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孫二孃戰死,武松為何痛哭流涕?文化小說如何描述的?

小呆讀史


另類君答題^_^

武松自幼父母雙亡,是武大郎將他一手帶大,武大是他在世間唯一的親人。他少年時性格剛強,常與人鬥毆,武大為他操碎了心,後來他打死了人,武大變賣所有家當幫他打點,才免去死罪,所以兄弟二人的感情,絕對是天地至情,牢不可破。

知道以上這點關係,那些臆想讓武松和潘金蓮媾和的人就可以消停了。

敲黑板,回到題目。

武大死後,武松毫不猶豫的就殺了潘金蓮和西門慶,由於知縣網開一面,他僅只是充軍發配,在途經十字坡的時候,孫二孃用人肉包子和蒙漢藥酒想麻醉武松,被武松識破後不打不相識,武松認孫二孃的老公菜園子張青為義兄,孫二孃為義嫂,從此結下不解之緣。

後來武松因幫助施恩醉打蔣門神得罪張督監,被後者陷害後暴走,殺了張督監全家老幼三十九口,犯下如此重罪,自然無處可去,這次又是孫二孃幫忙,給他了行者的裝扮和度牒,將他偽造身份,以頭陀的身份混跡江湖,直至到二龍山落草。

可以說,孫二孃是武大郎死後,武松唯一感受到的人間溫情和暖意。

對於習慣了刀口上舔血的武松來說,看慣了爾虞我詐,生殺予奪的江湖險惡,而這個賣人肉包子的女人卻給了他世間少有的溫情,如此跌宕曲折的美意,著實讓他無法忘懷,所以提住所謂的“孫二孃戰死,武松痛哭流涕”就不難解釋了。

然而且慢!另類君不得不在文末來一錘:

是施恩戰死的時候武松痛哭流涕,因為施恩對他的恩情接替了武大郎,事實上,孫二孃夫婦戰死的時候,武松已經斷臂,一直在六和寺養傷,他知道義兄義嫂身亡的消息後,已經是一個波瀾不驚的出家人了。

另類君言盡於此,告辭!


另類文史


孫二孃這個人,很重義氣,相貌打扮卻很粗獷:

下面系一條鮮紅生絹裙,搽一臉胭脂鉛粉,敞開胸脯,露出桃紅紗主腰,上面一色金鈕。見那婦人如何?

這是武松和孫二孃第一次見面是的裝扮,那時武松還是個戴罪之人,和孫二孃不打不相識,加上自己的丈夫張青,三人一同結拜,感情好得不得了。

後來三人同上梁山落草為寇,感情也是十分要好,宋江帶梁山泊好漢被朝廷招安之後,孫二孃在攻打方臘的時候戰死,武松為何痛哭,其實原因很簡單,且聽我慢慢道來。

孫二孃是替武松死的

在舊版中,孫二孃和武松一同去攻打方臘,丈夫張青很早之前就戰死了,孫二孃報仇心切,和武松一同被敵人包圍。

在衝出重圍的過程中,中了陷阱,眼看武松要被上面的筏子打中,孫二孃推開了武松,自己卻被筏子打在背上,一名嗚呼。

孫二孃救了武松一命,他能不痛哭流涕嗎?他們認識這麼久,孫二孃對武松就如同自己的親弟弟一般,不僅幫他縫衣服,還給銀子,後來又要去救他,這份情意,早就超過了親姐弟。

孫二孃為了救武松而死,武松更多的是一份自責和感激。孫二孃為人極講究義氣,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新版中,孫二孃是和丈夫張青一起死的,其實我更喜歡舊版,把她和武松的姐弟情意描寫得十分生動,武松對這位老大姐也是十分的敬重,他倆性格本就相近,應了那句老話: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金庸的小迷弟丶


