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明強:魅力課堂——讓數學煥發應有的魅力

蘇明強:魅力課堂——讓數學煥發應有的魅力

蘇明強

泉州師範學院教授、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福建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基地首席專家,教育部特殊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及教材審議組專家;曾獲福建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特等獎,國家基礎教育成果獎二等獎,2019泉州市“最美教師”榮譽稱號等。


導 讀


讓課堂有光

在上海的一次教學研討活動上,蘇明強老師執教了《確定位置》一課,下課後,學生紛紛擁到黑板前請他簽名、留電話。在鄭州的另一次教學研討會上,蘇老師執教了《三角形的內角和》和《三角形三邊關係》兩堂課,因為是週末,用同一個班級。80分鐘後,學生紛紛說:時間好快!還想繼續上課!

“被學生喜歡”的場景,我們見的不少。但如果考慮到蘇明強老師泉州師範學院副教授、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的身份,那麼,他在小學數學課堂上被孩子喜歡的場景,就有點特別之處了!師範學院的教授,關注小學的恐怕不多;不僅關注而親自下水上課的,想必更少;上課而上得被學生喜歡、同行點讚的,那是少而又少了!

於是我們追問:蘇明強老師的魅力何來?

在蘇老師那裡,數學冰冷的知識被轉化成學生火熱的思考,數學的繁難偏怪被轉化為規律的神奇和美妙,數學的挑戰性被轉化為學生思考的樂趣……數學由此挑動了孩子的心絃。這背後,是蘇老師“高觀點下”對小學數學知識的俯瞰以及對教育教學轉化樂此不疲的追尋。

蘇老師的魅力還在他的性格、脾氣上。如果您聽過他的課,一定能感受到他的幽默、機智以及對孩子的喜歡和尊重,甚至他帶口音的胡建普通話都變得那麼可愛,成為孩子記住它、喜歡他的理由。

魅力是什麼?是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吸引力。

風格是什麼?是氣質、內涵與思維的整體雕塑。

從蘇明強老師那裡,我們或許可以思考:怎樣讓自己的教學有魅力,進而讓孩子因為喜歡“你”而喜歡“你的課”;怎麼尋找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進而在課堂上找到自己、成就自己。

“山高人為峰”,我們要借魅力課堂的探索“照見”自己獨一無二的光!


魅力課堂

——讓數學煥發應有的魅力

張奠宙先生認為“教師的任務是把知識的學術形態轉化為教育形態,教育形態的數學知識,散發著數學的巨大魅力,教師通過展示數學的美感,體現數學的價值,揭示數學的本質,感染學生,激勵學生,這才是美好的數學教育。”那麼,數學的魅力是什麼?如何才能讓課堂煥發數學應有的魅力?

筆者在大學和小學進行長達14年的思考、研究與實踐,在大學相關數學課程的教學中取得成功,讓大學生重新喜歡甚至愛上了數學。在大學生的鼓勵下,2010年開始研究小學數學的魅力課堂,並進行大量的教學實踐,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筆者認為:數學的魅力在於冰冷的外表蘊藏著火熱的思考,體現在它的神奇和美妙,課堂的魅力在於通過師生的共同演繹,讓數學煥發出應有的魅力,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的神奇和美妙,感受到數學思考的樂趣。2014年筆者曾經撰寫一篇文章《讓課堂煥發數學應有的魅力》,提出了初步構想,下面,結合近年來的教學實踐與研究,進一步闡述魅力課堂的教學主張、教學策略和設計原則等三個問題,與同仁商榷!

一、魅力課堂的教學主張

歷經8年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與探索,逐步形成並提出了魅力課堂的基本主張:堅定魅力數學的信念,堅守魅力課堂的夢想;通過把握數學本質,融入數學思想,突出數學思考;讓課堂煥發數學應有的魅力,讓學生煥發生命應有的活力。

這裡包含三層含義,一是魅力課堂的理想信念——堅定魅力數學的信念,堅守魅力課堂的夢想;二是魅力課堂的教學策略——把握數學本質,融入數學思想,突出數學思考;三是魅力課堂的價值取向——讓課堂煥發數學應有的魅力,讓學生煥發生命應有的活力。

