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的人来说活着已经耗尽了全力,但只要活着就是希望,是幸福

最近很流行这句话,我太难了。其实,在人的一生中,总会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和苦难,但是只要心不死,懂得与苦难和平相处,其实苦难也不是一件不可战胜的高山。当你翻山越岭之后,你会发现,所有的过往,都无足轻重的了。

作家余华的小说,也是写尽了人间疾苦,讲透了万事万物之艰难。其中,他的代表作《活着》,被评为“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力的十部作品之一”,在海内外畅销。他也曾坦言,就算往死里写,都写不出第二本《活着》。

对有的人来说活着已经耗尽了全力,但只要活着就是希望,是幸福

小说讲述了小人物徐福贵一生的悲苦命运,他身边的人一个个先他而去,而他却选择向死而生。不少读者称看了后都有很深的感触,甚至落泪。这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伟大作品呢?

下面,我们通过《活着》这本书,一起了解徐福贵坎坷的一生,一起了解他是如何与苦难和解,如何带着希望继续活下去。

对有的人来说活着已经耗尽了全力,但只要活着就是希望,是幸福

1. 好赌让他失去所有财产,幸好他选择痛改前非

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过时,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居安思危的思想,才能维持甚至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可主人公徐福贵并没有这么想,他年少时,依仗自己家有一百多亩地,是远近闻名的阔少爷,不仅无心上学,还吃喝嫖赌,什么浪荡的事都干过。

特别是当一个人迷上赌博时,那离倾家荡产不远了。因为他总想把输的钱给赢回来,结果越赌越输,越输越赌,形成恶性循环。

福贵就是这样,当他输了钱后,想到的不是停止赌博,而是越输就越想把他爹年轻时输掉的一百多亩地赢回来,输到没钱给就赊账,赊着赊着,竟然把家里的所有财产都赊掉了。

正如他爹临终时所言,徐家老祖宗不过是养了一只小鸡,鸡养大后变成鹅,鹅养大了变成羊,再把羊养大变成牛,徐家就这样发起来了。可到了他爹手里,徐家的牛变成羊,羊变成鹅,传到他这里,鹅变成了鸡,现在连鸡都没了。

为了帮他还债,他爹不惜把一百多亩地,还有房子给抵押出去,霎那间,他们从豪宅变成茅草屋,从腰缠万贯变成一贫如洗。

就在搬家那天,他爹或许受不了刺激,从粪缸上摔下来去世了。

坏的事情还在接踵而来,在他爹去世后十天,他妻子家珍也被她爹迎接回家,就这样,好好的一家人,一下子变得支离破碎。

但他的成长仿佛就在这一瞬间,他一下子从阔少爷的身份转变过来,当上了农夫,踏踏实实地在田地里干活,生活才得以延续。

所谓富不过三代,福贵人家的子孙因坐享其成,容易养成骄奢淫逸的生活习惯,唯有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守住祖业。

众所周知,李嘉诚是亚洲首富,但他却让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过平民的生活,注重培养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让他们学会凭借自身努力创出一片事业。

在他们小的时候,李嘉诚常常带着他们坐电车、巴士上下学,当他们抱怨为什么不坐私家车时,李嘉诚解析道:

“在电车、巴士上,你们能见到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能够看到最平凡的生活、最普通的人,那才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社会;而坐在私家车里,你什么都看不到,什么也不会懂得。”

李嘉诚就是这样带着儿子们去看真实的社会,不仅如此,他还要让儿子们参与到这真实的社会中来,让他们体会挣钱的艰辛。

他很少给儿子们零花钱,更多的是让他们做杂工、侍应生获取,李泽楷还每周日都到高尔夫球场做球童,把辛苦挣来的钱捐赠给有困难的孩子。

正是李嘉诚对孩子们的“狠”,才没让他们养成骄奢的习惯,而是更好地去适应这个真实而残酷的社会。最终,他们也跟李嘉诚一样白手起家,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举足轻重的商界大腕。

