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只為收藏來 ——同裡龐昌榮的收藏人生

認識龐會計已經多年了,聽說他於今年3月份加入了中國收藏家協會,真替他高興。近階段的朋友圈裡時不時看到他曬出各種“寶貝”,有些心動,藉此由頭再到同裡,坐下來聽他講述自己的收藏故事和感受……

口述:龐昌榮 採寫:費秀華


此生只為收藏來 ——同裡龐昌榮的收藏人生

龐昌榮


我叫龐昌榮,1947年11月14日出生在同裡張塔大隊11生產隊(現為九里湖村28組)。我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卻因為初中畢業後函授了財會中專,成為“撥算盤”的人。當了三十多年會計,曾獲得財政部表彰,並受到項懷誠部長的接見。同里人都叫我龐會計。

此生只為收藏來 ——同裡龐昌榮的收藏人生

2005年4月11日,原財政部部長項懷誠(中)接見了龐會計

宣卷拉胡琴,走三橋司儀,民間收藏……我的業餘生活很豐富,但我花費時間最多的卻是各種紙質收藏,所以家裡的藏品達十多萬件。

此生只為收藏來 ——同裡龐昌榮的收藏人生

龐昌榮組建的“新江南曲藝團”

此生只為收藏來 ——同裡龐昌榮的收藏人生

龐昌榮主持“走三橋”的傳統習俗


說到我的收藏,要從祖父說起。祖父也是一個農民,但他比一般的農民多了一些見識,他會把平時看到的報紙、雜誌、契約、票證……一一收集起來,妥善地保管好。到了我父親手上,又增加了很多資料,因為他也有同樣的愛好。小時候,我雖然不懂麻袋裝的東西會有什麼用處,但我隱隱覺得很重要,必須好好保管。

文革初期,我20歲模樣,是個血氣方剛的小青年。那天,紅衛兵從我家裡抄走了幾麻袋的紙質物品,堆在空地上放火燃燒。我急了,我怕祖父、父親幾十年心血付之一炬,於是奮不顧身地撲向火堆,搶出了一部分。


此生只為收藏來 ——同裡龐昌榮的收藏人生

文化大革命


用生命換來的東西更珍貴,我不僅珍藏,還多了個心眼。出門在外,每到一個新地方,看到感興趣的紙質東西,就想方設法搞到手。那時候的老百姓,收藏意識不強,廢報紙、舊文件、老契約不當一回事,常常裹在廢紙堆裡賣給收購站,甚至隨便丟棄。我的取得很順利,有時免費獲贈,一分錢也沒付。

陸陸續續地收集進來,家裡的“寶貝”越來越多,特別佔空間。每次搬家,我都捨不得扔。自從搬到同裡鎮上,居室狹窄,更顯得礙事。

此生只為收藏來 ——同裡龐昌榮的收藏人生

整理收藏品


退休後,我覺得要好好整理了,讓“寶貝”們露露臉。打開成捆的書本紙張,一股黴味撲面而來,時間太久了,發黴長蟲,紙張發黃發脆,稍不留心就成了碎屑。

2012年8月,我加入吳江市收藏協會;2014年7月,加入蘇州市收藏協會;2017年7月,加入江蘇省收藏協會;2019年3月,加入中國收藏家協會。

此生只為收藏來 ——同裡龐昌榮的收藏人生

會員證

此生只為收藏來 ——同裡龐昌榮的收藏人生

會員證

此生只為收藏來 ——同裡龐昌榮的收藏人生

龐昌榮加入“江蘇省收藏家協會”的證書

加入協會並不是為自己塗金抹粉,而是為了與同行切磋,獲得更多的收藏知識。比如,我加入協會後,懂得藏品要分門別類進行整理,要有詳細的藏品記載目錄。平時保管藏品要防潮、防黴、防蛀、防破損,要對藏品勤整理、勤翻動,一直使藏品處於良好的保存環境……

