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绞痛,大家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其缓解?

Sometime9


肠绞痛是新生儿常见症状,也几乎是每个妈妈都会遇到的情况。肠绞痛发作时,宝宝们通常都会大哭不止且无法安抚,让妈妈们心疼不已。

什么是婴儿肠绞痛?

婴儿肠绞痛其实并非疾病,是由于新生儿的肠胃和神经系统还未完全发育成熟,使得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或肠胀气而引起的疼痛,属于婴儿特有的一种生理阶段性反应。一般起始于出生后2-3周,4-6周时会达到高峰,通常最晚到4-6个月左右会自动改善,自行终止。

婴儿肠绞痛的特点

婴儿肠绞痛的特点是什么?如何与其他腹痛区别呢?

1、突然性的大哭,可持续几小时,也可阵发性发作。

2、无法安抚。妈妈们用尽包括“抱、哄、喂奶”在内的一切办法都无法安抚。

3、当宝宝因肠绞痛发作而哭闹时,会出现以下症状:面部渐红,口周苍白,双足发凉,双手紧握,双腿向上蜷起,腹部胀而紧张。

4、宝宝们往往在哭至力竭或出现排气排便后才停止哭闹。

5、肠绞痛发作时,宝宝不会出现呕吐和带血丝的粘液便。

可诱发宝宝肠绞痛的因素

1、婴儿喝奶或哭闹时吞入、吸入较多空气,在肠道形成气泡蠕动,导致腹痛。

2、喂奶过饱,使得胃部过度扩张引起宝宝肠胃不适;当然饥饿时宝宝过度啼哭,也会吸入空气导致腹痛。

3、对奶粉或母乳过敏引起腹痛。

4、对各种刺激敏感、易激动哭闹、过于兴奋,引起腹痛。

如何避免肠绞痛?

1、注意宝宝含乳的姿势

喂奶时,注意婴儿含乳的姿势,要让婴儿将奶头或奶嘴完全含到嘴里,不能漏缝隙,防止宝宝在吸吮过程中吸入大量空气。

2、避免宝宝大哭大闹

宝宝吸入大量空气,容易造成肠绞痛,因此要避免宝宝大哭大闹!宝宝出现哭闹时,要及时安抚,及时找出并解决导致宝宝哭闹的原因。

3、喂养适度,注意拍嗝

过饱或过饥都对宝宝不利。妈妈们要注意观察宝宝的饮食需求,摸索出最适合宝宝的喂养量。

此外,最好采用少吃多餐的进食方式,以减少宝宝的腹部压力。在宝宝吃完之后,一定要将宝宝直立抱起,用空心掌轻轻拍宝宝的背部,帮助宝宝打嗝排气,这样宝宝会舒服很多。

4、避免宝宝过敏

过敏也会引起宝宝肠道平滑肌异常蠕动、痉挛,导致宝宝肠绞痛。

对于母乳喂养的妈妈们来说,饮食要非常注意。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避免寒凉生冷食物,对于容易导致过敏的菠萝、芒果等食物,也要避免食用。有些小宝宝还会对牛奶、鸡蛋或者鸡肉类食物过敏,因此妈妈们如果发现自己在吃了这些食物后,宝宝有不适现象,也需要忌食该类食物。

奶粉喂养的宝宝,如果对奶粉过敏或者不适应,也要及时更换奶粉,以免引起宝宝不适、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5、帮宝宝做排气操

在宝宝用饭前后半小时做排气操,帮助宝宝排除肠胃内的空气,可有效减少肠绞痛的发生。网上有很多帮助宝宝排气的被动操,可供宝妈们选择。

6、热敷腹部

用热毛巾敷肚子,把温热毛巾搭到宝宝肚子上,等到宝宝肚子热乎了,将手心双手反复搓热,再轻轻地顺时针揉揉宝宝小肚子。这样可以帮助宝宝排气,缓解疼痛!

