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时候对你影响最大的课外读物是什么,为什么?

驻村帮扶记


小时最喜欢的课外书是小画书。如《平原游击队》、《平原枪声》、《东进序曲》、《烈火金钢》、《英雄儿女》……那时自己有两三本小画书当作宝贝一样,村里的孩子互换着看,有时坐在门槛上看小画书看得入迷,连饭都忘记了吃。如有机会上县城,无论如何都要去书摊看两本小画书,那时看一本小画书,一分钱或二分钱。


黄诗祥676


#我读小学一年级时,语文课本都没有,还谈什么课外读物#

严格地讲,我小时候(十三岁之前)根本就没有看过课外读物!更谈不上有哪种课外读物对我影响深远!

我从小就生活在贫穷、闭塞、偏远的农村老家,不要说当时没有课外读物可以阅读,1974年9月份,我八岁读小学一年级时,“学校”就连语文课本都没有!我所说的“学校”,严格地讲,其实根本就不是学校!而是借用邻村一户人家的堂屋,充当教室。就连自己坐的小凳子,也是从自己家里带去的!一年级、二年级的学生轮流上课,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每个班也只有十来个学生,这些学生分别来自附近的三个小村庄,老师也只有一个,还是民办代课的,根本就没有正式编制的公办教师!

上语文课时,老师就拿出一本《毛主席诗词》,充当语文课本,教我们朗诵里面的诗词!

读二年级以后,“学校”才发了语文课本给我们。

这件事情我印象深刻,至今未忘。即使到了现在,我依然喜欢读《毛主席诗词》,差不多可以张口即来:

《赞井》(毛泽东,十三岁时所作)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改诗赠父亲》(毛泽东,十七岁时所作)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你们说说看:《毛主席诗词》在当时是我的语文课本?还是我的课外读物?





独占鳌头凭此条


小时候,对我影响重大的课外读物是《毛主席语录》:


在村里小学读书时,我经常看到大人们手里捧着《毛主席语录》(也叫红宝书)阅读、或背诵。而且,我们的老师也有一本,爱不释手,还给我们朗读、讲解。 对于《红宝书》,我的感觉是不仅大人们都喜爱,而且还照着书里说的去做,好人好事越来越多,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就拿我家来说吧,一个小妹妹不慎掉下悬崖摔的头破血流,村里人发现后争先恐后地去抢救,及时送到公社的卫生院给治好了;记得深秋的一个星期天,上中学的大哥回来了。他去参加集体劳动,背回了大捆的高粱杆,累的够呛,妈妈说应该分成两次背。大哥说他在中途遇到被雨水冲深了的沟渠时,没路了,实在不好走了。他就大声背诵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结果,真的咬紧牙关,硬是给挺过去了! 当时,我毕竟年岁太小,不可能全面地、系统地理解和领会《红宝书》,但这些活生生的事例对我影响还是很大的,觉得这本书真厉害。从此,我也喜爱上了这本书,向大人要了一本,精心保存,经常阅读、背诵,也照着去做。毛主席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就不敢贪玩,坚持认真学习,成绩还算不错,特别是语文成绩在同级里还是数一、数二的,甚至为以后从事新闻工作奠定了基础。我小时候脸皮薄,听到大人的表扬兴高采烈,听到批评就垂头丧气。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感到毛主席说的很对,我有缺点,人家批评是应该的,要虚心接受,确实改正了,就是个好学生。

学校毕业后,回村务农了,因群众评价忠诚老实,我被推选为大队粮食保管员。这虽然不是什么官,可在人们吃的不是很好、对粮食渴望强烈的时期,责任可不小。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主席说的话,我依然牢记在心里,不能马虎,要求其他人做到,首先自己要做到。发现队里的麻袋短下3个了,便将自家的拿来补上;我们村的干部群众在春季粮食不够吃的情况下,都可以向大队粮库借,秋后分粮时还了。我家借了的也不例外,全部扣还。所以,我坚决堵住了个别村干部企图以此名贪占大队粮食便宜的行为。于是,我被群众誉为“红管家”。

我觉得《红宝书》里,毛主席说的话句句在理,能引导人们脱离低等动物自私自利、贪婪物质、践踏美好精神、牺牲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品性,走向高级,走向光明,走向没有剥削、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多少年过去了,但在《红宝书》的重要影响下,我的人生信念始终是:不论何时何地,都要坚持尽量为人做好事。退一步说,就是没有这个能力,也起码做到不要损人利己、图财害民!


