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王立群、于丹、蒙曼,谁的传统文化根底深?

用户6318902015698


问题就不收藏了,希望是都给这几位,国学造诣高深的学者,点大大的赞!不希望看见,前几年,攻击于丹老师的现象,现在也不想看见再变相掀起攻击谁的现象,因为这样好的学者太少了,不是太多了!他们多年潜心研究,才有今天的成就,都是学有所成,值得敬佩的人!文人相轻不可取,要说我的回答,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能行么1


四位老师当中,王立群老师要比其它三位上《百家讲坛》早,他和阎崇年易中天纪连海于丹钱文忠他们一批的,和同期几位大红大紫的老师相比,王一直不愠不火,没有很大的关注度和曝光度,他没有阎崇年和钱文忠的争议性,也没有易中天和纪连海的娱乐性,更没有于丹炖的一手好鸡汤的本领。


和康震郦波蒙曼相比,王老师依然如故的低调,他们没事还喜欢到媒体出出镜,参加一些文艺节目,而王立群老师极少参加类似活动,一是年龄大了,二是不怎么适合综艺节目。

康震,男,1970年3月生,陕西绥德人,著名文化学者,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和诗词,是中国李白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王维研究会理事,北京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唐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 其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唐宋八大家》系列、《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李清照》等;担任中央电视台《汉语桥》、《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


王立群是河南大学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式是中国古代文学。除了出版了《百家讲他》系列的相关图书之外,还出版过《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和《成书研究》等著作。王立群给人的感觉是老成持重,他最早在《百家讲坛》讲的是项羽。应该说,当时《百家讲坛》找他讲汉代人物,其实是想借着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系列的火爆势头。王立群讲课,虽然也借用现在一些流行词语,但是他对于人物的分析,尤其是人物内心的活动更具体,也更带感情。但是,有时候的他对于人物的分析有点过度,脑洞稍微大了一些。


蒙曼。蒙曼最开始讲的是《武则天》,可能是因为她是女性的缘故,所以讲历史上伟大的女性,观众更加认可。所以,对于历史人物的分析非常到位,而且,深谙大众传播之道,直到如何调动观众的胃口。也许是因为讲历史的男性偏多,所以蒙曼作为女性,更能够让受到关注。


于丹。于丹和王立群都是《百家讲坛》的的大腕,二人先后登上《百家讲坛》。于丹是北师大历史系交手,她主讲的《论语》,曾在社会上引发“国学热”。王立群是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讲的《王立群读史记》也曾引发不少讨论。可以说,王立群是一个相当有学问的学者。他主讲的《王立群读史记》,深入浅出的讲解,使人们了解了千年前的史学巨著,领略了司马迁的“无韵之离骚”。


商界智汇


康震、王立群、蒙曼、于丹这几位都是古代文学的大咖。尤其是康震、蒙曼和王立群几位老师,更是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做点评嘉宾,他们四位也都在《百家讲坛》做过节目,都能显示出过人的文化底蕴,看得出都有很厚的积累,厚积才能薄发嘛!

这几位老师,谁的文化根底更深一些?我觉得非康震莫属。


  • 王立群老师有很厚的积累,据他本人介绍,由于特殊历史原因,他的从教生涯是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大学,个人觉得他主要是治学严谨,可能跟他多年的教学习惯有关,对具体的字词句讲解很透彻。与王立群老师的命运息息相关的一部书就是《史记》,1966年,在一所小学做代课教师的王立群第一次接触到《史记》。那时"文革"刚开始,学生砸了小学的图书室,学校仅存的一部《史记》被学生当作"四旧"扔到了院子里。住在学校的王立群趁着夜色,把被丢弃的《史记》捡回了家,此后就开始读《史记》,虽然有些地方看不明白。从那时算起,《史记》伴随他已有40年了。王立群常常感慨道:"真正让我读懂《史记》的是经历、是文革、是现实。人们往往说读书让人读懂现实,但我的体会是现实让我读懂了《史记》。

  • 蒙曼老师是主攻历史文化方面的优秀老师,有很深的诗词储备量,在《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做点评嘉宾,也曾在《百家讲坛》做过多期节目:
2007年11月19日开始,蒙曼主讲的三十二集系列讲座《武则天》开始在百家讲坛播出。

