。徵地時因補償款問題, 兩家發生了矛盾。唐凱和工作人員從幾十年前的土地賬本中找證據, 記不清翻閱了多少次, 終將兩戶人家土地關係弄得清清楚楚, 解決了問題。其中一位農民感激地說:“沒有唐副鎮長這麼認真細緻, 這10萬元土地補償款我就拿不到了。” 唐凱在現實中突然明白了基層工作的意義, 也許就在這一張張笑臉中, 一句句樸實的話語中, 一份份真切的情感中。

將戶口遷到張家口

2017 年 6 月,唐凱的女兒出生了。遠在北京的妻子休產假時來到張家口, 這時唐凱才租了一套兩居室供妻女居住,此前他一直住在辦公室裡。他說, 對家庭, 他有愧。北京的生活成本很高, 他對家庭基本沒有貢獻,還要妻子貼補他的生活。母親也從老家趕到北京照顧小孫女。他給女兒取名唐海棠, 是以張家口特產“八稜海棠” 為名。他說等孩子長大了, 知道了自己名字的由來, 會和他一樣愛上這座城市的。

2018 年,唐凱擔任橋東區花園街辦事處黨工委副書記。今年5月, 唐凱擔任工業路街道辦事處主任兼黨工委副書記。每天早晨,唐凱從紅旗樓步行到單位上班, 他感觸著這個城市的溫度, 熟悉著這個城市的風度,感受著山城人民的熱情。查看燒烤夜市後的衛生清理工作、 創城點位的準備工作、 垃圾傾倒問題等, 他深知自己首先是學習者、觀察者,不能先考慮自己想做什麼, 而要多考慮基層需要自己做什麼。只有多聽、 多看、多跑、多練,才能熟悉基層情況, 才有可能將理論付諸實踐。他在日記中寫道:“脫貧攻堅工作教會我‘扶貧先扶志’,‘辦法總比困難多’;徵地拆遷工作教會我做事要 ‘實事求是’, 更要 ‘依照法規政策辦事’;社區兩委換屆工作教會我 ‘基層政治事關廣大群眾切身利益’, 而且一定要 ‘堅持黨的領導’;信訪維穩工作教會我 ‘群眾工作要不斷適應時代的變化和發展形勢’, ‘矛盾宜疏不宜堵’ ……”

“我們青年人是追夢者,也是圓夢人。學習之餘,我不禁思考:‘青年人的成長最重要的是什麼?’ 我想應該是寬廣的視野。這種視野不僅僅是向上的, 更應該有向下的視野,是鄉村田野、 街道巷口。而我, 願在基層,去追夢,去圓夢。” 唐凱這樣說, 也是這樣做的。

2018 年, 唐凱將戶口遷到了橋東區姚家莊鎮,成為張家口的新市民。他說:“我的足跡走過姚家莊鎮, 走過花園街辦事處,走過工業路辦事處,等我的足跡走過更多地方, 我的感情也將隨我的腳步加深。當我對張家口每一個地方都懷有感情, 那時, 誰能說張家口不是我的故鄉呢?”(記者:臧波)

張存祥劉美雲夫婦:一鍋豆腐改變生活

【核心提示】

張存祥、劉美雲,橋東區姚家莊鎮上張記豆腐坊的一對夫妻。2003年,他們從懷安老家來到市區開起了張記豆腐坊。 16年過去了,他們誠信經營著張記豆腐坊,豆腐做的越來越好,客戶越來越多,豆腐筋道好吃,在市民中間口口相傳。


攤販、月嫂、醫生……張家口這些人,火了


早市上熟悉的叫賣聲

“賣豆腐來,張記豆腐,好吃不貴,經濟實惠! ”

每天上午9點多, 在橋東區姚家莊鎮至經開區馬路東一帶的早市上, 總會響起這樣熟悉的叫賣聲。

而每當在這個點上, 家住經開區馬路東的退休老人李軍,就會從家中走出來,買上兩塊熱乎乎的豆腐。 他說:“老張做的豆腐筋道味美、鮮嫩可口,而且價格一直比較適中, 我們願意買他做的豆腐。 ”