任山鸣196010


我小时候喜欢看小图书,印象最深的是《扬家将》.《岳飞传》,再大一些,喜欢看小故事,如《小貓钓鱼》《孔融让梨》等,再大些,就被《钢铁是怎么炼成的》.《红岩》.《艳阳天》等长篇小说吸引了,这是奠定我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基础,文革中,无比热爱8个革命样板戏,我可以整段背颂其台词。我热爱《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诗词,许多诗词及文章章节我能熟背。参军后,我研究过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查过大量的史料,曾在《人民海军》发表。到企业以后,主要学习经营.质量.企业.技术等书藉,无隙看文学类书藉了,退休了,目前看看头条等。


列兵人


我小时影响最大的课外读物是连环画。那是我们叫小人书。我在家排行最小。一到赶场(集)天。父母总要给几毛钱。都舍不得用来买吃的。宁肯饿肚子,也要到书店去买几本小人书。回到家里的路上就把它看完了。那时没有电视机。晚上无聊又在看一遍打发时间。那个年代。除了看电影看小人书就是最多消磨时间和最大快乐了。然后《儿童时代》《故事会》《少年文艺》也是我最喜欢和影响最深的读物。你也许绝对不信这些书才一毛捌到两毛钱一本。那时有书如电影看认为是最幸福的事。但是这些刊物确实带给我不少快乐,陪伴我度过人生最快乐的儿童和少年时代。现在我都老了。隅尔回忆起还记忆犹新,津津有味!





影视留痕


我小时候喜欢小人书

我还记得就读了那么几本

我那时读过保尔柯察金的

我知道书名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我还印象深刻的一本

我如果没记错的话是叫杨家将

我记得我家孩子多

我最乐意呆在猪圈旁的柴禾垛

我最怕娘说烧火做饭

我记得这时她总说找点破书引火

我记得那时不知道咋的了

我记得总是阴沉沉的天

我记得那时蒙蒙细雨路泥泞

我记得那时小人书总在枕边

我记得有时候第二天哪页读了

我记得最近回乡摆摊的大爷还在

我记得卖羊下水紧挨着就是书摊

我一回国是先买羊下水再耗一会儿

我翻来翻去翻烦了老大爷

我无悔我翻来了童年的印象

我每逢买下水老大爷问你买书了

我每逢买书那摊人说你买下水了

我就感谢岁月她使我踏实了

我就感谢日子终究丰富了从前

我就感谢那些点滴的发生

我就自私着那些点滴

我知道是珍贵的、总归是一行文字

我知道任凭岁月多少熬煎

我知道她早已溶入心中

我知道在我的旅程里

我知道有一些

我知道是追求

我知道我挺厉害

我知道为什么

我知道我在

童年里

呆过


坐看行云起


我小时候受影响最大的课外读物,是一本叫《绿野仙踪》的美国小说。作者弗兰克-鮑姆。堪萨斯州一个叫多罗茜的小女孩和她的小狗,在一个铁皮房子里被旋风刮到很远,不知名的地方。寻找回家的路上,她搜救了无脑的稻草人,无心的铁皮人,胆小的狮子。听说能为他们每个成员解决问题的人是翡翠城的奥芝。当他们千辛万苦地见到奥芝,他提出必须杀了西方的女巫,才能为他们实现各自的愿望。经过九死一生,终于消灭了女巫后,他们才发现奥芝是个骗子。阴错阳差,奥芝又坐着轻汽球飞走了。多罗茜回家的愿望怎么实现?最后桂特林的女巫甘林达帮她实现了愿望,回到了堪萨斯州。

