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最后为什么两个和尚要向唐僧他们收贿赂才肯把真经给他们?

圈外扒姐


名著《西游记》在最后的章节,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西方极乐世界时,在取经书的时候安排了这么一个场景:阿难、迦叶引唐僧看遍经名,对唐僧道:“圣僧东土到此,有此什么人事送给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们去。”

当得知唐僧并没有准备“人事”,便变了脸不想传经与他们,后因畏惧孙悟空折腾,这才传了“无字假经”给他们。

在归途中,幸得到燃灯佛将经书吹散,师徒这才发现上了当。唐僧顿悟,将自己一路盛饭的唐皇赠与的紫金钵盂,送给了如来佛座下的两个弟子,这才取回了真经。

在《西游记》的尾声,作者特别安排了这么一场两个和尚索贿的事情,到底是什么用意呢?用书君认为,其中有三个原因:

原因一:佛祖是要教授唐僧师徒第一课~要有感恩的意识。

阿难与迦叶是如来佛的十大弟子中很有来头的两位,他们都是相貌堂堂的人,而并非如电视剧中被丑化了的。

作者安排阿难、迦叶以人事来“为难”唐僧师徒,就是要教授他们第一课,做人要有感恩的意识。

一个路越走越宽的人,一个经历过苦难的人,当他得到了他所想要的,必须要懂得对给予人的回报,穷了少给,富了多给,不在乎你给了多少。

作者在《西游记》的尾声,将这种回报的意识通过两位众人敬仰的佛祖弟子的行为展示出来,其目的就是告知大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而佛祖面前也是如此。

原因二:佛法不轻易传。

《西游记》的开篇,玄奘登坛讲经,后被幻化成和尚的观音大师点拨去西方求取真正的大乘佛法。

在起初的只身前往,到一路收了小白龙在内的四个徒弟,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抵制了儿女情长,这才到达了西方取经处。

然而,本来刚想舒展的心情却又因两位佛前大弟子的“欺骗”而出现了波折。

在这里,不论是一路上所遭遇的险阻、诱惑、离间、争吵等,都是以不同的方式告诉人们,佛法不会轻易得到,就算到了最后时刻也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放松。

原因三:真经的价值在于自贵。

对于佛祖来讲,金银其实是一种身外物。然而,师徒四人到达西方大雷音寺时, 佛祖却暗授弟子,问师徒要“人事”。其中这里有一个缘由在里面,那就是真经的价值在于自贵。

人往往会有这样的心理,一件东西很不容易得到,又花费了自己很多的财物,这样得到的才珍而又珍。

换而言之,如果一件东西是别人随手拿到的,而自己没有非吹灰之力,这件东西只能吸引他一时的兴趣。

佛祖渡化的真经是要普渡众生的,让人从无边的烦恼中彻底解脱。如果它不自贵,那世人势必会不加珍惜。

所以说,佛祖这般“为难”师徒,其根本就是让他们意识到这部经书自身的价值,只有让他们体验了来之不易,才可以真正的去珍惜与钻研它。

对于佛祖暗示座下大弟子问唐僧师徒“索贿”之事,除了有书君说明的三点原因外,就是告诫众生,佛不是高高在上的,他们会幻化成各种方式来普渡众生~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只不过收点贿赂不算什么,孙悟空从一开始就问过观音,我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佛祖既然要传经我半日就能完成,为什么要带一个肉眼凡胎的和尚步行过去,这得走到猴年马月?后来观音就去问如来,如来给了三个金箍,孙悟空戴上金箍后就再也没有问过这个问题,取完经最关心的也不是封赏,第一个就问头上的金箍怎么去掉。还有九九八十一难基本都是如来派观音安排的,绝大多数到最后神仙收了妖怪会说是观音求我几日,我才放妖怪来作怪,目的是给你们一难。唐僧到了灵山境内第一个遇到的就是求雨的那个县,唐僧就问这都到灵山了,百姓怎么还过得如此苦难?后来说县官家踢翻了给玉帝的供奉,然后唐僧又问,既然是县官家踢翻的,那为何要百姓跟着一起受苦?西游记里这样的地方太多了,西游记其实暗讽了佛,道两家,道家比如太上老君的裤腰带怎么能在狐狸精那,金角银角也拜狐狸精为干娘,还有老君说青牛拿的那个法宝是他最厉害的,要是没有芭蕉扇连他都没有办法,而这么重要的芭蕉扇却在牛魔王老婆那里,还有红孩儿的三昧真火在西游记里只有太上老君用过,红孩儿一口火差点要了猴子的命,而牛魔王和孙悟空大战许久为何不用三昧真火灭了猴子?我估计牛魔王根本不会,这下你也明白牛魔王为何不回家在找小三了吧?


