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绵阳市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高山影雪


2012年来到绵阳,7年过去,主城区感觉变化不算大,但高新、经开、科创变化却相当明显,高楼林立,成片住宅区建起,一些商圈也初现雏形,在一些特定位置也能感受到现代都市气息了。五年后是2024年,GDP应该在3500——4000亿左右水平,高新、经开、科创特别是集中发展区建设应该更上一个新台阶,涪城、游仙、安州和各县也会稳步发展,城市不能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至少也会有一个较大提升,相信人们会更加富裕,生活更加便捷,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用户1825584941489


客观的说,这五年时间如果绵阳主政者抓住机遇,再加上省上有意打造一个四川的经济副中心城市,五年以后绵阳是可以发展成为一个四川经济副中心城市同时兼西部地区科技文化经济强市。

1,经济方面,GDP在达到3500-4000亿, 税收和人均收入均都能够通过这五年的发展得到提升。

2,城市人口方面,依托涪城区游仙区和安州区,将城区面积继续扩大,力争五年后城区人口达到300万,同时消除现有主城区和安州区之间的空白地带。

3,交通方面,五年以后完善主城区交通,力争动工绵阳新机场和新火车站等重大工程项目,同时在建至少2条轻轨,争取十年以后建成3-4条覆盖绵阳主城区的轨道交通。

4,产业方面,依托科技城和现有产业为基础,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入驻绵阳,五年后建成完善的产业群。

5,文化教育方面,依托科技城和完善良好的中学教育,五年后建成名副其实的西部教育文化强市。同时吸引其他高校将校区搬迁至绵阳来,打造绵阳大学城。


希望绵阳通过五年的时间,能够发展到这种程度,作为一个四川人,虽然不是绵阳人,但一直很喜欢这座城市。只有绵阳发展起来了,四川才能真正打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束缚。


娇羞帝老师


中国科学城绵阳未来5年最好的结果就是每年GDP增长1000亿,达到7500亿左右。

因为绵阳如果抓住军民融合的国家战略,引进1000亿北斗导航产业,1000亿国家应急救援产业,1000亿航空航天产业,1000亿智能家电产业,1000亿5G物联网产业,在绵阳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抓住国家重大产业西部布局的大好时机,是可以真正跨越式发展的,成为四川省的经济副中心!

中国科学城不是四川的科学城,也不是成都的科学城,绵阳的科学城,国家应该把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移动,联通,电信,航天航空,军工集团等项目落地绵阳,形成成都主要成为四川省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经济中心,而不是科技中心。目前成都科学城与绵阳中国科学城存在竞合关系!

当然,这对绵阳是个理想。5年内绵阳如果不抓住机会北上北京,“”一带一路”,要资源要市场,成都东进,四川南向发展,可能不进反退,可能连德阳宜宾都赶不上!


用户5551102264


绵阳2018年GDP2303亿,名义增速11%。如果增速不加提高将在近几年会被德阳超越,届时绵阳提出的建立四川省经济副中心的目标将会失败,川老二将变为川老三。上面只是一种情况,如果加大对军民融合,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能会保住川老二,但和德阳差距不大。要想拉开差距,就要引进想世界级等企业入驻,来提高城市知名度,发展相关产业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这还要做大,做强绵阳地方性企业,并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在未来5年内绵阳GDP大概在3000亿-4000亿这个层次。各区县经济水平差异大这个是硬伤。绵阳的轨道交通在未来几年将有新的发展。


换不来的


绵阳离成都太近,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导致人口和产业向成都集中,绵阳整体的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只能当成都的一个区,各项产业缺乏优势,难以招商,又错过了前十几年的最佳举债发展时机,现在开始控制地方债务就更难发展了。所谓的科技城,大多数也就是点军事科技,长虹也没落了,如果长虹能做成像三星,格力这样的企业也还好点,或者说我们的科技城能有大量的商用科技,像美国硅谷一样的,那也能吸引高端人才和产业,但是这些如果都是难以实现的,所以,五年也起不了太大的变化。


花匠元锋


城以“三度”服务为抓手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健全重点招商项目和重点企业“服务绿卡”制度,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企业发展三个阶段为企业提供有热度、有力度、有温度的“三度”服务;

游仙坚持优化发展环境,构建产业升级“保障网”。在服务上下真功,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行“不见面审批”,推动企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深度对接;

北川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企业开办、商标注册等办理时间和成本大幅降低,并立足大禹文化和感恩文化,用品牌化理念加速将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优势提升转化为品牌优势,依托75万亩“五大特色基地”,发展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9家……

奋斗的时光,总能积蓄继续前行的力量,更大的蓝图正徐徐展开。在我市,一幅幅县域经济发展图,似乎昭示着一个美好的未来。我们期待着!


用户3837865907534


在未来的5年时间里,将会有大量的农民工进城,从而带动房地产、社保医疗、基建等消费增长。绵阳作为成渝经济区走廊地带,有着无可比拟的地域优势,在这一波经济转型发展大潮中,如果能抓住发展机会,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用户8539007667546


绵阳城市发展太差劲,多年来没什么变化,街道窄,路烂,人多车多,没有一条像样的马路,那像所谓的四川第二大城市!


2385099


这个问题必须严肃认真回答。

1首先说大绵阳。

过去5年户籍总人口一直是持续流出。随着各种人才大战、自由落户的政策。绵阳这种四线前面的城市一样会面临总户籍人口减少的情况。(三线最后一名是兰州,GDP是2760亿,所以别说三线,GDP人口是硬指标)当然也不排除落户绵阳的会增加,但是没有看到政府有什么行动。

2再说小绵阳。

(1)绵阳凭教育为核心吸引力吸引了大量人为了孩子移居到绵阳,但是绵阳的私立教育费用过高已经很明显的抑制了落户。

(2)再说绵阳的产业钱途。目前在高铁开通,在新成都省一中心四翼齐发展的战略竞争下,基本无招架之力。所以人才人口流失是必然。

(3)房价。在这一轮炒房兴邦的政策指引下,三四五线城市本来陷入了税收锐减,财政困难,结果全民炒房后,瞬间又柳暗花明。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三四线城市未来的发展和竞争优势。

(4)大项目。绵阳目前最大的项目是京东方,其它基本无亮点。而京东方确实高度自动化、政府大补贴的结果。所以对解决就业帮助有限。哪必然影响小绵阳的发展。

综上小绵阳未来会吸引周边郊县的人口是肯定的,但是大绵阳还是面临德阳泸州宜宾南充的竞争,是否保住B字头都值得怀疑。

所以期望值别太高,估计和过去5年没啥区别。



关键词语


四川省未来十年各城市的发展潜力……如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