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歡的書是哪本,為什麼呢?

滬上徐徐徐


我最喜歡的書:《活著》——藝術與生活的雙重摺磨》

《活著》是餘華的代表作。在這本書大概是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地主公子福貴,嗜色如食,好賭如命。先是敗光了家產,欠下了賭債,氣死了老爹。再是被強行徵兵,拋妻棄子,遠走他鄉。接著又是老大還鄉,死裡逃生,磕碰連連,悲劇的正戲也被拉開了帷幕。

福貴在經歷了喪妻之後是愧疚,喪女之後是後悔,喪婿之後是悲慟,喪孫之後就是生不如死。

本來到了這他是該死的,但是他沒死,一頭老牛陪伴著他活了下來。《活著》的緣由也從此而生。

我常常在想,人活著是為了什麼呢?

我覺得不單單是為了一日三餐,晚睡早起。我也曾經因為苦惱而產生過想要死的念頭,但真到了那一刻又覺得死比活更難。因為死不僅消滅了人的肉體,也摧毀了人的全部夢想。更可怕的是,因為這,讓人死後仍處於悔恨之中。因為想死的人,大都是苦惱的,也都是有志未遂的。因此,我活了下來。

我喜歡福貴,因為他歷經坎壈而仍能堅強活著,他是一個真正的生活強者。

“生活無論給了多麼大的磨難,都會在這片土地上重新喚醒對生命的熱愛。”每次聽到這句話,我就會想起一個名字——巧珍。相比起福貴,我覺得她是幸福的也是不幸的。但無論她都是如何的不幸,她都重新從她的那片土地上找尋到了對生活的赤愛。

《活著》是一部悲劇,塑造一部悲劇對餘華來說不是難事。但他這悲劇寫的太刻意,太氣勢磅礴,就算不得悲劇了。從全書來看,悲劇連連,但到了最後卻不是悲,而是喜。我們要慶幸我們的主角福貴還活著,因為正是他表達了我們這個民族的靈魂,表達了一代人的精神面貌。

福貴,他替餘華說了話,替歷史眾人說了話,也替他自己說了話。他說的話,嗓音很大,猶如波濤,猶如浪潮,滾過大洋,讓整個世界都聽到了。

我想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有福貴這樣的苦命人吧。他們每個人都有權利訴說出自己的心聲!

而餘華,他一直遵循著自己的內心在寫作,在一個交叉地帶寫作。這既是矛盾的交叉地帶,也是虛構與現實的交叉地帶。他說:寫作不僅是為了自己,當然敞開心扉地寫肯定會帶給作者很大的快樂,但寫作更是為了反映現實問題,作者要掮著責任說話。

文學一直在為人服務,作家也一直在圍繞著人做戲。作家寫小說,是為了寫了人,寫了小說,是為了改變人。文學既來源於生活,它的創作便是為了豐富人的生活,讓大眾享受到文學這才是寫作的初衷。

我記得餘華曾經說過:當有一天你在讀小說時,對於書中人物的所作所為,你身置其位,也覺得應當這樣做,那麼你就享受到文學的魅力了。不僅是餘華,大多數作家都在這麼做。像莫言,閻連科,馬爾克斯……所以,文學作品也只有在不分貧富、不看貴賤、不屈不撓的情況下,才能夠成為經典。


黛珂詩話


“我的靈魂跟你一樣,我的心跟你完全一樣!……我們是平等的……至少我們通過墳墓,平等地站到上帝面前。”這段話相信於大家並不陌生。這段話出自《簡·愛》,是19世紀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經典之作。

我最喜歡的書就是簡愛。第一次讀簡愛還是我在上小學四五年級吧,當時還是跟樓下鄰居借來看的。之所以喜歡這本書,是因為我被書中男女主角的那個愛情被打動,我現在依然記得女主角要離開男主角的時候自己掉眼淚,就在他們打算要結婚的時候,女主角發現了那個男主角有個瘋老婆的秘密後,為了追求自由平等有尊嚴的愛情,她還是勇敢離開了男主角。女主角是一個很平凡的女人,從小到大也是備受屈辱不理解,但不影響她對愛的自由平等的追求,令我欣喜的是,結局是美好的,最後男女主角重遇並攜手白頭。

這本小說的愛情故事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女主角無畏於社會,她在各種磨難中不斷追求自由與尊嚴,堅持自我,從未屈服。

女人一定不能依附男人,不能愛的卑微,一定要夠獨立自主,一定要追求自由平等。愛一定要建立在勇敢,自由,平等,獨立的基礎上。這樣的愛才可以持久。至今這本小說所傳達的愛情觀,還在深深影響著我。

也許你可以不漂亮,沒有背景,沒有才華,甚至僅僅是個普普通通的窮女子,但只要你夠努力,幸運之神一定會眷顧你,把你最愛的最好的那個男人帶到你身邊。

即使命運不公平,只要心中一直充滿希望,以笑顏面對災禍,以仁愛之心面對殘酷現實,憑藉自己的毅力、自尊與勇氣去努力,也許也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奇蹟。要知道,陽光永遠存在,只要你肯抬頭看看,勇敢樂觀面對生活,就一定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


