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長江水到黃河!打穿秦嶺橫斷十座山脈,中國西北又一引水工程

陝西作為秦嶺周邊的一個省市,很多人對它瞭解得並不是十分全面。陝西其實是中國嚴重缺水問題的省份之一,全省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是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而陝西關中地區的總體水資源則僅佔全省的百分之二十。而為了解決缺水問題,

中國目前正在進行引漢濟渭工程的秦嶺隧道建設,這是人類首次從底部橫穿世界十大主要山脈,其將讓長江最大支流漢江的水可以流入黃河最大支流渭河,如此長江和黃河將在秦嶺這裡正式接通。

引長江水到黃河!打穿秦嶺橫斷十座山脈,中國西北又一引水工程

出品|國器

“引漢濟渭”引水工程其實是南水北調局部的一項工程

據瞭解中國陝西關中地區的缺水量已經達到了20億立方米。而此前陝西西安的人民為了生存的水資源只能開採地下水,這導致城市地面塌陷以及一些其他環境問題出現,而“引漢濟渭”超級引水工程就是解決這一問題存在的。其實引漢濟渭就是南水北調局部的一個地區補充,其計劃通過秦嶺的輸水隧道將漢江的水引入渭河從根本上解決陝西關中地區的缺水問題。秦嶺輸水隧道、黃金峽水利樞紐以及三河口水利樞紐就是該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該項引水工程的起步以及難點就是秦嶺隧道的挖掘。

引長江水到黃河!打穿秦嶺橫斷十座山脈,中國西北又一引水工程

長達98公里秦嶺底部輸水隧道是全球最深的輸水通道

其中秦嶺輸水隧道從最底部開始挖掘,總體長度在98公里左右,最大埋深達到了2000米,可以稱得上是全球最深輸水通道了。秦嶺輸水隧道不僅僅要考慮外部土體壓力,還要考慮隧道內部水壓力。同時由於測量、運輸問題,工程隊採用了分段開挖方式,在兩頭各開挖一段3公里的設計出口,然後再使用直徑為7.5米的盾構機輔助施工。秦嶺隧道中的大部分岩石環境也讓盾構機的掘進力可以達到1.7萬千牛。按理論進程是4年左右完成工程,不過秦嶺隧道現實挖掘起來各種問題層出不窮。工程隊不僅要解決鬆軟流沙,地熱、巖爆以及流動砂石等世界級難題,而且還要警惕塌方危險。

引長江水到黃河!打穿秦嶺橫斷十座山脈,中國西北又一引水工程

引漢濟渭引水工程輸水量預計15億立方米前期投資近200億

早在5年前陝西引漢濟渭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就已經正式得到批覆,工程總體結構就是分為兩個主要部分,一是調水,二是輸配水工程。前期調水工程的總投資額是達到了191億元。據悉秦嶺輸水隧道預期強度是每秒70立方米的輸水流量,而引漢濟渭建成後更是能達到每年的輸水量15億立方米。2018年秦嶺隧道南段已經正式貫通了,而根據目前的工程進度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全線貫通,2020年西安就能喝上漢江水。而隨著引漢濟渭工程的全面建設竣工,西安、咸陽、渭南、楊凌等地及沿渭河兩岸的用水問題都將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

引長江水到黃河!打穿秦嶺橫斷十座山脈,中國西北又一引水工程

秦嶺高難度隧道的挖掘是引漢濟渭引水工程面臨的最大挑戰

據瞭解目前秦嶺隧道發生過四次較大涌水,七次塌方危險。而且秦嶺隧道的開挖環境對於工程隊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隧道通風特別不好,而地下水的噴湧、低熱讓工程隊處於水深火熱狀態。但是工程隊依然選擇堅守崗位,並且做到了零傷亡。其實無論是在以前技術匱乏挖掘時期,還是現在先進工具協助時代,奮鬥在工程建設第一線的工人都是非常令人敬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