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萨达姆向俄罗斯求助,普京为什么无动于衷?

木叶晴空


2003年的俄罗斯可不是现在的俄罗斯,而当时的伊拉克也已经被制裁了10年虚弱得很,当时如果普京拉伊拉克,很有可能连自己都玩进去,更何况当时的萨达姆还摆了普京一道。

2003年的美国属于如日中天,克林顿政府不但通过多次军事打击把伊拉克、南联盟等刺头摆平,从而缔造冷战后自由世界民主秩序,而且还通过发展IT、金融等高科技产业使美国迅速发展,所以到了2001年小布什上台的时候,留给他的是一个强大无比的美利坚合众国。


正是由于美国国富民强的基础,所以2002年9月美国政府公布了小布什时期的国家战略,叫“先发制人”,也就是说面对可能触犯美国利益或挑战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时候,美军将毫不留情的给与先发制人的毁灭性打击,把威胁消灭在萌芽之中,而这个战略的第一个倒霉蛋就是萨达姆。

萨达姆治下的伊拉克此时已经因为1990年的海湾战争而被整个西方制裁了整整12年,这个严重依赖原油出口创造财政收入的国家,仅仅被西方允许每年原油出口的0.8%收入用于维持国防力量,虽然萨达姆私自卖了不少油,但是对于伊拉克国防来说是重大的打击,而且民众也只是生活在温饱线上,以至于民怨沸腾。


根据世界银行2004年的数据显示,由于受到长期制裁,伊拉克2003年的GDP仅有366亿美元,而当时的美国却有11.5万亿美元,相差314倍,所以这样一个情况不论是当时哪个国家都不可能在跟美国对着干的情况下扶起伊拉克,萨达姆的命运其实已经从2002年美国将伊拉克列为对手的时候就命中注定了。

而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俄罗斯GDP大约是4300亿美元,跟美国相差约27倍,当时的俄军军费为185亿美元,与美国军费相差20.5倍。而当时的普京刚收拾完叶利钦时期的乱摊子,摆平了寡头政治并通过多元外交改善了俄罗斯的外部环境,正在依靠石油价格上涨扩大政府收入的路上。



2002年8月,在当时萨达姆已经有预感美国将要对伊动武的时候,他为了拉拢俄罗斯,曾经不惜重金拉出400亿美元的巨额贸易订单来希望俄方为其提供保护,但是克里姆林宫在深思熟虑后却拒绝了这一建议。

不过伊拉克作为俄罗斯传统盟友,普京还是尽力在外交舞台上为萨达姆斡旋,比如在当年9月和10月的两次联大会议上,又多次否决美国和英国代表提出的以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打击伊拉克的提议。


而在当年的11月,时任伊拉克副总理的阿齐兹再次访问俄罗斯试图面见普京的时候,遭到了俄方的“闭门羹”,原因是当时克里姆林宫已经研判美国国会10月份通过“伊拉克决议”使得对伊动武迫在眉睫。对俄方深感绝望的伊拉克人愤怒了,阿齐兹将克里姆林宫的信函撕得粉碎后扬长而去。随后在12月15日,伊拉克撕毁了与俄罗斯签订的37亿美元能源合同。


萨达姆的这一行为激怒了普京,以至于在2002年12月到2003年的3月开战前都没有再斡旋伊拉克问题,甚至在2003年1月28日强硬表态,如果萨达姆拒绝接受联合国的检查,遵守联合国的协议,俄罗斯不排除转变立场的决定,甚至有可能与美国讨论参与军事打击的可能。


面对普京的愤怒,萨达姆不但高调的视察了当时的伊拉克卫队,而且宣称如今的伊拉克无法相信某些传统盟友,一切只能靠自己。

  • 2003年3月20日,美英联军对伊开战。

  • 4月9日,联军攻陷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萨达姆逃亡。

  • 4月29日,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访问莫斯科,俄罗斯总统普京对英美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开战的动机表示怀疑,但对萨达姆不予置评。

