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人退休金二三千,可結餘一二千,而年輕人月入五六千,成月光族?

閒人愚見


首先,從老人每月所領的養老金來看,一線城市由於以前種種原因,養老金高的人每月7~8仟,一萬的都有,一般的三四~伍陸仟。二三線城市二三四伍仟不等。在這裡高的養老金不說了,而就講一般養老金的老人為什麼時而還積得起點錢。

一是有些老人退休後身體上多病,看病錢雖有醫保,但很貴,不要說大病住院,既使常規病經常就診,這點養老金也不盡用,還要日常生活開銷,時而還要麻煩親戚小輩幫忙。所以,老人們身體稍好時就要考慮積點錢,就是吃,有的人由於牙子不好也咬不動,養老金省吃儉用,萬一有病時可防備而用。

還好多數人自有住房或與小輩同住,省了不少錢。二是中國老人有個老觀念,自己生活上艱苦點不要緊,積點錢除防老多病就醫外,儘可能不要連累小輩,時而還補貼些小輩的急用,希望小輩們幸福美滿,全心全意。

其次,時過境遷,社會在不斷髮展進步,年輕人每月工資伍仟元,但生活開銷卻很大,物價雖政府採取控制措施,但有的還是上升指數很快,特別是結婚用房,改善用房,哪一家不在為購新住房還貸壓得挺不過氣來,真傷腦筋,有的是父母積蓄錢幫忙首付,其餘分期還貸有自身負擔,養兒育女望子成龍,前期幼兒教育高費用的付出,有的年輕夫婦家庭雖雙收入,但還要買車代步等等,年輕人哪還多得出餘錢。

總之,老人有老的想法,不容易節省點錢作防備。年輕人根據自身能力,有自己的做法,只有在工作上的拼搏不斷努力,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更大發展。


綠水青山1390


樓主你好,為什麼老人退休金只有兩三千塊錢,但是每個月還能夠結餘一到兩千塊錢,但是年輕人自己的實際工資待遇可能會有個五六千塊錢,但是每個月都會花的光光的。這種問題我覺得是一個非常正常的問題,因為老人對於自己生活品質的追求,對於自己消費觀念的追求,它已經不是很高了。

再加上本身現在的退休老人都是從貧困飢餓的年代走過來的,所以說他們懂得一分錢難倒莊家漢這樣的一個道理,所以說他們在花每一分錢的過程中,都是非常的勤儉節約的,所以說雖然他們的退休金很低,也許只有一兩千塊錢或者只有兩三千塊錢,但是每個月確確實實會有一定的結餘,也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

再加上我們的老人可能沒有房貸車貸之類的壓力,作為一個老人來講,那麼自己可能住的老房子,那麼車子肯定是不會買的,所以說沒有這樣的一個剛性支出,只是對自己的一個基本消費,也就是吃喝這樣的一個基本消費。那麼自然而然消費水平和消費壓力並不是很高,所以說每個月都會剩下一部分的結餘。


社保小達人


謝謝啦!

觀念,這個是重中之重!老年人的觀念經過幾十年的經歷,只道了,什麼叫_一鈿逼死英雄漢,的道理,也是他們生活的準則,無論錢多少總會按排好,省下一部分錢以備不測,我們這個年紀的人目前六十多歲以上的基本上都是,拿二千退休金,也要每月省下四,五百元。不省下這些錢晚上睡不著!

年輕人的觀念與我們完全不一樣。他們是今日有酒今日醉!就是以前老上海人所講的,脫底棺材,不過他們很瀟灑,一個人每月拿五千,四千元,一邦子小青年坐在小館子裡,搞上一大堆烤羊肉,一大箱啤酒,推杯換盞,還有現在的女孩子,真是像見了鬼,又回到三十年代的上海了,女孩子以抽菸為時髦。酒喝喝,煙抽抽,暈!

