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韩国都属于发达国家,但是相比于欧洲国家,感觉日韩的普通人活的很累是因为什么呢?

柒火


相比于欧美国家,日韩两国老百姓的工作确实要累一些,作为后起之秀,这两个国家的财富积累远不及欧美,但是作为发达国家,日韩的生活水平已经很不错了

首先要说明一点,韩国和日本一样,都是发达国家。很多至今都看不起韩国,认为南韩只是个伪发达国家,但是仅仅据我个人的亲自感觉,韩国人的收入水平绝对符合发达国家的身份了。

据韩国政府2018年公布的数据,韩国本科大学生的首份工作的平均月薪大约在12000-15000RMB,这个收入放到国内应该算是挺不错了。虽然12000-15000RMB的收入在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也是很普遍,但要知道这是韩国大学生刚刚毕业的平均收入!这个水平北上广深也暂时达不到。

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韩国的人均年收入约合22万RMB,差不多一个月小两万块钱,如此收入,难道还算不上发达国家嘛?(首尔街景)

当然,也有许多人会抬杠说韩国的物价高,但其实相比于韩国人的收入而言,韩国的物价还是可以承受的。长期以来网上都盛传韩国人吃不起牛肉,在许多文章中甚至带有讥讽性的语言去嘲笑韩国,可真实的情况是韩国人的人均牛肉消费量远高于中国。

其实韩国进口牛肉的价格并不高,约合50-60RMB一公斤,这个价格跟国内没啥区别,甚至还要比国内便宜。在韩国仅仅是本国生产的牛肉价格高,因为为了扶植本国农业和畜牧业,韩国政府一直宣传“身土不二”的理念,韩国国民认为本国生产的韩牛最适合韩国人食用,因此韩牛价格确实很高,并且韩牛也确实好吃。

但是吃不起韩牛不等于吃不起进口牛,2018年韩国人均牛肉消费量超过37公斤,说韩国人吃不起牛肉兼职就是笑谈。今天的韩国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是妥妥的发达国家。

至于日本就更不用说了,作为亚洲第一个发达国家,日本现在可以算得上是老牌发达国家,2018年人均GDP为39287美元,在亚洲也是绝对的一流水平。

可是相较于欧美国家,日韩两国老百姓的工作强度似乎要大上很多,其中韩国人的生活压力更大一些。与中国 一样,韩国人从小就面临着极大地升学压力,韩国的考高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中国,这在发达国家中式非常少见的。

(日本上班族)

而在进入工作以后,日韩两国上班族都会面临加班问题,这与欧美极为不同,尤其是在西欧,周末和节假日大家是肯定不上班的,甚至连加油站都不上班。

以法国为例,法国法定的工作时间是每周35个小时,也就是每天七小时,并且法国的节假日非常多,全年差不多有150天都在放假,法国人的生活明显要比日韩舒适很多。

对此有人分析是因为日韩处于国际贸易链的低端,在国际贸易中拿到的利润很少,属于打工仔。但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其实在各国的产业分类中,日韩的地位并不低,属于世界产业链的上游供货商,特备是日本,把握着许多工业链条的源头,稳稳地占据食物链的顶端,不存在日本给其他国家打工的情况,而韩国的地位虽然不及日本,但也要比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这些国家强很多。

不过就算是西班牙这样的末流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国民的生活水平也照旧比韩国、日本悠闲很多很多,这就是一种文化造成的。

说实话,西欧、北美、澳洲、新西兰这些地方的自然环境要比东亚地区好一点(东亚地区的环境也很不错,大家不要妄自菲薄,跟中亚和中东的大沙漠比比,咱这就是天堂)。

以韩国为例,全国到处都是山地,连一块像样的平原都没有,耕地面积非常稀少,即便到了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韩国农产品依旧不能自给自足,在古代更是吃不饱肚子!