像李軍一樣, 在橋東區姚家莊鎮至經開區馬路東一帶,吃慣了張記豆腐的人們, 都會從四面八方走過來買上一兩塊味道鮮美的豆腐。

一鍋豆腐30塊,3鍋90塊,一上午就賣完了。

叫賣豆腐的男人叫張存祥,在一旁是他的妻子,叫劉美雲。

張存祥,66歲, 懷安縣辛窯村人;劉美雲,62歲,山西省天鎮縣人。

這一對夫妻, 在這裡做豆腐已經16年了, 這樣的叫賣聲, 也在橋東區姚家莊鎮至經開區馬路東一帶的早市上,清脆地吆喝了16年。

他們起初經營豆腐坊時用的自行車換成了電動車, 豆腐坊的面積也擴大了兩倍, 過去每天賣5鍋豆腐, 現在每天賣6鍋豆腐。

豆腐生意日漸紅火, 一家人的生活也因此發生了改變。


攤販、月嫂、醫生……張家口這些人,火了


關掉油坊進城賣豆腐

上世紀70年代,劉美雲從山西省天鎮縣嫁給懷安縣辛窯村的張存祥後, 兩人在村裡種著十來畝玉米,但收入不多,只夠勉強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後來, 隨著兩個孩子長大後, 靠種地的收入很難供兩個孩子讀書, 張存祥便在老家開了個油坊。 再後來, 油坊不景氣,也關門了。

種地,收入微薄,油坊也關了門, 張存祥決定領著妻子進城謀生。

2003年,春節剛過,張存祥舉家來到橋東區姚家莊鎮租房住了下來, 兩口子靠在鎮上打工為生。

張存祥是個有想法的人。打工期間, 他萌生了做豆腐的念頭, 並得到妻子的支持。於是,他馬上行動起來:借錢、租房、買設備、辦手續……很快,一個簡易的豆腐坊開張了。

“剛開始做豆腐時打不開局面,口味對不上,質量也不穩定。”張存祥說,他也很著急。他隨即從味道口感上下功夫,不斷試驗, 做出的豆腐越來越好吃。

攤販、月嫂、醫生……張家口這些人,火了

豆腐連著千家健康

“豆腐雖小,連著千萬人的身體健康,只有做誠信豆腐,做良心豆腐, 才能讓市民吃著放心。 ”張存祥說。

8月28日, 凌晨3點,繁星點點, 正當人們處於夢鄉的時候,張存祥就和妻子起來了。打好豆漿後,倒在大鍋裡燒開,過渣、加水、燒開、點漿、出鍋、上模、壓制、切塊。 在他們的巧手製作下, 黃豆變成了一塊塊筋顫顫的豆腐。

在兩人的共同努力下,8點30分,3鍋豆腐做出來了。望著這些豆腐, 張存祥和妻子劉美雲有一種成就感。

隨後, 二人將豆腐裝上電動車後, 到姚家莊鎮與馬路東等地的早市上銷售。

12點多,3鍋豆腐全部賣完, 張存祥和妻子劉美雲回到家中。

“美雲,咱倆趕緊做飯,吃了飯,休息一會兒,準備做下午的豆腐,一定要按時送,千萬別誤了人家晚上做飯用。”張存祥放好電動車後,對妻子說。

忙了一上午的張存祥和妻子終於可以準備做午飯了。

張存祥現在每天做6鍋豆腐,頭一天把豆子泡好,上午3鍋,下午3鍋,還要準備第二天的料。

“豆腐要好吃,必須選用質量好的黃豆,成本高了,一塊豆腐做下來確實沒有多大利潤。但我做的是豆腐,靠的是誠信,一鍋豆腐該下幾斤豆子一定要下足,半兩也不能少。 ”張存祥說。

改變了一家人生活

“雖然家貧,但我的兩個兒子都非常爭氣。 大兒子已經退役,現在在市裡工作;二兒子大學畢業後在北京一家企業工作,經常回來看我們,我們老兩口很滿足。 ”說起兩個兒子,張存祥夫婦滿臉都是驕傲。

劉美雲說:“這會兒, 輕鬆多了,兩個孩子都供出來了,都參加了工作,咱也就放心了。前幾年兒子讀書上學, 每年需要一萬多塊錢的費用。 我們抱定一個信念,好好做豆腐,一定要把兩個孩子供出來。 ”

