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四大名绣的苏绣——一种以精细闻名的刺绣

在中国古代有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在那个时候人们普遍认为女子应该在家里面相夫教子,遵从着在家从夫出嫁从夫的传统,闲着没事的时候做做女红便可以了。

而这里的女红就是现在的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面绣制出来各种图案的总称,在过去刺绣作为女子们打发时间的某种途径,逐渐地也被心灵手巧的女性研发出来了不同的特性与美感,再后来漫长时间的发展中逐渐地演变成为了一种独特地工艺技术,也是历史上著名地丝绸之路中必不可少地重要商品;

清朝年间国内外加强了贸易文化交流,英国人原本想要将它们国家地珍珠玛瑙销售给中国的人,但是却意外的被中国的茶叶以及丝绸圈了粉,而这里的丝绸就必不可少的与刺绣的工艺有关,虽然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更多的人会直接的将丝绸与刺绣混为一谈,但是刺绣是在原本无物的丝绸上面锦上添花,两种属于不同的工艺技巧。

浅析中国四大名绣的苏绣——一种以精细闻名的刺绣

作为能够俘获外国友人以及重要贸易经济商品,刺绣拥有着极为漫长发展的历史,因为不同的地域特色而逐渐地形成了不同类别地刺绣种类,其中的苏绣就拥有着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因为精细素雅构图大气简约,因此也是中国四大名绣中最有名的那一个。

四大名绣的说法在清代形成,因为绣品逐渐地商业化受到了所有人地重视,因此独具特色最具影响力的四种刺绣便相当于被官方认定一般的拥有了独特的地位。

苏绣的历史起源

苏州刺绣素来以精细闻名,最出名的莫过于用最细的线绣出栩栩如生的作品,不仔细看就看不出来或者说需要某种特定的要求才能够看到,是中国刺绣工艺中最具特色的一种,而这样的苏绣却起源于某种习俗的变化。

浅析中国四大名绣的苏绣——一种以精细闻名的刺绣

据说在古代周太王的儿子太伯在江南一代建立了吴国,而在当地则是有着一种断发纹身的习俗,生在在宫廷之中的太伯觉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以及古时纹身的习俗过于的痛苦,因此便思考着想要改变这种陋习,于是便和长老们商议。

太伯有一个非常聪慧善良的孙女名叫女红,因为擅长绣工而是远近闻名的贤惠,这一日太伯的女红过来拜访太伯,想要为太伯裁制过冬的衣衫,却意外的听到了太伯与长老们的商议,慌乱之中的女红不小心刺伤了自己的手指,血滴落在了纯色的丝绸之上逐渐地晕染成了一朵小花,于是女红为了掩盖珍贵丝绸上面地血迹而在丝绸上绣制图案;

从这一点上面得到了灵感地女红向太伯提出了可以用绣图取代纹身的建议,而伴随着女红这一提议的逐渐推广实施,以及为了纪念刺绣的发明者,民间便以女红的名字来命名这类纺织刺绣的活动,而苏绣的历史从过去道现在已经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浅析中国四大名绣的苏绣——一种以精细闻名的刺绣

苏绣的历史发展

苏绣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有了相关的记载,吴国作为苏绣的起源自然也是最早将它作用在服饰上面的,其中孙权就曾经命人绣制出《列国图》展示万国万锦的风貌,而苏绣的特色则是发展在隋唐时期。

作为中国最鼎盛繁华的时期,盛唐有着万朝来贺的盛世繁景,作为喜好奢华而且民风开放的唐国人,苏绣在定型的时候也不免受到了当时风气的影响,大气奢华的同时也带着独特的风骨神韵,而发展到了宋朝苏绣的技艺则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因为绘画的工艺也得到了一定的开发,因此刺绣也受到了绘画的影响,更多偏向花鸟风景。

而到了明朝时期,因为一众以唐伯虎为代表的画派的出现,则是推动了苏绣的发展,那个时候刺绣已经逐渐地趋向于商业化,成为了普遍地群众性副业产品,而画派地艺术与刺绣地工艺结合在了一起逐渐地出现了‘以针作画’现象,而到了明朝后期苏绣更是能够凭借高超地技艺艺术完美地成为了与书法绘画等艺术类的技艺相提并论甚至是一争高下的工艺。

浅析中国四大名绣的苏绣——一种以精细闻名的刺绣

如果说中国的巅峰时盛唐,那么苏绣的巅峰便是清朝,在清朝苏绣的技艺已经形成了一种基本的体系,伴随着精美绝伦的双面绣出现,针对苏绣培养绣娘的机构也逐渐地出现,而等到外国地文化进入了中国地市场,苏绣更是在外来文化地冲击下得到了质的进步发展。

苏绣的价值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苏绣作为一个拥有着两千年历史的‘老古董’‘老手艺’,从各种角度来说都是无价之宝,而伴随着苏绣工艺的日臻成熟背后所记录的也是中国历史的不断变化发展,从曾经‘女子无才便是德’到现在的女子地位得到了提升,刺绣拥有商业性都能够从侧面的佐证了中国发展,带着不同朝代的烙印将不同时代的文化逐渐地融会贯通自成一派。

而苏绣起源于民间,基础上极具民间色彩与江南地区地生活气息,通过不同时代的苏绣能够侧面的了解到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色,成为了作证历史的重要体现,而且苏绣本身也极具文化艺术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浅析中国四大名绣的苏绣——一种以精细闻名的刺绣

而在不同的朝代苏绣侧重的绣图也不一样,就像是宋代绘画偏好山水风景,连带着苏绣也更加的偏向花鸟佛像,也是从宋代开始,画作逐渐的开始成为绣图的底稿,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转变,是女性地位变化的一种象征,也是绣品正式的步入世人眼中的佐证,但是这样悠久而且极具文化特色的苏绣却在近现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现象。

伴随着现在社会与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侧重点放在了‘科学改变世界’上面,而逐渐地忽略了过去那些文化的璀璨,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了解苏绣,了解中国,并且在这样的基础上让中国变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刘向《说苑》

曹雪芹《红楼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