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寧夏——西套平原與寧東翰海


詳解寧夏——西套平原與寧東翰海


中央之國的形成 [第48節]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詳解寧夏——西套平原與寧東翰海


胡馬羌笛—涼州(3)西套平原與寧東翰海

詳解寧夏——西套平原與寧東翰海


俗語云“黃河百害,唯富一套”。河套平原無疑是黃河上游最惹人關注的地理單元,歷史上,圍繞著這片被黃河水浸潤的土地,中原王朝與遊牧民族之間爆發了無數次戰爭。廣義的講,河套平原指向的是前、後套平原,二者合稱為“東套平原”,今為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包頭市以及巴彥卓爾市三市所轄。廣義的講,還應該包括寧夏境內的西套平原。

詳解寧夏——西套平原與寧東翰海

位置上看,東、西套平原都位於黃河那個著名的幾字彎之側。從大的板塊來說,處在內蒙古高原與鄂爾多斯高原之間的夾縫中。整個區域遠離海洋,來自西太平洋的溼潤夏季風吹拂至此已成強弩之末,使得位於河套外圍內蒙古高原,年平均降水量處在“十五英寸等雨線”之下,氣候上被歸類為乾燥少雨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相比之下,位於幾字彎腹地的鄂爾多斯高原定位則有些模糊,很多時候它被視為黃土高原和溫帶季風氣候區的一部分。問題是與周邊黃土地貌的山西高原、陝北高原、隴東高原、隴右高原相比,鄂爾多斯高原平均海拔要更低,頂面的地勢也更為平緩。這使得它所能聚攏的水氣,要小於那些在離海距離和海拔上都更佔優勢的鄰居們。

相對低平的地勢以及更偏向大陸腹地的位置,不僅讓鄂爾多斯高原較少受到東南季風的垂青,還和蒙古高原一樣更多遭受乾冷的西北季風影響。在亞洲東部,季風分為二種:西北季風和東南季風。

詳解寧夏——西套平原與寧東翰海

所謂季風氣候與大陸氣候的區別,其實就在於更多受哪種季風影響。在人們的印象中,能夠帶來降水和希望的東南季風,會更容易顯示自己的正向作用。也可以說,東南季風的影響性越弱、西北季風的影響性越強,氣候上越偏向於大陸性。

不過寒冷而又強烈的西北季風也並非一無是處,除了幫助進入工業時代後的華北地區,吹散冬季的霧霾之外,它對中央之國更為深遠的影響,是經年累月地將歐亞大陸腹地風化而成的黃土,默默的向東搬運至黃土高原。

從蒙古高原及西域地區經年累月吹拂過來的黃土,吹拂至黃土高原後,在山脈的阻滯之下降落在黃土高原之上,形成厚厚的黃土層。較重的沙粒則沉積在內蒙古高原西南部,那些地勢平緩的檯面上。位於賀蘭山以西的這片蒙古高原,便是這些沙粒的重要集中地。

這片當下為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所覆蓋的蒙古高原,被稱之為“阿拉善高原”。作為蒙古高原的最南部板塊,“阿拉善高原”的地緣屬性形成與賀蘭山有著很大的關聯。

“賀蘭”一名則源自突厥語中的異獸“駁馬”,這種異獸外形似馬、額生獨角,並且兇猛異常。至於說這種怪獸在現實中的依據是什麼,並不是我們所關心的,真正值得關注的是 “阿拉善”之名。所謂“阿拉善”其實就“賀蘭山”一詞在蒙古語的發音,再譯轉回漢語。

在當代中國的範圍內,成規模的沙漠總共有八處。其中分佈在阿拉善高原腹地的就有三處,由西至東分別有:巴丹吉林沙漠、騰格裡沙漠以及烏蘭和布沙漠,由於座落於阿拉善高原,又被統稱為“阿拉善沙漠”。整個沙漠地帶西起古稱“弱水”的額濟納河,東至賀蘭山西麓與陰山山脈西南,面積總計約8萬公里。

寧東瀚海地緣結構圖(雪白血紅制)

詳解寧夏——西套平原與寧東翰海

賀蘭山及陰山山脈最西端的狼山,客觀上成為了一道天然的防沙牆,阻止來自西北的沙粒侵入西套平原和鄂爾多斯高原,這些被山地阻隔的沙粒,亦因此而更多的覆蓋在了阿拉善高原上相對低陷的腹地。然而這道防沙牆卻又是不完美的,賀蘭山並沒有向北與狼山連為一體,這就造成了賀蘭山與陰山山脈、隴山之間拉開了一個寬約百公里的缺口。

從這個缺口侵入鄂爾多斯高原的強風,對地表土壤的破壞性也較其它區位更為嚴重。當下鄂爾多斯高原北部和東部分別存在的庫布齊沙漠及毛烏素沙地,其形成原因與這一地理結構不無關聯。

