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翩翩公子到杀人狂魔:如果他没死,二战结局可能会有所不同

从翩翩公子到杀人狂魔:如果他没死,二战结局可能会有所不同


  • 题/从翩翩公子到杀人狂魔:如果他没死,二战结局可能会有所不同!
  • 文/点点
  • 文章声明:本文章属于“不易君子”原创内容,请您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本号。
  • 图片声明:本文内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
  • 盗用警告: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可实时监测全网盗用文章行为,请遵守道德底线,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引言:

1942年6月4日,一个名叫莱茵哈德·海德里希的德国人被刺杀身亡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德国、英国、法国各地,然而,大部分的德国人第一次听到这个人的名字。

但在他的葬礼上,希特勒几度哽咽,难掩悲伤。

甚至有传闻说,他是希特勒有意培养的接班人之一。

而在他死后的很长时间里,总是流传着一句话:"当纳粹照镜子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海德里希的模样。"

海德里希,这个纳粹眼中的理想楷模,他到底是谁?

为什么他在死后才被人熟知?

在风起云涌的二战历史上,他又扮演了怎样的历史角色?

他的神秘人生,还得从他小时候讲起。

从翩翩公子到杀人狂魔:如果他没死,二战结局可能会有所不同

(童年和中年时的海德里希)

一.且看音乐世家中少年天才如何结缘政治

海德里希出生于音乐世家,他的父亲布鲁诺·海德里希是萨斯勒河畔哈勒市音乐专科学校的校长,同时也曾是一位歌剧演员和作曲家。母亲是德累斯顿音乐院院长的女儿。外祖父则是著名的德雷斯顿音乐学院的创始人。

可以想象,海德里希在这样的音乐世家中度过的童年,让他具备了极其卓越的小提琴演奏水平,还将他培养成了一个外表风度翩翩,举止文雅得体的美男子。但是,他同时也在这样的家庭中受到了种族主义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这样文雅华美的外表下,隐藏着的是一颗火热的心。

15岁那年,他就已经决定去准军事机构接受培训。18岁进入学校学习士官课程,22岁毕业后便获得海军军衔。一心想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海德里希当然是想着要去当海军啦,可是他的音乐世家的家庭却对此颇有反感,希望他能子承父业。

可他独立的思想和埋藏已久的梦想的种子早已按捺不住,不顾家人反对,仍然去当了海军。

从翩翩公子到杀人狂魔:如果他没死,二战结局可能会有所不同

(海德里希)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从小接受高雅音乐熏陶的他,在举止粗俗的海军堆儿里是个另类,值得一提的是,这时的海德里希仍然继续着他从小天生的身娇体弱,但为了不被嘲笑和排挤,在孤独之中,他选择强身健体以度过时光。

而这时,被孤立的他也已经慢慢地构思未来的计划。除了弥补先天体魄的不足,他还自学英语,法语,俄语,同时,还在学习击剑,几年后的他,已经跻身于德国顶尖剑手之列,但这都是后话了,这时还孤独地在海军堆中渴望更进一步却不知从何下手的海德里希,通过自己音乐才能,为自己打开了一条道路。

以为音乐世家的出身在政治方面就没什么用吗?

然而事实上,舰上的大副看中了他的音乐才能,频频邀请他来家中晚宴演奏,借此,海德里希结识了不少上层人士,也为他之后的飞黄腾达奠定了基础。

从翩翩公子到杀人狂魔:如果他没死,二战结局可能会有所不同

海德里希

二.艳遇毁掉前途,没想到是人生最大的转折!

情商的重要性在海德里希一步一步的上位道路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凭借当时上流社会对外表的欣赏,对有音乐天赋人的天生好感,加之他自己的处世之道,他成功地走上了海军上尉,并且事业明显有了起色。谁知天意弄人?

正在他走向自己的规划图谱的道路上,女人,毁掉了他自己的前程。

故事源自他和丽娜的相识,如同王子与公主的故事,他英雄救美地拯救了溺水的丽娜,两人一见钟情,定下了婚姻大事,但不久后,海德里希沾花惹草惹到了一位不该惹的小姐,那位小姐是当地军火商的女儿,她一心钟意海德里希,并追到海德里希家中想和他结婚。

海德里希毅然拒绝,于是,他被这位小姐告上法庭:提出结婚的要求。海德里希是一个下定决心就很难改变的人,他再次拒绝了。

这样的做法不仅仅是要在法庭上接受审判,同时,这也带来了他事业的一大转折。海德里希看来,这件事是再小不过的事,但是,当时的海军上校认为这件事极大地破坏了风气,加之原告对方父亲的身份,一件小事竟造成了最后海德里希被迫辞职的结局!

