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救世主》丨劉冰為什麼註定了是一個悲劇

最近一直在反覆看《遙遠的救世主》,當看到劉冰因為丁元英的設計而跳樓的時候,很為他抱不平。覺得他雖然有錯,但罪不至死。可是再次閱讀的時候,發現劉冰的死是必然。

他既不努力,也沒有認輸的平常心是導致他死亡的根本原因,他正是丁元英說的那種扒著井沿看一眼卻有沒有能力爬上來從而換上精神絕症的人。

《遙遠的救世主》丨劉冰為什麼註定了是一個悲劇



1.劉冰一直在執著於出人頭地,可是卻沒有丁元英那種靜下心學習的態度。在丁元英的幫助下,公司開起來後,他不是想著如何學習經營與管理而是開著寶馬車四處閒逛。

丁元英為了研究文化屬性,甘願找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小城市獨自待著,如果沒有芮小丹,可能會在這個夏天沒有空調的頂樓裡 待三年。

可是劉冰卻有十足的虛榮心與不切實際的幻想。他一直想的一件事就是,等有一天有錢了不用工作,衣食不愁,和朋友聽聽音樂,高雅的不得了,一進唱片店,老闆當爺一樣的伺候他,只有他看不上的,沒有他不敢買的。

當他知道公司面臨官司時,他沒有葉曉明的憂心忡忡,反而為了 在朋友面前炫耀,帶了兩個朋友參加展銷會。

讓他們看到他開的寶馬車,開在首都的音響店,參加中國最高規格的音響展銷會。他讓他們看到不一樣的劉冰,看到高大上的劉冰,極大的滿足了他的虛榮心。

《遙遠的救世主》丨劉冰為什麼註定了是一個悲劇


2.他沒有肖亞文的付出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劉冰,在丁元英賣給他唱片時,他把價格壓到很低,還大言不慚的說,我也是給丁哥幫過忙,幫他渡過難關的人。後來他們找丁元英幫忙後,馮世傑調侃的讓他把錢還給丁元英時,他卻不捨得。

而肖亞文當知道私募基金要解散的時候,為了能和丁元英保持一點聯繫,不惜花費巨資到法國找芮小丹幫忙。做這一切不是讓丁元英感激,而是僅僅為了保持一點聯繫,有個學習的機會。

肖亞文充分認識到,認識丁元英就是讓她開了一扇窗,能看到不一樣的東西,聽到不一樣的聲音,可以讓人思考、覺悟。可能還有機會,最終她成了格律詩的掌門人就充分說明了一切。

當格律詩公司被樂聖公司起訴時,劉冰不是認真思考怎麼應對這場公司,不去思考丁元英為什麼會這麼設計,而是不無譏諷的說:

本來做著就挺好,非得玩什麼花樣,好像不玩點花樣顯不出他是高人似的。

正是因為他的這種心態,才一聽到樂聖打槍就逃跑了,立刻找歐陽雪退了股份。

而肖亞文卻在看到格律詩的文件和賬目時,利用一下午的時間就理清了基本情況,也判斷出了格律詩基本不會敗訴。勝訴後樂聖也會和格律詩合作,從而帶動格律詩的快速發展。

於是她果斷的入股公司。

肖亞文在拿到伯爵公司的收購意向書後,她想的不是直接打電話請教丁元英,而是覺得必須是自己經過思考後還不能找到答案的時候。

於是她在咖啡館整整思考了三個小時,得出一個準確的判斷:伯爵公司只是想接近、瞭解格律詩,而不是真的想收購。

《遙遠的救世主》丨劉冰為什麼註定了是一個悲劇


3.劉冰沒有歐陽雪的專一與堅定的信任。

劉冰幹什麼都沒有長興,在遇見丁元英之前,他賣過兒童服裝,開過出租車,賣過唱片,看見什麼賺錢就折騰什麼,可是沒有折騰出什麼名堂。

歐陽雪始終堅定一個信念,那就是我只做我熟悉的餐館,其他生意再好,我不瞭解,我做就可能賠錢。即使股票賺了一倍多的錢,可她仍然認為沒有她幹餐館來的踏實。

歐陽雪也是沒什麼文化,可是從混沌攤幹起,一直到繁華路段開飯館。

當公司遇到危機時,劉冰不是堅信丁元英一定會有辦法,而想的是如果敗訴了,就會欠一屁股債。於是立刻就選擇了退股,可是因為不能承受瞬間失去的心理壓力和捨不得失去開寶馬車的感覺,卻又提出繼續在公司打工。

而歐陽雪一直信任丁元英,公司面臨樂聖起訴時,葉曉明他們去找歐陽雪。歐陽雪說:

當初如果不是大哥答應幫我代理股權,就是再能賠得起的數我也不會出一分錢,一分錢也是錢,得先有了信任再說。

她充分信任,既然選擇,就選擇信任到底。即使和樂聖求和失敗後,她想的依然是信任,依然是即使賠了,也就是130萬,依然在自己的承受範圍內。而不是去埋怨丁元英,或者是和劉冰他們扯皮不答應其退股。

