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棲攻擊艦=(航母+船塢登陸艦)÷2?是更能飛,還是更能裝?

從今年年初起,兩棲攻擊艦這個對於普羅大眾來說並不算特別熟悉的概念悄然在網絡上走紅。從美國“拳師”號奔走全球到俄羅斯公佈新型兩棲攻擊艦模型,從意大利“的裡雅斯特”號下水到韓國宣佈新一代兩棲攻擊艦建造計劃,這個特殊的艦種近幾個月在媒體上的刷屏頻率簡直不次於某些花邊新聞滿天飛的流量明星。

兩棲攻擊艦=(航母+船塢登陸艦)÷2?是更能飛,還是更能裝?

圖注:“拳師”號上的鷂式艦載機

不過,對於這種“網紅”級的戰艦,很多人仍然存在一些誤解乃至偏見,今天我們就來正本清源、系統地認識一下兩棲攻擊艦的方方面面。

(航母+船塢登陸艦)÷2

很多人對於兩棲攻擊艦的第一印象是:它與航母太像了。航空母艦和兩棲攻擊艦都具有全通甲板、島式建築、艦載機升降機和麵積較大的機庫,主要突出航空支持能力而在艦載武裝上儘量簡化、只有少量點防空武器。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也非常簡單:兩棲攻擊艦本來就由航母衍生而來。朝鮮戰爭期間,直升機作為一種新興的運載工具以其機動靈活、受場地限制小、可空中懸停等特性成為在兩棲登陸作戰中嶄露頭角,與此同時,美國和英國等國家在二戰期間建造的大量護航航母和輕型航母成為了水面艦隊的雞肋。而輕型航母與直升機的結合,似乎為二者的前途指出了新的方向。在垂直包圍作戰理論漸入佳境後,兩棲攻擊艦也隨之應運而生。

不過,雖然目前兩棲攻擊艦,但歷史上最早將這一艦種應用於實戰的是英國。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爭期間,英國曾將兩艘“獨眼巨人”級輕型航母改裝為“突擊航母”、用以搭載直升機和海軍陸戰隊,在奪佔塞得港的行動中表現出色。隨後,嚐到了甜頭的英國海軍又將噸位更大、能攜帶更多艦載直升機的“半人馬座”級航母進行了改裝,改裝後的“突擊航母”已經和後來的兩棲攻擊艦非常相似(值得一提的是英國海軍在發展兩棲攻擊艦時特別喜歡用航母改裝,即便是後來的“海洋”級也是在“無敵”級輕型航母的基礎上更改設計而來)。

兩棲攻擊艦=(航母+船塢登陸艦)÷2?是更能飛,還是更能裝?

圖注:“塞蒂斯灣”號護航航母未改裝前

與此同時,美國也開始了兩棲攻擊艦方面的探索。1955年,美國海軍將“塞蒂斯灣”號護航航母改裝成了“突擊航母”,隨後又將“埃塞克斯”級中型航母進行了類似的改造。但僅用老舊航母進行改裝畢竟有其侷限性,為此,1959年,第一艘全新建造的兩棲攻擊艦“硫磺島”號進入美國海軍服役。雖然在噸位上比“埃塞克斯”級小了5000噸,但“硫磺島”號在載機量達到“埃塞克斯”級載機量的83%的同時,人員運載能力卻達到了“埃塞克斯”級的1.48倍,可見全新設計的兩棲攻擊艦的優勢之大。由此,這個全新的艦種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不過,此時的兩棲攻擊艦仍然具有航空母艦的深刻烙印,其中一個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缺乏平面登陸支持能力。“硫磺島”級擁有比以往任何兩棲作戰艦船更強的垂直登陸作戰能力,但在平面登陸方面其聊勝於無。為解決這一問題,1971年美國海軍開始建造新一代的“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該艦噸位高達40000噸、幾乎達到“硫磺島”級的兩倍,同時還具有了短距起飛/垂直降落戰鬥機的搭載能力。而該艦最具革命性的設計,是擁有一個能容納四艘大型登陸艇的塢艙,這意味著登陸部隊在不使用直升機進行垂直登陸時也能搭載登陸艇進行平面登陸,後來還具備了使用LCAC氣墊登陸艇運載車輛進行登陸的能力。“塔拉瓦”級的這種設計為後來的兩棲攻擊艦創立了範本,目前的兩棲攻擊艦都沿用了上層突擊航母+下層船塢登陸艦式的設計。由此看來,現代兩棲攻擊艦可以說是“(航母+船塢登陸艦)÷2”的結果。