从翩翩公子到杀人狂魔:如果他没死,二战结局可能会有所不同

(海德里希和其妻丽娜结婚照)

一向自信的海德里希因此事受到了自尊心上的严重打击,被辞职后,他一蹶不振,整日窝居家中,而此时他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时刻陪伴自己的妻子--丽娜。

过了一段时间,海德里希的教母实在不忍看到海德里希如此伤心难过,便向一个人写了一封推荐信,想他让海德里希到他那里工作,哪怕地位职位低一点也无妨,在教母的推荐下,海德里希成功拿到了一个小职位。

海德里希必然是感谢的,但他也必然是不满于这样的局面的,他想做大事,心里的英雄主义是他一直以来向往的,可他没有办法,他深知自己只能从小职位一步一步做起。

于是他只能先去讨好他的上司,可能他自己也不会想到他的上司对他未来的道路影响最大,因为他的上司,是后来为世界人所共知和恐惧的三魔头之一,人称"有史以来最大的刽子手"的------希姆莱。

从翩翩公子到杀人狂魔:如果他没死,二战结局可能会有所不同

(童年及中年时期的希姆莱)

三.从翩翩公子到杀人狂魔的路程

海德里希在转到希姆莱手下之后,才真正开始自己的谋划,在希姆莱手下到平起平坐的10年间,他从一个复位的职员,一步一步,从党卫队全国总指挥,到盖世太保,从副行政首长,到万湖会议背后的策划人。

他步步为营,深谋远虑,执行"糖果与鞭子"的策略,表面服从希姆莱,实际暗中掌握实权。对内策划理想丰满的"秘密监视系统",招募精兵,充实队伍。

对外借希姆莱之位,结交上层人士,期间还被希特勒看中,有意培养其为自己的继承人。他敏锐的政治直觉,精密的政治头脑,也让他在二战的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这浓墨重彩的篇章中,却布满了遍地鲜血。

他和希姆莱提出了屠杀1100万犹太人的疯狂计划,"最后的解决方案"在他手中开始执行,几百万犹太人劳工被强制劳动,大部分被累死,累不死的就枪杀。

从翩翩公子到杀人狂魔:如果他没死,二战结局可能会有所不同

正在被德军士兵检查的犹太人

曾经那个在粗鄙海军堆中惊世脱俗的翩翩公子,仍然惊世骇俗,只不过,那个公子早已经在多年的磨砺中变成了一个满手鲜血的杀人狂魔,一人,竟也能造成生灵涂炭!

为了乘胜追击,他又将魔爪伸向捷克斯洛伐克,对其地下组织进行强烈打击,他雷厉风行的作风很快对捷克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同时还使英国间谍的元气大伤。

就此,英国联合捷克暗中组织刺杀队伍,准备刺杀这个"金发野兽"。

从翩翩公子到杀人狂魔:如果他没死,二战结局可能会有所不同

被屠杀的犹太人躺在地上

四.冷漠的尾声

据记载:"1942年5月27日大约上午10点30分, 詹·库毕斯(Jan Kubis)中士和约瑟夫·加比奇克(Josef Gabcik)中士在海德里希途经之地实施刺杀计划。他们向海德里希的坐车投掷了手榴弹,剧烈的爆炸将敞篷汽车的车体炸穿了一个洞,海德里希的身体有多处被炸弹的碎片击中。行刺成功的伞兵们成功撤退,海德里希则被被迅速送至医院,终因伤口感染于1942年6月4日死于勃罗夫卡医院。"

一个叱咤德国政治场的人物,一个极端主义的未来掌权者,海德里希无疑将凭借他那明锐的政治直觉,机智的人际交往,以及他天才般的大脑和他绝不轻言放弃的性格,在德国的历史上留下他梦想的"丰功伟绩"。

但历史用他冷漠的结局向我们证明:尽管拥有再令人羡煞的资质,若不造福百姓而是凭此为非作歹,也终落得不好的下场。

很多历史学家都评论说,如果海德里希没有死,二战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德国的历史,世界的历史可能都会因此改写,你觉得呢?


从翩翩公子到杀人狂魔:如果他没死,二战结局可能会有所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