  • 12月13日,萨达姆在提克里特被亲信出卖后被捕。

  • 2006年12月30日,萨达姆被处以绞刑。


马克观察


萨达姆作为“中东雄狮”、“一代枭雄”,自称第三军事强国的霸主,未呈想在美国总统小布什发起的伊拉克战争中,惊慌失措,六神无主,赶紧向俄罗斯求助,未曾想普京却无动于衷,俨然与目前支持伊朗的态度大相径庭,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萨达姆太缺少自知之明了,2003年伊拉克遭到美国总统老布什发动的第一次军事打击时,就没有得到时任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支持,尽管那时苏联与伊拉克的关系还不错。1991年,东欧剧变后,苏联唇亡齿寒,自顾不暇,哪有能力帮助萨达姆,不仅如此,还在安理会上对美国采取军事行动将萨达姆军队从科威特赶出去投赞成票,萨达姆不明就里,大骂戈尔巴乔夫无能,是个骗子,然而他怎能理解戈尔巴乔夫当时的苦衷呢?

十多年后,美国不依不饶,又要对伊拉克动武,为了占领伊拉克,对萨达姆实施斩首,小布什不惜凌驾于国际法之上,根本不顾俄罗斯等安理会其他理事国的反对,普京已经作出了努力,但是俄罗斯也有自己的难处,从苏联解体中走出来还没有完全恢复,国内还有不少问题要解决,诸如寡头要清理,车臣武装叛乱要平息,经济要发展,并且刚加入以美国主导的G8集团时间还不长,正处于“蜜月期”,这叫普京如何答应帮助萨达姆?

再说,萨达姆平时不烧香,战时抱佛脚,怎能赢得普京的同情与支持?如果他能像巴萨尔、马杜罗和鲁哈尼那样,长期与普京和俄罗斯保持密切联系,那么在遭受美国的打击时,普京或将施以援手,尽自己所能阻止美国对伊拉克的侵略战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萨达姆对内实行残暴统治,对外进行穷兵黩武,与邻国关系不睦,又很少与俄罗斯等大国走动,这就难免在遭到灭顶之灾时无人问津,最终落得个国破家亡、妻离子散的下场。

点赞太容易,评论显真情,欢迎关注、留言,等你评论,等你『一鸣惊人』!

江淮圣手


伟人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人不会犯错。一种是娘肚子里的人,一种是已经进了火葬场的人。

普京是人不是神,普京也会犯错,普京当年没救萨达姆是他一生犯下的一个大错。

如果再回到从前,所有一切重演,普京一定不会对萨达姆见死不救。如果让普京说句掏心窝的话,他一定会说,错错错,是我的错。

都说希特勒是小胡子,萨达姆是大胡子,他们都是野心勃勃的世界征服者,但小胡子很"大",大胡子很"小"。

这个小可不是其它方面的小,是实力太小。如果说希特勒当时已经具备了跟苏联、英法单挑的实力,估计没有人为这抬杠。可反过来看伊拉克连伊朗一群教士指挥的军队都打不过,还想跟美国扳手腕能不把自己绊倒吗?因此,萨达姆还有个外号叫傻大姆。

说萨达姆有点狂,这话没错。但要说他傻,萨达姆会从棺材里跳出来跟你急。萨达姆一定会说,我的每一步棋都是精打细算、精心布局。虽然我没有赢过,那是时运不济,但不能说我傻。

首先,萨达姆当年打伊朗不是傻。

因为霍梅尼伊斯兰革命后跟美国翻脸,霍梅尼把旧军队的骨干都铲除,换一帮教士指挥军队,这样的军队看起来理应一触即溃。而且霍梅尼不懂经济,伊朗国内一团糟。伊朗巨款都被美国冻结,霍梅尼没钱打仗。而伊拉克那几年国际油价蹭蹭上涨,萨达姆腰包鼓鼓,阿拉伯世界都在背后支持,不打伊朗才是傻子。要不是后来苏联给伊朗撑腰,伊拉克早就把伊朗给平了。

萨达姆打科威特也不是傻。

当时两伊战争开打的时候,萨达姆还算是美国的马仔,美国人想利用伊拉克来遏制伊朗。因此美国在两伊战争爆发后给伊拉克撑腰打气,卖给伊拉克不少先进武器。两伊停战后,科威特向伊拉克要债,萨达姆对科威特动了杀机,他试探美国的态度,说我跟科威特闹矛盾了,你们美国什么态度,美国驻伊拉克大使说这是你们兄弟俩的事,我们外人不好说什么。