它可不是直升機母艦

除了航母,另一個經常被大眾同兩棲攻擊艦搞混的是直升機母艦。兩棲攻擊艦在任務能力上的一大特徵是攜帶大量的直升機,因此很多人往往將兩棲攻擊艦與直升機母艦混同起來。而從設計上來看,兩棲攻擊艦與具有全通甲板的直升機母艦確有相似之處,特別是二者的甲板和艦島佈局往往非常相似。不過,僅僅由此就認為兩棲攻擊艦就是直升機母艦,就未免太過於武斷了。細數起來,兩棲攻擊艦和直升機母艦的區別,可遠比人們想象得要大得多。

如前文所述,兩棲攻擊艦最早源於輕型航母。而從設計特徵和任務能力來看,直升機母艦事實上是二戰前後的反潛航母的衍生,因此兩棲攻擊艦和直升機母艦追根溯源確實都能與航空母艦扯上關係。但由於兩者所執行的任務差異很大,因此兩者的設計也迥然不同。兩棲攻擊艦由於需要成建制投送部隊,因此具有獨立的人員艙和車輛艙,所以兩棲攻擊艦的甲板層數要比直升機母艦更多,因而兩棲攻擊艦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其艦體十分高大。另外,垂直登陸作戰時兩棲攻擊艦不需要與敵方水面艦船“死扛”、同時對於登陸作戰平臺本身的速度要求高於兩棲作戰支持平臺,而直升機母艦因需要在驅護艦伴隨護航下執行反潛任務、同時要與在水下機動的潛艇玩“貓捉老鼠”,所以對於航速的要求較高。通常來說,直升機母艦的航速要比兩棲攻擊艦高出3到5節,因此兩者全速航行時同等時間內的航程差別也就一目瞭然了。

兩棲攻擊艦=(航母+船塢登陸艦)÷2?是更能飛,還是更能裝?

圖注:日本出雲級直升機航母

我們不妨將噸位接近、但艦種分屬於兩棲攻擊艦、輕型航母和直升機母艦的“胡安·卡洛斯一世”級、“加富爾伯爵”級和“出雲”級做個對比。從尺寸和噸位上來看,“胡安·卡洛斯一世”級全長231.8米、全寬29.5米、吃水7.18米、滿載排水量27079噸,“加富爾伯爵”全長235.6米、舷寬39米、吃水7.5米、滿載排水量27100噸,“出雲”級全長248米、舷寬38米、吃水7.5米、滿載排水量26000噸。可以看出,三者在體積和噸位上差別很小,但具體到性能上就各有千秋了。

兩棲攻擊艦=(航母+船塢登陸艦)÷2?是更能飛,還是更能裝?

圖注:“胡安·卡洛斯一世”兩棲攻擊艦

“胡安·卡洛斯一世”能攜帶18架短距起飛/垂直降落戰鬥機、直升機和傾轉旋翼機,“加富爾伯爵”能搭載10架短距起飛/垂直降落戰鬥機和12架中型直升機,另外能掛載4艘步兵登陸艇,但通常不攜帶登陸裝備;“出雲”級能夠23架中型直升機,但不具備任何登陸轉運船艇的搭載能力。從搭載機型上來看,“胡安·卡洛斯一世”級最為繁雜,該艦既能搭載NH-90一類的運輸直升機,也能搭載F-35B戰鬥機,甚至還可以搭載反潛直升機,這也體現了目前兩棲攻擊艦多用途化的趨勢。相比之下,“出雲”級就要簡約得多,除了SH-60K反潛直升機和MCH-101掃雷直升機以外沒有任何其他預載機型,可以看得出其在反潛作戰方面的專精。而“加富爾伯爵”級則通常搭載短距起飛/垂直降落戰鬥機和反潛直升機,只在支援登陸行動時搭載運輸直升機。

兩棲攻擊艦=(航母+船塢登陸艦)÷2?是更能飛,還是更能裝?

圖注:“加富爾伯爵”級輕型航母(近)

三者當中只有“胡安·卡洛斯一世”級具有專用的車輛甲板,另外兩者如果需要運載車輛支援登陸行動就必須佔用機庫,而且“出雲”級和“加富爾伯爵”級只能在碼頭滾裝車輛,三者在設計上的定位差異就非常突出了。

是更能“飛”,還是更能“裝”?