此生只為收藏來 ——同裡龐昌榮的收藏人生

龐昌榮分門別類整理收藏品


近幾年,我把家裡的紙質藏品進行整理歸類:各種歷史資料、報刊;明清、民國時期的房契、地契、結婚證書、畢業證書、錢幣、各類書籍、照片近4000份,其中民國報紙300份;現代資料8萬份,其中從2002年至2017年,花15年工夫收藏姚明各類資料近3萬份,裝訂分類上海世博會各類剪報、報刊、雜誌、圖片等近45000份,收集整理蘇州軌交1-6號線(4號線為主)各種資料達5000份;紅色收藏,報刊、獎章、地圖等近10份;還保存有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的報紙和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部憲法。

此生只為收藏來 ——同裡龐昌榮的收藏人生

部分紙質藏品


仔細品味,我對一些藏品特別感興趣。比如拍攝於1924年(民國十三年)的黎裡欖橋蕩大橋老照片,反映的是90多年前該橋的原貌,此件曾於2016年9月參選黎裡顯寶。(同時參選的還有老照片《善餘草堂話別》)。如今,黎裡古鎮發展旅遊業,對黎裡欖橋蕩大橋進行改造,此老照片也為當今新欖橋蕩大橋改造提供了改造參數,收藏意義極大。


此生只為收藏來 ——同裡龐昌榮的收藏人生

拍攝於1924年(民國十三年)的黎裡欖橋蕩老照片


有位土改工作者,曾經用紅、藍、綠、黃幾種顏料在牛皮紙上手繪了同裡地圖,記錄的是上世紀50年代同裡區各鄉劃分聯村地圖,分別描繪出了不同的區域,從地圖上看,當年同裡的湖泊、村落等分佈情況清晰展示在眼前。該地圖就是我當年從火堆裡搶救出來的。

我的藏品主要以民間歷史為主。比如民國結婚證書,細細觀賞趣味無窮,腦海中彷彿親歷八九十年前的民間婚俗。又如清光緒29年的民間分家文書,重男輕女思想嚴重。還有一本元朝大德四年一位名叫盛逸民書寫的《赤壁賦》,字體之俊秀飄逸,正是當下書者臨摹學習的典範。

因為工作的關係(同裡宣卷琴師),我收藏的同裡宣卷手抄本,有《劉香寶卷》《正德游龍》《玉皇寶懺》《苦菜寶卷》《雙金花寶卷》《黃梅寶卷》等,大都出自第一代同裡宣卷老藝人之手。同裡宣卷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老一輩宣卷藝人在同裡宣卷的發端、傳承上功不可沒,他們一方面在民間文藝舞臺上展示各自的藝術表現,並熱心收徒,悉心傳授,還將自己的代表作品加以採錄手抄,無私地為後人提供了寶貴的宣卷文字作品,使宣卷這門口頭文學得以發揚光大。

此生只為收藏來 ——同裡龐昌榮的收藏人生

同裡宣卷手抄本


在收藏過程中,我很注重近現代的歷史資料。比如,一本上世紀80年代的同裡電話號簿,看似不起眼,卻記錄著488戶住宅和單位的電話號碼。30多年後的今天,同裡的電話號碼該翻了多少倍?小小電話簿見證了改革開放的巨大成果。再比如蘇州市教育局和掃盲協會於1958年4月合編的“農民識字手冊”,從最簡單的阿拉伯數字到大小年月日……文盲脫盲。相比於當今的九年制義務教育,人人有書讀,體現了社會的進步,時代的飛速發展。

本人鍾愛歷史收藏、紅色收藏,現藏有一張印刷版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路線圖,一張手繪的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一次反“圍剿”的示意圖,這兩張地圖都是父親30多年前收藏的。除了這兩張地圖外,還珍藏了遼瀋戰役地圖、《抗美援朝作戰圖》和《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烈士——永垂不朽》一書,還有幾份有抗美援朝相關報道的舊報紙,以及我親人與抗美援朝相關的記錄——父親的筆記。我4歲那年,19歲的哥哥應徵入伍,即將成為一名志願軍戰士,但就在奔赴戰場前卻因傷寒症不幸離世。因為有這段經歷,我特別留心與抗美援朝有關的東西。1985年,我與一位當過老兵的蘇州朋友閒聊,說起兄長的事,蘇州朋友慷慨地將一枚抗美援朝紀念勳章送給我留作紀念。這枚勳章於2018年捐給了吳江博物館。還有一張“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交流牌,是2009年從蘆墟鄉民手中得來的。這些紅色收藏品反映了中國革命的幾個重大歷史階段,很有紀念性。