2008年重登百家讲坛,18集《太平公主》讲述后武则天时期政局。
2009年12月7日,41集《长恨歌》系列在百家讲坛开始播放。
2010年,蒙曼在百家讲坛录制《大隋风云》,该系列于2011年5月14日在百家讲坛开始播出。 节目播出后,受到大量好评。
2013年11月27日,16集《唐玄宗与杨贵妃》在百家讲坛开始播放。
2017年12月,参与并主讲第二十一次长安街读书会:中华文化 世界自信。
蒙曼老师治学严谨,在历史文化领域有很高的造诣。

  • 于丹老师在《百家讲坛》做《论语》的讲解,对我印象很深,感觉有些高冷,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场。
  • 这几位老师比较起来,我还是喜欢康震多一些。他语言风趣幽默,书法绘画样样精通,尤其是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现场作画,更是让他瞬间吸粉无数。看到他在《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做点评嘉宾,每当出现有毛泽东诗词的时候,都会有他精彩的点评,语言的表达更是高大上。他还擅长用现代的语言诙谐的讲解历史上著名诗人的风流趣事。他的点评,不拘泥于一个字一个词,他是从作者的性格,遭遇以及所处的历史背景为出发点,点评某首诗词都会妙语如珠、精彩绝伦,比如当他讲到某位诗人在唐朝担任刺史职位时,他就会用“市长”代替“刺史”,语言既风趣幽默还能让人通俗易懂。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如此之快,各种心灵鸡汤比比皆是,若干年以后若有人总结我们这代人的生活特点,恐怕会用上一个词了,那就是“浮躁”。但是康老师也和我们处在同一时代,住在同一片蓝天下,在他身上似乎看不到“浮躁”二字,大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仙风道骨。

写到这里,我想送给康震老师一句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代祖言涛


我是在《百家讲坛》上认识康震、王立群、蒙曼、于丹这几位古代文学大咖的,尤其是康震、蒙曼和王立群几位老师,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做点评嘉宾,都显示出超人的文化底蕴,看得出,他们都有丰厚的积累,厚积才薄发!

这几位老师,谁的文化根底更深一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觉得非康震莫属。

王立群老师也有很厚的积累,他温文尔雅,严谨较真,治学特严谨,个人觉得,可能跟他多年的教学习惯有关,对具体的字词句讲解很透彻。

蒙曼老师是主攻历史文化的,有很深的诗词储备量,在《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做点评嘉宾,也曾在《百家讲坛》讲解“武则天”,语言质朴,是历史文化领域的大咖,且有很高的造诣。

于丹老师在《百家讲坛》做《论语》的讲解,侃侃而谈,词句也丰富,我印象很深,就是感觉有点高冷,有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场。

这几位老师比较起来,我还是喜欢康震多一些。他语言风趣幽默,声音元气满满,激扬顿挫,视角感染力特好!而且书法绘画样样精通,尤其是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现场作画,更是让他吸粉无数。看到他在《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做点评嘉宾,特别是毛泽东诗词,他精彩的点评,语言的表达,更是高大上,他不拘泥于一字一词,而是从作者的性格,遭遇以及所处的历史背景为出发点,妙语如珠、精彩绝伦,比如当他讲到某位诗人在唐朝担任刺史职位时,他用市长比作刺史,即幽默风趣,还通俗易懂。

写到这里,我很想用一句古诗,来表达我对康震老师的喜欢和敬重:“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子龙zh


康震,王立群,蒙曼,于丹,这几位在百家讲坛上尽显风采,要说谁的传统文化功底深厚,这恐怕不是我们这些学生所能评述的,因为评述一个人的文化功底,绝不是简单的看他是否口若悬河、口吐莲花,一个人的文化功底不仅体现在古典文化的积淀,还体现在他对古典文化的解读,以及古典文化在他身上的内化程度等等。所以我们这些小人物根本无法去评判一个文学大咖的文学功底,不过倒是可以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人是那一个。



说到一个人的文化功底,不是背几句唐诗,说几个典故就能体现出来的。必然要看古典文化在他身上内化于心,体现于行的程度。在这几个大咖之中,我更喜欢康震。不仅是因为他长得帅,主要是他的文化气质,博学多才,深深的吸引着我。对他的崇拜,其实就是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崇拜,就是对古典文化的迷恋。



王立群,蒙曼,于丹也各有特色,都是我国古典文化的大咖,在百家讲坛上光华四溢,不过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康震一些。


小木森林


都不深!