强大的生存压力让东亚民族更懂得进取和勤奋,毋容置疑,东亚的中日韩三个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这个是历史文化所决定的。而在二战后,日本和韩国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成长为发达国家的。

对比一下,西班牙人过得虽然比日韩轻松,但西班牙经济可是早就被日韩超越了,西班牙人的生活水平不及日韩,今天的西班牙甚至连G20都没挤进去。至于英法德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这些国家是有家底在,并且生活质量也没有超越日韩太多。
(东京)

需要指出的是,正是如此勤奋的工作才成就了今天日韩的地位,像是菲律宾那样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的懒国,一万年也变不成发达国家,有口饭吃就满足了,英法美德也是在经历了苦日子之后,才苦尽甘来的。

而且日韩两国虽然比不上欧美轻松,但也不是很糟糕。除非是一些很繁华的地段 ,否则在周末和节假日,日韩的大部分商业场所都是不营业的,他们到了周末也是休息,享受生活。


千佛山车神



日本韩国与西欧以及北欧一样,都是公认的发达国家,而且人均GDP都已经超过3万美元,但是日本韩国的生活方式与欧洲完全不同。西欧和北欧氛围更加宽松,居民生活水平高,而日韩则压力很大,导致这个原因主要是财富分配,社会制度。

以上是世界各国工作时间对比,日本处于中等偏下,而韩国则处于高位,远远超过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韩国在2018年人均GDP突破3万美元大关,在人口数量超过5000万的国家当中,只有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和日本做到了,可以说韩国经济水平已经达到新的高度。但是韩国人的累也是出了名的,而且生活水平也远不如西欧北欧国家。

人均3万美元的人均GDP,无论如何生活水平都应该相当高才对,之所以会像现在这么累,财富分配是重要因素。

韩国国内有几家闻名遐迩的大公司,比如三星、现代、LG和乐天,大财阀垄断了韩国的多数资源,给普通人剩下的机会并不多,对于韩国的高中生来说,想要获得一份好的前途,必须要考入韩国前十的大学,然后才有机会进入三星等大企业,否则前途堪忧。韩国学生放学之后立刻进入各种补习班,长期1点以后睡觉,白天靠咖啡维持精神,韩国学生是少数比中国学生还累的。



与之对应的是,欧洲国家的工作机会多,而且财富也没有完全被大财阀所垄断,欧洲国家拥有反垄断法,不会让一个企业像三星一样一家独大,三星倒了韩国会破产,但是奔驰宝马倒了,德国还是从前的德国,只会略微受到影响。

日韩生活压力大另一点则是制度问题,日本之前曾发生过公司上级把员工按到火锅里的事件,这么员工直到3年之后才敢起诉。



日韩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具有很强的上下级关系,对底层的保护严重不足,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欧洲,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欧洲国家的法院是中立的,而且工会也是一把巨大的保护伞,比如德国工会此前与公司进行谈判,把工作时间缩短到28个小时每周,同时上调工资,坑害员工,工会第一个不答应。

日本文化当中对于员工更多的是限制,日本实行终身雇佣制,工资和福利待遇与工作时间等挂钩,如果辞职,换一家公司,意味着此前所有的一切都要清零,而且还会遭到嘲笑。



在经济模式方面,欧美国家占据了制造业顶端,韩国日本虽然也在同一等级,但是由于起步较晚,所以必须付出更多的精力,韩国日本在某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并非面面俱到,仅有的大公司也养不起全国人,所以只能拼命工作。


欧洲国家站在制造业上游,依靠高科技产品,所以能够获取更多的利益,而法国等一些奢侈品公司,靠的是品牌的价值,利润率更高。韩国财阀垄断,日本老龄化少子化严重,两个国家的情况很难发生根本性变化。


视野新观


日本是真的发达国家,韩国是假的发达国家,这一点从近期日本制裁韩国就可以发现,韩国在日本的经济制裁之下几乎没有任何还手之力,这就是典型的虚假繁荣,有点像土豪暴发户的感觉,比如,同样百万富翁有人是稳稳当当赚一百万,而有些人只是得益于猪肉涨价了,前者是实力,后者是运气,当然部分欧洲发达国家也是这种情况的虚假繁荣。现在全球公认的发达国家实际上只有德美日英法五国,因为这五个国家有自己完整的工业体系,一个产业亏了,可以从另外一个产业补回来。