此生只為收藏來 ——同裡龐昌榮的收藏人生

《抗美援朝作戰圖》


五十多年的收藏曆程,我遇到很多事,也有一些經驗之談,想與大家分享:做個有心人,一旦看到好的藏品,就會時刻留意,關注它的動向;要有恆心,不能半途而廢;捨得付出,不僅要花費業餘精力,還會付出經濟代價,有舍才有得。

此生只為收藏來 ——同裡龐昌榮的收藏人生

藏品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本人收藏的宗旨是藏品要與人分享,因此多年前曾經將居室專門騰出一室,闢為“同里民間歷史文化陳列室”,專供到同裡旅遊的遊客免費參觀。陳列室展出3000多件精選藏品,包括同裡鎮土改地圖、民國29年同裡鎮閔家灣小學學生畢業照、清代民間分家書等,讓更多人瞭解同裡當地的歷史文化。由於本人收藏上略有成果,得到社會各界以及媒體的宣傳報道。

我出生在舊社會,成長在新社會,得益於改革開放後的新時代,生活富裕,無後顧之憂;身體健康,有足夠的精力和財力搞收藏;政通人和的大環境也讓我藏了幾十年的祖傳“寶貝”得以順利“面世”。總之,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黨和國家賦予的,我要感恩政府,感謝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為此,我以實際行動把一些有價值的資料捐贈給有關部門,以回報社會。比如2014年10月和2018年6月,兩次捐贈給吳江檔案局民國資料若干;再比如2018年的“5·18國際博物館日”上,我將精心挑選的36件(套)珍貴史料捐贈給吳江博物館,其中包含吳江名人“蠶絲之母”費達生的手跡、獎狀、《新吳江報》《同裡宣卷民間手抄本》等。費達生手跡、三張獎狀以及其百歲壽辰時女兒女婿為她定製的壽碗,填補了吳江博物館關於費達生藏品的空白,豐富了吳江博物館的館藏。

此生只為收藏來 ——同裡龐昌榮的收藏人生

檔案館副館長範紅明(左)接收龐昌榮捐贈


此生只為收藏來 ——同裡龐昌榮的收藏人生

捐贈證書


此生只為收藏來 ——同裡龐昌榮的收藏人生

2018年5月18日,同裡藏家龐昌榮捐出了36件(套)史料

此生只為收藏來 ——同裡龐昌榮的收藏人生

捐贈證書


我今年72歲,斷斷續續、拉拉雜雜,有50多年在搞收藏,有人說我這一生是為收藏來的。我沒什麼收藏經,主要是熱愛吧,有了興趣,又有了樂趣。樂趣在哪?比如,有空了,泡一杯香茗,拿一件藏品,琢磨它的來龍去脈,就能看到歷史脈絡,也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養和知識內涵。藏品是個不說話的老師,有形無聲之間,能教給你很多……

此生只為收藏來 ——同裡龐昌榮的收藏人生

龐昌榮



此生只為收藏來 ——同裡龐昌榮的收藏人生

費秀華,筆名葉淺紅。江蘇吳江人,蘇州市作家協會會員,汾湖詩社理事,垂虹文學社社員。創作以散文為主,兼及小說和詩歌,作品散見於各類報刊雜誌。2014年出版個人散文集《夢從這裡開始》。


此生只為收藏來 ——同裡龐昌榮的收藏人生

徵稿啟事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歡吳江通。那麼大膽和我們表白吧!要知道,吳江通更喜歡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體會人生,也可以是尋找鄉愁,記憶歷史!文筆不重要,真實真心就好。自行配圖,特別歡迎。

文末請附作者簡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張。一旦錄用,奉上稿酬,雖不高,意很誠,還有你可能喜歡的地情書哦!

請發送至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記得註明姓名和聯繫方式。如已在其他媒體發表,敬請說明(特別是已在其他微信公眾號上推送,一律不錄用)。照片請勿插入文中,請單獨發送,謝謝!

由於來稿較多,自投稿之日起兩個月內沒有錄用,作者可自行處置(同一作者單次投稿多篇除外)。

吳江通會給你一個原創平臺,讓你展現自己,讓更多的人瞭解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