正因為如此,張存祥、劉美雲夫婦起早貪黑、 披星戴月加油幹,同時靠著誠信經營,客戶由原來單一的小飯店、小門臉、零散戶,擴大到學校食堂、廠礦企業食堂和中高檔飯店, 由最初的沿街叫賣到了現在的電話訂貨。

“我和弟弟能取得現在的成績, 多虧了父母開的這個豆腐坊, 小小的豆腐坊改變了我們哥倆的命運啊。”大兒子張文輝說,“現在我們哥倆都有不錯的工作, 這主要是父母的功勞。 ”

“我們的一鍋豆腐,改變了自己的生活, 改變了兩個兒子的命運, 也豐富了市民的餐桌。 ”張存祥夫婦感慨地說。

思想隨著生活一起變

“從農村來到城市,環境變了,人的思想也得跟著變,過去在農村不講究,垃圾隨手扔;來到城市後,每天把垃圾裝在塑料袋子裡,出門後扔到垃圾箱裡。 ”張存祥說, 從農村來到城市十多年來,許多生活習慣改變了,他們已經融入這個城市了。

“剛來時,我們騎著三輪車到馬路東去賣豆腐, 不懂得交通規則,不看紅綠燈,見人少了就走,好幾次差一點出事。現在不一樣了,我們騎著電動車,必須按交通規則行走。文明出行,關係你我他。”劉美雲在一邊插話說。

“現在咱張家口越來越美麗了,姚家莊鎮也在變化,家門口就是機場,高速公路四通八達,高鐵不久就要通車,家門口還要舉辦冬奧會, 咱老百姓真是有福氣啊!”張存祥夫婦說,“新市民就要有新的精氣神,要有新思想,要有新境界,要融入這個城市, 就要從點滴做起,做一個文明市民。 ”

如今,張存祥、劉美雲夫婦有了新想法, 他們要擴大豆腐坊的面積,把豆腐做精做細,同時增加豆腐皮、豆腐乾的生產,過上更加幸福的日子。(記者:張進寶 通訊員:蔡冰江)

孔凡慧:成功創業讓我愛上張家口

一上午送酒200多箱

“春華、小劉、凡波,抓緊時間裝車,10分鐘裝車完畢,9點鐘準時出發! ”


攤販、月嫂、醫生……張家口這些人,火了


8月27日一上班, 在位於橋西區明德北附近的康保龍巖釀酒有限責任公司駐張家口市區辦事處,該公司張家口市區負責人孔凡慧給銷售團隊成員佈置任務,新的一天就這樣在緊張忙碌中開始了。

半個多小時後,記者跟隨孔凡慧的送貨車來到位於橋西區東窯子鎮的康保老窖成品庫房。庫房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成品酒,有康保春醉、花開富貴、康保壩上高粱、康保五鑽商務、康保五鑽婚宴、康保二鍋頭、激情冰壺酒、鑑賞級酒品、中國夢、草原天路、國標優級酒等30多個品種。 裝車後,送貨車開往許家莊一家飯店。

9時30分, 送貨車駛到許家莊熱電廠附近的祥瑞飯店,送酒50多箱。 飯店李經理說:“現在康保老窖的銷量越來越好,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特別是20多元一瓶的‘瓷康’賣得最火,一個月賣幾十箱,像康保春醉、 壩上高粱等康保老窖盒酒,賣得也不錯。 ”

隨後,孔凡慧到張家口國際大酒店及市區內三家菸酒店和兩家飯店送酒,客戶普遍反映康保老窖目前在市場中銷售情況很好。

當天上午,孔凡慧為市區的客戶送酒200多箱。

來張發展緣於酒好

“是康保老窖酒的好品質打動了我,讓我選擇了來張家口發展。 ”孔凡慧說。

攤販、月嫂、醫生……張家口這些人,火了

“康保龍巖釀酒有限責任公司始建於1970年, 實現了釀造、陳貯等一條龍生產。 該公司將傳統制酒工藝與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以純天然草原深層水和糧食為原料,採用回沙增香、低溫入池、低溫發酵的方式進行科學生產,產品質量穩定,品質好。康保老窖,口感綿柔,低而不淡,高而不辣,醉香清雅,素有‘純淨的草原醇勁的酒’的美譽。”孔凡慧說,“康保老窖,水好,原料好,釀出的糧食酒品質好,喝了不上頭。 有這麼好的酒,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不能讓它深藏閨中啊! ”

