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40天、90天,他们成功上岸的秘诀是什么?

40天上岸:提高备考效率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公考的前期准备其实很重要,包括报班,选网课,心态调整,时间安排等。我就谈一谈我的感受和切实经历吧。

1.关于报班

我觉得比较实在或者说万能的搭配是:笔试学网课,面试报协议班,我也是这个步骤来的。网课我推荐步知(我买的)。

关于买书,如果你是花钱买的网课基本都会送材料。如果你还有更过的精力,可以买些专项的题刷一刷,足够了。


2.关于自律

我真正的学习是从报了名的那一天开始的,突然意识到需要学习了,于是就能静下心来打开书,默默刷题了。我不建议大家把时间压得像我一样这么紧,因为这将近是十天我几乎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听课刷题,一天十几个小时很吐血。

分享几个我认为实质有效的扔掉自学,扔掉手机的好方法:

基本款:用你唯一的手机,播放你的网课,或者下载学习时不能玩手机的软件(不过这招对我没用,我有一万个理由触碰我的手机);

进阶款:看着学习直播,跟着学,累的时候或者想玩手机的时候看一眼人家小哥哥小姐姐还在学习,你有啥理由不学。而且偶尔看一下还让我觉得有人跟我一起学习,超级有动力。(这一招伴随着我前期的学习,效果哈可以,大家阔以去哔哩哔哩寻找你的小姐姐)。

终极爆炸款:开直播学习。这其实是个狠招,因为有人看着你学习,你都不好意思碰手机。我用过这个方式连续一天学过十五个小时,狠人必备。

仅40天、90天,他们成功上岸的秘诀是什么?

3.报班就是为了有人能够督促我

关于报班就是为了有人看着我,为了能有人督促我这个问题。

如果你是希望能通过报班,找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让别人带动你。那我只能说,很多人都是这么想的。于是现实会出现两种(这两种都是我亲身经历的):

①你运气好,遇到了大神或者对学习极度热爱的盆友。我在面试的时候遇到过,同班的杜拉拉小姐姐,白天七点,晚上三点,这个作息坚持了三十天,在她的感染下,我和班里一个小哥哥跟她组了学习小组,最后这个作息变成了全班活动。诚然这是运气好,但是就这样,班里仍然有人不学习,所以能不能学习要看自己。

②你运气不好碰到爱玩的。我朋友为典型,一班大神,人家的策略是劳逸结合,白天学习,会了,晚上出去玩。结果大神都上岸了,我的朋友掉了。所以具体能不能自律,除了那个你运气好才能碰到的氛围,还有你自己那颗想上岸的心。


4.关于心态调整

我没啥说的,只能说,如果你在这玻璃心,悲天悯人,后面有你哭的。不要考虑你能不能考上,全力拼搏一把,能不能考上是你考完出成绩才应该考虑的事情。


5.关于时间安排

我觉得90天是正好够用的,不紧不慢,基本日子比较舒服,一天学六七个小时就够用了。如果是在职备考,可能时间需要更多。我用了40天,这个时间够用,但是比较紧。不过说天没太大意义,真正的时间取决于你每天能学进去多少小时。

仅40天、90天,他们成功上岸的秘诀是什么?


90天上岸:每天4小时+,18年国考一次上岸!

我一直秉信这三点:人的潜力是逼出来的,动力源自于压力,内因决定外因。当然,这次我能够上岸的原因也是如此。

我的备考经历非常的平凡简单,但是,简单不代表容易。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选择课程辅导(最最最关键!!!!)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自己思考的时间再长,也比不上选择一家适合自己的辅导班,听听老师高屋建瓴般的教诲,会让自己少走好几年的弯路,会让自己在学习上事半功倍,真正实现弯道超车的!

我是一名上班族,每天的学习时间就是下班以后,而且,多是一些碎片化的时间。所以,辅导课程中,我最注重的就是课程的学习效率!

步知公考的所有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学习起来非常的灵活,并且每一堂课程时间大都不会超过15分钟,而且老师能将每一堂课程的知识点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讲解透彻。这样,学习起来既轻松,又省时间,所以效率一下就高了!

仅40天、90天,他们成功上岸的秘诀是什么?

第二,制定学习计划

以我为例,我的笔试备考的时间并不长,我从2017年7月12日才正式开始备考,一直到2017年12月10日参加国考笔试。也就是5个月的时间。我要求自己每天必须学习至少4小时,周六周天可以延长到6~8小时。我不建议搞疲劳战术,因为学习累了,真的就没效率了。

比如,我每天下午5点下班后,回到家中,处理完所有家务,最迟到晚上7点开始学习,那么,到晚上12点之前就能结束一天的学习计划。

大家可以算一算,就按照每天4小时学习时间,5个月150天备战,我的实际学习时间累加起来也就是600小时。换算成天,合计25天。也就是说,累计用25天的时间来学习行测和申论,笔试也就通过了。

还有,如果计划已定,那就千万不要给自己找借口,不按既定方案学习。比如给自己定下每天学习4节课,如果学习时间超过4小时还没有学完,那么,请继续坚持吧!

仅40天、90天,他们成功上岸的秘诀是什么?

第三,努力奋战学习,注重方法技巧,归纳总结;同时,做题,做题,再做题

我在学习课程时就已经发现,课程的知识点设置的非常精妙,都是按着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步骤进行。

你每学完一个知识点,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时候,根本不会感觉过渡生硬,来的那么突兀,而是非常自然而然的觉得,这就是接下来我该学习的。

几位老师对这种对课程的把控能力,如果没有多年的教学经验,没有著作等身的积累,是不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对知识融汇贯通的。所以,把自己交给课程,全身心的投入进去。

仅40天、90天,他们成功上岸的秘诀是什么?

质的变化需要数量的叠加,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天才,所以,需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我们公考的路上,只要你不拒绝一步一个脚窝的平凡,诱人的辉煌就不拒绝你放飞的渴望。

祝愿每一个参加公考的莘莘学子,都能用平凡的双手,书写不平凡的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