萨达姆把美国大使这番话解读为伊拉克如果吞并科威特,美国将会严守中立、不偏不倚。

萨达姆正是有了这个依据才出兵吞并科威特,这个决定没毛病。后来美国带领的联军出手是意料之外的事,也许是美国大使坑了萨达姆,但不能说老萨是老傻。

最后一点,伊拉克跟美国硬扛也不傻。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要把萨达姆推翻那是处心积虑的,因为萨达姆曾经试图暗杀过小布什的爸爸老布什,小布什要报仇。还因为萨达姆在美国遭受911攻击的时候,站出来声援恐怖分子,所以萨达姆在劫难逃。萨达姆那时候就是给美国人跪下也为时已晚。

不过萨达姆跟美国叫板,手里也有一个筹码那就是俄罗斯普京。

萨达姆看来俄罗斯的普京是个铁腕强人,处处跟美国唱反调,挑战美国霸权。但俄罗斯在全世界没有朋友、没有伙伴,更没有盟友。萨达姆只要向普京示好,愿意跟普京携手抗美,普京没有理由拒绝。而且伊拉克是海湾大国、石油大国,是普京抗衡美国最好的棋子和堡垒,普京不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俄罗斯军队虽然草包,俄罗斯装备也很落后,但俄罗斯的核武美国不能不怕。到时候普京只要派一个团过来驻扎在伊拉克,美国人投鼠忌器就不敢打萨达姆的主意。

因此。萨达姆未雨绸缪,在伊拉克战争没有打响的时候就跟普京商量这事。

可是普京那时候刚上台不久,车臣局势还没有彻底稳定,反对派蠢蠢欲动,国内巨头兴风作浪,普京没有心思考虑萨达姆的建议。

而且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普京根据克格勃的最新情报显示,小布什没有对伊拉克动武的可能。情报透露,美国军方和国会一致反对对伊拉克开战。

美国军方的态度是先解决伊朗问题,再考虑解决伊拉克问题,军方认为支持恐怖主义的伊朗是美国迫在眉睫的危险。

普京因此判断五年内伊拉克没事,他安慰萨达姆说,美国人暂时不会动你,给我两年时间,等我国内安顿好了就驻军伊拉克。

当时俄罗斯军方反对普京的决定,认为驻军伊拉克不会影响俄罗斯国内稳定,主张迅速行动,但普京听不进去,他决定的事无法动摇。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打响的消息传到了莫斯科,普京当时就后悔不迭。心说克格勃中了美国人的"蒋干盗书"计,可把我害惨了。


历来现实


小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是有私心的,是在公报私仇,老布什执政期间得罪了萨达姆,萨达姆对老布什怀恨在心,老布什卸任之后访问科威特,萨达姆让底下的人暗杀老布什,结果事情败露,暗杀计划失败,萨达姆派去的杀手被捕,暴露了萨达姆就是幕后黑手,布什家族和萨达姆结下梁子!

小布什上任之后,运气非常不好,发生了让美国人感到恐惧的“911事件”,小布什以此为开战的借口,发动了阿富汗战争,战争的进展十分顺利,两个多月,美国成功推翻了塔利班政权,小布什自信心爆棚。实际上,“911事件”不一定是塔利班所为,在“911事件”发生之前,本拉登在迪拜的美国医院接受治疗时,美国中情局的人去拜访过本拉登,和本拉登促膝长谈之后才离开。

此外,小布什任职之初,小布什的弟弟杰布布什、副总统迪克切尼、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等人提出一个“美国新世纪”计划,该计划主张对美国进行改革,不过时间周期太长,这几个人认为需要一个灾难性的催化剂,结果“911时间”发生了,瞬间轰动整个世界。阿富汗战争之后,萨达姆确实很作,萨达姆在没有实力的情况下,和美国作对,萨达姆在伊拉克推行“去美元化”。

