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音樂故事:創作苗族經典歌曲《我們的名字叫苗族》的背後故事

他,一個沒有通過高等音樂學府深造的平凡的音樂人,卻創作出驚人的音樂作品,震撼著每一個苗族人的心靈;他雖然沒有一部作品能登上大雅殿壇,卻在世界苗族同胞的心中紮下深根並廣為傳唱;他的心目中裝的是自己的勤勞的民族,他的願望就是振興和發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藝術。這就是雲南省音樂家協會會員、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苗學研究會副會長、文山人民廣播電臺原副臺長陶永華先生。


文山音樂故事:創作苗族經典歌曲《我們的名字叫苗族》的背後故事


陶永華老師

一、音樂之緣

陶永華,他有一個在苗族中響亮的、音樂的苗族名字,“皆胤(Nqaid Yenx)”。皆,名取自苗族蘆笙始祖董皆施以之名;胤,則是陶永華之乳名。

1953年6月24日,陶永華出生於雲南省馬關縣中越邊境上的一個苗族家庭,5、6歲時,在跟著比自己稍大些的夥伴到山上放牛時,常常看見他們砍下茅草秸稈做笛子吹,在大山之間迴盪。夜晚回到家裡,常見到他的爺爺拿著蘆笙吹奏,他總是依偎在爺爺身旁聆聽著悠揚的蘆笙曲調。每逢春節踩花山,也經常見到穿著五彩繽紛的苗族姑娘們和小夥子們手拿“土電話”對歌,情意綿綿。這些情景,在他幼小的心靈深處播下了音樂的種子。7歲時,他父親並讓幼小的陶永華拜師學蘆笙。讀小學時就因笛子、二胡吹拉得好,被選派參加縣裡的文藝匯演,進而被“伯樂識馬”。1970年7月,16歲的陶永華被馬關縣民族歌舞團(文工隊)招收為演員,在歌舞團期間,他自學音樂創作理論知識和演奏技巧,虛心向音樂老師們學習樂器演奏技巧,沒幾年,他就熟練地掌握各種民族樂器的演奏方法,為他今後的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76年,陶永華於一個賢惠善良的苗家女喜結良緣,一年後喜得貴子。按苗族的姓名習俗,結婚生子後,要去向爺爺或者岳父祈求老名。爺爺想來想去,說:你生性聰明伶俐,蘆笙吹得好,簫也吹得不錯,乾脆把蘆笙始祖董皆施以的一個名字用作你的老名,你就叫“皆胤”。希望你能像董皆施以一樣,把我們苗家人的這些好玩意傳下去。從此,“皆胤”這一名字,就與陶永華的生命和事業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文山音樂故事:創作苗族經典歌曲《我們的名字叫苗族》的背後故事


陶永華老師的家鄉

二、音樂,他的生命

在馬關縣民族歌舞團的8年間,陶永華通過艱苦磨練,使自己逐漸成為多面手,從事舞蹈表演兼器樂演奏和音樂創作等。1977年,他被借調參加籌備文山建州20週年活動民族民間音樂的收集整理和《文山州創作歌曲集》的編輯工作,收集了近百首苗族民間音樂,有13首入選《文山州民族民間音樂集》,所創作的兩首歌曲入選《文山州創作歌曲集》。1981年,他在苗族音樂旋律的基礎上創作了歌曲《咪彩趕街》,發表於《雲嶺歌聲》,並經過文山州民族歌舞團演唱後,在雲南人民廣播電臺播出。歌曲《咪彩趕街》的發表,是他多年音樂創作實踐的結果,也給他園了一個音樂創作之夢。1978年,文山人民廣播電臺成立,陶永華被調入文山人民廣播電臺文藝部工作。他用五年的時間,走遍文山苗嶺的村村寨寨,大量收集苗族民歌和苗族器樂曲共2000餘首。還參與整理出版了大量苗族民間故事和歌謠,其中較為有名的就是苗族民間敘事長詩《扎董牌冉與蒙詩彩奏》(《金笛》),這是一首在貴州、四川、雲南、廣西、越南、老撾、泰國苗族聚居區都廣為流傳的民間敘事長詩,此長詩1987年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在工作中,陶永華面對這收集回來的成堆的苗族音樂素材和苗族民歌錄音帶,思緒萬千,激起了他的創作激情。經常為了聽眾更多地收聽到好聽的苗族音樂而在電臺音樂製作室熬夜到通宵。從此,陶永華便開始步入苗族音樂創作、研究和製作的行列。