2017年9月, 孔凡慧慕名來到康保龍巖釀酒有限責任公司,毛遂自薦,想帶領銷售團隊來張家口拓展康保老窖的市場。孔凡慧的誠意深深打動了公司的領導,決定讓她負責拓展張家口市區的銷售網點。

孔凡慧今年47歲, 內蒙古通遼市人。

2017年10月,孔凡慧來到我市後,挑起了拓展康保老窖市區市場的大梁,她帶領著銷售團隊跑飯店、進超市。

目前, 康保老窖遠銷河北、內蒙古、山西、北京、天津等10多個省市自治區, 覆蓋50多個縣區, 確立了康保老窖在北方市場的銷售主導地位,深受客商與廣大消費者的好評和認可。

“本地人喝本地酒,要喝就喝康保老窖;家鄉人喝家鄉酒,家鄉人更愛家鄉!”這成了孔凡慧推銷康保老窖的新理念,也成了她掛在嘴邊常說的一句話。

孔凡慧不管走到哪裡,都要向人們宣傳康保老窖的優點、特點,讓人們逐漸瞭解康保老窖、購買康保老窖、愛上康保老窖。


攤販、月嫂、醫生……張家口這些人,火了


三顧“茅廬”拿下首筆大單

“拿下第一筆生意,真是不容易,現在想想,對我後來推銷酒有不少啟示。 ”孔凡慧說。

2017年12月,孔凡慧曾兩次到位於經開區的羊老大飯店推銷康保老窖,但未能打動飯店楊經理的心。

“記得那天,我正吃晚飯,孔凡慧第三次登門推銷康保老窖。進門後,她把一個半斤裝的康保老窖放到我的飯桌上,隨手打開。 她說,‘您今天把這瓶酒喝了,如果明天頭痛、口渴的話, 我以後就永遠不來找您了。’我被她的誠懇和執著感動了,決定試一試,就把這半斤酒喝了,半夜也不覺得頭疼,也不口渴, 第二天什麼事兒也沒有。”楊經理說,於是,他一次購買了20箱康保春醉, 顧客反響很好, 銷量增長很快,後來,不斷購買康保老窖。

這是孔凡慧來到張家口後推銷的第一筆大單,這也使她更加堅定了做好康保老窖銷售的信心和決心。

孔凡慧說:“推銷酒是一門學問,有講究,要有不放棄、不拋棄的精神,在實現個人夢想和價值的同時,也為社會做出了貢獻。 ”

功夫不負有心人,近兩年來,孔凡慧帶領著她的銷售團隊, 在市區擁有了1500多個康保老窖銷售網點,銷量比之前擴大了十倍。

融入第二故鄉張家口

“來到張家口快兩年了,張家口山青水秀,空氣清新,張家口人熱情好客,厚道實在,我已經愛上這裡了。”在送酒的路上,孔凡慧對記者說。

來到張家口時間不長,但張家口人給孔凡慧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一次她乘坐23路去寧遠機場接人,途中,一位老人上車後, 忘記了帶零錢和公交卡, 車上的乘客爭相為老人刷卡或遞零錢,令她非常感動。她當時就想, 生活在這樣一個溫暖的城市裡,真是很幸福。

一次,孔凡慧和同事到橋西區一家酒店送酒,由於著急返回單位,她把包落在了這家酒店。當時正好中午,就餐的高峰期。 她當時心想,這下完了。沒想到, 正在她著急上火的時候,酒店老闆打來了電話,不一會兒,酒店派人把包送了回來,這件事讓她很受感動。

如今,孔凡慧把張家口真正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她說, 第二故鄉就是她的家,她還準備在張家口買房置業。受孔凡慧影響,她的丈夫、親戚、朋友也來到張家口,跟她一起推銷康保老窖。

孔凡慧的好友李春華說:“凡慧姐是一個對待工作非常認真的人,是一個雷厲風行的人,說乾的事兒一定要幹成,她要求團隊的人員標準很高,對自己要求也很嚴格。 我們相信她,跟她創業累並快樂著。 ”