武松和孫二孃、張青夫婦在水滸傳裡面有很多描述,武松在水滸傳裡大致的路線:受傷出場在柴進家裡做客(其實養傷),遇見宋江,拜為哥哥(為後期上梁山做鋪墊)。身體痊癒後,回鄆城省親。路過陽穀縣,三碗不過崗。成為打虎英雄,因而受陽穀縣委的賞識,成為浦頭。加上在陽穀縣遇到了武大郎。後知道在老家受人欺負,在陽穀租房賣餅。武松就留在了陽穀縣,後武大被毒死,武松打死西門慶和潘金蓮。發配充軍,在路上遇到孫二孃和張青。成為兄弟。後去二龍山落草,在路上遇到施恩,幫施恩打走了蔣門神。兩人成為兄弟(後來施恩打方臘戰死,武松哭了,再次哭就是孫二孃死時)。後來蔣門神和一個團練教頭陷害武松,在鴛鴦樓武松打死他兩。和施恩去二龍山了(找魯智深當了二把手)。後來宋江攻打祝家莊時歸順梁山泊。在梁山泊和孫二孃再次相遇,但只是輕描淡寫,後來攻打大遼,沒多大戰功,南下攻打方臘,才方顯本領。張青(沒什麼能耐)死後,孫二孃在水滸傳小說裡沒死,封了一個地方的郡君。武松斷臂成為一個清真廟的祖師,小說裡沒有曖昧的描述。都得到了善終!


逆流用盡餘生


說實話,我一直不反對影視劇對文學作品進行改編,因為有時候的確改編可以讓影視劇更有感染力,邏輯上也更加說的通。但是改編這種事情,主要人物的精氣神不要動,可以在行為事件上進行擴充,但如果一個人的精氣神改編了,那樣的改編會讓人反感。

關於武松與孫二孃的曖昧關係,歷來就有很多說法,但其實都不足為信。很多人就會拿武松與孫二孃第一次相遇時候的情景來說事,但是這根本說明不了什麼問題。

首先來說,影視劇裡的孫二孃都大大美化了,哪怕是梁麗版本,最接近原著形象那一版,人物也要比書中描述的好看的多。原著裡的孫二孃又醜又壯,如果你樸素點倒也能看,偏偏又格外愛打扮,濃妝豔抹,坦胸漏乳,這樣的形象十個男人十個看了要噁心。這樣的孫二孃靠賣人肉包子過活,惡名遠播。武松路過這裡的時候,就想著教訓一下這個惡人。

果然,路過的時候,武松先是言語挑釁,後來假裝被迷暈,最後直接壓住了孫二孃。這裡的動作看起來似乎有些曖昧,實際上是生死相搏,如果孫二孃拼命反抗的話,她估計當場就被武松打死了。好在孫二孃是個識時務的主,一看苗頭不對趕緊求饒,張青也及時趕了回來,孫二孃這才僥倖逃脫。

拿今天的眼光來看,這一段描寫的確有點情慾的意思在裡面,但是如果結合整部水滸來看,實際上就是單純的武松想要教訓孫二孃罷了。水滸裡面有個論調,就是好漢無妻。像最頂級的好漢是武松魯智深,他倆一個和尚一個行者,儘管吃酒喝肉,但是算半個出家人,不近女色。老大宋江老二盧俊義雖然有過女人,但是都不放心上,所以都被綠了,後來殺女人上梁山。老三吳用老四公孫勝終生不娶。梁山以前的老大晁蓋為了修煉武藝,不近女色。也就說,梁山上有頭有臉的好漢都是跟女色絕緣的。只有像王英那樣猥瑣沒志氣的角色才會見了女人拔不動腿,被人瞧不起。武松顯然是作者最中意的角色之一,被後人評價為天人,這樣的好漢如何能夠女色扯上關係呢。

有人說不對,武松雖然拒絕了嫂子潘金蓮,但是武松還有個個女人叫玉蘭,當時張都監要賜給他,武松不是也沒拒絕嗎。其實那個時候武松是戴罪之身,剛剛從風光的武都頭變成了殺人犯,武松特別憋屈,他特別渴望翻身。這時候突然受到張都監的眷顧,自然十分高興,張都監說什麼就是什麼,要給他美女他也不好反駁,就算那時候都監給他一個醜八怪,他也絲毫不會在意的。後來武松知道自己被張都監所騙,還不是一個不拉的把他們全殺了,哪有半點情意。武松對於女人,可以說是鐵石心腸的。