《遙遠的救世主》丨劉冰為什麼註定了是一個悲劇


4.他沒有葉曉明甘願認輸的心態。

葉曉明退出公司後,和丁元英打了個招呼,好合好散。

後來知道自己判斷失誤後,也不再糾結於過去,而是認為自己能力不夠。

劉冰在看到伯爵公司的收購意向書後,內心卻極度不平衡了。他給自己算了一筆賬,按照伯爵公司的收購價,他退出公司的代價是70萬,而肖亞文入股幾天卻賺了300萬。他認為他們幾個辛辛苦苦兩年多,勝利果實卻被肖亞文不費吹灰之力就摘走了。

於是在丁元英給了他一個所謂“新證據”的檔案袋後,他看到了一線曙光,像溺水的人突然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於是這個自稱最講義氣的人卻幹了最不義氣的一件事:威脅歐陽雪,卻最終將自己送上了死亡之路。

《遙遠的救世主》丨劉冰為什麼註定了是一個悲劇



我們如何才能擺脫劉冰式的命運?

1.在沒有機會展示自己之前,要靜下心修煉自己的絕活

像偶像歌手毛不易,這個被稱為“少年李宗盛”的大男孩。從一個男護士到一個偶像歌手,僅僅因為參加了一個叫《明日之子》的綜藝節目。

他說他只是運氣比較好,就像明日之子是專門為他準備的節目,沒有太早也沒有太晚,早了他的歌還沒有寫出來,晚了他就去上班了。

可是這不僅僅是因為運氣,更是因為他在沒有機會展示自己之前,默默的努力著。在《明日之子》比賽期間,他就演唱了自己的14首原創歌曲。

而《消愁》 更是播放量24小時破千萬、首周破億,並在酷狗單曲暢銷榜中蟬聯3個月冠軍。

正所謂是金子總會發光,酒香不怕巷子深。

《遙遠的救世主》丨劉冰為什麼註定了是一個悲劇


2.要養成靠自己的習慣要改變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的理念。我們總是習慣了靠別人,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靠別人、靠皇恩,靠誰都行,就是別靠自己。

丁元英說:“扶貧的本質就在於一個扶字,如果你根本就沒打算自己站起來,老天爺來了也沒用。”

只有自己的覺悟到了,別人的幫助才是錦上添花,否則受益只是暫時的,到時候會摔得更慘。就像劉冰他們,只看到了敵人放槍就棄城逃跑了,本質上還是沒有真正靠自己的本事。

《被討厭的勇氣》裡說: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了“不改變”的決心。

只要想改變是沒有什麼可以阻擋我們的。

《遙遠的救世主》丨劉冰為什麼註定了是一個悲劇


3.要有深入獨立思考的能力。

暴風影音的CEO馮鑫說,大多數人為了不思考,寧肯做任何事。

在手機盛行的當下,人們越來越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與時間,我們的時間被手機切割的零零碎碎。有點時間我們不是深入思考,而是打開手機各種APP打發時間。

劉冰他們之所以從公司退出來,就是因為他們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因為思維方式的限制只看到了表面的敗訴風險,卻沒有看到背後的機會。

叔本華說:“從根本上來說,只有我們獨立自主的思考,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純粹靠讀書學來的真理,與我們的關係,就像假肢、假牙、蠟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獨立思考獲得的真理就如我們天生的四肢,只有它們才屬於我們。這就說明,為什麼一個思想家和一個學者是截然不同的兩碼事。

遇到事情多用5W2H問問自己,我們才能擁有深入思考的能力。

(1) WHY——為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麼? (2) WHAT——是什麼?目的是什麼?做什麼工作? (3) WHERE——何處?在哪裡做?從哪裡入手? (4) WHEN——何時?什麼時間完成?什麼時機最適宜? (5) WHO——誰?由誰來承擔?誰來完成?誰負責? (6) HOW——怎麼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實施?方法怎樣? (7) HOW MUCH——多少?做到什麼程度?數量如何?質量水平如何?
《遙遠的救世主》丨劉冰為什麼註定了是一個悲劇


4.專注於一件事,認準一件事,專注的執行下去。

法國作家莫泊桑小時候和舅舅去拜訪福樓拜時,驕傲地說:“我上午用兩個小時來讀書寫作,用另兩個小時來彈鋼琴,下午則用一個小時向鄰居學習修理汽車,用三個小時來練習踢足球,晚上,我會去燒烤店學習怎樣製作燒鵝,星期天則去鄉下種菜。”

福樓拜聽後笑了笑說:“我每天上午用四個小時來讀書寫作,下午用四個小時來讀書寫作,晚上,我還會用四個小時來讀書寫作。”

莫泊桑問:“難道你不會幹別的嗎?”

福樓拜沒有回答,而是接著問:“你究竟有什麼特長,比如有哪樣事情你做得特別好?”

這下,莫泊桑答不上來了。

於是他便問福樓拜:“那麼,您的特長又是什麼呢?”

福樓拜說:“寫作。”

原來特長便是專注地做好一件事情。

於是,莫泊桑下決心拜福樓拜為文學導師,一心一意地讀書寫作,最終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加里•凱勒他的超級暢銷書《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中告訴我們:儘量縮小目標,專注於當下那一件最重要的事,就能夠獲得成功高效的生活。
《遙遠的救世主》丨劉冰為什麼註定了是一個悲劇


只要堅持這樣提升自己,就會越來越堅信只要我行,我就有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