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七旬老人陳光孝:他與汽車打交道53年 駕車駛向幸福路

重慶七旬老人陳光孝:他與汽車打交道53年 駕車駛向幸福路

陳光孝每週都會給自己的愛車做清潔

重慶七旬老人陳光孝:他與汽車打交道53年 駕車駛向幸福路

陳光孝(右)攙扶行動不便的蔡萬明下樓

身穿白底灰點短袖,溫和的眼睛總是閃爍著慈祥的光芒,面帶微笑,說話鏗鏘有力,精氣神十足!這位七旬的老人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生於1948年1月的陳光孝,如今已經和汽車打了53年的交道了,從18歲參軍入伍當汽車兵到現在,依舊喜歡帶著家人自駕遊的他,講述著他的個人經歷和切身體會,暢談現在的幸福生活。

從新兵蛋子到部隊“汽車通”

陳光孝出生時,家庭並不富裕。陳光孝回憶道,家裡兄弟姐妹四人,讀初中時,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身為老大的陳光孝主動輟學,在家放牛、種田。直到1966年,年滿18歲的陳光孝來到部隊,經過層層篩選,成為了重慶某野戰部隊的一名汽車兵。

“最開始學車,學得不好,我個子瘦小,車又很大,上車以後害怕,後面才好起來。”陳光孝說道。整個汽車駕駛學習了近一年,每天練習各種各樣的道路、直路、八字路、蛇形路、單邊橋、鐵路鐵軌、陡坡轉彎等不同類型的道路。

好學的陳光孝比其他戰友更加勤奮,經過自己的努力,陳光孝無論是駕駛技術還是汽車維修都不在話下。“有一次,我們接到任務,給雅安的部隊送物資,戰友的車突然熄火,大家都修不好,我下車5分鐘就好了。”陳光孝告訴筆者。在戰友心中,陳光孝就是“汽車通”。

在部隊的這六年,大大小小的運輸任務已經數不清了。但是最讓他記憶深刻的是加入了渡河連。因為駕駛技術過硬,陳光孝被部隊推選進了重慶的渡河連。工兵連負責架橋渡河,需要準備大量架橋材料還有物資,渡河連就是負責一趟又一趟地運輸物資給養,必須確保無誤,在陳光孝的運輸任務中,沒有出現過一次誤。

他與汽車打交道53年

“今天開車去看孫子,經過新山村的時候,感慨萬千,想起剛退伍回大渡口的時候,都還是泥巴路,現在修得好漂亮。”陳光孝指著新山村方向說道。1971年退伍的陳光孝被分配到市糧食局當駕駛員,當時,糧食局只有三臺車,其中兩臺就是解放牌“大三層”大卡車。

據陳光孝回憶,他口中的“大三層”外貌厚重,大概4噸左右,讓人最“難忘”的是當時所有的“大三層”卡車都需要手動搖車發動,在部隊已經習慣這一操作的陳光孝更是熟悉不過。

“相對於車內的‘冬冷夏熱’環境,手搖發動已經不算什麼了,我的一身毛病也是長時間在駕駛室引起的。”陳光孝說著,挽起長褲,露出已經變形的膝蓋。

據瞭解,因為當時汽車的駕駛室還不具有空調、椅子高低調整等最基本的功能,在炎熱的夏天,駕駛室裡就像是行動的“桑拿房”,熱氣不斷從腳下往上湧上,汗水浸溼了衣物,穿溼再穿幹,長久以來,溼氣聚集在體內,導致陳光孝的膝蓋變形。

“那個時候,我還有一個綽號叫‘墊子’哥,因為個子小,加上汽車椅子沒有調節功能,我就放個墊子在椅子上,椅背也不合適,經常下班後腰酸背痛。”想起當年的汽車,現在的汽車椅子的調整功能是他最喜歡的設計,舒適感大大的提高。

晚年生活“檔期”滿

“國慶節,我們全家準備自駕遊,兩個兒子和老陳換到開,害怕堵車,我們打算提前出發。”陳光孝的愛人張代碧說道。陳光孝表示,以前在大馬路上五分鐘都看不到一輛車,也沒有現在隨處可見的紅綠燈,都是老式的指示牌,只有在主城區才可以見到少數的交警指揮,現在車水馬龍,汽車已經變成了大家生活最為常見的交通工具。

2008年退休的陳光孝“閒”不住,在所居住的新山村街道滬漢社區是大名鼎鼎的“陳隊長”,組建了社區“愛心送餐隊”,堅持義務幫助10餘名社區高齡獨居老人送餐9年,每週星期一的轄區大掃除、週三晚上“治安巡邏隊”、每個月三次的文明勸導等都是陳光孝的固定活動。

“如果沒有陳大哥,這幾十年,我都不知道應該怎麼過的。”筆者電話採訪到了陳光孝鄰居蔡萬明,蔡萬明從1976年生病到現在,已經40多年了,因為外出打工發生了意外事故,左腿的股骨頭被摔壞,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導致腿上留下殘疾。從那時開始,陳光孝在日常生活中就經常照顧蔡萬明,這讓他感動不已。

“老陳,今天下午在社區教我們用手機,你不要搞忘了。”陳光孝的老鄰居李瑛瑛看到陳光孝,親切地打著招呼。筆者一打聽,原來是陳光孝經常學了“新玩意”就想著跟鄰居分享,前不久學會了用手機下象棋,當天下午就約了大夥兒一起學習。

古稀之年,陳光孝仍舊精神矍鑠,“我的目標是活到100歲的時候,走遍祖國的大江南北,看看祖國的新變化。”

摘自:重慶大渡口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