至于说日本人活得累,实际上只能说日本的基本生活物资真的很匮乏,他们人均资源占有率非常低,可能只有我们的五分之一,这使得他们不得不拼命赚钱才能获得最基本的生存资料。这个问题在德国也有存在,德国人的生活也没有那么轻松,因为他们的农业产品以及资源都很缺,必须依赖于进口,基础生活物资都很贵。

其次,工业国家还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资本市场,资本家市场有个问题就是最大限度压榨雇员,把他们的劳动力使用到极限,日本是一个高度资本主义社会,日本人都是资本家的雇员,老板让他们干啥他们就得干啥。


优己


不只是日本和韩国,只要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地区,人们生活和工作普遍较累。这些地区包括东亚的韩国、日本、中国、朝鲜,以及港澳台地区,东南亚的新加坡、越南。

中国大陆、朝鲜、越南这些发展中国家生活累一点,很容易理解,因为当地经济不发达,一个人要想获得较好的社会地位和富裕的生活水平,当然需要辛勤的付出。为什么像日本韩国还有港澳台地区这些发达的地方,人们也是那么勤劳那么累呢?


和欧洲国家相比,日本、韩国、我国港澳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会差。像南欧一些国家,他们的人均GDP也不过是3万美元,有的还不及3万美元,而日本、韩国以及我国香港澳门都达到或者超过了这个水平。

你看南欧的人多会享受生活,每周工作时间只有30多个小时,周末就去沙滩上晒太阳,或者去外地旅游。韩国、日本、香港的居民每天都是行色匆匆,晚上加班到深夜,周末要把时间放在工作上。我国大陆地区的就更不用说,很多工厂的工人一个月只休息两天。有的工作几十年,从来没有去旅过游。


为什么这些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地区人们,包括欧美的华人(美地区的华人比当地人口工作的时间长得多,周末当地人开的店铺大都会关门,而华人的店铺依旧在经营),总是过得那么辛苦,一刻也停不下来?

我认为最主要是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这些地区的人从小就受到了儒家文化的熏陶。儒家文化追求的是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基础的一步是修身。而在修身这个环节中,勤劳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从小到大,人们就受到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等诗书的熏陶。


其二,儒家文化影响的地区,大部分都是人口稠密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人口多,资源少现状使得大部分人必须通过辛勤的付出才能获得较好的生活水准。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是人口多而资源匮乏的地区。这样的环境逼迫人们不得不努力,不得不勤劳。

第三,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人有一个特征就是热衷于积累和传承财富,较少强调享受生活。而欧洲发达国家则不一样,他们在积累财富的同时,特别强调要享受生活。上至总统下至百姓,都喜欢旅游、没事。而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地区,你看有多少政治人物会挪出时间去旅游去逛逛,东亚哪个国家的政治领导人物不是忙的很?西方国家的政治人物经常看到他们外出旅游的新闻。


财经知识局


因为我对韩国比较了解,所以目前以韩国为主来回答这个问题。

职场升值压力大

韩国职场想要升职,不光是有工作年限的要求,还有升职考试,通过了才能升职,而且附加条件是每次升职都必须要英语成绩,也是有硬性标准的。

职场加班严重

日韩的职场人加班强度高是全球都知道的,而且因为加班导致自杀的人也是特别多,在韩国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到了下班的点,上司没下班,你就不能下班,你自己先走的话是不礼貌的,而且会让上司对你的职场形象失望。

加班的话也会让你的领导觉得你很刻苦,而且还能增加你的工资,所以很多人搜选择加班。但是最近很多韩国大公司都有所改变,强制性要求下班,也就是在下班的时间点,强制关闭公司的电脑,让职场人士下班回家。

职场的不固定性

韩国的职场不是终身固定的,很有可能因为效益不好裁员,这种比比皆是,要想避免这种结果就必须要给公司带效益才行。这就是压力的来源。


世界这点事


日本和韩国属于是在二战结束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而北欧和西欧国家在二战之前就已经是发达国家了。这早了就有早的优势,能持续保持发达状态这么久,说明他们解决了很多社会问题。