7、飞机抱

飞机抱也叫做肠痉挛抱法,是一种有效缓解宝宝肠痉挛不适的安抚技巧。

把宝宝的身体搭在你的一侧小臂上,让他的头面朝外靠在你的肘弯附近,两腿分别悬挂在你的手边。紧紧抓住尿布区大腿根部和屁股,小臂贴在宝宝发紧的肚子上。让宝宝在你的胳膊上呈现出类似飞机的姿态,且整体稍微有个角度,模拟飞机爬升状态,让宝宝的头部在上。

宝宝肠绞痛并非疾病,无需用药,但发作时,宝宝会比较痛苦。因此,日常生活中,宝妈们还是需要了解一下婴儿肠绞痛相关的知识,帮助宝宝快乐成长。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宝宝黄昏闹,原来是“肠绞痛”在作怪

在阿宝45天的时候,突然傍晚就开始歇斯底里的哭闹,满脸哭得通红,小拳头握的紧紧的,身体蜷缩着,肚子鼓鼓;在检查完宝宝后,并未找到明显病症,在40天体检时候也一切OK,吃奶也正常。

试了各种安抚,都不管用,给他喂奶,就来回叼奶,拉拽没有要吃的意愿。那个很烦躁的状态让人要抓狂、崩溃。

家里老人说“这是黄昏闹,小孩都这样!”

接下来我就恶补了相关知识。原来这是“肠绞痛”在作怪。

2006年罗马协作组将其具体定义如下,若是以下几种症状就可以对号入座了:

  1. 无明显原因的突然发作或停止的易激惹、烦躁或哭闹
  2. 每天持续至少3小时,每周至少发作3天,且至少持续一周,同时不影响孩子生长。
  3. 宝宝喝奶正常,生长曲线正常,体检排除疾病表现;肠绞痛主要发生在2周-4个月之间的孩子,也有少部分延续到半岁以后,多发生于傍晚或半夜时分。

1.宝宝为什么会有肠绞痛呢?

这是因为宝宝的肠胃发育还不够完善,很容易因为胀气或者是肠壁平滑肌的收缩,感受到疼痛。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肠绞痛更像是身体的一种症候群反应,并非因为某种特定的病理原因引起,而在婴儿成长过程中表现频繁发生的特点。

2.那我们做家长的该怎么办呢?

以下方式都是我试过的,并且效果很好。我家宝宝的肠绞痛在一周时间后慢慢减少,15天后消失。

  1. 宝宝在吃奶的时候,容易把空气吸入,加重肠胀气。首先需正确姿势给宝宝喂奶。

  2. 吃完奶后给宝宝拍奶隔,把吃进去的空气通过打嗝排除,同时也可有效避免溢奶发生。

  3. 在宝宝哭闹的时候,尝试“飞机抱”哭闹说不定会停下来哦。飞机抱是指一个手抱着宝宝的一只手,然后轻轻的拍打他的后背位置,抱他的手一定要同时抓住他的一条大腿,然后把宝宝翻过来像飞机一样的姿势放在自己的大腿上。

  4. 顺时针给宝宝揉肚子,做“排气操”,宝宝排气后会后舒服。我当时用这个方法的时候,阿宝连续放了好几个屁,渐渐哭闹停止。

  5. 注意宝宝肚子的保暖,可以给宝宝泡个温水澡,或者在宝宝肚子上放一个暖水袋;

  6. 哺乳期宝妈也要注意,尽量避免牛奶、洋葱、十字花科蔬菜如菜花、西蓝花容易产气的食物。可能对部分宝宝管用。

最后希望宝妈们遇到宝宝肠绞痛不要太焦虑,更不要把焦虑不安的情绪传染给宝宝,在哭闹的这几天需求帮助,让家里其他成员也参与安抚宝宝。


养育小孩的路程,任道重远,而且源远流长。需要我们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我是阿宝妈咪,80后育儿达人,一直坚持学习,坚持科学育儿。喜欢将自己学到的,育儿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分享出来,希望对大家有一点用,关注我!每天有故事分享呦!


阿宝妈咪私人号


肠绞痛的典型表现:

1、每天至少哭闹3小时以上;

2、每周哭闹时长至少3天;

3、综上至少会发生持续3周。

发生机制

4个月以内的宝宝,消化功能尚未晚完善,消化道道的蠕动快快慢频率不规律,亦或者宝宝吃奶时吃进了空气,从而引发宝宝较为明显的不适。当胀气比较严重时,肠道蠕动不协调就会发生痉挛,宝宝会因为肠道不适而哭闹、难以安抚。

主要症状

1、吐奶、排气多、排便困难、大便偏稀、有泡沫

2、还可伴有四肢活动增多、握拳踢腿、睡眠不安、无原因的哭闹等。

消失时间

待宝宝3-4月龄之后,多可以自己缓解消失,有的宝宝持续会时间长一点,可能会在宝宝5-6月龄消失。不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不用担心。