小布什身为美国总统,美国的危机爆发了,小布什得为此负责,刚刚建立战功的小布什非常骄傲,完全不把一代枭雄萨达姆放在眼里,以伊朗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直接发动伊拉克战争,一个月不到,巴格达的萨达姆雕像被推翻,萨达姆政权倒台,萨达姆逃到了家乡四处躲藏。伊拉克战争,小布什成功阻止伊拉克“去美元”,保住了“美元霸权”,最重要的是,小布什为了老布什报了仇,美军逮捕了萨达姆,萨达姆在伊斯兰的重要节日宰牲节被处以绞刑。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萨达姆始终没有向俄罗斯求救,那个时候的俄罗斯也不愿意管这事。2003年,普京刚刚接手俄罗斯3年,俄罗斯内忧外患,美国对俄罗斯虎视眈眈,内有大量的叛国贼和俄罗斯寡头,整天和普京斗智斗勇,普京忙着安内,不关心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事。其次,那时候的普京希望美国在中东继续打仗,美国在中东打仗,油价暴涨,俄罗斯经济发展迅速,俄罗斯坐收渔利。

后来普京出兵叙利亚,是美国的扩张的速度太快威胁到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威胁到俄罗斯在中东的利益,普京果断出手,挽救了巴沙尔政权,成了巴沙尔的恩人,成了叙利亚的救星,从此之后,俄罗斯就成了反美的领袖!


老鳄鱼观天下


当年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国家都是未崛起的国家,无法在军事上帮助伊拉克对抗美国,都只能在联合国的交流平台上阻止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可谁也没想到,各国极力在联合国阻止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成功后,美国直接绕过联合国对伊拉克发动了战争,这样各国就真的爱莫能助了。

伊拉克战争过后一片狼藉

当时支持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有接近50个国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及波兰打头阵,日本等多个国家作为后勤支援;而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国家只有俄罗斯、德国、法国、中国、阿拉伯联盟以及几个国际组织。支持战争方的实力远远高于反对战争方的实力,如此以来联合国发挥的作用变得极其有限,美国直接选择带头绕过联合国,强行军事打击伊拉克,当俄罗斯等国家反应过来时,已经很难再阻止美国推翻萨达姆政权的趋势了。

2003年,美国国力空前的强盛,美军在打击伊拉克时用了很多新型的武器,总共耗费军费7600多亿美元,当时能够跟美国拼资产雄厚程度的一流国家都没几个,就更不用说正值经济颓势的俄罗斯了,2003年俄罗斯的GDP总值不过4000多亿美元,硬实力跟美国根本没得比。再说,俄罗斯在2003年的国际地位和苏联解体前根本不是一个等级,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十分有限,想要号召各国阻止美国,也没有国家跟随。另外,2003年,普京从叶利钦手里接过总统职位也不过三年,国内仍是一片乱局,甚至连普京个人的威信也没有树立起来,普京怎么可能有余力做出军事支援伊拉克的决定呢?

俄罗斯总统普京



虽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绕过了联合国,但是考虑到萨达姆的争议性,当时也没有几个国家是完全支持萨达姆的,俄罗斯也是质疑萨达姆的众多国家中的一个,对于是否援助萨达姆,也是很难做出抉择的。俄罗斯只能先在联合国阻止美国发动战争,但是当美国绕过联合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时,俄罗斯还真的不知道到底该帮,还是不该帮?如果帮伊拉克,就会和美国产生军事冲突,俄罗斯能扛住吗?如果帮助伊拉克有什么好处?不帮有什么坏处?一系列进退两难的问题,让执政不久的普京很难抉择,而就在普京犹豫的时间,萨达姆政权已经倾倒,伊拉克战争大势已去。

现在距离2003年已经过去16年,俄罗斯已经不是当时那个畏手畏脚的俄罗斯了,普京也不是那个青涩的“小人物了”。看到美国想要像当年对伊拉克那样对叙利亚,想推翻阿萨德政府,普京二话没说,直接让俄罗斯军队入驻了叙利亚,保住了叙利亚,而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也没有落到萨达姆那样的下场。同样的,美国对委内瑞拉也有类似的想法,俄罗斯也是毫不犹豫的介入,虽然没有像帮叙利亚那样卖力,但是及时派军事顾问和援助物资到委内瑞拉也让美国打了退堂鼓,短时间内稳定了委内瑞拉的局势。

