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数百万存款,10个月孙子月消费2万元。不帮忙被儿媳妇抱怨

刚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发帖:

大概就是家里有个十个月的宝宝,每月近两万元,因为她要上班,所以婆婆也不来帮忙,都是娘家妈妈帮忙,但是最近娘家有事,妈妈想回去,为了留住妈妈,弥补妈妈不拿工资损失,想给妈妈拿三千块钱的补贴,但是没钱了,想找婆婆每月支付两千块钱,但是,婆婆居然说没钱。

婆婆数百万存款,10个月孙子月消费2万元。不帮忙被儿媳妇抱怨

网友说,她表示很生气,婆婆有数百万存款,居然不愿意帮忙。但是在我看来,确实不该找婆婆要钱,因为我也是一个全职妈妈,还是一个二胎全职妈妈。理由有三:

1、小夫妻应该避开消费的趋同心理

趋同心理,也叫做遵从性,指的是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在很多数情况下,个人被迫接受多数意见,正是处于这种担忧。

所以消费的趋同心理就是一种从众心理的消费观。虽然对于宝妈来说谁也不是经济学家,但是有一点,对自己的经济进行合理预估,合理分配,只要不是面临大变故的特殊情况。收入就一定要能承包输出。有了孩子更是要做好合理的规划,不能没有消费意识的盲目跟风消费。

比如一个婴儿床,普通牌子的也能用,只要安全、健康就行。而且对我这个过来人来说,婴儿床其实不太实用,我家俩宝几乎都没有用,买回来都成了大床边的摆设。

比如一个奶瓶大众款,一样质量不错,大家用的都可以。没必要一定要进口的。为什么300、500的奶瓶一定要比100的好,只要质量没有问题,效果不都是喝奶呢?

比如孩子衣服不必要月月买上千那么多的,因为孩子长得特别快,合身的衣服一两个月就穿不了了,所以不必要太多,几身就换就行。

比如孩子的辅食不一定国外进口就好,曾经给我家宝贝小馒头零食的时候,某外国品牌上百的口味太乱,味道还很奇怪,真不如自己手工做的,十块钱能搞定两盒。

婆婆数百万存款,10个月孙子月消费2万元。不帮忙被儿媳妇抱怨

2、婆婆有对自己经济的决定权

当我们结婚成家的时候,在我们心里就该清晰地明白一件事,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了,要承担起自己该承担的责任了。所以父母已经没有供养我们的义务了,而相反,自己的小家和父母反倒需要我们去供养。

法律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另外按照我国对子女抚养的规定:抚育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

所以按理说,父母对孩子只有十八年是责任,更何况是二十多岁的成年人。当然很多人会说人心换人心,是,理却是是这个理,但是这不是指责婆婆不帮忙给钱的理由,如果老人乐意帮,是情分,我们要知道感恩,如果老人不需要帮,也是本分,我们不能指责。

这不是谁对谁错,谁好谁坏的事情,成了家有了孩子,肩上就有了责任,平衡经济状况,不要只为追求品牌,追求美感,追求时尚,让孩子温饱都成了捉襟见肘的事。那个时候,是我们作为父母的失职,不是婆婆的无情。

婆婆数百万存款,10个月孙子月消费2万元。不帮忙被儿媳妇抱怨

3、试着用同理心去理解别人

同理心(Empathy),又叫做换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即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我也是一个儿媳妇,作为二胎妈妈,孩子一手带大,没有老人帮忙,也没有花过老人一分钱。也曾艰难,也曾紧张过,生二宝就是又怀孕又买房,也曾经气愤过老人不帮忙带孩子,后来婆婆生病,我带着孩子忙前忙后,半年多,身体都不好了。

所以我觉得站在老人的立场,运用同理心思考问题。也就想明白了,老人只要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吗?这个婆婆愿意攥着数百万不放手,也可能就是为了自己的养老考虑,如果子女花钱本来就没有谱,老人估计真不敢指望他们养老。所以这么想就合理了。

婆婆数百万存款,10个月孙子月消费2万元。不帮忙被儿媳妇抱怨

当有了家,有了孩子后。点儿妈妈建议:

首先要学会节流

很多时候,上班的工资都是固定的,不必要的花费就可以省下来,因为家里有孩子,潜在不可预估的花费很多,合理的节流规划才能保证小家的正常运转。

做好开源

有了余钱,就要合理运用,使之保值增值,使其产生较大的收益。如果小家因为特殊情况特别捉襟见肘的时候,也可以摆脱父母帮忙,然后两个人为了家庭的经济收入努力,但是要心存感恩之心。

做好合理的规划

有了孩子很多突发消费情况,作为父母我们都曾经经历过,所以想要能让生活获得保障,或者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更好地提高。合理的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二宝妈妈。每年初,月初我都会做出一个大概规划,除了突发消费,基本对于家庭消费,我还是心中比较有数的,在很多人眼里,我们没有老人帮忙,一不经济支助,而不人力支持,房子什么都需要自己买,可是,合理的规划下,这一切真的都不是问题。

婆婆数百万存款,10个月孙子月消费2万元。不帮忙被儿媳妇抱怨

婆媳是个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话题,想要和平相处,就以同理心心态,替对方考虑,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毕竟中间有一个双方都“在乎”的人。

(文中图片来自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点儿妈妈,是一个二胎妈妈,左手执笔,右手育娃。用学习和思考的态度,努力走在做一个好妈妈的路上,喜欢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