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蛉是一種什麼樣的昆蟲?

王靜小憶


蚜獅,草蛉的幼蟲(下圖)。你看到它的身子和頭部麼?


草蛉(脈翅目/草蛉科)。體細長,複眼有金屬光澤。觸角細長,翅膀透明。很是漂亮。草蛉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草蛉卵的安放很有特點,卵通過絲狀長柄與草葉等物體連結,這樣就可以避免成為其它昆蟲的食物。(很遺憾,一直未能拍攝到草蛉卵,只好借網絡圖片一用,見諒。如下圖)
草蛉的幼蟲和成蟲的捕食能力很強,主要捕食蚜蟲,介殼蟲,粉蝨紅蜘蛛等多種昆蟲,也喜歡捕食諸如棉鈴蟲,地老虎,多種蛾子等昆蟲的卵。下面展示下本人拍攝到的草蛉的幼蟲和成蟲的片子,看看草蛉是啥模樣。

草蛉的幼蟲,統稱為:蚜獅。蚜獅沒有翅膀,爬行快速,善於偽裝,喜歡將一些小葉片小雜物和捕食後獵物的軀殼通過吐絲粘附在背上,並利用體背兩側的許多突瘤和剌狀毛束穩固做偽裝物。隱藏偽裝下方,很是安全。
蚜獅有一對鉗狀彎管口器(如上圖紅箭頭指示)
,捕食時先用口器夾住獵物,注入可以溶解獵物身體組織的毒素,同時也吸食獵物溶解後的液體。別看這麼小小的幼蟲,捕食手法卻是絲毫不客氣的。
蚜獅還可以通過身上的臭腺分泌臭液嚇退天敵。但草蛉成蟲上沒有臭腺。草蛉的種類雖多,但國內的草蛉(網查)只有十種。下面看看本人拍攝到的三種草蛉。

1,草蛉。類似這種草蛉遇見多次。體綠色,複眼具銅色光澤,觸角細長。
2,紅痣草蛉。只見過一回。


體長約25-30mm。頭部橙色,複眼藍色具光澤。前胸背板及腹背紅色。翅膀透明,翅痣紅色,由此而命名。
3,日本草蛉。只遇過一次。這隻草蛉的名字,還是從灣灣的“自然攝影中心”中查對到的。不知是啥原因,網查竟然沒有這隻草蛉的信息。不知是這蟲名查證錯了,還是另有其它名字?

(原創圖文,謝謝觀看)尊重原創,請勿搬運抄襲!


閒人小攝fjsm


草蛉又名草青蛉,屬脈翅目草蛉科昆蟲,其幼蟲通稱蚜獅。 它們是典型的捕食性昆蟲,捕捉蚜蟲和介殼蟲等害蟲,全球約有4000多種。成蟲體長13-15毫米,前翅長17-18毫米,後翅長15-16毫米,體綠色較暗。頭黃綠色,有黑斑2-7個。前翅前緣橫脈列及翅後緣基半部的脈多為黑色。幼蟲黑褐色,3齡幼蟲體長9-10毫米,寬3-4毫米,頭背面有3個呈“品” 字形排殖的大黑斑。草蛉以繭在寄予主植物的卷葉、樹洞內或樹皮下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羽化後,在有蚜蟲的地方活動,在麥田活動的草蛉主要是越冬代成蟲和第一代幼蟲。草蛉不耐高溫,超過35度,卵孵化率很低。


幫幫拜思特集團


草蛉,屬於昆蟲綱的脈翅目,幼蟲以蚜蟲為食,又叫“蚜獅”。卵橢圓形,長徑1mm左右,一般多呈綠色或草綠色,卵的基部有一根富於彈形的絲柄以絲柄,附著於植物的枝條葉片和樹皮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