二、魅力課堂的教學策略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何才能真正讓課堂煥發數學應有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讓學生真正喜歡上數學呢?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單靠“喜洋洋”“灰太狼”“光頭強”“熊大、熊二”等外在素材來吸引學生,這不是長久之計,不是數學自身的魅力。我們應該從數學的外部轉向數學的內部,從根源上尋找數學的魅力,在教學中,通過把握數學本質,融入數學思想,突出數學思考,讓課堂煥發出數學應有的魅力,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神奇”和“美妙”,讓學生體驗到思考的“樂趣”。

1、把握數學本質,讓學生感受數學的神奇

數學本質是基於知識又高於知識的本位思考,教學時,如果我們能夠把握好教學內容的數學本質,那麼就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神奇”,這是讓課堂煥發數學應有魅力的重要前提。

如何才能把握好教學內容的數學本質?筆者認為:我們應該根據教學內容,抓住核心知識,認真思考三個問題:是什麼?從哪來?到哪去?其中,是什麼?是追問教學內容數學本質的一個核心問題,它是對教學內容的深度挖掘和本位思考,從哪來?到哪去?這兩個問題是從知識生長和發展脈絡的角度思考教學內容,屬於追問數學本質的輔助性問題,因此,是什麼?從哪來?到哪去?這是我們把握好教學內容數學本質的三個關鍵性問題。

比如:《確定位置(數對)》一課,這是方向與位置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學習“數對”的概念。我們不能簡單地認為本節課就是教“數對”的概念,讓學生會讀、會寫、會用也就可以了,這樣的認識和教學,沒有真正體現出數學的神奇和奧秘,這樣的課堂沒能很好煥發出數學應有的魅力。我們應該深入思考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數學本質,這是魅力課堂的根本性問題,我們既要基於“數對”,又要超越“數對”,認識到數對的數學本質是“物體位置的一種量化表達形式”,這裡包涵兩層含義,一是數對是物體位置的另一種表達形式,二是數對是物體位置表達形式的量化結果,正因為“數對”對物體的位置採用“量化表達”的形式,才達到精準“確定位置”的神奇效果,這是“數對”和“方位詞”在表達物體位置上最為本質的區別。

“數對”從哪來?通過分析不難發現,學生已經認識了“前、後、左、右、上、下”和“東、南、西、北”等方位詞,學會了用方位詞表達物體的大致位置,數對是物體位置表達形式的一次優化。“數對”又要到哪去?通過梳理不難發現,小學數學中“數對”的概念,到了中學的平面解析幾何,就被平面中“點的座標”所取代,並統一稱為橫座標和縱座標,到了大學的空間解析幾何,就被空間中“點的座標”所取代,並進一步拓展為橫座標、縱座標和豎座標,用三維座標來確定空間中物體的位置。從小學的“數對”到中學的“二維座標”再到大學的“三維座標”,表達形式和名稱都變了,但是,本質不變,都是物體位置的量化表達形式。

因此,如果我們能夠把握好“數對”的這一數學本質,把前面的方位詞和後面的座標有機聯繫起來,通過巧妙設計一些數學活動,讓學生經歷物體位置表達方式從不精確到精確的過程,感受精確表達物體位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體會量化表達的優越性,那麼我們的課堂就能很好展現出數學的神奇一面,這樣,從數學本質的角度,才能更好綻放出魅力課堂的風采。

2、融入數學思想,讓學生體會數學的美妙

數學思想是數學知識和方法在更高層次上的抽象與概括,數學思想是數學的靈魂,是數學教學的精髓。教學時,如果我們能夠在知識技能的學習過程中恰當地融入數學思想,那麼就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美妙”,這是讓課堂煥發數學應有魅力的根本保證。