文山音樂故事:創作苗族經典歌曲《我們的名字叫苗族》的背後故事


陶永華老師

陶永華的妻子是一個農民,每當他回家探親,看到妻子臉朝黃土背朝天在地裡幹活,那滴滴汗珠灑在金黃色的穀穗上時,他流淚了。就將六歲的小兒子陶尚斌領到文山和他住在一起,為妻子分擔苦和累。1986年的一天,陶永華因創作歌曲《假如你是一朵花》時,竟然忘了到學校接孩子,而此時的小斌也因同學打架去勸架,被誤打,頭破血流地回到家,陶永華見此狀,趕緊作簡單包紮後,送往醫院。但小斌說:不去醫院,要吃飯。可他飯也沒煮,只好到單位食堂買幾個饅頭給孩子吃,又繼續他的音樂創作。因不能中斷創作靈感,啃饅頭、吃冷飯的情況,對於他父子倆已經是家常便飯了。《假如你是一朵花》這首歌以純真的愛情、深深的意境、優美的旋律引起廣大苗族同胞的共鳴,通過文山廣播電臺播出後,倍受歡迎,被國內苗族專家、學者譽為苗族的“黃河謠”。

為了讓苗族音樂與現代音樂能夠有機地結合,當時,他從商店買回一臺電子琴,對苗族的音樂旋律進行試演奏,儘管這種電子琴所演奏的音樂音域不寬、音色單調,但還是能夠達到一定的效果,經文山人民廣播電臺播出後,受到廣大苗族聽眾的歡迎。為了讓聽眾能收聽更多更好的苗族音樂,他已更換了多臺電子琴,同時購置了電子音樂設備和電腦進行MIDI音樂製作。


文山音樂故事:創作苗族經典歌曲《我們的名字叫苗族》的背後故事


陶永華老師在演出

1987年春節前夕,文山人民廣播電臺舉行首次苗語廣播春節聯歡晚會,在聯歡晚會上,文山州民委苗語文研究學者張元奇用苗語朗誦了其創作了詩歌《我們的名字叫苗族》,受到廣大聽眾的好評。陶永華見到這首詩歌,他對張元奇那慷慨激昂的詩句“為什麼我們要說自己的語言?為什麼我們要穿自己的服裝?為什麼我們要學習自己的文化藝術?為什麼我們要遵循自己的風俗習慣?不為別的什麼,因為我們的名字叫苗族……”,感慨萬分,心潮澎湃,激動不已。他對此詩的內涵進行全面地分析、認真比較,認為這首詩站在一個全新的高度,全面地、真實地概括苗族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詩歌,同時也反映了歷史以來苗族自強不息、堅忍不拔、積極向上的理念。他拿著詩稿,廢寢忘食,浮想聯翩,夜不能寐,苦苦地思索著,用了整整兩個晚上的時間,就以苗族蘆笙的音樂旋律將這首詩譜成曲。從此,張元奇成了陶永華創作的最佳搭檔,所在他創作的許多苗語歌曲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張元奇創作的歌詞。

陶永華是個多面手,他不僅創作,還能演唱,而且還擅長於戲劇小品、曲藝的創作和表演。歷年來,文山人民廣播電臺舉辦的苗語廣播春節聯歡晚會,他創作和表演的小品、曲藝節目,受到苗族觀眾的歡迎。1988年,他創作演出的快板書《酒的自白》等,至今被各地苗族民間收藏和傳頌。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期,可以說是陶永華苗族音樂創作的高峰期。這一時期,他創作了《我們的名字叫苗族》、《假如你是一朵花》、《文山處處鮮花開》、《苗嶺歡歌》、《太陽出來照月亮》、《公雞喊太陽》、《高高的花杆》、《趕街路上》等一大批具有濃郁苗族音樂特色的、苗族人民喜愛的聲樂作品。1991年,與人合作編輯出版了苗漢文對照的《中國苗族歌曲選》,由雲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發行。