花開如意


已讀過很多書,還會讀更多書,但相信一生最愛的所讀一定是《老夫子漫畫》,兒時隨父母去廣州出差,母親怕我火車上無聊便買了這本書給我,於是漫漫長路,要嘛躺在母親腿上睡覺,要嘛躺在母親腿上看書,這是我看過的第一本漫畫書,彷彿進入奇樂世界,便有了一路歡聲笑語。現在想來,當一個人能夠獨立看漫畫書時,便是逐漸告別童年的起點了吧。日後能夠獨自閱讀的體量越來越大,類別越來越廣,童年便也越來越遠,去廣州那趟火車,讀的是漫畫,留在記憶裡的卻是比漫畫還要無憂無慮的幼時片段,這片段每每回憶起來,才真正是人生書架裡最可貴的一本吧。


萬林古倉


  要問自己最喜歡讀哪本書,毫無疑問非《紅樓夢》不可,《紅樓夢》原名《石頭記》,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並稱“四大名著”,作者為清代曹雪芹,它代表了中國古典小說造詣的最高峰,自自問世以來對其解說,考證的書籍汗牛充棟,甚至由此產生了專門的學科“紅學”。



它集文學、經濟、藝術、教育、職場等價值於一身,是一部“百科全書”,可以這麼說,作為中國人,不可不讀《紅樓夢》。記得張愛玲說過世間有三大遺憾:一是紅樓未完;二是海棠無香;三是鯽魚有刺。可見它的魅力之無窮!


  《紅樓夢》一書首要形貌了林黛玉和賈寶玉兩人的戀愛故事,林黛玉六歲那年,母親由於抱病而死了,她的外祖母把她送到了京都的賈府,與賈寶玉一見鍾情,最後由於林黛玉身材微弱,從小就多病,死了。故事以賈、史、薛、王四個家屬為配景,形貌了北靜王、賈元春、夏忠等近四百個有聲有色的人物。


文化匯談


我最喜歡讀《毛澤東選集》1——4卷。越讀越感受到了毛主席的偉大。


kdl1958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讀書怎麼能有最喜歡呢?上中學的時候偶然間看到了《藏獒》這本書,讀完之後第一次感覺狗的偉大,也意識到災難的起因很大一部分來自於人為!《遙遠的救世主》、《天幕紅塵》告訴人們做事情的根基在於實事求是,最困難的事也不過實事求是!每本書給每個人的啟迪都是不一樣的!正所謂書讀百遍其意自現,只恨自己讀書太少吧!


書寫建造師


平凡的世界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路遙的文字,對他的領悟也很有限,但是我很感激他們這一代在黃土地上成長起來的作者,他們執著於土地的熱情,他們青春的勇氣給我的觸動是非常大的。生長在現在這個安逸而危機重重的社會,我們需要他們的點撥。這是我們父輩的力量,我們父輩的旗幟,在他們的青春歲月裡,悸動與衝勁遠比我們大得多,我們這批糾結於無謂苦痛的年輕人,所需要的、所缺乏的究竟是什麼?

我非常喜歡書中提到的葉賽寧的一首詩:不惋惜,不呼喚,我也不啼哭……金黃的落葉堆滿我心間,我已經不再是青春少年……


g金生水起


我最喜歡的書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這本書獲得了矛盾文學獎,講的是陝北的生活故事。在當時貧窮的生活年代,每個人為了改變生活現狀都努力奮鬥著,辛勤耕耘著,用永不言棄的精神樂觀地面對生活。這本書是生活的縮寫,是現實生活的寫照。

孫少平就是裡面典型的代表,是我最喜歡的主角之一,當他積極的面對生活,努力改變眼前的生活現狀。面對美好愛情破滅時,他還是選擇欣然接受,樂觀面對。

還有李向前面對愛情的態度,總是不離不棄,即使他喜歡的人不喜歡他,他仍然沒有放棄,最終用自己的痴情打動了他的愛人,不覺讓人想起了錦瑟裡面的一句話:“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當一個人終於盼到了守得雲開見月明的那一天,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在平凡的生活中,我們都是一個普通的人,總會遇到一些困境與不幸,我們應該積極樂觀的面對。但願每個人都能在平凡的世界中,做一個不平凡的人!





悅讀欣尚美文


我喜歡《活著》

我是中國人,我活著,中國人在這個土地上活著。

《活著》記錄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它告訴了我們那個時代的人是怎麼活著,我感受到了中國人自古以來的文化影響,他深深紮在我們的心裡,就算活得再苦,我也是中國人。

《活著》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讚歌,當你閱讀這本書時,你會感謝自己處於這個時代,你會感謝自己的祖先們,你會感謝身邊所有的一切。同時你會深深以中國人而自豪,我們的民族是多麼頑強的民族啊,我們吃過了那麼多苦,終於熬了過來,現在中國的一切,都是那一代辛苦的人換來的。


塵星君


我喜歡兩本書。一夲是黃帝內經,它能治身體的病;一夲是毛主席著作,它能明心,它能讓你知道太多太多的做人道理和行為準則,能讓你明目看清世界,能給你智慧和力量,能讓你明確與天鬥與地鬥與人斗的方問而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