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7個小常識,讀懂它,就能讀懂小白球

高爾夫是一項魅力無窮的運動,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開始學習高爾夫之前,必須瞭解一些基本小常識,避免落入打球陷阱中。


乾貨 | 高爾夫7個小常識,讀懂它,就能讀懂小白球


1、80%的揮杆錯誤都源於揮杆開始之前。所以,擊球準備階段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儘量把錯誤扼殺在源頭。


乾貨 | 高爾夫7個小常識,讀懂它,就能讀懂小白球


高爾夫球的開始動作是揮杆過程的起點,它包括雙手握杆,使得手和杆成為一個整體,調整呼吸,身體保持一種自然舒適的狀態,自然站立放鬆。接著髖和膝微微前屈,眼睛瞄準將要擊打的方向,手臂和肩自然下垂,雙肩之間傾斜大致15度,左肩略高於右肩。擊球時,讓高爾夫球的位置靠近左腳。

2、基本功永遠是揮杆中最最重要的東西,紮實的基本功等於好球,這一點你完全不用懷疑。


乾貨 | 高爾夫7個小常識,讀懂它,就能讀懂小白球


實際上,優秀的業餘高爾夫愛好者基本都沉迷於訓練自己的基本功,花裡胡哨的高難度動作都屬於剛入門的新手。

值得一提的是,起杆並不是單純的手臂動作,還包括肩部的轉動,從而保持雙手在胸部正前方。這是許多業餘球手需要注意的一點。

3、身體永遠是第一生產力,不管是創造揮杆力量還是穩定揮杆,都要以身體的轉動為核心。


乾貨 | 高爾夫7個小常識,讀懂它,就能讀懂小白球


“胳膊擰不過大腿”這個到底誰都明白,可到了高爾夫揮杆,你為什麼還偏偏要用手臂的力量揮杆呢?

4、上杆決定下杆,沒有一個好的上杆動作,何來更為出色的下杆?

雖說下杆才是決定擊球好壞的主要因素,但你想想,如果上杆不好,下杆的還原是不是就增加了難度?而且,上杆的蓄力也十分重要。


乾貨 | 高爾夫7個小常識,讀懂它,就能讀懂小白球


上下杆轉換是高爾夫揮杆中最難的技術環節。最重要的一點,啟動下杆的引擎是左髖,左髖前頂的動作牽扯背部,背部牽扯肩部,肩部牽扯手臂,就像連鎖反應,洶湧澎湃的力量在其身上由下至上傳遞。

5、與其迷信練球數量,不如踏踏實實提高練習質量,打好每一顆球比每天打夠500顆球更實用。


乾貨 | 高爾夫7個小常識,讀懂它,就能讀懂小白球


很多人之所以苦練數年依舊打得很臭,不是他們不夠努力,關鍵在於他們一直在做低效練習。

6、不尋求教練的幫助,可不僅僅是多走彎路那麼簡單,甚至會讓你在錯誤的道理上越走越遠。教練的作用,永遠比你想象的還要大。


乾貨 | 高爾夫7個小常識,讀懂它,就能讀懂小白球


你可以懼怕改動作,但不能排斥改動作,這是每一位高爾夫愛好者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

這個過程雖然很痛苦,但熬過就是一片坦途。

7、只有高超的球技水平還不夠,你還得有一個強大的心理素質,這是打出好成績的必備條件。


乾貨 | 高爾夫7個小常識,讀懂它,就能讀懂小白球


其實,高爾夫更像是一場心理遊戲,誰頂不住壓力誰就會崩盤,爆洞的發生大多都是因為心理出了問題。

牢記這7個小常識

會讓你對高爾夫有正確的理解

對“如何打好高爾夫”這個問題

也會有全新的認知

所以,請分享給你的球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