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版《少林寺》票房1.6亿与《战狼2》票房56亿,哪个更牛一些?

读剧慧眼


小编为这个问题专门询问了本地的老大爷,82年的时候这里的馄炖多少钱一碗,他说:五毛钱一碗。今天还专门去吃了一碗馄炖是8块钱,这37年涨了16倍。按这个比例来计算,当时《少林寺》的票房是1.6亿,乘以16倍就是25.6亿,也就放在今天大概就是26亿这样。跟《战狼》还是差点,跟《唐人街探案》《美人鱼》差不多。即便是放在今天也干不过《战狼2》,看来吴京地位暂时还无人能撼动呀!小伙伴们,你们同意小编的说法吗?





木水的牛不懒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得先搞明白,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物价情况,才能核算出那时候的钱,跟现在钱的区别。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物价情况:

1985年,市场零售价:每斤1.75-1.9元。牛羊肉:1985年5月,牛肉(去骨统货)每斤2.20元;羊肉1.80元。



1985年市场零售价为1.29元每斤。

白菜 1985年市场零售价为0.106元每斤。

1983年秋,国光苹果初期零售价每斤0.47元;红香蕉苹果初期零售价每斤0.55元。1986年1月,北京市物价局规定,一等红香蕉苹果市场零售价每斤1.2元,国光苹果一等市场零售价每斤1.00元。

1985年,牛面男皮25.5号三接头皮鞋,每双零售价由25.00元上调为32.00元;牛面女皮23号仿皮底,每双零售价由25.30元上调为30.70元。

人工工资:普通工人在60元到90元。


纵观那时候的物价,跟现在相比,虽然每个物价价格不一样,但整体可以看出,价格翻了20倍到30倍之间。也就是说,那时候的一块钱,差不多相当于如今的20元到30元之间。

如果按照平均25倍来计算,那么,李连杰的82版《少林寺》,票房1.6亿元,相当于如今的40亿,跟吴京《战狼2》56亿元相比,相差16亿元,仅仅从钱来说,差距比较明显。

所以,相比之下,吴京的《战狼2》更牛,不过,这个也不是绝对的,那时候的钱,比现在值钱多了,1982年的1.6亿元,那也是非常牛的,那时候的1.6亿元,真金白银,何况,那时候,房价便宜啊,1989年的时候,北京的房价才1600元到1900元(下图),这还是1989年,在82年的时候,预计北京的房价,估计就1500左右,如今,涨价何止20多倍了呢,如果按照北京如今房价8万计算,是53倍了。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那时候的房价和如今对比来计算,那时候1块钱,相当于如今的53元,那么,《少林寺》的1.6亿元票房,差不多是如今的84个亿元。所以,如此下来,比《战狼2》高出了整整28亿元,从这个角度来说,《少林寺》更牛。

再看观看人数,《少林寺》票房达到1.6亿元,按照上世纪80年代电影票为2毛钱计算,有8亿人次看过,1979年,全国总人口达到9.75亿,此后,差不多一年增加1000万,到1982年,人口应该是10.05亿,基本上是,平均0.76个人就看过一次《少林寺》。



再看看《战狼2》,票房56亿,因为如今各地电影价都不一样,按照平均一人35元计算,就有1.6亿人次观看,平均下来,就是0.115个人看过《战狼2》,如此下来,《少林寺》比《战狼2》厉害的不止是一点点,而且,我觉得,《战狼2》有点投机取巧的感觉,如果没有当时中印关系紧张大背景,票房绝对不会那么高,播放的时机非常好,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所以才有那么多人去看。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经厉过少林寺放影年代的人都不会用数字去比较,那个年代少林寺是乡村,城镇都在放影,当时我在农村,还是一个初中学生,对城市放影不是很了解,就说农村吧!我在的乡放影十几天,从开始的每天四五场到后前的十几场,几乎是场场爆满,电影院里能站人的地方都站满了,更别说座位,外面还有挤不进去的,后来放影的人为了加快放影速度,就在上胶片时多转了一大节,以至一场电影下来用的时间只有开始放影时间的一半。再说逃票现象,一个乡里的,圈子小,和检票员熟的人基本都不用买票。再带上家人亲戚朋友都可随进随出,看过几遍的人多的是。就说我都看过五六场。

再说战狼,我和我的家人目前还没有看,当然这只能代表我个人。我也听说过这电影,但现在的农村乡镇几乎没有电影院,再一个就是,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都被家庭限制,都以读书为主,看电影的机会就少了。

就赁这些,战狼与少林寺还有比吗?


