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厢、荔城现房价下降趋势?莆田房地产前三季度“成绩单”揭晓

近日,莆田市统计局发布了《莆田市前三季度房地产运行情况简析》,文中提

到城厢、荔城出现房价下降趋势、截止目前全市还有20宗已供地未动工房地产项目用地、商业“去库存”压力大等诸多问题。

城厢、荔城现房价下降趋势?莆田房地产前三季度“成绩单”揭晓

莆田市前三季度房地产运行情况简析

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政策作用下,前三季度我市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房地产主要指标运行良好。

一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高速增长、投资结构优化。前三季度,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320.63亿元,增长29.8%,增速较上半年提升2.5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二,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为58.2%,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6个百分点,对稳定莆田市固定资产投资起到重要作用。

从投资构成看,建筑工程增幅较快。在去年新购置土地增加,土地购置费快速增长的影响下,前三季度全市土地购置费因基数较高略有下滑,而建安费用增长加快。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建筑工程218.49亿元,增长64.3%,安装工程投资12.21亿元,下降35.6%,土地购置费81.41亿元,下降9.9%。

(二)商品房销售增幅持续上升

在市场总体稳定的大环境下,购房需求持续释放,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继续保持上升。前三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331.98万平方米,增长11.4%,位居全省第二,比全省平均水平提升10.9个百分点,增幅较上半年提升11.2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286.70万平方米,增长10.9%,增幅较上半年提升11.9个百分点。

从销售区域看,全市5个县(市、区)、1个管委会的商品房销售面积表现为“5增1降”。除了城厢区较去年基数较高,增幅下降以外,其他县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城厢区55.59万平方米,下降20.4%;涵江区83.94万平方米,增长25.4%;荔城区79.98万平方米,增长28.9%;秀屿区23.36万平方米,增长90.2%;仙游县79.34万平方米,增长0.4%;北岸27.2万平方米,增长27.2%。

(三)商品房均价保持平稳

随着房地产综合精准调控措施的持续贯彻落实,我市商品房价位总体保持平稳。据住建网签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商品房销售均价为9778元/平方米,与上年同期持平。由于荔城、城厢二区随着精装价格不再计入网签房价,再加上黄石等周边地区低价楼盘影响,城厢、荔城出现房价下降趋势。其中;荔城区11236元/平方米,下降12.1%;城厢区13632元/平方米,下降4.9%;涵江区9851元/平方米,增长3.9%;秀屿区7175元/平方米,增长8.5%;北岸5601元/平方米,增长3.9%;仙游县6994元/平方米,增长15.3%。

城厢、荔城现房价下降趋势?莆田房地产前三季度“成绩单”揭晓

△房地产1-9月完成情况

(四)待售面积持续下降

前三季度,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147.02万平方米,比上半年末减少7.4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5.8万平方米,办公楼待售面积减少0.06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面积减少0.92万平方米,其他房屋待售面积减少0.67万平方米。

(五)房地产资金面总体良好

前三季度,全市本年实际到位资金316.38亿元,增长8.2%,从资金构成看,主要来源于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其中国内贷款53.85亿元,增长140.7%;自筹资金167.71亿元,增长6.7%;其他资金来源43.43亿元,增长118.3%。表明房地产到位资金增长主要受商品房销售额持续上涨因素的影响,房企资金回笼速度加快。

二房地产存在的问题

(一)全市还有约1200亩已供地未动工房地产项目用地

截止目前全市还有20宗总面积80.56公顷的已供地未动工房地产项目用地。其中荔城区有磐龙山庄、玉湖一号等2宗23.19公顷,城厢区有万达南地块1宗2.28公顷,涵江区有锦江嘉园1宗2.72公顷,秀屿区有国投景园、锦绣新城等4宗18.21公顷,北岸有万兴新城、PS拍-2016-8号等3宗7.83公顷、仙游县有兰溪花园、滨海名都等9宗26.33公顷。

(二)商业库存“去库存”压力大

商品房库存量一直是房地产市场晴雨表。而商业地产去库存效果,直接关系到整体楼市是否能健康发展。前三季度,我市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仅16.81万平方米,占全部商品房销售面积的5.1%。与热火朝天的住宅市场比起来,商业地产市场可谓“冰冻三尺”。像天龙世纪广场、文献步行街等迟迟不得开业,实体商业的不景气,电商的冲击现象不断放大,加上租金滞涨,商业地产去化需要较长周期。

(三)高资质企业少,整体竞争力偏弱

房地产开发企业门槛低,我市项目型房地产公司较多,企业规模小,资质等级普遍不高,综合竞争力较弱。截至目前,我市246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一级资质的企业没有1家;二级13家,占5.3%;三级63家,占25.6%;四级及以下资质企业159家,占64.2%,没有资质的企业有10家,占4.1%。高资质企业少,行业集中度低的情况在供给侧改革中急需改变。

三下一步建议措施

(一)督促已供地未动工项目尽快动工

市自然资源局、住建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县区(管委会)要继续督促已供地未动工的房地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特别是2019年以前出让的土地确保在今年12月份前动工,为明年的房地产投资和销售提供项目支撑。

(二)加快项目前期审批手续

目前一套表系统中全市房地产投资还剩下41.6%存量。这些存量中有28.9%的房地产项目已接近计划总投资。建议规划、消防、住建等审批部门要主动靠前服务,精简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加快房地产项目前期各项手续证件的审批办理,以便房地产项目尽快入库。

(三)政府部门加大力度对商业地产引导

莆田市政府在政策上允许库存房地产项目调整规划、套型结构。也推出购房契税补贴、培育创客空间,同时政府要引导商业地产项目开发前期需要做专业的市场调查,科学选址,准确的定位。以符合本地城市发展政策中长期的发展方向。(撰稿:王涵涵,核稿:黄光华,签发:吴海端)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