乾旱的氣候、沙化的土地、平緩的地勢,使得能夠頑強在鄂爾多斯高原上生長的植被,主要是耐旱的草本植物和灌木。從這個角度,也可將這片土地稱之為“鄂爾多斯草原”。當然,大家不要一提到草原就想到“風吹草低現牛羊”的美景。事實上,在整個亞洲地區,這種水草豐美的景象並不多見。有很大比例是年降水量在150~250mm區間的荒漠草原。

詳解寧夏——西套平原與寧東翰海

而鄂爾多斯草原,除了東、南部與黃土高原相鄰的邊緣地區,降水量有機會超過250毫米以外,大部分都處於這個區間。不管草原的質量如何,在自然經濟時代,這樣的環境屬性都不可能成為一片農耕之地,能夠真正成為鄂爾多斯草原主人的,是那些能夠適應遊牧生活的部族。

在一片乾旱的土地上,山地的存在能夠顯現出更多的價值。具體歸屬於涼州板塊的“西套平原”,賀蘭山脈所起到的作用不僅僅是阻止來自西北方向的風沙侵蝕賀蘭山東麓,還粘滯了黃河水的流速,得以讓賀蘭山與鄂爾多斯高原之間,漫流出一片可農可牧之地。因全境處於寧夏境內,這片河套之地又被稱之為寧夏平原。容易被忽視的是,西套平原內部並不是一個完整的整體,而是應該被分為兩大塊,包括中北部的“銀川平原”和西南部的“中衛平原”。

詳解寧夏——西套平原與寧東翰海

銀川平原位於賀蘭山主脈與鄂爾多斯高原的包夾之中,是整體西套平原的主體。當下行政上由銀川、石嘴山、吳忠三市所轄。之所以用“銀川”之名,是因為這座城市不僅位於整片中原當中,還有著自治區首府的行政地位加持。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時候銀川平原的概念會和寧夏平原/西套平原劃等號,但實際情況是在寧夏的西南部,賀蘭山餘脈與黃土高原還包夾出一塊麵積較小且相對獨立的平原。當下在此建制的為地級市屬性的中衛市,在沒有城市與之競爭的情況下,我們可將之命名為“中衛平原”或者“中衛盆地”。

相比體量更大且受賀蘭山主脈所保護的銀川平原,中衛平原與阿拉善沙漠的接觸要更為親密。正因為如此,將之與阿拉善高原間隔開來的賀蘭山餘脈,在歷史上被稱之為“鳴沙山”,而橫穿中衛平原的這段黃河則被命名為“鳴沙河”。如果大家在翻閱歷史時,看到了這兩個地理標籤,且事件發生地位於這一區域的話,那麼就會知道它們所指向的是“中衛平原”。

上述劃分意味著,面積1.7萬平方公里的西套平原,應該是由銀川平原與中衛平原組合而成的。中衛平原與銀川平原間存在明顯的地理間隔。東流至此黃河在周邊高地的擠壓之下,在二者的分隔點開始向轉向東北方向,使得通過兩塊平原的走勢,也可將之分離出來。其中銀川平原呈南北向延伸,中衛平原則呈東西向延伸。

詳解寧夏——西套平原與寧東翰海

還有一個方法可以幫助大家確認銀川和中衛平原的位置,包括為整個寧夏內部諸板塊定位。很多人應該已經注意到了,寧夏的輪廓有點類似於一個變形的“十”字架。這個十字架的上半部主體即為銀川平原與賀蘭山主體,左半部的主體則是中衛平原和隴右高原的邊緣。此刻將中衛平原和銀川平原的概念從西套平原中提煉出來,可以幫助我們在後面的內容中,更細節的解讀西套平原與黃土高原的地緣關係。

詳解寧夏——西套平原與寧東翰海

單從自然降水來說,西套平原本也應該是一片荒漠草原,其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50-200毫米。在賀蘭山和黃河水的幫助下,西套平原除了不缺少地表水以外,空氣溫度也可常年保持在60%-70%左右。由於處在烏蘭和布、庫布其、騰格里、毛素烏沙漠的戰略合圍中,西套平原比之東套平原更具“沙漠綠洲”的性質。

這樣一塊孤獨的綠洲,既能夠成為黃土高原農業民族和蒙古高原遊牧民族,染指彼此領地的跳板,也能夠在特定歷史條件下(比如大分裂)彰顯獨立性或者自治性。這也能夠解釋,西夏和寧夏這兩個有些特別的政治體,能夠依託西套平原出現在中國歷史中。

居無定所的遊牧民族,穿越荒漠、半荒漠地區進入西套平原並不存在特別的障礙,但對於步步為營,戰略上處於防禦狀態的中原王朝來說,想要控制這個被幹旱包裹的綠洲,就要多費些心思了。從地理格局來看,最起碼要完全的控制隴右、隴東兩大高原之後,才有可能打通穩定通往西套平原的戰略通道。這當中尤為重要的是對隴右高原的完整控制。賀蘭山的走勢決定了只擁有隴東高原,並無法對西套平原建立牢固的控制線。