飛雪迎春9


要分清八二年的《少林寺》的票房是1.6亿,与当今的《战狼2》的票房是56亿,它们之间那部电影的轰动效果更牛,稍为理理,马上就立竿见影。

56÷1.6等于35倍,也就是说《战狼2》的票房价值是《少林寺》的35倍。

八二年普通的电影票售价最高是一角,儿童减半。现在的新片大片上映最起码是50元,也就是说单票价值是相差500倍。

而《少林寺》的票价总值要有16亿人次才能达到1.6亿元的收入。

《战狼2》的票房总值是56亿,也就是说要1.12亿人次就能达到。

人次相差近15倍,《少林寺》的观众观看3次以上的不在少数,以至于电影中的主題歌曲,插曲,背景曲凡是当时的影迷至今都能随口哼唱,所有的人物和情节都能细细道来,并且对影片中的各式演员的成长过程的关注度至今都不减热度。

现在的影迷钱再多,时间再足,看过的电影要是不要钱请他从头至尾再观一遍,可能无几吧?

如果《战狼2》再过去近40年,去问一下,忆一些,绝对是无几人能说得清楚。

要论谁牛,清清楚楚,要论影响度,即使再过40年,都是心服口服。


无言喽


我八八年初中,全国征文比赛二等奖,奖金10元,那时候,对于一个偏远乡村的中学生来说,简直就是一笔巨款!

九零年高中,一天固定餐费1.3元,早晨,食堂排队打饭,一块豆腐乳,或者几片油浸腌黄瓜,一个馒头,一碗米饭,三毛钱。

午餐和晚餐,也是馒头或者米饭🍚,基本上都是炖菜,白菜豆腐,菠菜,土豆茄子🍆,多少有点肉片里面,吃的比家里好多了,都是五毛钱!

也就是,一天固定1.3元,节假日,改善伙食,有时候,炖鱼,有饺子🥟,有时候,每人领一个煮鸡蛋!也不多要钱,对于我们农村出来的孩子,伙食算是很不错了!

那么,现在的高中食堂,饭菜多种多样,最起码得十来元吧?也就是至少是我们当初的十倍!

这是九零年,那八二年呢,肯定货币更值钱!那时候,我们捡废纸,废铁,,送到供销社,都能换几毛钱,就几毛钱,都能在供销社逛半天,买糖果,买面包🍞,买冰棍!

甚至,在小学操场跑运动会,有大叔大妈拐着柳条树条编制的大土筐,里面是煮熟的红彤彤的大螃蟹,几毛钱都能买一只,边啃边玩,边看运动会,可拽了!

那李连杰八二年的少林寺,票房1.6亿,在那么困难的年代,资金紧张,人人勒紧裤腰带的年代,简直就是创造了奇迹!可以说,那1.6亿,相当于现在的160亿,也不过分!

少林寺,是创造了中国电影的里程碑,开创了中国电影商业化和大片时代,创造了新时代的中国电影经营方式,开启了中国全新的娱乐方式,在改革开放初期,唤醒了人们僵化木讷的内心精神需求,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了积极上进的中华民族的智慧勇敢尚武精神!

我现在还记得,当初看完露天电影的新奇和兴奋心情,拿起铁掀木棒,傍晚在院子里所向披靡的情形,,











春风十八子


《少林寺》是1983年公映的,投资成本仅120万人民币,按当时的汇率计算折合60万美元,全球票房超过1.9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3.8亿元,3000多倍的票房回报率迄今无人能出其左右。


当时《少林寺》的票价一毛钱,相当于38亿人看过这部电影,《战狼2》的票价平均30元人名币,56亿的票房相当于有1.8人走进电影院。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1983年内地片方公布的票房为161,578,014人民币,香港票房共收了16,157,801港元,其中新加坡可以查到详细票房数据170万新元,在东南亚其他国家放映时更是轰动一时,引发了一场空前的观影狂潮。

《少林寺》在韩国汉城(如今的首尔)观影294,065人次,当年报道的票房金额51亿韩元,《少林寺》日本票房配收20亿日元,兴收翻倍(一般按50%-60%算),日本总票房超过40亿日元。

《少林寺》波兰票房金额高达680万美元,《少林寺》西班牙票房超过120万观影人次,《少林寺》哥伦比亚上映,首都波哥大放映4周就有105,777人次观看。


当年中原电影公司可是把《少林寺》版权卖到了100多个国家地区,是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大片。在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葡萄牙,法国,东德,英国等地都收获了不错的票房。

根据上述可以查阅到的票房数据,《少林寺》票房合计就已经超过1.9亿美元了,实际票房收入,比这个数字还要高30%左右。

《战狼二》和《少林寺》根本没有可比性,如果把它们放在同一个年代,《少林寺》会把《战狼二》虐的怀疑人生。


花近高楼1


《少林寺》和《战狼2》不管从票房和影响力上来讲,都没有可比性,哪怕是把现在的《流浪地球》绑在一起,《少林寺》同样吊打,《少林寺》对于中国电影的影响,我认为可以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比喻,虽然后续电影工业的竞争愈加激烈,以及电影题材的丰富性,恐怕没有一部电影能够达到它的高度了。

