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一位85岁老人跟儿子一起生活30年,儿媳要求女儿轮养,老人不同意离家咋办?

霞光满天698


这三十年,真正用你养的有几年,给你无私奉献的又多少年。不能道德绑架出嫁的女儿,女儿有条件有能力并愿意尽孝心除外。因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女儿为什么千年流行嫁出的女儿,泼出的水,社会没有秩序规范和约定成俗,岂不是混乱无库,道理行为咋说都有理,咋做都可以吗?所以,女儿有她自己家庭的责任义务。径谓分明,各人把自己应尽的家庭责任义务做好,社会文明和谐才有基础保障!!


萧湘评论


谢谢各位的回答。前几天提出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老人有一儿四女,老人一辈子勤勤恳恳,为这个家付出自己所有。现在儿女们都五十岁以上,各自有自己的家庭。儿子和大女儿生活在一个村,而且相距仅100多米。其他三个女儿都是八十年代通过考学在外参加工作。三十年来老人一直和儿子生活,女儿们住的近的经常回家探望,住远的也是钱和物也是都很到位(最远的女儿在侄子买房时无偿出资10万元)。应该说,这个家庭是基本和谐的。在外人看来,也是令人羡慕的。老人2015年82岁那年冬天因下雪意外骨折踝骨手术,2016年小肠疝气住院手术,2018年白内障手术,2019年1月感冒引起重症肺炎住院治疗。每次住院期间,大女儿和儿子医院探望,二女儿主要是因为路途遥远工作繁忙多是出钱为主,两个小女儿日夜在医院陪护。可以说,老人日常的穿戴、生活费以及住院治疗的费用全是三个工作的女儿支付。特别是今年年初因感冒导致重症肺炎,老人一下子完全不能自理,在医院26个日夜,女儿们都是24小时尽心尽力不离左右,老人才得以脱险。出院后,为方便照顾,儿子让老人住到了儿子院里。女儿们每月支付3000元,也不时地回家探望。两个月后,老人渐渐能够生活自理,孩子们都很开心。就在最近,儿媳妇说不给老人做饭吃了,喊小女儿回家说商量老人轮养之事。小女儿回家,儿媳妇却说,你今天不能在我这吃饭了,去大姐家吃吧,那是你亲姐。去哪里吃一顿饭也不算事,说商量事回来却说让哥们姐们商量她不参与,另外还不让在她的院里商量。于是老人和女儿回到了老人的老院。饭没吃到,还遭遇这些。父女俩在老院痛哭流涕。第二天,儿媳妇还是不做饭,也不管老人饿不饿,显然还是在怄气。既然你说轮养,女儿们又没说不养,回家来和你商量,你怄气怄个什么劲?女儿说,老爸要是愿意跟我们走,我们就接走,不愿意离家,我们就回家在南院伺候。这个建议我想也没什么不妥吧。可是儿子听了却火冒三丈一下子砸了堂屋的大镜子。随后儿媳妇离家。后来,叔伯嫂子们捎来意见,说儿媳妇只有一个条件,和闺女轮养。老人老泪纵横,央求着小女儿带着他赶快离家,在这生活了86年的老人,竟然有了在这一刻也呆不下去的感觉。中午大女儿送来饭菜,下午小女儿父女俩流着眼泪离开了。这样的方式离开老家,相信谁都会心碎,何况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快到中秋节和十一了,估计今年在外的女儿们一家一家再也不像往年聚在家里帮助哥嫂收秋了。维持一个大家庭的和谐很难,分崩离析一个大家庭却在分秒。

无论老人说了“饭凉”,或者说了”没吃饱”这样的话,这也绝不能成为弃养的理由!老人不愿离家,落叶都要归根,也是人之常情,你何以把事情做到如此决绝?


霞光满天698


我婆婆90了,常往俺家,去年去老三家住,住2月要下来,说她重孙子吐 她了,老换小,说一辈子,没人敢吐我,不住了。他三儿说,没去老二家住过,让去老二家,不去,说自己回老院住哩,90了玩心眼,想来俺家往,还不说让你说,没办法,我说走去俺家吧,没大哥了,俺家是老四,婆婆不吭声,上车来俺家了,我想说的是,老了吃不了多少,想住谁家都行,有病大家管,和气生财。


673437198917


现实中婆媳能相处三十年的真的很少,农村老人的财产也不多,除非要拆迁了,中国的法律是儿女平等。我们这有一媳妇,自己男人残了,婆婆,娃娃,男人让她成了机器了,报怨肯定是有的,也快二十年了,我劝她婆婆几次,早立遗产,八十多岁的人就是不立。如同上面的媳妇担心啊,我媳妇对老妈在好,也不如气死老妈的女好,能和婆婆生活二十年真的不容易。


用户9653877702902


百善孝为先!不道德绑架!但是楼主既然照顾了30年,那就让你的孝顺进行到低吧!理论来说女儿也应该尽孝道的!她能尽义务那是她的,她不能尽,那么咱们做好自己。人在做,天在看。相信肯定能福报的。也可能给上代父母的教育有关系吧!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我的奶奶在世的时候,从干不动活的那天就跟着我家,一跟就是10多年。这十多年大概有3年的时候腿脚不能动,都是我的妈妈照顾的井井有条。主要是我奶奶有3个儿子,两个女儿。另外两个儿子可以说是摆设,逢年过节的看一下。我有怨言的时候,我妈妈就会生气,她乐在其中!但是我一直觉得我妈妈的善良也算是得了福报,一双儿女嫁娶的都挺好,现在儿孙满堂,都很孝顺!