嚴格來說,賀蘭山並不是南北走向,而是由沿黃河西岸向西南方向延伸。這也是為什麼,賀蘭山餘脈還能夠在隴山之西與黃土高原,合圍出一塊東西走向的中衛平原,而與隴東高原之間拉開一定距離。同時這一地理結構決定了,如果中原王朝能夠完整的控制隴山與黃河之間的黃土高原,就能夠獲得一條直連西套平原的戰略通道;若從隴東高原出發的話,則必須穿越一塊遊牧民族佔優的鄂爾多斯高原。

這也是為什麼,沒有做到這一點的秦昭襄王只能從隴右高原中部開始,沿隴東、陝北高原的邊緣修築長城。統一之後的秦朝,在將隴右的防線推進至黃河的同時,也將西套平原納入了帝國的版圖。

秦昭襄王長城

詳解寧夏——西套平原與寧東翰海

充當西套平原與隴東高原連接部的,是鄂爾多斯高原的西南角。歷史上,這個位於西套平原東南區域,曾經有一個看起來很遼闊溼潤的名稱——翰海。不過遊牧民族口中的“翰海”譯自突厥語的名詞,指向的可不是一片水澤之地,而是指遼闊的荒漠、半荒漠化土地。最有名的翰海位於外蒙古南部,將整個蒙古高原分成南、北兩部分的。這片總面積達130萬平方公里的乾旱土地,又被稱之為“大戈壁”。

插入西套平原與隴東高原之間的這片“翰海”面積並沒有這麼大。因為這條西北、東南走向的分割線一帶,當下已成為了寧夏與內蒙古的東部邊界。如果把當下的行政區劃與地理結構對應來看,你會發現在隸屬內蒙古的鄂爾多斯市,唯一未能覆蓋的鄂爾多斯高原部分,正是這片位於寧夏東部的翰海。為了與歷史上出現的其它翰海相區別,我們可以依據其現在的行政歸屬命名為“寧東翰海”。

地緣政治上看,寧東翰海成為寧夏而不是內蒙古的一部分,是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長期博弈的結果。如果不是上世紀中葉建立民族自治區的話,它本應該和隴右、隴東兩大高原的主體一樣留在甘肅境內。這一行政變遷在彰顯了西套平原中央之國核心區成員屬性之餘,也凸顯了其在地緣上的獨立性甚至孤立性。

位置上看,寧東翰海所覆蓋的區域,屬於寧夏“十”字架結構的東部,與西部的中衛平原相對。為了庇護縱容其間的交通線,當年控制了西套平原的明王朝,將沿陝北高原邊緣修築的長城,在此向西北方向做了個轉折,由陝西省定邊縣向銀川方向延伸。內蒙古與寧夏在此的行政分割線,便是大致沿這條長城線劃定的。這兩條連線的存在,也幫助我們確定了寧東翰海的東北邊界。

在當下的行政區劃中,寧東翰海大部為寧夏自治區吳忠市所轄,小部分為隸屬銀川的靈武市所轄。如果你知道,整個地區最著名的土特產,是出產於荒漠草原上的“寧夏灘羊”,應該會對它的自然環境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

詳解寧夏——西套平原與寧東翰海

位置上看,與寧東翰海相接的是隴東高原。中原王朝由這個方位打通一條戰略通道的話,可以直通西套平原的核心——銀川平原。問題在於,中原王朝固然可以由關中平原北上,溯涇水上游一路進行農開發,並走近寧東翰海,但想要從中打通一條連接銀川平原的穩定戰略通過卻並非易事。

長城除了提供防禦功能以外,本身也可承擔交通線的職責。明代在於銀川至定西所修築的長城,其沿線修築的軍事城堡本身也有著交通中繼的作用。只是戰略控制一片土地,最重要的是擁有自給能力。一條建築在荒漠草原上的長城,最缺乏的卻是這一點。要想吸引人口和提升控制力,包括在隴東高原與銀川平原之間,構築一條穩定的戰略通道,希望還得寄託在天然河流之上。

詳解寧夏——西套平原與寧東翰海

依寧東翰海東南高、西北低的地勢來說,我們需要尋找的是一條發源於隴東高原邊緣,向北在銀川平原東部注入黃河的河流。在這樣一片乾旱的土地上,這樣一條河流到底存不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它的名字叫作“苦水河”,由於西漢曾在苦水河匯入黃河的河口處始建“靈州縣”,並在後來的歷史中沿用下來,這條河流還曾被稱之為“靈州川”(此外還有山水河、安樂川、洛浦河等名)。

值得一提的是,靈州一名中的“州”字最初為帶三點水旁的“洲”。顯示了其河口環境的“水中之陸”的原始地理屬理。在已經解讀過的內容中,因相同理由而得名的還有“株洲”,只不過株洲之名登上地緣政治舞臺的時間實在太晚,還沒有經過歷史的洗禮去掉三點水,演化成帶有行政屬性的“州”字。

充沛的水資源在提升靈州地緣潛力的同時,也帶來了不穩定性。歷史上,靈州的位置曾經因黃河水改道而三次遷移。時至今日,古靈州的繼承者“靈武市”,位置已向東北方向偏移至更靠近鄂爾多斯高原的位置上了。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