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錶定律”:育兒不要迷失方向,否則容易毀掉孩子

美國作家梭羅說:“我們的生命都在職媽綠豆般的小事中虛度,毫無算計,也沒有值得努力的目標,一生就這樣匆匆過去,因此國家也受到損害。

“國家受到多大損害”對有些人來說感受沒那麼強烈,但是匆匆過去的人生,於個人而言,應該越到晚年越覺得遺憾與失落吧。

《銀河補習班》中的爸爸馬皓文對兒子馬飛說:“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是那個箭靶,如果你連箭靶都找不到,那你每天反覆拉弓又有什麼意義呢!

如果人生毫無規劃,沒有夢想,只是隨波逐流,或者像個木偶人一樣任由別人牽線行走,那麼如果當牽線的人消失了,或者牽線人失去了方向,你又該如何前行?

“手錶定律”:育兒不要迷失方向,否則容易毀掉孩子

那麼多考上了大學反而變得很迷茫的孩子,就是錯誤地把“高考”這一個過程性的階段變成了自己的目標甚至夢想。當高考結束了,他們就像一艘迷失在茫茫大海中的小船,不知該駛向何處了!

每個成人都應該深入思考自己生命的意義,找到自己的價值;同時,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引導孩子找到自己的價值觀與夢想,因為只有找到“箭靶”,才能更有方向和動力地努力向前!

“手錶定律”:育兒不要迷失方向,否則容易毀掉孩子

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

(1)

有一種父母一聽說“快樂教育”,就感覺自己對孩子的放手有了科學理論依據了,更堂而皇之地不去管教孩子了。

孰不知,“快樂教育”不是不教育,不是不讓孩子“辛苦”,而是更多地尊重孩子,引導孩子發現學習的樂趣,不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痛苦”!

(2)

還有一種父母,剛好相反,一味地推著孩子不斷向前,哪個項目都不捨得放下,都想讓孩子有所建樹。

那天約談了一個孩子,四年級,九歲,每天學習到晚上十點多才睡,每個週末也要去上很多特長課。

英語、鋼琴、書法、圍棋、馬術、游泳、機器人、舞蹈……前前後後學了十多項,小小的孩子,證書就已經拿了一籮筐!

孩子媽媽說:“我相信,所有這些努力,都能在將來幫助到孩子。”

這個孩子說:“我好久沒有去公園玩了,每天要做的事情好多好多。”

一邊是無比堅定的媽媽,一邊是無比疲憊的孩子,如果不去調整這種管教方式,不知道孩子還能繼續堅持多久?如果孩子堅持不下去,不知道會面對父母的何種譴責?

“手錶定律”:育兒不要迷失方向,否則容易毀掉孩子

手錶定律

只有一塊手錶,可以知道是幾點,擁有兩塊及兩塊以上的手錶,卻無法確定是幾點;兩塊手錶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錶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這就是著名的“手錶定律”。

這個定律的含義可以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

父母雙方的價值觀最好協調統一,這樣才更利於孩子成長!

否則父母價值觀相悖,孩子總是在你們的矛盾中求生存,不但很痛苦,而且也容易給孩子造成混亂。到底爸爸和媽媽誰說的是對的?我應該聽誰的?

如果父母有不同的觀點,那麼可以私下裡溝通好,再去和孩子溝通。不要一個讓孩子往東的同時,另一個父母堅定的讓孩子往西。這比較摧殘。

“手錶定律”:育兒不要迷失方向,否則容易毀掉孩子

(2)

貪心不足蛇吞象!不要給孩子目標太多,否則孩子將無所適從!

上面說的那個孩子,她面對的是“英語、鋼琴、書法、圍棋、馬術、游泳、機器人、舞蹈……”這麼多的箭靶,一會兒射向這個,一會兒射向那個,孩子會非常辛苦不說,而且哪一個她能學到“精通”的程度?

如果在孩子小的時候,多讓孩子嘗試不同的項目,去尋找孩子更喜歡或更擅長的,有選擇地深入學習,這種嘗試是可以的。

但是,每一個都覺得對孩子重要,每一個都想讓孩子深入學習,孩子在沒有一個準確定位的人生路上疲於奔命,很多精力分散到不同的各個方向上,恐怕結局會不如所願、得不償失吧!