但是呢,拋開男女關係,武松對對他好的人,絕對也是掏心掏肺的。自打第一次不打不相識以後,武松就與孫二孃夫婦結為兄弟,這張青倒也罷了,拿武松就是親弟弟一般,那孫二孃對武松也特別好,在對待武松的問題上,她甚至表現出她少有的女人的細心。比如在武松血濺鴛鴦樓以後,武松被高價懸賞,孫二孃怕他敗露行蹤,把他好好打扮一番,從一個殺人武松變成了一個頭陀,對於孫張二人,武松是很感激的。

然而,水滸裡面對於次要人物,在招安之前,有些人描述還蠻多的,比如說張青孫二孃有大量動作語言描寫,但是招安以後存在感就弱多了。最後他們的死僅僅半句話就交代了。至於武松對於他們死後的反應,作者真的沒空交代啊,痛哭流涕啥的就更沒有了。

老版水滸電視劇對這個進行了改編,裡面孫二孃為了替武松擋排刺而死,武松自然悲痛萬分,畢竟人家為他而死。這樣的改編我倒覺得還蠻合理的,在原著裡,孫二孃的確對武松表現出親姐姐一般的關愛,而且武松年齡上雖然是小弟,但卻是英雄,是他們在梁山的靠山,孫二孃有孺慕之情不足為奇。你為我死,我為你哭,這裡表現的更多的是兄弟義氣,是親情,而且讓電視劇情節更有張力,這樣的改編是不錯的。


但是在有一版電視劇武松裡面,最後張青死了,孫二孃武松走到了一起,那就是太扯淡了,這樣的改編看了讓人尷尬難受。


一覽眾河小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再強的人也有權利去疲憊。就算下雨也是一種美,做人何必撐得那麼狼狽!

武松聽到孫二孃戰死的消息後大哭一場,是他長久以來被壓抑的情感終於爆發出來的緣故。

武松看上去冷酷無情,是一個心狠手辣,殺人無算的狠人,甚至說翻臉就翻臉。在梁山泊組織的第一屆菊花大會上,當他聽到宋江又在唱起招安的調調時,第一個站起來反對,說話不留一點面子: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弟兄們的心!

要知道,武松可是第一個讓宋江主動有意要結拜的人,兩人原來的關係很不一般。可武松該翻臉時還是照樣翻臉。

但是,他恩怨分明,對於自己真正的兄弟,朋友,幫助過自己的人,又是是飽含著深情的。特別是對於孫二孃,更有一種別樣的感情。

這就不得不提到他們第一次在十字坡相遇時的情景。

那時的孫二孃敞胸露懷,濃妝豔抹,就像個生活作風隨便的風騷老闆娘,還撩撥武松。武松知道她店裡的貓膩,一時興起,按照自己的節奏,一步步的捉弄起孫二孃來。到最後,兩人還有了肢體接觸。

幸虧菜園子張青及時到來,化解了兩人的尷尬局面,然後互感義氣深重,武松,張青結拜為了兄弟,孫二孃自然而然的成了武松的大嫂。

這個大嫂可是真大嫂,不像潘金蓮那樣心術不正,總想和小叔子之間玩點兒曖昧。孫二孃對武松噓寒問暖,關懷備至,而且在形象上畫風突變,也忽然莊重起來。這讓從小父母雙亡的武松感到心裡暖烘烘的。

最讓武松感到家庭般溫暖的情境是他血濺鴛鴦樓後,誤打誤撞下再一次來到十字坡張青,孫二孃的酒店。孫二孃不但為其制定了周密的跑路計劃,併為武松設計了伴隨其後半生的行者形象。當孫二孃親手為武松披上那件行者的皂布直裰時,武松那顆冰冷的心肯定瞬間也被融化了……

孫二孃陣亡時,正是宋軍和方臘之間的戰鬥進入白熱化之際,此時,幾乎每天都有梁山好漢陣亡,每個人的神經都繃得緊緊的。

直到消息真真切切的傳到武松耳中,就像一根針扎到了他心中最柔軟的部分一樣,即使他志如鋼,意如鐵,再也支撐不住了,嚎啕大哭起來 ……從此,世上可能還有朋友,兄弟,但是再也不會有親人了……