萨达姆被捕后接受审判

如果在当下,当年的情况重现,普京帮不帮萨达姆还真的不好说,不过以当年俄罗斯的实力、国际地位、话语权、号召力,俄罗斯根本无法伸出援助之手,如果还没有稳定威信的普京贸然做出出兵帮助萨达姆的决定,俄罗斯绝对会被拖入战争的泥潭,也许就不会再有如今的普京,更没有如今的俄罗斯。

历史很难重演,站在当下去看普京当年的选择,很明显普京没有帮助萨达姆是很正确的决定。普京也曾劝萨达姆放弃权力,只可惜萨达姆根本不听。所以,萨达姆是毁于他自己的狂妄,而不是普京没有帮他。


黑先生1998


对于这件事,普京表示这锅他不背,当年对于萨达姆,普京可谓是仁至义尽。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前,美国就多次和俄罗斯进行过沟通,俄罗斯当时都是极力反对对伊拉克动武。但当时的美俄势力对比非常悬殊,普京刚刚上任1年,根基并不牢固,而且叶利钦还给普京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因此,当时的俄罗斯没有实力和美国进行对抗。

面对美国的强烈要求,俄罗斯其实在内心是动摇的,俄罗斯也不想因为伊拉克和当时盛极一时的美国进行硬碰硬,而就在此时,萨达姆因为普京的斡旋不力,取消了俄罗斯的一个石油合同,这一下就让俄罗斯有台阶可下了。于是俄罗斯派总理普里马科夫亲自前往伊拉克,劝说萨达姆流亡,而俄罗斯也表示了愿意接受萨达姆,但最终萨达姆拒绝了俄罗斯的这一方案。

最后,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美国以一管洗衣粉为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萨达姆兵败如山倒,被美国抓回国内审判,最后被美国法院判决绞刑,一代枭雄就此陨落。事后资料显示,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后,俄罗斯依然同意为萨达姆提供政治庇护,但倔强的萨达姆就是不听从俄罗斯的建议,和美国死扛到底。

萨达姆虽然常常被人称为一代暴君、独裁者,但萨达姆绝对称得上是一条汉子。当小布什发出号令,让萨达姆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萨达姆既没有被美国吓到,也没有跑到俄罗斯寻求政治避难,而是选择了和伊拉克人民呆在一起,共同对抗美国的侵略。即使和美军接触后,美军势如破竹,伊拉克军队一泻千里,甚至连他最信得过的萨达姆卫队也弃他而去,他也没有选择出逃,而是继续呆在伊拉克,寻求机会和美国继续作斗争,这就是一种不怕死的精神。

当然,这个世界还是成王败寇,萨达姆最后被美国抓回国内审讯,在审讯过程中,他犹如一头雄狮,在法庭上慷慨陈词,严厉批评美国的侵略,连美国人都为之钦佩。最后,他被判绞刑。在执行绞刑的那一刻,他没有一丝恐惧,反而浑身颤抖着,高喊“伊拉克万岁!伊拉克人民万岁!真主比占领者更伟大”,“巴比伦雄狮”这个称号萨达姆当之无愧。


大国纵横


第二次海湾战争的时间是2003年,这场仗打了三个礼拜后美国人就进入到了巴格达,从事实上推翻了萨达姆政权,相比于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时候,显得更加摧枯拉朽。

打这么顺利和美国一直以来的对伊拉克制裁息息相关,算起来萨达姆政权早已经在第二次海湾战争之前的十年就被判了死刑。

萨达姆政权为什么在2003年的时候会被攻击,这要从90年代初的时候算起。

自从两伊战争结束,中东地区迎来了短暂的和平,但是这场和平对伊拉克来讲是非常憋屈的,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让伊拉克损失巨大,付出了数十万人的死伤,经济损失更是不计其数,据估计伊拉克仅战后重建费就得上千亿美元。

虽然在战争中科威特、沙特等国给萨达姆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包括提供数百亿美元的贷款帮助他购买武器。但是战争让伊拉克财政陷入崩溃,根本无力偿还。

反观科威特虽然提供给萨达姆无数的金钱,但是他仍然依靠买石油是当地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在萨达姆看来,等于是科威特出钱,萨达姆充当打手去和伊朗打仗,所以心里很不平衡。此外,两伊战争结束之后,伊拉克急需通过出口石油恢复经济,但是沙特和科威特两国却一直在提高石油产量,也让萨达姆很气愤。