从票房上来讲,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换算问题,因为不同年代物价之间的差异性很大,你根本没有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比如,80年代的稿费就可以达到千字20、30元,可30多年过去了,现在千字稿费30元左右的仍然大有人在。再比如,80年代的房价和现在比如何?所以物价比不起真正的实际价值,那样比也不科学。

另外,80年代的电影,普及性远非今日,可不像现在随处可见电影院,那个时候农村人是看不到电影的,只有城里人才有机会走进电影院,而且也不是谁家都能够看得上的。

《少林寺》的影响力,是票房无法体现的,它的真正价值是对中国电影的巨大影响,它可以说是国产功夫片的里程碑之作,不但带动了功夫影片的长期发展和中国特色,而且还衍生出整个武术市场的产业链。最为关键的是,它把少林文化输出到了全世界。


元芳有看法


《少林寺》比《战狼2》更牛。

从票房上看,1.6亿比56亿当然不是一个量级。这里面还要涉及到货币膨胀,这个经济学问题,不是我的特长,无法精确算出37年前1.6亿元在今天能兑换成多少钱了。我就认为在票房上《战狼2》比《少林寺》牛吧。

除了票房,《少林寺》的影响力大到超乎人的想象。

这是一部日本人投资,香港团队拍摄,内地演员出演的功夫片。多地域合作的创作背景,也为影片公映扩大影响力了。

《少林寺》在内地爆红,港台日韩都有不俗表现,在全球范围内都有不少影响。


而《战狼2》只能在内地能打,充分释放了内地的票房,全球的影响力低,比如在香港台湾遇冷。


同时《少林寺》的爆红,也激发很多人对于少林功夫的向往,嵩山少林寺有了营收新项目,开启收徒模式。来少林寺学武的人成千上万,其中就有后来成为武打明星的王宝强和释小龙。

《少林寺》成为IP一样的金字招牌,成为很多影视剧表现的主题。就连周星驰拍足球都要叫《少林足球》。这部雄心勃勃大卖的作品,因为少林寺的反对,无缘在内地公映。

另外,《少林寺》的走红,也间接为影视圈输入储备人才,《战狼2》没有。

肯定有人说,《战狼2》让吴京封神,走向票房王的道路。那么我要说,除了于承惠、计春华、于海等人的走红,更重要的是,《少林寺》为李连杰成为功夫巨星提供了一个好的开始。当时只有16岁的李连杰,被张鑫炎选拔,成为领衔主角。

这部电影的大火,也让张鑫炎成为知名的功夫片导演。90年代中期,张鑫炎来内地挑选武打人才,在北京体育大学,他选择尚未成名的吴京。

可以说,捧红李连杰的张鑫炎,在多年之后,还捧红了吴京。如果不是《少林寺》的爆红,这种传承式的造星运动,几乎没有可能。

另外,《少林寺》的成功也让李连杰的套路流自成一派,为他后来出演黄飞鸿系列,《方世玉》等影片奠定了基础。而方世玉的拍摄,还成就了徐克挖掘新人的愿望。这个新人还是吴京的师兄,赵文卓。



有意思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吴京还是赵文卓,都被称为“李连杰的接班人”。


尘飞扬爱电影


还是《少林寺》是常胜将军,天下无敌!

八十年代全国各地,大江南北,一天从早到晚,场场爆满,座无虚席都放这部《少林寺》,那时候没有票房分析,也不开什么发布会,《少林寺》电影真实性强,剧中情节都是实实在在的真功夫,没有一点点花架子。

有人算过账,《少林寺》当时电影票是一毛多钱,那时候普通人工资是几十块钱,白菜,土豆都是二分钱。要按照当时物价指数和今天物价指数来比较,这部《少林寺》票房,要按如今的票房分析最少都是400多亿人民币!

现在无论是国外的影片,或者说是国产片谁也超不过《少林寺》这部电影,电影《少林寺》插曲《牧羊曲》至今为止,也是经典歌曲,无论是电影,还是电影插曲都是经典之作无法超越!


春天来了7270


《少林寺》与《战狼2》还用比吗?明眼人一眼就明,一个是真牛什么什么比的,一个是充其量也是牛尾巴而己!


《少林寺》牛在当时无论票价还是影院设施不足的情况下,并且在当时媒体资源几乎没有宣发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取得1.6亿的票房,这可以说完全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代表,票房的突破完全是电影好到了自身足够吸引人并引发观众自主的不受其它人为影响的口碑效应。感觉吧,这个纪录应该是封尘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战狼2》票房能取得56亿,个人觉得吧,最大功劳归功于上映时机好,当时中印关系紧张大背景下,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引发了爱国教育热潮,有多少人是包场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