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早衰的原因

水稻的早衰是由莖葉枯萎和抽穗前過早衰老引起的,導致籽粒灌漿不良,癟谷增加。根據調查,早熟面積通常佔總面積的20%-35%,產量下降15%-30%,給稻農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那麼,

水稻早衰的原因有哪些?


水稻早衰的原因


地勢低窪

通風不良導致土壤中有害還原物質的積累,在嚴重的情況下,減少根系活力,黑根,甚至根腐病;土壤稀薄缺乏一定的元素,淺耕層,低肥力,不能滿足作物養分等需求,容易發生早衰。

耕作質量不好

土壤板結,滲透性差,根系發育不良。並因吸肥保肥力低和鐵、錳等元素極易淋溶,晚出生容易斷肥和過早衰老。在栽培措施中,如果種植密度過大,個別植株較弱,氮肥施用過多,磷、鉀和微肥的相對供應不足;淹水進行很長時間而不幹燥,根系發育不良和管理不當會導致過早衰老。


水稻早衰的原因


氣候因素

在水稻灌漿期間,當溫度低或日照時間過少,同化物質的形成和轉移速度大大減慢。在9月份的水稻灌漿階段,如果溫度低至5-6°C,則耐寒性較差的品種或根系發達的植物表現出變色和過早老化。

品種因素

根據調查,通常短莖和早熟品種容易過早衰老。因為矮稈品種的充氣組織通常不像高稈品種那樣發達;過早衰老與葉片壽命有關,葉片壽命的長短與葉片的厚度有關。一般來說,早熟品種的葉片比晚熟品種長得更薄,壽命更短,因此早熟品種容易過早衰。


水稻早衰的原因


以上就是水稻早衰的常見原因,為了防止水稻早衰,農民應選擇晚熟品種,並提高稻田耕作質量,促進水稻正常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