于是,萨达姆希望首先通过谈判的方式来促使两国终止石油增产。

但是谈判并不成功,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间的关系极度恶化。

此外,两国一直在边境上有些争议。萨达姆就想借这个机会一劳永逸的解决和科威特之间的问题。在萨达姆看来,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吞并科威特。

于是萨达姆派兵占领了科威特萨。

萨达姆占领科威特,把沙特吓了一跳,现在这个国家随时都有可能面临萨达姆的进一步侵犯。因为,沙特和伊拉克也有边界纠纷,并且萨达姆在占领科威特之后开始攻击沙特王室。

好在当时美国在海湾地区驻有大批军队,当他们发现萨达姆想要吞并科威特的时候,也立即做出反应。

于是,美国牵头成立了反抗萨达姆的军事联盟,代号为沙漠盾牌行动。。

双方在开战前进行了一些谈判,没谈拢,所以美国决定采用武力手段驱逐侵入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行动代号为沙漠风暴。

就这样,第一次海湾战争爆发。

(准备攻击伊拉克的美军战机)

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军,萨达姆根本就无力反抗,在损失了10万大军之后,只得宣布接受美国的停战条件。

但是美国一时半会也没有信心完全占领伊拉克,打败萨达姆的正规军容易,但是如果美军像在越南战场一样深陷其中那就麻烦了。

所以美军见好就收,除了占据了伊拉克南方的部分领土之外并没有进一步的举动。

但是,美国人并不没有放过萨达姆,而是对伊拉克持续了长达十几年的制裁,打算用这种方式最大限度削弱伊拉克军队的战争能力,然后再一举歼灭之。

整个制裁计划造成了伊拉克数十万人因营养不良和卫生状况不佳而死亡,让整个伊拉克极度贫弱。

长期制裁之后的萨达姆政权就像是一座腐朽的房屋,只要微风轻轻一吹,这个政权就会轰然倒塌。

2003年,美国人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发动了第二次海湾战争,说起来这只不过是第一次海湾战争的延续。

那么,美国在进行这场战争的时候,为什么普京无动于衷呢?

2003年的那个夏天,普京要是支持一下萨达姆,美国人的损失会更大,而且伊拉克人的抵抗也会更激烈。

但是普京并没有去支持他们!

如果时光再次回到2003年,我相信无论有多困难普京都会想办法支援一下伊拉克,哪怕在外交上提供一些帮助也会给美国添不少堵。

只不过,那个时候的普京跟今天可不一样。

在第二次海湾战争爆发之前,普京和美国之间其实有一段时间所谓的蜜月期。

2001年911事件爆发之后,普京明确表示和美国之间可以放下一切成见来配合他打击恐怖分子。

这说明普京非常希望能和美国搞好关系,而美国攻打阿富汗的时候也需要俄罗斯做一些配合,所以那个时候两国的关系正在回暖,一切看上去显得是那么美好。

所以,当美国决定攻打伊拉克的时候,普京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伊拉克问题和美国闹翻,毕竟好不容易获得了能够修复两国关系的机会,谁在普京那个位置都不愿意轻易失去。

可是普京万万没有想到美利坚合众国亡俄罗斯之心不死,当他一旦腾出手来还会继续打压俄罗斯。

等国明白过来已经晚了,普京只能咽下这个苦果。

发生了这些事,普京应该清楚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除非俄罗斯愿意自我阉割,变得让美国人觉得没有任何威胁,才有可能和美国把关系搞好,但这又不符合俄罗斯的国家利益。

所以,普京应该丢掉幻想,随时准备在全球范围内和美国展开博弈,帮助那些和美国敌对的国家,以此才能让美国分心,让自己获得发展的机遇,而不是应该把幻想放在美国人饶过自己的天真想法上。


历史风暴



当年的世界情势与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当年的美国既处于极盛时期,又有一个强硬的牛仔总统小布什,还有一个好战内阁。

而且美国正处于9.11的受害者位置上,动不动就要全球选边站队,即便普京真的派俄军进入伊拉克硬刚,美国在当时的形势与盛怒之下,真的可能会揪住俄罗斯一起打,而当时的东方大国国力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还没有实力对抗美国,所以形势逼人,普京自然没有必要自讨没趣。

