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武屢次受挫,實用性被質疑,從李小龍身上卻能否學到一些真諦?

提起傳統武術,很多網友自然想到太極,詠春,少林,峨眉,崆峒,武當等這些在武俠小說中出現的名門正派。當然了,現實中這些門派也是存在的,而且金庸武俠中寫的那些所謂的武功秘籍,有一部分也是存在的。比如少林的易筋經,武當的太極拳,和太極劍,以及詠春拳中的木人樁。

傳武屢次受挫,實用性被質疑,從李小龍身上卻能否學到一些真諦?


傳武屢次受挫,實用性被質疑,從李小龍身上卻能否學到一些真諦?

近年來隨著西洋拳的不斷髮展,現代搏擊和傳武之間產生了一種較大的分歧。那就是到底誰才具有真正的實戰性?這樣的討論,畢竟“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而且在武術江湖中,都是靠聲譽來收徒弟和學員的,可以說也是一種聲譽和利益的糾葛。不論是哪一種功夫都想通過實力來證明自己才是最好的。

傳武屢次受挫,實用性被質疑,從李小龍身上卻能否學到一些真諦?


傳武屢次受挫,實用性被質疑,從李小龍身上卻能否學到一些真諦?

而傳統武術近年來,的確也遭受到了巨大的挑戰,且不說像太極大師雷雷,閆芳這樣的名人被屢次打假後,將整個太極門的聲譽毀於一旦。甚至現代搏擊開始公然叫囂所有傳武都不行這樣的說法。

傳武屢次受挫,實用性被質疑,從李小龍身上卻能否學到一些真諦?


傳武屢次受挫,實用性被質疑,從李小龍身上卻能否學到一些真諦?

當然了隨著詠春大師丁浩,被阿虎74秒KO後,傳武口碑上再次受挫。甚至有網友提出,不僅詠春沒有實戰能力,就連將詠春推向世界的葉問,也並不是像甄子丹電影中演的那樣厲害。網友指出詠春和西洋拳比賽,勝算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傳武屢次受挫,實用性被質疑,從李小龍身上卻能否學到一些真諦?


傳武屢次受挫,實用性被質疑,從李小龍身上卻能否學到一些真諦?

因為畢竟傳統武術是以強身健體為宗旨的,即便是每年都有大型的比賽,那也是表演的套路,距離實戰有很大距離。

傳武屢次受挫,實用性被質疑,從李小龍身上卻能否學到一些真諦?


傳武屢次受挫,實用性被質疑,從李小龍身上卻能否學到一些真諦?

而當年李小龍能將功夫傳播到世界的原因,是因為他不但系統的學習了太極,詠春,八卦掌,還將現代搏擊中的空手道,跆拳道,泰拳等全部糅合到一起,才創造了截拳道。

傳武屢次受挫,實用性被質疑,從李小龍身上卻能否學到一些真諦?


傳武屢次受挫,實用性被質疑,從李小龍身上卻能否學到一些真諦?

因此李小龍的功夫是非常具有實戰性的,這才是拳王阿里,泰森,帕奎奧等非常推崇和敬佩李小龍的原因。

傳武屢次受挫,實用性被質疑,從李小龍身上卻能否學到一些真諦?


傳武屢次受挫,實用性被質疑,從李小龍身上卻能否學到一些真諦?

但是李小龍卻不是傳統武術的代表,李小龍是現代武術的繼承和發揚者。從李小龍身上,當代的傳武者能否學到一些習武的真諦呢?您覺得傳武的出路又在哪裡?歡迎交流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