记得有这么一句话“在富莫骄奢,骄奢多自亡”。再福贵的人家,假如只会贪图享乐,而不懂得艰苦奋斗,那美好的生活终究会成为过去。

对有的人来说活着已经耗尽了全力,但只要活着就是希望,是幸福

2. 死神一次次拽紧他,他却敢于与之搏斗

当物质生活匮乏,不得不忍受贫穷饥饿的困扰时,就如被死神紧紧拽住,而敢于与死神搏斗的人,才有可能生存下来。

在战争时期,几千号战友像野狼一样,他们为了能活着,竟头崩脑裂地争夺那少得可怜的大饼,而福贵和战友老全、春生自知不是他们的对手,干脆在他们抢大饼时,趁机扒他们脚上的胶鞋用来做饭,当扒不到时,就用钢盔狠狠揍这些脚。

在那一刻,他们每个人都在与死神进行激烈的搏斗。

后来,大难不死的福贵总算回到了家,但因为生活实在难以为继,他决定让人领养女儿凤霞,得以让儿子有庆上学。后来有庆知道姐姐被领养后极力反抗,他就狠狠地打有庆的屁股让他服从。难道福贵就不心疼儿子女儿吗?但贫穷真的让他很无奈。

可他终究还是舍不得凤霞,在凤霞被领养几个月后回来探望他们时,他再也不想把女儿送走了。

随后他们经历大锅饭时代,吃饭问题得到解决,但好景不长,由于物质匮乏,很快就进入大饥荒时期。

家珍不得不算计着日子,掺合着南瓜叶、树皮之类的煮粥。在当时,村里谁家都没有粮食了,野菜也挖光了,不得已就去刨树根吃。

就这样,我们不难想象出,当凤霞挖到一个地瓜时,人品还可以的王四,欺负凤霞是哑巴,竟和她争抢这个地瓜,还差点闹出人命。

正如书中所言,人一饿就什么缺德事都干得出来。这也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在那一时代,活着就像是一个奇迹,因为死神无时无刻不在光顾着他们。

但这一切都没有击倒福贵,尽管死神一次次拽紧他,他依然顽强地与死神作斗争,最终战胜死神,迎来生的希望。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有不少人正面临着死神,死神实际上也没那么可怕,可怕的是还没开始搏斗就向死神投降,而敢于与死神搏斗的人,终究赢得一线生机。

在《中国机长》这部电影里,它成功地给我们还原了一年多前川航3U8633航班在万米高空遭遇险境时,机长刘传健在与死神斗智斗勇,最终成功拯救全员128条生命。

刘传健在《开讲啦》中回忆道,在当时,飞机已飞至万米高空,突然驾驶舱一扇挡风玻璃掉落,导致自动驾驶失灵,仪表盘损坏,大多数无线电失灵,并且他还处在一个噪音极大和零下40度的极端环境里。

眼看死神离他越来越近,但他依然没有放弃一线生机,用冷得发紫的手,继续操控飞机。最终,这航班才得以安全落地。

所谓世事无常,我们无法预知生死,却能在死神到来时与之搏斗并战胜它,才能让自己活下来。

对有的人来说活着已经耗尽了全力,但只要活着就是希望,是幸福

3.命运夺走他所有亲人,他却选择向死而生

《活着》最催人泪下的,莫过于福贵要目睹一个个最亲的人去世。

他爹的死已让他内疚万分,后来他娘又病了,还好那时家珍生了有庆后,已从娘家回来。他们两个人一起照顾一个家,互相也好有个照应。

有一天,他娘在烧火时头一歪,靠在墙上睡得不省人事,家珍立马发现不妥,让福贵进城请郎中,可这一去,差点断送福贵的命。

福贵进城里正想请郎中时,被一队国民党大兵拦住,其中一位长官命令他去战场拉大炮,可这一去就将近两年,在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尸横遍野,并且他的挚友老全也死去了,而春生却无影无踪,在那炮火连天的时刻,活着真的就是一种奢望。

但命运终究青睐了他,在他认为自己命不久矣的那一刻,迎来了解放军的帮助,他才得以见到最亲爱的家人。

可惜的是,他娘在他离家的两个多月就病死了,他连她的最后一面都没办法见到,真的很让人痛心,但只要他们还活着,再苦的生活也得继续。

在闹饥荒时期并没有让他们一家生死分离,但献血却夺去他儿子有庆的性命。

有天下午,县长夫人生孩子时大出血,有庆就毛遂自荐想要献血。而医生抽他的血时竟停不下来,直到把他的血抽干,直到拿他的命换成县长夫人的命。于是这个朝气逢勃的小男孩,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变成冰冷冷的尸体。