明149266215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其实一直认为是如来手下的人贪财,终于经历了一件事我才彻底明白,这件事源于我现实中认识一个老太太,虽然我们年龄差别很大,竟然发现我们同属于“龙”字辈,也算是有缘,她说经历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气功热”,那个年代官方、媒体和科学界都在推动重视这种热潮,很快“气功热”席卷全国,有了浩浩荡荡全民气功运动,这种热潮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末,后来逐渐消失,如今的气功只存在于少数的爱好团队。

当时她就外出他省学习了气功,所以她说她身体很好,从来没有感冒发烧,身体很健朗,她还保留着当时交流学习的小册子,说我感兴趣可以给我一本,我不迷信这些,出于好奇的心理还是想研究一下。

结果她欲言又止,我说不方便就算了,她说不是不方便,终于吞吞吐吐说出要出钱买,我知道她家很富裕,没多想就说说可以啊,她又怕我误会,说老师传道时候特地交代的,凡事传于他人的册子一定要收钱,固定的价格2元,而且几十年没变过。

她之所以怕我误会,是因为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收费,但她知道不这么做肯定不行,而且曾经一位和她很好的老太太,就因为收了她2元钱,一直耿耿于怀,说她小气。

当时我突然明白了,告诉她我不介意,还解决她的疑惑,告诉她为什么要收钱,我就给她讲了西游记最后的经书故事,并告诉她:“不传无名之经”!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中博士的世界论


网友名:

只不过收点贿赂不算什么,孙悟空从一开始就问过观音,我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佛祖既然要传经我半日就能完成,为什么要带一个肉眼凡胎的和尚步行过去,这得走到猴年马月?后来观音就去问如来,如来给了三个金箍,孙悟空戴上金箍后就再也没有问过这个问题,取完经最关心的也不是封赏,第一个就问头上的金箍怎么去掉。还有九九八十一难基本都是如来派观音安排的,绝大多数到最后神仙收了妖怪会说是观音求我几日,我才放妖怪来作怪,目的是给你们一难。唐僧到了灵山境内第一个遇到的就是求雨的那个县,唐僧就问这都到灵山了,百姓怎么还过得如此苦难?后来说县官家踢翻了给玉帝的供奉,然后唐僧又问,既然是县官家踢翻的,那为何要百姓跟着一起受苦?

网友当年匹马:

这个问题萦绕脑海中有二十多年,从小时候看西游记就发现这个问题,但一直想不明白。后来经历事情多了,才能理解其中深意。首先要说的是,阿傩迦叶两人不是普通人,是释迦摩尼座前亲传弟子,如果只是用俗人贪财来理解他们,肯定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吴承恩老先生也不是凡人,毕竟不会恶意诋毁。那唯一解释就是我们没有理解其中奥妙。我感觉是有三重意思在里面。名字就叫人事,寓意深刻,就是人间正道,否则你就是不懂人事,没有成人。第一,可以从凡人角度看,原始生存法则不能用道德标准来评价

网友导致懂:

看了很多人这分析那分析,其实都没到点子上。西游记在古代是禁书,不仅仅映射官场,西游记主角是佛、道,但是有一点佛的仁慈和道的无为吗?整篇小说都是张力、都在争.....而且全是恶人本性,赢弱的唐僧抓住机会就念念紧箍咒,看到美女会浑身一震(原著),看到妖怪吓半死,四圣试禅心唐僧其实一点都不坚定,这是得道高僧改有的样子?孙悟空为了报复变个六耳猕猴打师傅(真假美猴王)。如来给了观音金、紧、禁三个箍儿去完成取经大业,观音自己贪污两个,并且观音一手策划了唐太宗地府还魂案、陈光蕊殷温姣刘洪江流儿案、在长安期间霸占城隍、土地办公室案


靖歌阁娱记


我看的比较透彻。这不是八十一难的一难,并非刁难唐僧。而阿难被人耻笑后也觉得不好意思,为何还会几次三番要人事?其实看出身,阿难也是贵族,也是成了佛的,还稀罕一个紫金饭碗这点东西?显然,他们在点拨唐僧。第一:这经文你是为了唐太宗搞的水路大会,为平息冤魂你才来取的。说白了动机就是皇帝需要这个,你取回经文去帮皇帝平了冤魂就认为完成使命了,不可以。二:唐僧这人太刻板和教条,从白骨精等等一路很多案例看得出,他属于那种很刻板的人,还有几次甩锅的言行,更说明唐僧很可能回去交差后就领赏开始高端生活了。但阿难点拨他这经文如果带回去你是不能就完成当年吹牛逼的承诺就完事的。和尚,弟子,整个佛教都需要吃饭,你要用经文来让这些徒子徒孙都不饿死才行。

总结一下就是唐僧取经根本动机是为唐太宗取的,佛祖点拨他不要刻板,不要狭隘,不要教条的认为佛就超脱三俗,不食人间烟火,你要像我们一样,带领佛教靠这些经文来吃上饭,佛教既需要经文这样的精神粮食,也需要人事这样的物质粮食,让唐僧千万别以为经文单单只是精神财富。


小食迹


好多人没仔细读西游,就发表评论。无字经书被唐僧取走,燃灯知道后,发了个慈悲。东土的人愚昧,看不懂无字经书。叫人去捣乱了一下,告诉他们。无字经书,具体有什么好处,书里没有说。只是当年释迦牟尼圆寂前,吩咐大家,所有经文只许心记,不许笔录。圆寂后,大家研究经文发现同一个经文有很大出入,没办法,只好召集大家校对经文,前后招集了3次佛陀大会,于是有了现在的经文。吴承恩大概说的无字经书就是这个意思(我猜的这个)。白手传经,后人当饿死。如来明确表述,经不可轻授,昔日众比丘下山为舍卫国赵家人诵经,保生者平安,死者超度,结果只换得3斗3升米粒黄金。就这样,如来还觉得贱卖了。自古哪有白得的好处,任何东西都得付出代价,越珍贵的东西越难得,能用钱买已经是人家大度了。这道理就好像,现在的核心技术,芯片技术。你问美国买,人家肯卖吗?人家最多给你成品,现在连成品都不给了,更别说技术了。所以问人家要东西,给钱天经地义啊,有什么问题?


林荫间的那一缕阳光


这个问题萦绕脑海中有二十多年,从小时候看西游记就发现这个问题,但一直想不明白。后来经历事情多了,才能理解其中深意。首先要说的是,阿傩迦叶两人不是普通人,是释迦摩尼座前亲传弟子,如果只是用俗人贪财来理解他们,肯定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吴承恩老先生也不是凡人,毕竟不会恶意诋毁。那唯一解释就是我们没有理解其中奥妙。我感觉是有三重意思在里面。名字就叫人事,寓意深刻,就是人间正道,否则你就是不懂人事,没有成人。第一,可以从凡人角度看,原始生存法则不能用道德标准来评价,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没有人有义务去同情弱者,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没有足够的物质保障,毕竟会消失在历史的某个角落。所以我们的每一件事都会有目标,有目的,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去获取,所有的人都会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费那个劲干嘛。社会也会失去前进的动力!第二,可以从唐僧师徒的角度来看,社会交换法则处处存在,可能自己认为是千辛万苦来取经就付出了许多,但是对阿难迦叶们来说这个与我何干,没有任何意义,只有你把对我有价值的东西给我才是交换,我才会给你真经。第三,更接近佛法的真意吧,我的真经对你来说有多重要,可以通过你交换的东西体现出来。尤其是无字天书的故事,让子孙后代无福消受,把经书贱卖了。因为轻而易举得来的东西无人会珍惜,只有付出代价后才会知道她的可贵。释迦摩尼肯定不愿意自己的佛法被贱卖。付出多少,才会收获多少。足够重视才会有所得。就像现在很多闪婚,就有许多闪离。没有人太当回事。如果是办个大婚礼,把亲朋故旧,领导同事都找来做见证,相信在离婚时会考虑如何给周围人做交待吧,更慎重些。以上是自己三十岁的领悟,或许以后会有更多领悟吧。