況且,全才需要天賦!目前為止我聽說過全才又非常專業的人,只有“達·芬奇 ”。

“手錶定律”:育兒不要迷失方向,否則容易毀掉孩子

(3)技能很重要,但是品質(價值觀)比技能更重要!

我一直認為“品質”是根,擁有良好的品質,相當於根基好,大樹才能蒼天!

技能是枝葉,如果沒有品質作為支撐,技能再高,也會徒增煩惱,自己不但無法體會到幸福和快樂,甚至還會給社會帶來巨大危害。

“無才無德”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才無德”的人!

所以,我們到底要培養出具備什麼樣品質的孩子?——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事情。

當孩子具有了獨立、自信、友愛、勇敢、抗挫力強、合作……等品質,那麼將來孩子遇到自己喜歡的方向,就會有能力去學習,有能力面對學習路上的挫折,有能力堅持下去。

如何培養這些品質?

這個問題一旦出現,就意味著我們的箭靶找到了,我們的一塊手錶確定了,並開始實現價值了。

“手錶定律”:育兒不要迷失方向,否則容易毀掉孩子

不可盲目自信,閉門造車!

如果我們在育兒過程中,不要關起門來,孤軍奮戰。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

即使你是清華北大的教授,也許依然會存在偏頗之處。

所以,在育兒上,我並不建議閉門造車,更不提倡盲目自信。

我們要隔段時間就看看周圍人的手錶,與我們的時間是否差異不大,以此來評估我們的方式是否還在預想的軌道上。

如果我們發現我們的手錶,與其他人父母的手錶都不一樣時,我們要反思一下,校準一下,看是否我們的手錶有了一些偏差。

  • 如果通過分析和反思,我們的手錶無誤,是其他人的手錶不那麼準確,那麼我們可以繼續;
  • 如果發現我們的手錶有了誤差,那麼就要及時調整,免得越晚偏差越大,影響孩子的發展。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一定要隨波逐流,而是要多看看周圍的環境。如果觀察過後,依然覺得自己的方向沒有任何錯誤,那麼相信自己、繼續堅持,未嘗不可!

“手錶定律”:育兒不要迷失方向,否則容易毀掉孩子

我關於孩子暑期學習的一個堅持

我家兩個孩子,暑假作業留的都是下一個學年的內容,連新課本都沒有發,在暑假卻要求在每個周在班級群裡上傳朗讀或者背誦的內容。

比如:淏仔開學後上四年級,四年級的課本沒發,現在群裡每週發佈的作業視頻,都是四年級的英語背誦。

暑假期間,讓孩子們把下個學期的英語都會背了,那麼下個學期學什麼?難道再繼續往下學嗎?或者真的像朋友所說“暑假學習,開學複習”嗎?

小學階段,就這麼點兒知識點,還需要利用孩子們的整個暑假去提前學嗎?

提前預習一個模塊或者一個單元我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背誦整本書,我真費解!

這一點,就是我不認同的地方,所以我沒有按照作業單去要求我的兩個孩子現在必須要學會,我讓他們盡情的享受暑假的樂趣,爬山、游泳、看海、旅遊……,還帶著他們跟著我上了兩期我講的SEL兒童社會情感課。

這就是我的手錶與大多數家長的手錶不一致的情況,而我選擇相信自己的判斷。

即使如此,我也不得不考慮周圍的環境。

為了減緩開學後,我的兩個孩子與同學們之間的落差,我們計劃在開學前,把下學期第一模塊的會讀會背即可,這樣可以緩衝一下。落下的,一邊學一邊補一邊追。

這件事以後我依然會和大家分享,包括:

我這樣做是否是盲目自信,孩子上學後與同學間的落差多大,孩子是如何應對的,多長時間追上了進度,對孩子成績有多大影響……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成長過程中,找到自己喜歡或者擅長的方向,活出人生的精彩!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家庭教育講師,“同理心溝通”的踐行者。我不是專家,我的文字是基於我的學習和實踐而寫,不一定全部準確,希望朋友們建設性的參考。若能給大家一些啟發,我很開心。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讓我們一起成為更好的媽媽,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