日韩和欧洲的差别最主要的来自经济结构的不同,无论是日本还是韩国,大家族大财团控制的巨型企业在它们的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个就形成了严重的阶级固化和利益固话,普通的日韩民众只能依附于大财团生活,很难跨越和突破这个阶层。


无法突破阶级,就意味着如果你出生在一个工薪阶层或者底层的话,你可能终生就在这个阶层里混,翻身的机会非常渺茫,翻身的难度相当大。这种生活最大的痛苦来自于没有希望,只能在现状下面长期重复,重复父辈的艰难生活。


但是相比之下,西欧和北欧国家这种情况就要好很多,当然突破阶层仍然不容易,但是西欧和北欧在社会福利和心态方面,都比日韩民众要好一些。所以同样是没有希望,但是他们的幸福感和痛苦程度就没有那么低。


日韩这两个国家都很小,而且都是岛国,各项资源比较紧张。人口过多地集中在比较发达的大城市里,这就导致了在这些城市的生存竞争非常激烈,人们的压力很大,再加上翻身的希望很小,所以日子就过得格外痛苦。


当然经济条件并不是人感觉痛苦的唯一因素,如果心态好的话,即使经济条件不好,也可能会有幸福感,这就是我们东亚人民文化所产生的负作用。东亚文化把一个人一生的地位,名誉,财富等看得比较重要,当苦苦挣扎奋斗无法获得这些东西的时候,内心就非常的失落。


西欧或者北欧在这个方面要轻松很多,他们的传统文化里没有在这个角度给他们太多的压力。富人有富人的活法,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活法,穷人有穷人的活法,都是自己选择的生活,没必要为此痛苦。


局势君


发达国家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政府拥有财产少,国家财富大部分控制在财团手里。

日本和韩国的发达同样也是财团支撑起来的,但日本和韩国的情况不同。

韩国的财团没有独立性,很多财团背后有西方人的影子,表面上是韩国财团,但是西方财团对韩国财团的的控制性太强。简单的理解就是韩国财团大部分是西方扶持起来的,很多大公司都有西方财团的注资。

西方靠操控韩国财团来操控韩国政治,所以韩国有一个怪像,就是没一任前总统都被打倒。这是韩国本土财团和西方控制财团背后较量的结果,相互碾压。

日本的情况的更复杂,政治被西方控制,财团无法发力。

西方通过政治因素限制日本财团的发展,虽然到达发达国家阶段,政治势力和财政势力的平衡,两者持入相互僵持的状态。

这两个国家人民生活普遍压力大,那是这两个国家有一部分资源要拿出配合西方国家使用。政府本身就没有什么资产,每年收到的税收,还要拿一部分出来,供美国使用,导致国民分配的来的资源减少。这是日本和韩国一些普通民众生活压力的大的原因。

这两个国家每年除了负担美国驻军的费用之外,还要响应美国的号召,让你捐款就捐款,你让配合制裁就就制裁谁,这样的行为都让这两个国家蒙受巨大的损失。

简单的理解就是每年都有部财政源额外使用,而本身的财政支出又不能减少。可以说韩国和日本每年都要有额外支出,而这些支出都是由国民负担。

相对于西方国家,日本和韩国单在军费上就多了一层。


一号风手


事实上这其中主要就是发展水平和观念的问题,不要以为日韩很发达,其实他们的发展远达不到西欧传统强国的水平。

就连美国的社会发达程度,也不如英法等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城市化水平,英法德等欧洲国家,是世界上最高的。