我們年輕時,也這樣,不過沒有像他們這樣,因為當時咱們父母規定我們每月要交飯錢,所謂的飯錢,父母為我們存著,男的老婆錢,女孩嫁裝錢。所以我們想瘋狂,也不行,這就是家教!

而今天的社會,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慣壞了,還有啥家教可談?!有啥辦法呢?誰叫咱只有一個呢。不知各位友友們是否注意到,現在的孩子無論男,女,特別是想好了走獨身道路,不結婚者,那可是放心的用,大膽的用,反正父母的房子不出租金,有多少用多少,用光了,下個月又來了,假如實在不行,還可以問父母借,還不還是另外一回事了!


康樂舅


老人和年輕人的消費觀念和經濟生活壓力是不一樣的。

大家好,我是財經評論員思之想之,為什麼老人退休金兩三千元可以結餘一兩千,而年輕人月入五六千,卻成為月光族呢?

這是因為消費觀念和經濟生活壓力不一樣。

現在的退休老人,往往是生性節儉,導致消費觀念非常保守,可以說是一分錢掰成八瓣花,能不花就不花,能省一分錢就省一分錢,相對於花錢,他們更喜歡存錢。

用河北話說就是,這些老人太細了,不捨得花錢,更不喜歡超前消費,不喜歡負債消費,因為他們是從苦日子中過出來的,所以會更加珍惜錢,只選便宜的不選貴的,衣服穿幾年,可能都不換的。

當然還有退休老人已經年紀大了,他們自身物慾已經沒那麼強烈了,相對於名牌品牌,他們更追求實用,更不會有年輕人那種攀比消費的心理。

另外,退休老人的生活壓力也沒那麼大了,因為他們奮鬥了一輩子,應該都已經有房有車了,所以他們不用租房,也就省下了一大筆支出。

總而言之,退休老人能存下大部分的養老金,一是因為消費觀念保守,生活節儉,而是因為他們經濟壓力比較小,生活支出比較少。

而現在的年輕人就不一樣了,他們的消費觀念超前,喜歡追求名牌大牌商品,他們往往花錢比較大手大腳,喜歡超前消費,借貸消費,支付寶的花唄借唄,在他們當中是很流行的。

對於年輕人來說,是花明天的錢,享受今天的生活。而且很多年輕人存在著攀比消費的心理,周邊朋友穿什麼吃什麼,他們要力爭保持同樣的消費檔次。

因為年輕人沒有過過苦日子,也沒有體會到錢的來之不易,所以他們往往是有一分錢花一分錢,沒有一分錢借錢也要花。

年輕人的消費慾望是比較強烈的,現在年輕人喜歡的東西有些其實是很費錢的,比如說攝影,比如說炒鞋,比如說手辦,等等。

當然,現在年輕人面臨著經濟生活壓力也是比較大的,現在的畢業生往往工作之後都要進行租房,租房子出可能就佔了收入的一大半,比如在北京月收入五六千,在租房支出上可能就都兩三千了,再加上衣食行的支出,也就很難省下什麼錢了。

總而言之,年輕人成為月光族,一是因為喜歡超前消費,花錢大手大腳,而是因為經濟生活壓力比較大,房價高企,租房可能就佔去了收入的一大半。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歡迎點贊留言討論。


思之想之


針對為什麼老年人退休金兩三千可結餘一兩千,而年輕人月入五六千成月光族這個問題。已存在的兩個答案都認為是消費觀念的問題,個人持不同的看法。

對年輕人來說才參加工作不久,從過去花家裡的錢到自己開始花自己的錢,而且花自己的好多錢,隨著工作的日積月累,工資也不斷的上升,他的事業走上坡路,上升期,未來一片美好,他不需要儲存未來所用的東西,所以他要儘量的享受眼前的生活,因為花完了還會再來,不是消費觀念,而是沒有生存壓力!