如何才能準確挖掘出教學內容所蘊含的數學思想呢?筆者認為:首先我們應該明確數學思想都有哪些?一般認為:數學的基本思想是抽象思想、推理思想和建模思想,抽象思想包括集合思想、分類思想、對應思想、符號表示思想、數形結合思想、變中不變思想、極限思想等,推理思想包括歸納思想、演繹思想、轉化思想、類比思想等,建模思想包括簡化思想、量化思想、方程思想、函數思想、優化思想、隨機思想、統計思想等。其次,我們還應該明確數學思想都在哪裡?數學思想蘊含在數學知識的形成、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中,一般地,在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常常蘊含抽象思想,在數學知識的發展過程中常常蘊含推理思想,在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中常常蘊含建模思想,然而,一個具體的教學內容蘊含什麼數學思想,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比如,《三角形內角和》一課,屬於三角形的再認識。它是三角形認識的一次昇華,是從圖形外部感知到內在規律的一次探索過程,是從圖形要素的認識到要素(角)之間關係的一次遞進過程,是從直觀觀察到思想感悟的一次體驗過程,它是將來進一步認識其他幾何圖形、探索圖形奧秘的重要基礎。在三角形內角和等於180度這一數學結論的探索過程中,如果從數學知識形成的角度分析,數學結論是數學規律的一種抽象,蘊涵著抽象思想,主要是變中不變的思想,也就是三角形的形狀大小“變”了,卻蘊涵著“不變”的規律——內角和都等於180度;如果從數學知識發展的角度分析,它蘊涵著推理思想,為了探索三角形內角和的規律,我們可以從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等三類三角形中,分別選取一個代表進行研究,獲得猜想,得出一般結論,這是一個從特殊到一般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蘊涵著歸納思想;如果從知識拓展的角度分析,我們把三角形內角和問題拓展到其他多邊形內角和問題,啟發學生思考,通過把多邊形分割成若干個三角形的辦法,把多邊形內角和問題都變成三角形內角和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就蘊涵著轉化思想。也就是,變中不變思想、歸納思想和轉化思想是三角形內角和一課蘊涵的主要數學思想,這些數學思想都是學生後續探索幾何圖形的重要思想基礎。

因此,如果我們的教學能夠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發展和應用的過程,通過巧妙設計一些數學活動,融入數學思想,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習得技能的基礎上,感悟數學思想,那麼我們的數學課堂才能真正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美妙,這樣,從數學思想的角度,才能更好綻放出魅力課堂的神韻。

3、突出數學思考,讓學生體驗數學的樂趣

數學思考是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推理是數學思考的主要方式,主要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是合情推理的重要方式。如果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那麼在數學課堂中促進學生更為積極地思考,並逐步學會想得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刻、更合理,是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教學時,如果我們能夠充分突出數學思考,那麼就能讓學生更好體驗到數學的“樂趣”,這是讓課堂煥發數學應有魅力的關鍵所在。

如何才能更為有效啟發學生進行數學思考呢?筆者認為:關鍵在於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有問題意識,要通過深入分析教材,提煉出一個明確的核心問題,設計一些富有啟發性和引導性的問題串,以核心問題為統領,以問題串為線索,推進數學學習的進程,促進學生更為積極地思考,學會用數學的方式思考問題。

比如,《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它屬於傳統的經典概念課。如果我們只是簡單地創設一個教學情境,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然後就引出分數的概念,教學分數的讀寫法、各部分名稱及其意義,那麼,在這個學習過程中,“聽講”的味道比較濃,而“思考”的味道比較淡,缺少應有的數學思考,缺乏必要的思維過程,學生也就沒有辦法真正體驗到思維的樂趣,更無法體會到數學的魅力。

如果我們能夠從數的認識的角度,在原有認識自然數的基礎上,讓學生在數線上找到0、1、2、3的“家”(位置),然後提出核心問題:0和1之間“有沒有”其他數?這樣的問題顯得很神秘,富有啟發性,學生未曾想過,普遍感到好奇,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驅動學生的數學思考,而且可以引領學生對分數概念的學習。接著,設計一個問題串:(如果有)是什麼?(它們)在哪裡?還有嗎?把數學思考引向深入,這樣,通過“有沒有”“是什麼”“在哪裡”“還有嗎”一系列富有啟發性和引導性的問題,不僅巧妙地把分數概念的學習置於數學思考之中,讓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體會思維的樂趣,而且還能讓學生髮現新問題,引發新的思考,從而感受數的神奇,激發探索數的奧秘,這樣,從數學思考的角度,才能更好綻放出魅力課堂的姿態。