我们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时候都有一个误区,就是什么是传统文化?于是我们可以轻易知道这几位老师都是传统语言文学文化的大师。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于哲学!而哲学的文化大师就可以理解几位大师都不是这些专业。

一谈到哲学,很容易理解为中华传统文化是易学家。这问题就又来了,易学几乎没有成家的!没有人完全理解道德经,而作易传的孔子几乎不懂哲学!后世的易学家几乎都成了神学和骗子的混合体。帝王所引领的最好的易学专著是康熙大帝所版颁布修的周易折中。而这部书就是易学心得大全,也并非完全解读了哲学。

故什么是中华哲学,或者传统文化?即在哲学文化引领下的记录和未记录的中华之大成。其包含任何一个方面,而非单一的文字文化。故儒学大师和国学大师最欠缺的就是实际应用文化,故多成一隅之地。今人再不可迷信所谓大师!

作为哲学思维分支和最能代表社会方向的文化则是政治。则伟大的政治家必然是伟大的哲学家。学习理解传统文化必在伟大政治家的著作和阅历中学习和提高。

无疑最需要学习和理解的是毛泽东思想!


路上有长生果


四位在央视的点评和讲解我都领略一些,但只有蒙曼老师首先是在喜玛拉雅中认识的,她的有关隋唐演义的评书给人很深的印象,许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蒙曼老师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形象生动,令人着迷,弥补了许多历史知识,如隋与唐开国皇帝间的亲戚关系,隋炀帝如何上位,又是如何能折腾,当时实际有两条大运河,等等。唐朝是隋末农民起义多家起义队伍中,两家李姓队伍中,李渊如何成为后起之秀并最终从表亲手里夺过权柄。还有杨贵妃受宠时杨家如何不可一世,贵妃死后李隆基如何沮丧消沉等都令人难忘。还有对当时日常生活习惯的描述也很细腻。总之,蒙曼老师讲这些故事虽不新鲜但不落俗套,有新意,思维严谨,知识渊博,令人百听不厌。四位老师中论学识和口才我首推蒙曼老师。


康养科


这四个人我是电视上认识的。我的印象,他们都有渊博的知识,气韵十足,口若悬河。诗词大会开播,一期不落,很喜欢康震,蒙曼老师。古诗词评价妙趣横生,评价毛主席诗词激情澎湃,引经据典准确详细,让观者受益无穷。记得有一期对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蒙曼老师并没有把杨贵妃看作红颜祸水,而是升华为超出政治之外的伟大爱情。康震老师风趣地说,长恨歌应改名长爱歌,是由恨写爱。

四人各有千秋,对传播传统文化贡献很大,我夲人尤其喜欢康震老师。”


孙自钦


这四位谁的文化根底深?我们不会去问究,我们看重的是现场即兴解说。
本人最喜欢蒙曼的文彩,在第三期和第四期的《中国诗词大会上》,看着蒙曼对古诗词精彩绝伦的讲解,心中难免感叹:蒙曼当属才女。

蒙曼是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他有一定的文化涵养,才气果然名不虚传。

当然,象康震喜欢现场作画;于丹有于丹的才气;王立群有王立群的风格,能登上央视大舞台的都是才华横溢。


文都杨稼


首先,四位都很渊博,虽然程度仍可以分为康蒙王于四个档次,但总体上都是国学研究中的大家。

由于每个人的风格、秉性、气质甚至师德并不相近,所以会在听众当中产生完全不同的印象,百姓平价会完全不同。

总体而言,康震才华横溢反应机敏观点新颖,蒙曼质朴无华学风扎实娓娓道来,王立群严谨仁厚功底扎实但略有拘谨,于丹哗众取宠功利心重过于炫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