“作為一個從內蒙古來到張家口的新市民,儘管來的時間不長, 但是我們的工作、生活、學習等已經融入到了這座城市。 我們的事業剛剛起步,今後的路還很長, 但我們堅信,只要努力,只要擼起袖子加油幹,通過奮鬥,自己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談到今後的打算,孔凡慧信心滿懷。(記者:張進寶)

郭清:將揣骨疃涼粉搬到市區

位於橋東區福安街的揣骨疃郭記涼粉,繼承了上百年的傳統手藝,精選陽原本地雜豆為原料,成功地將陽原縣揣骨疃涼粉搬到了張家口市區,吸引了大批食客,締造一段膾炙人口的美食傳奇。


攤販、月嫂、醫生……張家口這些人,火了


酒香不怕巷子深

陽原縣揣骨疃涼粉是出了名的好吃, 凡外地來客,都會被當地人帶去品嚐涼粉。一句說的俗卻很實在的話:“到了陽原, 不吃涼粉就等於白來。 ”

近年來,隨著消費人群的不斷增加,揣骨疃鎮內的涼粉店達到了數十家之多,甚至在縣城揣骨疃涼粉店的招牌也隨處可見。

有客人來,賣涼粉師傅便麻利地拿起一個盛粉坨兒的碗,手腕一翻,粉坨就滑落掌心, 隨後用擦子輕輕劃幾下,一條條的涼粉就飄入碗中。舀 一勺熬製的湯料,澆上紅紅的辣椒油,白的綠的蔥花、香菜點綴其間, 再配以輕薄的油皮,筋道的豆腐乾,一股股清爽的感覺油然而生, 美上心頭。

攤販、月嫂、醫生……張家口這些人,火了

值得高興的是,現在不出市區也能品嚐到揣骨疃涼粉了。

2015年初夏, 位於橋東區銀監局背後巷內的陽原涼粉店開業了。 除了郭清、曹鳳林夫婦外,女兒郭佳楠、兒子郭佳幸也經常在店裡幫忙。

涼粉店主營綠豆粉、豌豆粉和土豆旋粉。 豌豆粉是主打,做豌豆粉的豌豆要選取本地產優質豌豆, 反覆磨兩次,這樣磨出的豆麵會更細膩。做粉時, 拿豆麵盛在盆裡敞開,鍋裡燒開水, 注入豆麵糊,加適量鹼面, 掌握好濃稠度,燒開後舀入碗中定型。這樣做出來的粉又細膩又筋道又亮堂,口感非常好。 有人吃時,用專用工具擦子劃成細條。

“第一擦子下去,立即會散發出撲鼻的豌豆香味。 ”郭清有聲有色地介紹著:“然後用花椒水、辣椒油、蔥花香菜調味,一碗涼粉連湯帶水的吃下去, 又下火又解餓又解渴,吃後特別舒服。搭配店內獨有的豆腐乾一塊吃, 那就更美了。 ”

涼粉很便宜, 五元一個,豆腐乾兩角一塊。一般吃一個涼粉加兩三塊豆腐乾,加起來不到六元就能吃好。

涼粉店位於福安街的小巷裡, 第一次來不好找到,但慕名而來的客人還是不少,正應了“酒香不怕巷子深”這句話。

每天6點,郭清夫婦就起來做涼粉,一直忙到9點。 涼粉做好了,開始揀菜、蒸糕,隨著午餐時間的臨近,客人陸續到來,涼粉店也迎來了一天中最忙的時刻。


攤販、月嫂、醫生……張家口這些人,火了


制粉手藝傳承百年

人們到陽原縣揣骨疃村,總忘不了吃上一碗當地的特色小吃———涼粉。說起揣骨疃涼粉, 郭有茂家的名氣很大。當年,經營涼粉生意的有很多家,但設備簡陋,也沒有固定攤點,都是用小推車推著在街頭叫賣。據郭有茂的兒子郭清介紹,當地人冬天也喜歡吃涼粉,寒冬臘月,本來是冷冷清清的街頭, 郭有茂推車出來,喊幾聲“涼粉”,立即不知道從哪裡就會冒出一群人,大家將涼粉車圍成一圈,一人一碗涼粉,吃得嘖嘖有聲。