三、魅力課堂的設計原則

魅力課堂又該如何設計,才能讓數學煥發出應有的魅力?筆者認為:在魅力課堂整體設計中,應該堅持如下三個基本原則。

1、站位要高、基點要低

魅力課堂的整體設計要堅持“站位要高、基點要低”的設計原則。如果課堂設計的站位高度不夠,那麼單純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學生普遍會感到單調乏味,難於感受到數學的魅力。要讓數學有魅力,讓課堂有魅力,教學設計的“站位要高”,要站在“數學本質”和“數學思想”的高度上設計教學。同時,還要立足學生的實際,“基點要低”,應該把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做為教學設計的基點,這樣才能真正面向全體,不僅顧及到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還能顧及到學習優異的學生,真正做到“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比如,《三角形邊的關係》一課,從本質上看,這是驗證一個命題的逆命題是否成立的問題。在三角形的認識中,學生已經知道“三角形都有三條邊(線段)”這一結論,這是正命題,是個真命題,如果把條件和結論對換位置,就得到它的逆命題“任意三條線段都能圍成三角形”,逆命題是否成立?這就是本課的核心問題,在問題的探索過程中蘊涵著推理思想。因此,如果我們能夠站在數學本質和數學思想的高度,從逆命題和推理思想的高度設計教學,立足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這一認知基點,啟發引導學生對逆命題進行思考,讓學生憑藉經驗和直覺先做出合情推理,獲得猜想,然後,通過動手操作進行實驗驗證,最後發現原來的猜想是錯的(逆命題不成立),同時,獲得圍成三角形的一般結論,這樣的認知衝突,往往給學生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不僅掌握了知識,也增長了見識,正命題成立,逆命題不一定成立,這樣的學習歷程,才能真正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2、由淺入深、深入淺出

魅力課堂的整體設計要堅持“由淺入深、深入淺出”的設計原則。如果我們設計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跟不上,聽不懂,那麼學生就不可能體會數學的神奇、美妙和思維的樂趣,更不可能體驗到數學的魅力。因此,魅力課堂的教學設計,還應該立足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以核心問題為統領,以問題串為線索,遵循由淺入深的設計原則展開教學,將數學學習的過程,通過一系列的問題,逐步將學生的數學思考引向深入,最終達到深入淺出的目的,讓學生突然頓悟、豁然開朗,這樣,學生就能體會到數學的神奇和美妙,感受數學的魅力。

比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課,它在多邊形面積的探索過程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我們可以把一個活動的長方形框拉成平行四邊形,然後設計一串問題:“變不變”“怎麼變”“為什麼”,由淺入深啟發學生進行思考。首先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初步的思考,長方形框拉成平行四邊形,角變了,周長不變,面積變不變?學生常常會憑藉經驗和直覺進行合情推理,獲得猜想,認為“面積不變”,接著,藉助方格圖,利用割補法,通過演繹推理,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這時再引導學生利用面積計算公式進行驗證——面積變不變?通過驗證明確了面積已經發生了變化,再啟發學生進一步思考面積“怎麼變”,是變大了?還是變小了?最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面積“為什麼”會變小?讓學生再次利用面積公式解釋這一現象,明確面積變小的根本原因是“底不變,高變小”的緣故,突然頓悟,豁然開朗,此時,數學無窮的魅力便油然而生。

3、明暗交融、和諧統一

魅力課堂的整體設計要堅持“明暗交融、和諧統一”的設計原則。要讓課堂煥發出數學的魅力,教學推進的過程可以設計成兩條線,一條明線,一條暗線,明線設計成問題解決,讓學生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當問題解決時,教師再引導學生繼續思考,發現並嘗試提出新的數學問題;暗線的設計要融入數學思想,通過一些精心設計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在掌握知識技能的基礎上,感悟數學思想,體會數學的神奇和美妙。這樣,一堂課就解決一個核心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必須思考一串問題,問題解決了,新知識的學習也就結束,課雖然結束,但思維並沒有停止,思考仍在繼續,這就巧妙地把數學思考延伸到課外,激勵著學生不斷探索數學世界的奧秘。

比如,《分數的意義》一課,從本質上看,這是在分數表示“量”的意義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分數表示“關係”的意義,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中,“數相等,量就相同”已經成為常識,然而,在分數的世界裡,當分數表示部分與整體的關係時,“數相等,量卻不一定相同”,這是一個認知衝突,也是分數的奇妙之處。因此,明線的問題解決可以作如下設計:創設一個問題情境“爸爸口袋裡有一些錢,媽媽口袋裡也有一些錢”,然後提出核心問題:爸爸的和媽媽的,一樣多嗎?緊接著,用“為什麼”“怎麼辦”“還有嗎”三個問題串,進一步引領學生進行深入思考,讓學生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暗線設計融入數學思想,可以作如下設計:以“圓片”為載體,有序排列在黑板上,當整體是2個時,它的就是1個,當整體是4個時,它的就是2個,當整體是6個時,它的就是3個,這樣,把分數表示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係”與“形”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認真觀察的基礎上,體會到“整體”變了,“部分”跟著變,但是部分與整體的“關係”不變。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在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體會數形結合思想和變中不變的思想,感受數學的神奇和美妙。

這,就是數學的魅力!

這,就是魅力的課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