時至今日,距離第一艘兩棲攻擊艦服役已經過去了60個年頭,不過圍繞這種艦船的很多爭論仍然沒個結果。其中一個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兩棲攻擊艦到底是該強調航空能力,還是該強調運載能力?支持應強化航空能力者認為兩棲攻擊艦本來就是用於垂直登陸的艦種,因此應該強調該艦區別於其他兩棲作戰艦船的特性,避免重複建設;支持強化運載能力者認為兩棲攻擊艦終究是用於投送兩棲作戰力量的艦船,因此要利用其艦體空間大、運載能力強的特性多運載登陸部隊,並實現登陸方式的多樣化。兩派人馬爭執不下,到現在也是誰也說不聽誰。

兩棲攻擊艦=(航母+船塢登陸艦)÷2?是更能飛,還是更能裝?

圖注:黃蜂號兩棲攻擊艦上的F-35B艦載機

另一方面,兩棲攻擊艦的“航母化”也在讓這個問題變得越來越複雜。兩棲攻擊艦雖然在航空作戰能力上比起同時期的航空母艦有所差距,但由於目前的兩棲攻擊艦噸位較大、載機數量多、並在設計上都考慮了短距起飛/垂直降落戰鬥機的搭載和起降問題,因此兩棲攻擊艦與輕型航母之間的差別正在逐步淡化。另一方面,兩棲攻擊艦在造價上往往比同等級別的輕型航母更低,這讓一些兩棲攻擊艦在中小國家備受青睞。對於中小國家的海上力量來說,兩棲攻擊艦兼具航母與登陸艦的作戰能力,而採購價格遠比同時購置航母和登陸艦便宜得多,所以“買了兩棲攻擊艦當航母用”的國家越來越多,其中的典型就是裝備了“胡安·卡洛斯一世”號的西班牙海軍就用該艦替代了“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輕型航母。這種“以棲代航”的做法的流行,讓兩棲攻擊艦是該姓“航”還是該姓“運”的問題顯得更麻煩了。

兩棲攻擊艦=(航母+船塢登陸艦)÷2?是更能飛,還是更能裝?

圖注:美國級兩棲攻擊艦

事實上,對於這個問題美國海軍倒是早就看得一清二楚。美國海軍將兩棲攻擊艦分為直升機登陸平臺艦(Landing Platform Helicopter,簡稱LPH)和直升機登陸突擊艦(Landing Helicopter Assault,簡稱LHA)兩類,聽名字也能知道前者突出直升機搭載能力(即姓“航”)而後者突出突擊登陸能力(即姓“運”)。從“硫磺島”級之後美國海軍就沒有再發展LPH來看,似乎兩棲攻擊艦更應該偏重兩棲作戰能力這一觀念深入人心,這也符合當前各國發展的兩棲攻擊艦都是LHA這一事實。但概念是一回事實際是另一回事,在“美國”級兩棲攻擊艦首艦建造時,美國海軍竟然取消了該艦的塢艙、並特別強化了搭載F-35B和MV-22的能力,可見對於這個問題連美國海軍也都搖擺不定。至於到底兩棲攻擊艦應該偏向哪方面的能力,我們也只能說這得根據裝備方的實際需求見仁見智了。

喜憂摻半的前途

兩棲攻擊艦發展到今天,已經是一種十分成熟的艦種。無論對於在美國這樣的超級海上霸權,還是對於澳大利亞這種新興區域海上強國,兩棲攻擊艦都能在其海上力量中發揮難以替代的作用。可見,兩棲攻擊艦在未來將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前景,各國家地區海上力量仍然將會繼續當下的“兩棲攻擊艦熱”,可以說兩棲攻擊艦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對於兩棲攻擊艦來說,目前的局面也並非一片大好。對於兩棲攻擊艦來說,有個十分頭疼的問題至今沒有好辦法:抵禦攻擊。兩棲攻擊艦本來就具有非常大的體積,同時此類艦船普遍航速不高,這使得其相比其他種類的艦船來說兩棲攻擊艦在面對敵方反艦火力時更容易“躺槍”。如果兩棲攻擊艦的戰場生存問題能得到有效解決,或許這個特殊的艦種還會一直“熱”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