当年匹马戍梁州


三条。

第一,经不白传。如来下山到舍卫国讲经,需要金砖铺地,他的徒弟们下山讲经,需要三斗三升金豆子,如来还说卖少了,照这么下去让后代儿孙吃西北风去。所以唐僧不能白白把经取走,需要上交紫金钵。



第二,西天正常运转需要经费。阿难伽叶并不是把紫金钵据为己有,而是上交了寺库。西天这么大的家业,养着上万和尚,每天吃饭就是一笔大开销,他们唯一可以变现的产品就是自己编写的经书。如果全都白白送了人,雷音寺早就关门了。因此要钱也在情理之中。具体案例参见武侠小说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某著名寺院。



第三,孙悟空杀死犀牛,藏起一只牛角,声称要献给如来,但是一直没有掏出来。如来只好让阿难伽叶问他要,但他就是不给,因此唐僧的紫金钵就保不住了。


唐风宋月


从佛法上说,无字真经才是如来心法,所以如来不怪迦叶和阿傩尊者;从现实来说,法不可轻传,最后两位尊者卡一下唐僧,是为了凸显佛法的尊贵。

无字真经 VS 有字真经

在佛教的诸多经典中,佛陀一直开示佛法的传承并不在于文字、经卷,而是受法者要能明心见性,最终见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语,意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最高的智慧觉悟。

比如《金刚经》中,佛陀这样说: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如来说不应该执着于法,更不应该执着于非法。以经义而言,如来常常说:你们各位比丘,知道我随缘说法,所说之法如同舟筏,(一旦登临智慧彼岸),舟筏都应该舍弃掉,何况那些非法呢?

另外,如来在灵山法会上曾经拈花示众,众皆惑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佛即开口说:“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非相,微妙法门,咐嘱摩诃迦叶。”并授以衣钵。迦叶即为禅宗一代开山祖师,衣钵为信,代代单传。

所以最高境界的经文,即是无字真经,而非有字真经。

法不可轻传

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即叫:“阿傩、伽叶,快将有字的真经,每部中各检几卷与他,来此报数。”

孙悟空责问如来佛祖为何传无字真经,又派迦叶、阿傩为难勒索,如来即说“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其目的就是为了凸显佛法的尊贵和重要。

其实,《西游记》里面一开始佛祖就赐给了唐僧好几件宝物:

锦襕袈裟:是佛祖托观音菩萨赐给唐僧的宝物,最直接的功效就是与九环锡杖配合,确保唐僧“免堕轮回”。

九环锡杖:也是佛祖所赐。如来佛祖曾经对菩萨言曰:“这袈裟、锡杖,可与那取经人亲用。若肯坚心来此,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杖,不遭毒害。”

佛经里还有一个目连救母的故事,就与九环锡杖有关。传说目连的母亲死后堕入饿鬼道,目连不忍母亲日日受苦,决心下到地狱救出母亲。

可佛家有一句神通不敌业力,目连就算有神通也下不去。后来凭借手中的九环锡杖,才下到地狱,找到母亲,正应了佛祖那句“持我锡杖,不遭毒害”。

这两件宝物,哪件不比紫金钵盂珍贵?如果如来佛和两位尊者真的是贪图小利,那之前赐宝给唐僧不是前后矛盾吗?