但是到了老年以後工作走下坡路,考慮的是開始養老,以後的多病等多災多難例如昂貴的住院的費用,因為住院就消滅一箇中產,另外就是不願意成為子女的負擔,於是省吃儉用,存錢就是當人意識到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的一個重要的轉變和決定。

簡單的說,如果有源源不斷的收入沒有誰會去過節儉的生活。


桃花塢的桃花仙


粗糙地說,生活觀念不同;

細緻想想,“月光族”是中了布熱津斯基教授的“奶頭樂”蠱毒。

我們的“治理者”有的是無可奈何,孤掌難嗚;有的是無所謂,有弊有利;有的是布氏同夥。

憑心而論,當下我們絕大多數家庭並不富裕,被忽悠說“2.5萬元~25萬元家庭年收入就算中產階級”,高消費超前消費的理由堵住了老一代人的嘴,這是治理者的責任。

沒法子,自己省吧!說不過社會說不過兒女,只有說服自己;有病忍著,苦日子熬著,拼著老命滿足他們,自己還得頂著阻礙“進步.文明”的罪名,苟延殘喘。

我說明白了嗎?這個兩三千、五六千?

(已得廣廈千萬間,天下寒士還是不歡顏!為嘛?買不起。)

老杜!杜大先生,草堂出租麼?

打算將“老窩”賣了,變現給他們花,也為“拉動內需,增強購買力”盡一份力。



枯木齋


老年人退休金所謂有結餘,是因為不捨得花,省吃儉用,如果過人性化的生活,錢根本不夠,他們什麼都省,什麼都買便宜的,能不買的就不買,窗戶漏了忍著,傢俱壞了忍著,環境需要改善忍著,需要的用品買不起忍著,有病了忍著,各種忍,為了省下點錢養老,或者預防不時之需,根本不是花不了。有錢人一頓飯萬八千都是少的,退休老人一個月花一千怎麼會夠呢?!


用戶4437666184391


因為兩代人的觀念和經歷不一樣。年齡大的人經歷過三年自然災害,吃不飽飯。年齡更大的人,還經歷過身邊人或親人因沒飯餓死了。還有改革開放以前,國家實行計劃經濟,吃穿用都發票。養成習慣了,錢計劃著花,老年人養成節儉的生活習慣,飯菜都自己做。那個年代誰亂花錢💰浪費,別人都笑話。

現在不同了,年輕人叫外賣,拿著蘋果手機📱,裡裡外外穿名牌。所以月光。




平安256348005


現在年青人壓力大,如果買了房,每月要還房貸1一2ooo元。如果是租房,每月也要1千元左右。這是一筆大開支,大部分的年青人工資去了三分之一到一半。

小孩的開支又是筆大開支,幼兒園,補課,興趣班等。

剩下就是生活開支,年青人肯定比老年人開銷大,年青力壯需要能量,不吃不行,吃太差了也不行。這些都需要人民幣。如果算計不好,有可能還不夠。

再就是老年人,平均3000元左右工資,大多數老年人沒有房貸,不用租房。這一塊比年青少一筆大開銷。

不需要供養孩子。

生活上確實比較節約。捨不得亂買。到超市去觀察,他們很是會精打細算過日子的。

所以能節餘_千餘元錢。

但是身體不好,錢就很緊張,有可能還不夠用。大病住院雖然報銷,但是住一次院至少有一千元左右自費的。

如果慢性病自己買藥,很多醫保卡發的錢,基本夠用了。

比較一下,就知道如題所說的了。


98008532449


消費觀念不一樣,老年人從過苦日子過來的,知道沒有錢捱餓的滋味,知道扶養子女的艱辛,再說那時國家提倡勤儉節約,習慣了節儉的日子,養成了艱苦奮鬥的精神,現在的年輕人是體會不到的。他們追求時尚,有超前消費的理念,甚至可以說有父母的經濟支持做後盾,沒有後顧之憂。當然積極消費也是刺激經濟增長的動力,有利於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總之都是適應時代的變化,也算是與時俱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