gx小六六


身边这样的事多着哩,十里不同风俗,但国家的大法律摆在那里。男女平等,儿女都有赡养父母的义务,自己十里百里的习俗绝对大不过国家大法律的。我们这边也是这样,儿女平均奉养父母,父毌有经济条件一→家业或经济来源,儿女挣着养,父母没有经济来源的儿女斗争着养。

农村父母到需要儿女养的时侯,巳经是离天近了,不是生病,不是耄耋之年,一般是自己勤劳的双手养活自己的,现在他们都自带油盐钱(农保),只差米面,吃不了多少,不要为不多的开支而后悔终身。一家人多下半钟米,加双筷子就够了。但老人的言行,老人的脾气,老人的卫生确实是个大问题。其实每天这个儿女走走,那个儿女去看看,儿孙绕膝老人欢心,老人开心儿孙开心,祖孙几代其乐融融,也是对老人的孝道。儿女都是父母养的,而父母在农业的积蓄,又有多少,况且农村的房子值多少钱,N多年前陪嫁也是父母出的(面上是这样)。儿媳提出也有她的理由。而父母在一个地方生活五六十年,七八十年是有感情的,也是不想离开,当然这就有矛盾。不远的,这个矛盾好解决,才一两百米,老人八十几,由于思想僵固,很难说通。那只有反方向动员了。但作为农村,这个方法可能有点行不通,我们这里子女是平摊,儿女都一样,父母晚上回自己家住,由于近,白天接去养,热热闹闹。如果在外工作,当然协商解决,也有回去奉养的,因为轮班,轮到谁就谁。别想通了理时,老人归山才后悔。以至后悔一辈子。实在说老人也会荫蔽子孙的。现在奉养了他,以后坟前求他,也会灵验异常。


爱拼才會赢7


说是男女平等,其实农村大多数都是家产给儿子,养老主力也是儿子,要是老人身体好,一般不会闹什么矛盾,说是养老,其实也就是儿子担个养老的名声而已,农村的老人除非是病了,一般都是可以做些活的,年轻一点的带孩子,做饭,种菜,种地,养鸡鸭鹅猪,都是可以帮忙的,以前有牛的时候,我们那里放牛的几乎都60多,70岁的老人,除了极个别懒惰的外,几乎能劳动的老人都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女儿一般就是有时间过来看看,带些老人喜欢吃的,有钱的给点钱老人,闲时接过去玩几天,算是尽孝了。

等到老人生病需要用钱,或者老人做不动,只能吃,或者要人服侍的时候,问题就来了,一般都是小病就治,大病直接等死,保守治疗,那种死不了,躺在床上不能自理的,那是最造孽的,那就是老人难受,儿女也过的很不好。一般农村很少有请的起保姆的,都是自家人服侍。好点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要是子女都出钱请人也还可以,子女都没钱,轮流出力也还行。就怕三个和尚没水喝,老大推老二,老二推老三,老三推老大。那真是唉!

跟了儿子35年,现在要轮流养,估计老人身体不大好,要人照顾,要是老人不愿意去女儿家,女儿适当给些生活费,这样儿媳也不好太过了。


用户6823843303829


给父母养老,现在很多人强调兄弟姊妹的公平性,却较少考虑老人的情感。兄弟们都要轮流奉养,女儿们也被要求加入进来,每人十天、或者每个子女一个月,甚至还有的家庭把父母拆开来轮养。在这种轮养中,老人失去了家长的地位,失去了自己可以归属的家,失去了尊严,成为了被踢来踢去的累赘。

我前些年认识的一个老太太,有八个子女,行动不便之后,开始是儿子们轮替,媳妇们性情不一,忽冷忽热的,很受罪。后来丧偶的二女儿心地善良,把妈妈接到自己家,长期奉养了,八十多的老太太,身体又逐渐康健了起来。

一个农村的老人,都85了,为这个家辛苦操劳了一生,到了终老,没用了,就要被嫌弃,实在可悲。女儿的确也应该为老父亲养老尽孝,可最大的孝道不是仅仅伺候老人吃穿住用行,不能只是为老人提供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更应该维护老人的尊严,遵从当地的风俗传统,尊重老人的意愿,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现在,即便是在农村,老人也不是不能去女儿家养老。但是,毕竟是儿子继承了老人的家业,老人一生大多的贡献都给了曾经自己当家做主的家,如果老人不同意去女儿家轮养,那做儿子的就应该遵从老人的意愿,如果儿媳妇有意见,有情绪,做儿子的就应该多做一些,多担待一些,也为儿孙做个好的榜样。

人们都应该明白,家里有八九十岁的老人,那是家里的福星,对父母尽孝道,是有福报的。


东水西原


这有些问说不清::正义永远赢不了邪恶!襄阳庞公办事处洪庙一组姚家贤老人三个女儿:2个儿子:除小儿子养老送终一外:那几个不仅不养经常骂老人::他们是王传芝姚有顺(女婿):王传霜:张德明(女婿)王传云:周海敏(儿媳妇)::全村前后都看不下去:老天不还是没有惩罚他们?相反:十分孝顺的小儿子到处借帐养活安葬了90岁的老母并没得到啥好处::还该一屁股债!


用户9908685817688


农村老人的养老都是靠儿子的,因为他们的家产都是给儿子的。现在媳妇提出要女儿共同扶养那也非不可,你只要把你老公所继承得到的财产和女儿平分各50%,你能答应就行。不要做白眼狼又想得所有家产又不想付出啥事,都不是你说了算的。在这个问题上媳妇提出这个要求让人恶心。不过女儿也应该时常关心一下自己的父母这时应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