而武松自己也斷了一臂,他心灰意冷,正式遁入空門,在六合寺出家,安然度過餘生,直到八十歲壽終正寢。

(以上內容是根據電視劇的劇情作答)


田獲三狐


把武松在上山視為親人的人只有三位,分別是施恩、張青、孫二孃,而這三人皆陣亡於江南,只有施恩死的時候武松大哭了一場,而張青和孫二孃死的時候武松已經斷臂,這個時候的武松心態有一個明顯的變化,頗有大徹大悟之感,什麼兒女情長,對他來說都已經淡漠了。

施公對於武松有著特別的照顧,但對於這三個“小跟班”施公給他們安排結局時就很湊合了。施恩在打常熟時不小心淹死,孫二孃死於杜微的飛刀下,張青更可悲,施公就用一句死於亂軍就把他交代了,簡直一點面子也不給啊。而武松在勝利前夕被包道乙斬斷胳膊,後來就一直在養傷,所以他也沒機會第一時間知道哥嫂的陣亡消息了,施公自然也沒必要去對武松進行心理描寫了。

施公口口聲聲說梁山頭領都是好漢,其實他在對一些“惡人”的處理上也絲毫不手軟,比如像以張青、孫二孃為首的黑店主人就不會給他們善終的結局。同樣的,朱貴、朱富得瘟疫病死了,李立在清溪縣重傷而亡了。而做正經買賣的孫新、顧大嫂則有一個不錯的結局。

在不同的影視作品中,孫二孃的結局都不同。98版水滸中孫二孃為了推開險些中陷阱的武松,自己被南軍的頂板壓死;新水滸中孫二孃和張青則被方臘雙殺,要知道原著中方臘可不是什麼功夫高手,新水滸的編劇這是要上天啊;還有一部名字就叫武松的連續劇,這劇中把張青刻畫成了一個窩囊廢,並非孫二孃對武松一見鍾情,徵方臘張青死了孫二孃存活。在後來宋江等人被整死後,武松和孫二孃喬裝打扮殺了高俅,最終武松也沒出家,和孫二孃結為夫婦,從此不知所蹤。

這個改寫就有點太誇張了…

總之孫二孃不是什麼正面形象,害人無數的她也不配好漢之稱,無止境的明褒暗貶,這就是《水滸傳》的高明之處了。


你在孫二孃身上聞到的不會是香味,而是血腥味。


邏輯文史游


電視劇拍的和原著是不一樣的,建議看一下原著,電視劇比較誤導人。

原著中,孫二孃戰死,只是一句話帶過,武松並沒有痛哭流涕。

整點兩處將佐時,長漢鬱保四、女將孫二孃,都被杜微飛刀傷死。鄒淵、杜遷,馬軍中踏殺。李立、湯隆、蔡福,各帶重傷,醫治不痊身死。

為什麼說電視劇不合理,這裡就可以看的出來,在孫二孃死之前,武松就已經被敵人砍掉了一條胳膊,已經是廢人了。

砍掉一條胳膊什麼概念,這麼說吧,在當時那個條件下,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治,絕對死翹翹的,哪怕放在現在如果沒有及時救治,也是活不成的。

我們都知道骨折還需要一百天才好個差不多,何況砍掉一隻胳膊,沒有一年半載是癒合不了的。

而且書中也說了,武松已經是一個廢人了,肯定是不能參戰了,而且後面也沒有武松戰鬥的場面了。

所以說孫二孃為保護武松而戰死是胡說八道,完全背離了原著的內容情節。

孫二孃和武松的關係確實不錯,因為孫二孃和她丈夫張青幫了武松大忙,武松行者裝束就是這兩人打造出來的。

更不要說什麼孫二孃和武松之間有什麼情感曖昧了,兩人只是打鬥的有點糾纏不清,而且當時的情況也只能是武松制住孫二孃,沒法殺害,因為武松還是在發配的路上,是個犯人,在殺人就是罪上加罪,真的可能會被砍頭了。

說到這裡,我們可以看一下魯智深和林沖,這兩個男人惺惺相惜的拜了把子,魯智深對林沖好嗎?