《西游记》虽是小说,但深合人事、亦有佛法,所谓尊者索取贿赂,理解的人知道是法不可轻传,不理解的恐怕就认为佛陀纵容弟子索贿了。


谈者无语


在《西游记》里,如来同意了传经,可是阿傩、迦叶两位尊者,直接开口问唐僧,从东土来有没有什么人事带给他们?

真是阎王好过,小鬼难缠。明明老板对唐僧等人都很客气,也答应了传经,直接拿经走人,不就完了?可是阿傩、迦叶竟然一点都不顾佛门重地,公然索贿。


唐僧说自己空手来的,这两位不高兴了。孙悟空一看,就要去找如来告状。结果两位说你别嚷嚷了,传经给你就是了。

结果师徒四人拿了一堆白纸回家。结果白雄尊者一阵风,把白纸散落一地,等发现的时候,师徒四人回来找如来算账。

如来的一番话更是让他们如坠云端,如来的话里重点表达了几点:

首先,阿傩、迦叶公然索贿的事情如来已经知道了。

但是如来一没惩罚两个尊者,二没为此事道歉。这说明这些事情本身都是如来自己的意思。如来总不能亲自开口跟唐僧要这要那不是?

就像此前的狮子精,有没有点余则成让龙二去收斯蒂庞克轿车钱的意思?


其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们要取的佛经也是要有相应付出的。

而且标准是不能低于此前在舍卫国赵长者家念过一遍,便得三斗三升米,三升金。这个标准的;

这句话意思很明确,就是取回经到东土大唐,那是要去赚取收益的,不能白送。

其次,你们取的那叫“空手取白经”,那也是难得的“无字真经”。

这颇符合知识产权的概念。不要钱的没字,那就要靠你自己去参悟,去写出心得,创立门派。别人已经写出来的“有字真经”,那就应该收费,而且定价自主权在人家那里。

这也就意味着唐僧如果此带着所谓的“无字真经”回到东土大唐,可以打着取过真经的名义,自创门派,自己撰写经书,去賺香油钱。


但最终唐僧还是用紫金钵去换了“有字真经”,算是付了版权费,取回来真经。

但是很显然如来实际上还是觉得贱卖了,而且如来还有一个隐忧。所以九九八十一难,最后一难还在通天河等着师徒四人。最终真经掉入水中,晒经的时候,残缺了很多经文。

这个隐忧就是唐僧仍未脱俗,所以经书传自东土,若虽齐备,然而仍无法超度,岂不坏了佛家名声?所以传个残破不堪的经书,即便无效,责任自然不在佛家。

如来的这个隐忧实际和一段“紫金钵”禅宗公案有关。

金碧峰祖师,平时禅定功夫很好,皇帝赐他一个紫金钵。他很喜欢这个紫金钵,有一天他在打坐,两个无常来找他,找不到。

他入定了,无常鬼怎么都找不到他。于是问土地:“怎样才能找到金碧峰?”土地说:“听说老和尚很喜欢那个皇帝赐予的钵,要不你们敲敲他的钵?”


无常鬼把这个钵一敲,老和尚就出定了,出来就被抓住了。

金碧峰祖师就问:“何故抓我?”无常鬼说:“你大限将至,阎王要你去。”

金碧峰与无常约期七日,处理好事情便去。无常便答应了。结果金碧峰转头就把钵给砸了,说:“我无牵无挂,无我自在,还被一个钵给障碍住了。”

之后,金碧峰就打坐,入定了。七日后无常再来找时,哪儿都找不到,又去找金钵,金钵也没有了。

这时,听到金碧峰祖师在虚空中说:

“若要拿我金碧峰,除非铁链锁虚空;

铁链锁得虚空住,方能拿我金碧峰。”

所以传经之人,心中有牵挂,仍有喜好,经文是度不了众生的。然而世人无牵挂,无喜好,又何称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