另外,萨达姆政权不是一个值得挽救的政权。萨达姆在伊拉克强盛的时候,桀骜不驯,到处惹是生非,基本上在全世界都没有真正的朋友。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苏联正走向崩溃的边缘,无力管他的闲事,伊拉克被欧美联军痛殴之后,是十多年的全面制裁。

从此伊拉克从中东富豪变成了第三世界国家,等到美国发动第二次海湾战争也就是入侵伊拉克时,伊拉克已经是人心离散、穷途末路,既不能得到国际道义支持,也没有钱交保付费,普京何必做那个吃力不讨好还可能把俄罗斯拖下水的生意?

第二、伊拉克距离俄罗斯比较遥远,中间间隔的国家都几乎是伊拉克的宿敌,俄罗斯要支援伊拉克条件也不具备。而且那个时候的俄罗斯在普京上台后的整饬军纪、恢复力量阶段,尚无力他顾。

第三、俄罗斯当时也没有救援伊拉克、对抗美国势力延伸的紧迫感。因为当时美国还没有在世界范围发动颜色革命,小布什虽然好战,但是个性耿直,不玩阴的。忙着反恐战争,没有分兵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所以俄罗斯也没有为伊拉克火中取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后来之所以俄罗斯在叙利亚敢于果断出兵,那是因为叙利亚的民意基础还在。而且美国已经在东欧制造了几场颜色革命,并步步紧逼,通过格鲁吉亚、乌克兰来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而叙利亚危机只是美国东欧政策的延续,所谓项庄舞剑意在俄罗斯。美国一旦拿下叙利亚,就会搞定黎巴嫩、将中东核心掌控在手里。然后与阿富汗连成一片,伊朗就会处于三面合围之下,拿下伊朗只是时间问题。



如此一来,美以联手,整个中东都将落入美国手中,美国进可武力直逼俄罗斯边境,支援乌克兰,退可大打能源牌,困死俄罗斯。所以这个时候,俄罗斯不得不放手一搏。


金眼看世界


事实上,普京对萨达姆可以说仁至义尽。在美国决定武力入侵伊拉克时,俄罗斯做出了许多外交努力,并在联合国安理会动用了一票否决权。

在美国绕过联合国攻打伊拉克之前,普京也派出了特使普里马科夫劝说萨达姆下台,带着一家老小及巨额财产到俄罗斯颐养天年。

但萨达姆认为凭着共和国卫队的实力,能让伊拉克变成“第二个越南”,所以拒绝了普京的好意。

萨达姆天真地认为是越南打败了美帝,而忽视两大国在越南投入了无数的人力、物力,盲目自信让“傻大木”最后落个被绞死的下场。

至于伊拉克战争爆发后,普京为什么没有施以援手,其实原因很多。

首先2003年的时候,俄罗斯社会矛盾尖锐,国内经济也很糟糕,大量的国有资产又被寡头控制。

而军事上,从两次车臣战争也可以看出,俄罗斯军队腐败严重,武器装备也急需更新,所以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军事上,俄罗斯都不具备对外用兵的条件。

其次,虽然萨达姆和俄罗斯关系不错,但两国的利益牵扯并不深。同时俄罗斯在海湾的铁杆盟友是伊朗,而伊朗和伊拉克又是死对头,所以在利益上来说,普京没有出兵的理由。

另外,2003的俄罗斯经济和军事都很脆弱,和美国的差距很大。此时普京更多考虑的是和美国修复关系,为俄罗斯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在伊拉克战争爆发时,普京曾就伊拉克问题接受过记者采访,他首先批评了美国在没有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情况下攻打伊拉克。

但当记者问他伊拉克会不会成为第二个越南时,普京的回答是:“我衷心希望,这不会发生在我们的美国盟友身上。”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俄罗斯和美国当时的关系,所以此时和美国翻脸,是不符合俄罗斯利益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旦面对欧美国家的制裁,俄罗斯是没有能力对外发动战争的。