一百多年前, 郭清的太爺郭永全最早在揣骨疃建起涼粉作坊,字號“永全昌”。 傳說當年張作霖的奉軍和閻錫山的晉軍開戰,軍隊途經陽原縣揣骨疃鎮,稍事休整時大帥吃了一碗“永全昌”的涼粉,覺得美味非常,讚不絕口,於是將作坊的涼粉全部買下來,作為獎勵犒勞軍人。此後,“永全昌” 涼粉的名氣越來越響亮,並且代代相傳,至今已經到了第五代。

當年,郭永全的涼粉生意特別好, 到郭清的爺爺郭啟手裡, 積攢了不少財富,購置了不少房產和土地。 解放後, 郭啟被劃為富農,“永全昌” 涼粉作坊被沒收,涼粉生意中斷。 1982年, 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揣骨疃,郭有茂買下了生產隊的幾間隊房, 辦了營業執照, 又將祖上的涼粉生意做了起來。因為繼承了祖上傳下來的手藝, 加上經營有方, 郭有茂的涼粉生意也做得特別好,十幾年下來蓋了三處大院,是當地有名的致富帶頭人。

郭清從小跟著父親做涼粉, 幾十年下來, 對這門技藝掌握得可謂爐火純青。 前幾年, 郭清的涼粉店裡經常有來自張家口、 大同甚至更遠的客人, 這些客人吃完後往往會說: “這麼好的東西,可惜在市裡就吃不到!”

“既然有客人專程來吃,而且評價這麼高, 看來去城市賣涼粉一定有市場。” 郭清和妻子曹鳳林反覆商量後決定到張家口市區發展。

紅花也需綠葉扶

揣骨疃涼粉採用豌豆為主要食材, 另加醬油、 醋、辣椒、 大蔥、 花椒、 芥末、麻油、 大蒜、 香菜等為輔料。涼粉有青、黃、綠三種顏色。青的, 如凝脂, 晶瑩剔透;黃的,如蛋羹,細嫩味醇;綠的,如翡翠,清爽可口。 無論哪種顏色,均質感細膩,吃時涼爽,無變味,且愈吃愈香,回味無窮。 涼粉雖然是避暑食品,但四季皆宜, 不論是炎熱的夏季,還是寒冷的冬季, 涼粉店的生意都非常興隆。

經過數年精心經營, 郭清的涼粉店已經在張家口站穩了腳跟, 慕名而來的新面孔、 吃好又來的回頭客絡繹不絕。 為了給客人們一個更好的就餐環境, 郭清重新裝修了涼粉店, 裝了空調設了雅間, 重新制定了菜譜。

除了涼粉,郭清還經營著黃糕、 砂鍋熬菜。 黃糕是陽原蔚縣等地人們的主食,黍子是當地的特產, 既筋道又香甜,搭配精心熬製的砂鍋燴菜, 讓人大快朵頤, 箸不能停。

黃糕可以包糖、 菜、 豆為餡, 放入滾油中炸制,顏色金黃,外酥裡嫩,香氣四溢,是拿來招待貴客的美食。為了滿足客人需求,郭清專程購置了一批青砂吊子用來做菜。青砂吊子是一種傳統烹製炊具,曾經是張家口很多農村農家冬季的必備之物, 主要是擱置在爐子上燉肉、 燉菜。 因為燉煮的時間長, 保溫性好,燉出來的菜味道極其醇厚濃郁, 尤其是黃糕的絕配。店裡的另一招牌菜是懶豆腐地皮菜。 懶豆腐是現點制的,地皮菜是從農戶手裡收來的,加上郭清反覆琢磨出來的獨特烹飪手法,這道地皮菜懶豆腐幾乎是老顧客的必點菜。

店裡的豆製品都來自陽原,陽原的豆子好,都是農民自己種的雜糧雜豆,陽原的水好, 水好才能點出好豆腐,這樣的豆製品味道好,有地方特色,也算是為涼粉店這朵紅花配上了合適的綠葉。

“去年,涼粉店註冊了‘揣骨疃郭記’商標。 希望郭記涼粉能傳承下去, 走得更遠,永不變味,最終能做成中國舌尖上的美食。 ”郭佳楠滿懷信心地說。(記者:王瑾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