文山音樂故事:創作苗族經典歌曲《我們的名字叫苗族》的背後故事


苗族文化傳承

《文山州苗學會 - 苗族歌曲 我們的名字叫苗族》

三、飛越大洋彼岸的音符

由於陶永華在苗族民間音樂的研究和創作上取得了顯著成就,1993年9月和1995年1月,應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和加利福尼亞州弗雷斯諾等城市苗族傳統節日協會的邀請,陶永華先後兩次隨雲南苗族民間藝術團出訪美國進行文化交流。

美國現有20餘萬苗族同胞,他們的先輩都是清朝中後期從中國雲南文山遷到越南,後跨過紅河,越過越南西北的潘西拜山脈 – 黃蓮峰,到達老撾。對於文山、紅河、潘西拜山脈等地名,如今,美國上了年紀的苗族老人還在記憶猶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印度支那戰爭結束後,老撾有十餘萬苗族淪為難民逃往泰國,1975年後,在聯合國難民署的協調和幫助下,他們被安置到美國的加利福尼亞、明尼蘇達、威斯康星、科羅拉多等州居住。雲南苗族民間藝術團在苗族傳統節日“花山節”活動中,首先登臺演唱了《我們的名字叫苗族》,拉開了花山節的序幕。在花山節的十多場演出中,陶永華作為整臺節目演出主持人,用幽默詼諧的苗族語言煽起了美國苗族觀眾的熱情,使整個演出過程氣氛熱烈。


文山音樂故事:創作苗族經典歌曲《我們的名字叫苗族》的背後故事


陶永華老師在和同胞交流

在花山節上,演員們不但演唱了《我們的名字叫苗族》,還演唱了《假如你是一朵花》、《笙鼓情》、《文山處處鮮花開》等一批陶永華創作的歌曲作品。美國苗族觀眾看了這些節目後,感動得流下熱淚,同時也喚起他們的思鄉之情。為期半個月的訪美演出,藝術團每到一處都

被蜂擁而至的觀眾圍得水洩不通。他們表演的節目給美國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給予較高的評價。明尼蘇達州阿波利斯市的一位議員,還為陶永華等藝術團成員頒發了榮譽獎。

離開美國的那天,苗族僑胞們按當地苗族習俗舉行了隆重的送別儀式。他們烤了一隻大豬,在烤得金黃的豬身上,放了一盤熱乎乎的雞蛋和一團潔白的線,僑胞中一個德高望重的老人把盤中的雞蛋放到即將離去的客人手中,隨後鄭重地把代表美好祝福的白線拴在陶永華和藝術團成員的手上。臨上飛機,眾多的苗族僑胞擁抱著陶永華,依依惜別。激動地說:你的創作的歌曲把我們的心,帶到了日夜思念的遙遠的故地。

從此,陶永華創作的歌曲不僅在中國的貴州、四川、廣西、湖南等省的苗族居區流行,還在美國、法國、越南、老撾、泰國等國家的苗族聚居區流行。《我們的名字叫苗族》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在苗語黔東方言區、湘西方言區和滇東北次方言區的貴州省黔東南、湖南省湘西、雲南省昭通,已被翻譯成這三個方言的苗族文字進行演唱,同時被貴州、四川和美國、法國、老撾、泰國等省、國家的苗族同胞定為“苗族族歌”。可以說,《我們的名字叫苗族》這首歌,已得到中國和世界苗族所認可,也可以說,陶永華 -- 皆胤•陶,這個名字也得到中國苗族和世界苗族同胞的敬仰,皆胤•陶就是苗族音樂,苗族音樂就是皆胤•陶。1995年,湖南省苗族作曲家花老虎(吳榮發)先生來文山時,曾稱讚陶永華的音樂作品是“西部苗族音樂的一枝花”。

面對這些成就,陶永華感慨地說:我的成就是每一個老師和同事的幫助和鼓勵,是廣播電臺提供了廣闊的人生平臺,是苗族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提供的創作源泉,是黨的陽光雨露提供了良好的創作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