近些年来俄罗斯之所以在军事上对外有所作为,主要源于和东方大国的战略结盟。打仗说到底打的就是钱,没有东方大国的经济做后盾,俄罗斯是没有办法和美国做直接的较量。

而2003年的时候,东方大国的GDP还在英法之后,也没有多大能力支援俄罗斯。这也就是叙利亚战争爆发4年后,俄罗斯才敢直接介入的原因。

总之,对于萨达姆,普京能做的都做了,过了就不符合俄罗斯的利益,普京也没办法做到。


花木童说史


我们都知道,苏联的面积非常庞大,除了现如今的俄罗斯之外,还有着其他包括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在内的十五个加盟国,是上个世纪世界上最庞大的国家。

很多人在说到苏联的时候,只会注意到那庞大的国土以及强悍的实力,而与此同时,却很少有人能注意得到苏联时期产业的单调、萧条。

在苏联时期里,他们一直全力地发展着军工业以及重工业,在这种专精的发展下,他们确实发展出了非常强悍的实力,重工业发展到了一个巅峰、军事实力也站到了世界上的顶端。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却忽略了农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使得他们国内的发展出现了极大的失衡;就如同一个人去健身,只锻炼了胸肌、不锻炼背肌,导致出现了驼背效果一样,出现了不小的后遗症。

这份失衡在苏联还存在的时候,倒没给苏联带来多大的影响,毕竟的加盟国以及盟友实在太多了,凭借着这内部互相之间的物资流通,他们不用担心出现太大的问题。

不过当苏联解体成十五个国家之后,曾经作为苏联主体存在的俄罗斯却出现了许多问题。

俄罗斯的经济问题不允许普京考虑太多

其中对俄罗斯来说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经济上的危机。

在苏联解体之后,失去了苏联体制帮助的俄罗斯遭遇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就如同那严寒一般笼罩住了俄罗斯,使得摆脱了其他累赘加盟国原本应该生机十足的俄罗斯,又开始变成了一个暮气沉沉的老人,国内的一切,仿佛都是那么的令人绝望。

即便时间过去了十几年,俄罗斯的经济状况也未得到太多的改变,仍深深地陷入在经济危机带来的严冬中。

那时候,俄罗斯所想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恢复经济、改善民众们的生活条件,根本就没有太多的心思去和美国争夺那世界霸主的地位。

因此,我们就不难想象在2003年的时候普京为什么没有对萨达姆施以援手了。

在2003年的时候,俄罗斯的经济状况还没有恢复起来、他们国内的民众还处在生活的挣扎状态中,在这种情况下,普京又哪来的那么多心思去参和萨达姆和美国之间的战争呢?

最重要的是,当时的美国主导着世界的经济发展、俄罗斯的经济发展还有求于美国,普京根本不可能为了一个跟自己没多少交情的萨达姆和美国人闹翻。

俄罗斯不宜和美国爆发冲突

而且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核武器出现后,苏联、俄罗斯以及美国都拥有了毁灭全人类的实力,所以一般他们彼此之间是不会直接爆发战争的。

比如在苏联攻打阿富汗的时候,美国只选择了暗中扶持阿富汗,美国攻打越南的时候,苏联只选择了暗中支持越南,彼此之间,并没有直接爆发撕破脸的战争。

要是他们彼此之间真的爆发了战争,那么以他们手中掌握的武器,人类的命运趋势将会变得非常堪忧。

这点,也是俄罗斯没有选择帮助萨达姆的原因。

毕竟在无法和美国爆发战争的情况下,俄罗斯又能给萨达姆提供什么帮助呢?


物资、武器?

对于当时经济条件非常恶劣的俄罗斯来说,他们还真没有那个资本提供这些东西给萨达姆。

与其冒着和美国交恶的风险,在自己人都吃不饱的情况下花费大力气支持萨达姆,还不如站在一旁观望、仅在态度上对美国人进行谴责来得简单。

还有萨达姆当时在国际上的名声也不是特别好,在他执政伊拉克期间,他曾对库尔德人展开了大屠杀,把几百万库尔德人从伊拉克赶到了伊朗,对于他们国内的反对者,他也采用了十分血腥的方式进行了镇压,此外,还有着非常惨绝人寰的屠村案例,以及不知真假的生化武器;这种种方面,都使得萨达姆在国际间站不到正义的角度上,因此,在他遇难的时候,其他国家也没什么借口去帮助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