这突如其来的事实又怎能让福贵接受得了呢?在医院里,他对着医生就是拳打脚踢,恨不得把杀死他儿子的人碎尸万段。

可命运来了个翻转,这县长竟然是他曾经的战友春生,曾共过生死患难的兄弟,福贵实在下不了手。他只好对春生说“春生,你欠我一条命,下辈子要还我。”可没想到的是,在一场文化大革命中,春生因为是走资派,被折磨致死。

死人已不能复活,活人还得活下去。福贵和家珍想着自己会比女儿凤霞早去世,就为她找了个很疼她的丈夫二喜,可这喜事竟演变成一场悲剧,凤霞生下苦根后大出血去世。

原本就得软骨病的家珍,再也忍受不住逝去儿女的痛苦,也跟着去世了。之后二喜扛负起养育儿子苦根的重任,干起搬运活,不料却被两排水泥板夹死了,而苦根因为贫穷饥饿猛吃豆子被撑死。好好的一家人,到最后只剩下迟暮之年的福贵和一头老牛。

人的一生就好比一辆开往坟墓的火车,总会有人上车,有人下车,没有谁会永远陪伴着谁,无论是爱人,子女还是父母,终有一天会有分别的时候。

曾记得有这么一段对话,老婆问:“等我们老了,你希望谁先死?”

而老公却不假思索地说:“我希望你先死。”

这听起来很让人愤怒,可原因却让人泪奔。

因为世上最痛苦的莫过于,忍受失去最亲的人的痛苦,最爱你的人,又怎舍得让你忍受这种痛苦。

而福贵却承载了这种痛苦,很顽强地活了下来。他把他所有的家人,以另外一种方式,存活在他的心里。

对有的人来说活着已经耗尽了全力,但只要活着就是希望,是幸福

4. 生活总会充满苦难,但活着就是希望

霍金曾说过:“无论命运有多坏,人总应有所作为,有生命就有希望。”

这正是福贵的信念,他在战场时,那里子弹横飞,尸横遍野,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生的希望,最终才得以和家人相聚。

在他家人一个个先他而去时,原本以为他也命不久矣,但最后他却选择向死而生,并给一头将被宰割的老牛一个活着的机会,给它取和自己一样的名字——福贵。

为了给这头老牛希望,让它不觉得孤单。他吆喝道:“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

其实,这头老牛又何尝不是给了他活下去的希望呢?

就如书中所言,活着本身就是活着。既然活着,那就活着,善于给自己寻找活着的理由。不管生活有多难,活着就代表希望,说不定哪一天也能得到命运的青睐,人生从此有了翻盘的可能。

从“烟草大王”到“中国橙王”的传奇人物褚时健,他的传奇故事向我们证明了,只要活着,生命就有绽放光彩的可能。

他的祖父母,父亲,母亲,堂哥,弟弟等亲人,在他小时候就逝世了,因此,他很小时就懂得活着的重要性,也正因为此,他从不向死神认输,尽管是垂危的生命,依然生生不息。

在经历了妻子马静芬被关在洛阳监狱,女儿褚映群在狱中自杀,他自己也被判无期徒刑,眼看71岁的他如此遭遇,生命已快接近尾声,但他不畏惧年龄,不畏惧死神,只要活着,那就活着,最终他获得了减刑而出狱,从而让自己的人生再次走上巅峰。

其实,他的成功,更多的是他给“活着”下了新的定义。

他曾说过 “活着的每一天,把每件事情做好,尽好自己的每一个责任,就不白白过这一生。不要去想太多死亡的事情,它来或不来,谁也控制不了。活比死要重要得多。”

没有谁的一生会一帆风顺,更多的是被苦难包围,假如因为一时的苦难而止步不前甚至轻生,那相当于把人生的一切转机给彻底抛弃,一切即将到来的美好都与你无关。而活着,正是一切静待这美好的一切。

正如陶菲格所言:“以前所走过的路虽然艰辛曲折,但最后一瞬间却宛如时光王冠张绮丽珍珠光彩熠熠。这一瞬间在每个人--从国王到平民--的一生中都会发生。

是的,只要活着,绚烂的夕阳才显得更迷人。因为,活着就是希望,活着就是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