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县索桥村:产业富民 索桥花开

“故乡是让我们抵达这个世界深处的一个途径,一个起点。”这是阿来在《尘埃落定》中描写故乡的语句。对村主任朱泽金来说,汶川县雁门镇索桥村是他的故乡,更是他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和起点。

汶川县索桥村:产业富民 索桥花开

汶川县雁门镇索桥村村主任朱泽金

挖掘地方民族文化

“我从小的理想就是将羌文化传承发扬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羌医药香的传承人,在外经商的朱泽金始终无法放下传承羌文化的理想。2014年,他回到家乡,希望理想能在这里萌芽、开花。“索桥村村里的羌文化有很多可说的,我回来后就整理申报完成了羌医药香、羌酒、羌绣、金银器锻造等7个国家级、省级、州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因为申报的时间不长,目前只有7个县级传承人。”

项目申报完成后,如何让羌文化在村里“活”起来,是朱泽金接下来的努力方向。2016年,朱泽金自掏腰包,花费1.5万元请设计公司规划设计了神树林祭祀广场、文化礼堂、网红路等带有浓郁羌文化元素的设施。得知村里的贫困户有祖传的羌族金银器锻造手艺,朱泽金借给他3万元,让他重新将这门手艺捡起来。

汶川县索桥村:产业富民 索桥花开

融入羌族释比文化的神树林广场

提起未来的规划,朱泽金很有信心:“我的最终目的是打造一个羌文化博物馆,所谓的博物馆不是静态的,而是活态的,村里的每个人参与展示我们羌族村落的人文风貌。我们这里是去往‘云朵上的街市、古羌王的遗都’——萝卜寨的必经之路,发展旅游产业的区位优势明显,活态的羌文化能够吸引游客参与体验,增加村民和游客的互动。比如我们计划打造的羌族文化遗产《婚礼十二歌》 ,可以让游客扮演角色,体验羌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产业富民 索桥花开

索桥村地处高半山,平均海拔1600米,距汶川县城十公里,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共268户,922人。2018年人均纯收入为13096元。

汶川县索桥村:产业富民 索桥花开

当选村主任后,帮助群众富起来成了朱泽金另一个理想:“其实打造活态羌文化博物馆也是我们农旅融合,产业富民的计划之一,让游客留下来是第一步。发展旅游接待、特色农业旅游是我们的第二步。其实旅游接待村里已经有4户村民在做了,有户村民去年旅游接待的收入超过了十万元。”

朱泽金口中的特色农业旅游指的是村里的百合繁殖基地。索桥村传统的《婚礼十二歌》中就有对百合花的描述。村里引进的岷江百合数量多,繁殖能力强。2019年,索桥村已经繁殖了40万株岷江百合。朱泽金介绍说:“目前,我们计划将村里的百合产业纳入集体经济。百合花可以入菜、根茎可以入药。我们正在田埂间修筑观赏栈道,2021年,预计村民每年分红能达到10多万,加上采摘、盆栽等间接收入,未来村民的收入会很可观。”

除百合繁殖外,村里还引进了投资300万、年出栏2000头、预计年分红50万的正大养猪场,年保有量100-200桶的养蜂产业。

心系故乡的朱泽金放弃了自己蒸蒸日上的公司,全身心投入村里的大小事务。上大二的大女儿曾经央求父亲:“爸爸,你把村主任辞了吧,你什么时候才能不干了呢?”。但为了家乡父老乡亲共同富裕,朱泽金依然义无反顾的投入自己的热情在这片土地上,他说:“有些时候我也很恼火,也会犹豫,但只要能让羌族文化传承下去,让乡亲们们过上好生活,一切都值得!”(侯敬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