那絕對好的不能再好,比親兄弟都好,千里護送林沖,不然林沖在野豬林就被害死了,這能說這兩人之間有同志關係嗎?

我們可以解讀原著,但是不能根據影視劇來解讀,影視劇永遠還原不了原著的內容情節,任何影視劇做不到完全還原原著。


踏歌走馬


小說裡並沒有描述孫二孃戰死後武松的狀態,但是可以推斷出武松肯定是傷心的。

武松痛哭流涕是電視劇裡的劇情,很合理,也豐富了武松這個人物的形象。

我來說說題主為什麼這麼提問和電視劇為什麼這麼改編。

水滸作者對中國人的男女觀念的反抗。

題主這個問題,讓人一看第一印象就是武松和二孃有曖昧。

沒辦法,我們國人乃至世界各族人民都這毛病。東方文化中男女之間要是不玩點曖昧,都對不起觀眾。

自從人類懂得拿樹葉遮住下體開始,男女都故事就開始了。這也是沒辦法,特別相熟的男女之間有友誼嗎?絕對有。有曖昧嗎?也絕對有。

男女有別無可厚非,但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中還有個“男女大防”,防啥?不言而喻。可人類天生的好奇心和反抗精神決定了,你越是防什麼越是來什麼,好像墨菲定律就是說這個。

尤其在古代,在水滸傳小說成書的年代,漢族的文化剛剛擺脫異族的統治,又正慢慢把自己陷進理學的牛犄角中。

水滸傳是什麼小說?古代被禁止的小說,作者就屬於有文化的憤青,你越是不讓我說什麼,我就偏寫什麼。於是水滸傳,無數的痴女被不解風情的好漢一刀剁了,還有幾個會武藝的老孃們和男人們成哥們了。

孫二孃就是其中一個。要說這個老孃們,哦,不,是小娘子,也是真性情。不順眼的剁了賣包子,順眼的結為異性兄弟,比你媽對你都好。這一形象,一改中國傳統文化中“紅酥手”、“知否,知否”的多愁善感嬌滴滴女性人物設定,讓讀者眼前一亮。

電視劇裡為什麼這麼改呢?

我們看看武松,這哥們真是個苦命的人兒啊。從小相依為命的哥哥被愛自己的嫂嫂給藥死了,自己坐牢苦盡甘來得了個女子,發現了陰謀,自己殺了眼全給宰了。

武松是個“獨狼”,不是他自己想獨,是命運剝奪了他的親情和愛情。於是,武松哥哥只能從友情中獲取自己所剩無幾的人性,從友情中保持自己不會被“野獸”佔據全部。

可是他遇到的人是什麼樣呢?柴進,宋江之流的都是在施捨、憐憫,利用自己,只有魯智深、孫二孃夫婦是真心對自己好。

武松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拼了命的對自己好的人好。可惜他最後看清了宋江之輩,所以盡了義氣之後沒有回去“同富貴”。

武松從小沒有父母,他對孫二孃的感情更像是戀母情結。孫二孃在這個小兄弟面前,也是像“長嫂如母”,從生活的細節處關心武松。

武松是水滸傳中人性描寫最好的一個,他其實是遊走在人性善惡邊緣的人物。

孫二孃戰死了,死在他面前,死在一場對他而言毫無意義的戰爭中。被朝廷招安後,梁山兄弟們的種種,讓他心中的家沒了,孫二孃戰死後,他心中的親情也沒有了。

但是這一次,他沒有變為野獸。在盡義之後,他選擇了六合寺。

因為他記得,當年是那個像母親一樣的女人,給他穿上了行者的衣裳,穿上了,就是一輩子。


風舞鷹翎


《水滸傳》第九十八回:寫宋江征討方臘,宋軍大敗,亂軍中折了菜園子張青。孫二孃見丈夫死了,著令手下軍人尋得屍首燒化,痛哭了一場。

也就在這一回,女將孫二孃,被杜微飛刀傷死。

在原著中沒有孫二孃死了,武松抱著痛哭的描寫,只有孫二孃抱著丈夫痛哭的描寫。

可能拍電視劇的人為了好看,給武松又虛構了一場哭。


好風讀詩書也


因為堅貞的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