因为年纪小,识别能力差,受小说影响,我怀疑世间事物的真实性。只要不是亲眼所见,都是假的。甚至不相信北京城的存在。父亲对我管教严,我都怀疑不是他亲生的。经常睡觉做恶梦。随着社会经历的增多,这种情绪才不断政变。


幕府居士


我念小学五年级时,凑钱买的小说《小无知和他的朋友历险记》。书中其实介绍了许多的知识,几个同学中传来传去,到六年级毕业时传丢了,当然我知道在谁手。我的母校原来是《长春市师范专科学校符属小学》,班主任全国劳动模范刘靖慧老师。下图是如今的校名。



用户58435540336阳城


想不到吧,我童年最大的课外读物竟是“连环画”。

我讲的童年,严格意义上讲已经逐渐过渡到少年时期了。因为按照年龄段划分,通常将0到6岁视为童年,7到17岁视为少年时期。

那真是一个充满美好和想象力的时期。国家已经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一切百废待兴,经济建设的浪潮正悄然兴起。即便是生活在农村的我,也能逐渐感受到这一切带来的变化。

我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是没有上过幼儿园的,那么,这个年龄段的我在干什么呢?也许您已经猜到了,对,除了玩耍,我进入了连环画的世界,直到上了小学还是乐此不疲。

那是电视普及之前,难得的一个看连环画的好时光。

什么是连环画呢?可能现在好多小朋友连听都没听说过。

那是一个叫“小人书”的国度。它既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艺术,更是老少皆宜的一种通俗读物。分为黑白和彩色两种款式。黑白的,可以是简笔画式的,简单几笔就可以勾勒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彩色的,可以做到浓墨重彩,形象逼真。它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内容更是包罗万象:练起武功,可以飞檐走壁,气吞山河;耍起阴谋,可谓诡计多端;煽起情来,又是郎情妾意;讲起理来,义正言辞,大义灭亲;是坏人,犹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是英雄,鲜花送上,夹道欢迎……

八十年代初,被誉为连环画的第二个繁荣期,我正好赶上了连环画的这个繁荣鼎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1985年以后,随着电视机和影视艺术的普及,连环画的出版陷入停滞,作为一个产业和文化现象,连环画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和公众的视野。

这种小幸运,成就了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的少年儿童生涯!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在田间地头,在亲戚家院子的大槐树下,我曾唱着这首歌,看了大量的连环画。

我为《大禹治水》的功绩而感到骄傲,我为岳飞的《精忠报国》而感到震撼,我被《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所深深吸引,还有那《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东周列国》……《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鸡毛信》《董存瑞》《方志敏》《邱少云》《雷锋》……

连环画通常是寥寥数语,看得懂、看不懂都不打紧,盯紧那大大的图画便是,也许起初似懂非懂,但前后对照着看,便能一目了然,这一本本小人书翻烂了,很多道理也就慢慢明白了。

连环画影响了我的童年,我知道了人之初、性本善;连环画为我人生的成长积累了最初的、极为宝贵的精神营养,我的一些好的品格的养成离不开它的滋养。

可惜的是,很多连环画都没保留下来。这也怪不得别人,一是那时都还小,大部分都是借来看的,看完后自然都还回去了,偶尔爸爸妈妈给买来我爱看的作为礼物,看完后,也不知什么时候就又借给好朋友看了,这样倒来倒去,也就不见了踪影。

印象中,家里某个柜子里还存着几本儿时的最爱,但已经很多年没有翻阅了,不知那几本连环画,还在不在我的箱底。

看来,我真是受连环画的影响颇深,抽个时间,我一定要去到旧书店里找一找,会一会它们!

各位亲,您的童年最爱是什么,说来听听,一起交流分享吧!








新建好


小时候最喜欢的一部课外文学就是爷爷送给我的《天方夜谭》,也就是《一千零一夜故事集》。可以说里面的故事激发了我的想象空间,对我至今影响尤甚。 现在我又收藏了几版不同版本的《一千零一夜》,看了又看,爱不释手。 这部故事集可以堪称永恒的经典,影响无数人的心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