也就是说英法德等国,可能没有大城市和小城市这种概念,这里的这种概念就是大城市和小城市物价、工资等水平没多大诧异。

随便去看英国任何一个城市,你会发现他们可能高楼大厦数量有诧异,但是他们的工资水平和物价水平,基本同伦敦差不多。

且由于英国等国在金融领域存在的霸权,以及工业水平十分不错,其经济结构十分合理。

社会阶级结构也是橄榄形,十分的合理和健康。所以即便是经济发展速度慢,他们依旧可以保证社会的基本福利。

而且英国社会由于这种相对公平,使得英国社会竞争压力也相对更小,包括其教育方面,升学压力也是不大的。

在美国读好大学能难,但是想要读一个大学却十分简单。欧洲也是一样,读大学十分简单,只有好大学才是要奋斗的。

这种教育方式目的性很明显,像哈佛、剑桥这样的大学,基本进去了之后,出来一般都是博士生,也就是说进了这些大学,大学会努力培养你为博士生。

这些人将成为各个领域的研究人才,而其他大学的学生,则是学习一些技能和一些技巧,使得他们可以胜任某种工作。

而且西方人的观念也没有地位和面子,西方人更讲究自由、愉快的生活,而不是像东方人一样,为了一个地位苦苦拼搏。

西方年轻人结婚,不需要什么彩礼和房子,相反结婚政府还会给新婚夫妻一笔钱,用来让他们生小孩!

小孩出生之后,国家又有一系列政策。所以英国想生小孩的家庭,往往四五个。但是你在东亚国家生四五个看看。

像日韩的年轻人,同样都被生活所裹挟,一心想要去大城市发展,这其实就是为了面子和地位。

其实如果没有这种观念,日韩的年轻人完全可以在小城市里活得自由自在。

就像在中国,如果你洒脱到住小县城还能怡然自乐,那么你的压力不久瞬间减弱了许多吗


小司马迁论史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说,日本、韩国已经进入世界最富裕国家俱乐部,其人均GDP与欧洲国家相差无已,甚至比一些南欧国家还高。但是从幸福感、获得感方面来说,欧洲人活得比较惬意、休闲,东亚人活的很累很辛苦。这里不仅包括日韩,也包括中国等东亚国家。

听说在欧洲国家,即便是个人开的超市,也都遵循朝九晚五制度,到时就关门,决不加班。中国人到那里旅游,发现晚上街买东西、就餐都很不方便。有些亚洲人到欧美之后,做生意搬东亚这一套,开门早,关门晚,引起当地人的强烈不满,要求行政当局出面干预。欧美从平民到国家领导人,都很注意按时休假,注意运动,合理安排工作与闲暇时间。

日韩等东亚国家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大家都知道日本有过劳死之说,这在欧美是不可思议的,韩国工人也有许多拼命三郎的故事。对日韩民众来说,不缺钱,缺享受。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差别,也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发展阶段不同。日韩是二战之后的追赶型国家,人家已经发达了,要想弯道超越,必须多付出,这是很自然的。二是文化不同。东亚人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勤奋、吃苦,政府、民间都树立这方面的典型。教育大家先苦后甜,导致有的人一辈子也没尝到甜是啥滋味。

但是,事情都得两面看,正是有一代人的吃苦、奋斗,创造经济奇迹,后辈人才能享受。同是东亚国家,为什么日韩能发展起来,而有些国家依然如旧呢?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就要求马来西亚要学习中国人的拼搏奋斗精神;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也指出,菲律宾发展不起来,跟国民懒惰有关。以后不可能再有早期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剥削、掠夺现象。如果没有一代人的付出,这个国家永远立不起来。

同样,中国能发展起来,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产业工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和牺牲,背井离乡,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无怨无悔,是他们的血汗让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欧洲现在面临着经济下滑停滞的局面,比较典型的如法国、意大利、希腊等,他们也在反思,高福利、低付出,坐吃山空,天上不会掉陷饼,上帝不会恩宠懒人,久而久之,经济怎么能搞上去?


胡家成hujc


欧洲人个体意识觉醒较早,懂得如何维护自身利益,甚至不惜使用暴力手段给政府施加巨大压力,懂得如何逼迫政府“劫富济贫”。

而亚洲人尤其中日韩等东亚国家历史上就是农耕文明,工业近代才开始发展不过区区百十年,没有形成强大的工人阶级,还残留小农意识,革命意识不彻底,意志不坚定。而且农民“善忍”只要能有一亩二分田果腹足矣。使资产阶级和官僚掌控的政府完全偏向于富人,发挥不了政府的平衡职能。

而且还往往抱有青天老爷做主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让资本家把利益相让无异于从恶狗口中抢屎。除非饿死否则没有革命勇气,所以中下层生活困苦也是理所当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