缓解方法

1、坚持喂母乳,母乳喂养宝宝发生肠绞痛的概率较低。

2、用温毛巾或暖水袋隔着衣服放在宝宝肚子上,缓解肠痉挛。尽可能使宝宝处于舒服的体位。也可以使用飞机抱,给予宝宝腹部压力,可以缓解肠道不适。

3、西甲硅油可改善肠道蠕动,防胀气、促排气,如果宝宝肚子鼓鼓的,那么可以在每次吃奶前,滴十滴到宝宝嘴里,然后喂奶即可,西甲硅油安全无副作用家长你不用担心。

4、服用益生菌可改善肠道菌群,缓解肠绞痛。

5、当宝宝有腹胀、腹泻或便秘、排便困难等情况时,应先排除发生肠炎、肠套叠等疾病,无异常则可耐心等待肠绞痛自然缓解,悉心照护宝宝。

6、当宝宝哭闹不能安抚时,在温度环境舒适的条件下,解开妈妈和宝宝的衣服,皮肤与皮肤直接接触,宝宝的头轻搭在妈妈肩上,宝宝的胸贴着妈妈的胸,也可换成爸爸,亲子间身体密切接触,即所谓的袋鼠式护理法,可有效安抚宝宝的情绪。

7、在宝宝耳边发出“嘘嘘”的声音,或轻轻吹气,宝宝能感受到类似在子宫内的安全感。秘放轻松柔美的音乐,轻轻抚摸宝宝的后背和腹部,安抚哭闹的宝宝。


儿科医生鲍秀兰


1、小儿肠绞痛好发的年龄在出生后到小于5个月宝宝,也叫多度哭吵,黄昏哭泣,有3个“3”,每天哭吵大于3小时,每个星期大于3天,持续3个星期以上的不易安抚,同时排除其他导致哭吵的病理性疾病。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很多发现肠绞痛是婴儿偏头痛一种。

2、导致肠绞痛常见的病因很多,目前没有确切的原因可以解释。

比如不合理喂养、牛奶过敏、乳糖 不耐受,胃肠道不成熟、胃肠蠕动亢进、肠道微生态环境异常等等原因。

3、如何缓解肠绞痛?

寻找可能的病因,排除病理性问题,比如腹股沟疝气,皮肤过敏等等。

最好母乳喂养,减少抗生素早期使用。

适当补充益生菌,考虑西甲硅油滴剂改善肠腔胀气。

制造人工白色杂音,比如下雨声,电风扇吹动声音。

模拟胎儿在妈妈子宫胎位,飞机抱轻轻摇晃,可以缓解宝宝哭吵。

柯大夫为儿科主任医师,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擅长儿童消化,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异常,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等疑难杂症及婴幼儿营养发育及喂养咨询。有关儿科专业咨询请来好大夫在线找柯友建主任。

与健康为伴,与医生为友,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关注,点赞分享更是一种美德。有问题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时间会对典型提问针对性回答。


柯大夫儿科科普教育


安抚宝宝肠绞痛的几个小窍门:

  • 更慢、更频繁地哺乳

无论母乳还是配方奶,过度喂养都会增加宝宝肠道里的气体,那是分解多余的乳糖时产生的。试着用两次喂奶频率,每次1/2分量。

  • 捂住小肚子

宝宝胀气痛的时候,把温水瓶(不是热水瓶)裹在布尿布里给他捂住肚子。要进一步

放松紧张的小肚皮,让宝宝趴在垫子上,腿自然垂下,然后轻轻按摩宝宝的背部。

  • 按摩小肚子

用手掌捂住宝宝的肚脐,五指打圈按摩他的腹部,让宝宝紧张的小肚皮在你温暖的手掌下放松。爸爸的大手能覆盖的范围更大。

  • 温暖接触

爸爸躺在床上或地板上,让宝宝肚子朝下趴在你身上,让他的耳朵贴着你的心跳,你温暖的身体和胸膛的起伏可以安抚宝宝的哭闹。

  • 把宝宝“穿”在身上

用背带把闹腾的宝宝“穿”在身上,最好在宝宝晚上发作之前就预防性地把他“穿上”。

  • 魔镜

把肠绞痛的宝宝抱到一面镜子前,让他观看自己的表演。当宝宝用小手或者光脚触摸自己在镜子里的倒影,你会看到着了迷的宝宝神奇地安静了下来。

肠绞痛爆发很少持续到4-6个月以后。到宝宝6个月时,激动人心的发育变化就会降临,引领宝宝告别肠绞痛。

获取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熊猫儿童健康】ID:xiongmaoerke

熊猫儿科


新生儿肠绞痛的表现形式一般也是哭闹,他和宝宝平时便便了或者是拉尿尿了,或者是冷了热了,生病了,表现都是差不多,我们家长朋友要注意观察和仔细甄别。



肠绞痛孩子一般发作的时候也会哭,而且哭泣的时候一般至少2~3个小时或者三个小时以上,孩子哭闹的时间都比较固定,大概在下午快要下班之前,也就是四五点钟开始,一直到晚上七八点钟。

肠绞痛的宝宝哭泣的时候一般显得比较紧张,他会把小腿卷曲起来,把拳头握紧,我们注意听,还可以听到宝宝肚子里有咕咕的叫声或者是放屁的声音,一般会感觉宝宝的肠道不太舒爽。但是宝宝哭闹一阵之后,好像又没什么事了,而且宝宝的体重增长也没有停止,还是保持增长的一个频率。


宝宝肠绞痛一般是孩子的肠道还发育不完全,也不够协调,在肠道蠕动的时候,就会引起不适。这些症状其实不用特别的加以治疗,一般在孩子三个月到半年之后,这是症状,随着肠道的发育完全它会自动消失。

虽然肠绞痛,不是一种病,只是一种症状,而且以后也会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消失,但是眼看着孩子哭闹,父母还是非常着急,但其实也不用过于担心:



第1种做法,就是坚持母乳喂养,流行母乳是最接近孩子需要的一种食品,而且它容易消化吸收,这对于刚刚出生的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全的宝宝来说,是最合适的一种食品,发生肠绞痛的几率也要小一点点。

第2种做法,一般在孩子为了母乳之后,我们应该把宝宝抱立起来,让孩子趴在自己的肩膀,给孩子拍一下嗝,让他排出体内多余的空气,也可以用手指在肚脐的周围顺时针的按摩,或者是宝宝清醒的时候让他趴着,按摩他的腹部。



第3种,孩子哭闹的时候,父母也要保持平静的心态,可能父母的紧张情绪会影响到孩子,加重他哭闹,另外孩子睡觉的时候可以把他向右侧卧,或者让他趴着睡。

第4种,如果给孩子喂得过多过饱,不要马上让他躺下睡觉,尤其是孩子每次哭了,很多家长的做法就是喂奶喂奶,孩子哭并不代表就是饿了,当然你实在要喂奶,孩子肯定是会吃的,可是吃的过多,如果肚子里进了大量空气,也容易溢奶。其实有的时候孩子哭一下,可能反而对身体有好处。


育儿教主


你好,幼儿肠绞痛首先形成的原因发病原因

1宝宝喝奶时候吞入大量空气(应该把奶瓶排气孔向上避免宝宝喝奶时吸入大量空气)或者哭吵时吸入较多空气,形成气泡在肠内移动致腹痛

2喂奶频繁导致肠胃胀气

3奶粉过敏诱发肠绞痛(后续观察隔离过敏原换奶粉牌子)

4做游戏开心喝风了

首先宝宝喝了奶后,先给宝宝拍嗝,等隔出来后.做一些轻柔的听音乐听故事等活动不做情绪激烈的逗笑游戏,其次如果已经肠绞痛后,给宝宝飞机抱让宝宝以较舒服的方式安抚哭闹的情绪,可以减轻肠绞痛的痛苦


如意印尼jamu产后修复


宝宝肠绞痛,现在医生没有什么对症的良药,只有缓解,宝宝大点就好了。

宝宝肠绞痛缓解方法,吃点益生菌,顺时针揉揉肚子,做做排气操,飞机抱。宝宝吃完奶给宝宝拍嗝,吃母乳的宝宝,妈妈要调节引食,不要吃胀气的食物。肠绞痛因为是宝宝胀气严重形成的肠绞痛,所以要减少宝宝气体的产生。

宝宝肠绞痛会哭闹的很厉害,不要让宝宝吃奶进行安慰,就会越吃越严重。


专业母婴护理


看我的主页,发了一篇肠绞痛的文章,希望能帮到你。


六六妈妈爱生活


肚脐四周顺时针按摩,喝奶不能喝进空气,让小孩趴着或者着飞机抱都能缓解,喝奶后空心掌拍小孩背部让小孩打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