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只购买武器强大自己不制造武器是不是愚蠢的做法?

按照历史规律,这的确是一种愚蠢的做法,印度号称“世界第四”“南亚雄鹰”,但这依旧掩饰不了印度国防工业“空心化”的隐患,印度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军火进口国,进口份额约占全球份额的12%,武器系统严重依赖国外,依赖程度之深对于印度来讲绝对是一个隐形的危险。

印度只购买武器强大自己不制造武器是不是愚蠢的做法?


印度国防工业之所以出现“空心化”的隐患与二战后印度的国际际遇以及其国内自有的矛盾紧密相连,印度独立之后一直奉行不结盟的政策,美苏冷战如火如荼,如果能拉拢到印度,那对于任何一方都是百利而无一害,因此美苏两国的糖果一个比一个砸的狠,被这么两个国家“宠幸”,印度何愁没有武器装备。

印度只购买武器强大自己不制造武器是不是愚蠢的做法?


相较于自主研制,直接进口国外武器可以迅速提高印军的战斗力以及装备水平,印度尝到了这种甜头,那国产武器的研发自然就会慢慢落下,其实美苏两国特别是苏联很有一种“温水煮青蛙”的味道,因为任何独立自主研制武器的国家其武器系统都有明显的传承性,武器一代又一代的升级,如果印度想要跟上时代,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自主研制,一条是继续升级或者引进,软件行业和服务行业给印度GDP带来了支撑,不差钱的印度自然不会放弃那条好走的路,而美苏军火商则年年赚的盆满钵满。

印度只购买武器强大自己不制造武器是不是愚蠢的做法?


印度国防工业本土化的呼声已经越来越高,印度也不惜巨资开始投入国产武器的研发,但取得的效果却不是太理想,这一点可以从印度的“光辉战机”以及“阿琼主战坦克”的历程看出,特别是“阿琼主战坦克”,研制时长达30年之久,创下了世界之最,目前“阿琼坦克”已经大部分被停驶,剩余的只能在阅兵的时候拿出来,象征着印度有自主研制的能力。

印度只购买武器强大自己不制造武器是不是愚蠢的做法?


服役便落后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了一个“陷阱”,在尖端武器对一国工业能力、科研能力、材料处理能力等要求已经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工业基础不扎实,科研能力较低、历史累积较少的国家已经很难再追赶上其他国家,而且这种差距会越拉越大,印度目前就陷入了这样一个困境,尖端武器必须靠进口,自己研制又异常困难,要想跳出这个圈,恐怕还真得两代人踏踏实实的努力研究。

印度只购买武器强大自己不制造武器是不是愚蠢的做法?


印度国防工业能力弱也和其现存的种姓制度以及男尊女卑的文化传统有关,先说种姓制度,这个阶层歧视普遍存在于印度军队内部以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人力”即优势,但占大多数人口的低等姓氏以及“贱民”却无法充分发挥出这个人力的优势,这体现在建设、教育、科研等各个方面,如果印度不能解放这个人力,那即便印度人口数量是我国的两倍,也不会爆发出什么惊天创举出来;“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放在印度显然也不合适,印度女性社会地位较低,基本上都是困足于家中,那至少印度女性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一并被社会淹没了,这对于印度的崛起自然不会起到积极作用。

印度只购买武器强大自己不制造武器是不是愚蠢的做法?


印度通过购买国外武器强大自己本身就不是一条正路,捷径确实好走,但捷径的尽头往往也是悬崖,印度若想摆脱这个难堪的局面,恐怕先要着手的不是去花钱买全套的图纸,而应该是落实它宪法中关于废除种姓制度的条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